基于移动互联平台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在互动教学中的应用理论链接

移动互联平台数字化学习资源在互动教学上的应用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申请

一、选题的意义及前景

1.选题意义和应用前景

(1)选题的意义

移动互联正在改变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及学习习惯,有的部分甚至颠覆了原来的模式。在虚拟亦真实的移动互联网社会中,图书馆只有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顺应信息传播手段的变革,不断改进服务模式,才能满足读者日益变换的需求,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第二:有利于师生利用移动终端更加便捷的使用图书馆的各类馆藏与信息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第三:有利于加速基于移动互联平台的教学资源服务系统的建立,实现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推荐与调阅、在线测试安排、作业发布与提交、远程讨论等教学任务。

(2)应用前景

现代移动互联平台的发展给图书馆带来了全新的服务理念,由于它在应用中的普遍性、易用性、多用性、便携性、经济实惠等特点,会催生图书馆新的信息产业的发展,学生可以利用手机直接阅读或下载各类读物信息,相对于平面媒体的网络,电子期刊与电子书产业将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图书馆作为信息文化中心,其网络信息服务更应该从单一的有线网络扩展到3G技术服务领域,为用户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更多样化的服务。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移动互联平台数字化学习资源是移动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服务的进一步延伸和扩展。目前它在国外已经有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已初具规模。在2010年LibraryJournals进行的移动图书馆调查中,有44%的大学图书馆和34%的公共图书馆说"它们提供了某种类型的移动服务",而大概有40%的图书馆计划在不远的将来提供移动服务。从2005年起,加拿大Athabasca大学就开始制订计划,建立移动图书馆。Athabasca大学移动图书馆系统能够提供范围很广的数字资源及图书馆服务,提供的资源包括数字阅读室(digitalreadingroom)、电子版课程的保存室、数字参考咨询中心(digitalreferencecenter)、数字论文和项目室(digitalthesisandprojectroom)、援助中心、搜索引擎、期刊数据库、Airpac(移动图书馆的应用软件),以及通过万维网的图书馆服务等。目前,国外大学移动图书馆的建设已取得重要的进展。

(2)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近年来,国内对于移动互联平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和研究主要体现于移动图书馆方面。国内移动图书馆发展较为迅速,2005年6月上海图书馆开通了全国首家基于短信服务的移动图书馆,读者可以通过随身携带的移动设备、手机,享受到咨询服务。随后全国各知名高校也相继开通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移动图书馆服务。

除图书馆外,一些数据库生产商和网络服务提供商也开始涉足移动互联平台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服务,“书生移动图书馆”已与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等多家图书馆签订了移动互联平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图书馆合作协议。

在国内关于移动互联平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理论研究方面,峁意宏等人研究了手机图书馆的兴起与发展,一定程度上为国内移动互联平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姜海峰等人通过深入研究国内移动图书馆的研究方案和实现机制,推进了国内移动图书馆的研究进程;清华大学无线移动数字移动图书馆项目组对移动图书馆的服务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开展了一系列用户体验调查,从用户角度寻求移动互联平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解决方案。可见,学术界对移动互联平台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研究经过多年积累,已取得一定成果。

但是目前国内大部分图书馆移动服务还停留在短信息服务的阶段,图书馆的主动服务仍然依靠短信息。到期提醒、超期催还提醒、预约到书提醒、违规提醒、账户款项提醒、图书馆公告等都可采用短信息服务来实现,这仅仅是实现了移动图书馆的最基本的服务内容。还有一些图书馆建立了WAP(WirelessApplication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网站。但图书馆移动互联平台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在互动教学领域的应用的研究与实践还刚刚起步,服务体系还不健全,信息化技术环境还不理想,现实的服务实践还远未达到移动图书馆的目标要求。

3.项目研究基础

(1)网络基础好。省内唯一一所全部无线网络免费对学生开放使用的院校,学生在校园内可以用移动终端免费上网,便于随时随地学习。

(2)搭建数据资源平台技术成熟。学院为国家级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有优质的试验设备和师资条件,能够为本研究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

(3)数字化资源基础好。图书馆网站现有电子图书、期刊、报纸、考试系统、学术视频和学习专家等9种电子资源数据库,能保证师生教学的需要。

(4)课题主持人及成员涵盖学院一线教师、图书馆、教务处、教科研中心、信息中心核心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教育技术研究经验丰富,有利于研究开发移动互联平台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在互动教学领域的应用。

二、项目实施方案与计划

1.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主要研究内容:基于现代移动互联平台的发展给图书馆带来了全新的服务理念,结合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开拓发展移动互联平台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在互动教学领域的应用。如图所示:

①研究图书馆移动互联应用平台。

针对图书馆移动互联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的需求,研究推出相应的系统,可运行于所有windowsmobile操作系统的移动设备,允许读者在任何无线网络覆盖的区域帮助读者完成读书借阅。能针对读者需求,完成移动设备对馆藏、用户个人信息(包括借阅历史、欠款罚款)的查询和图书预约续借,除此之外,该系统还应提供相应的延伸服务,例如:借助手机拍照功能扫描书店等图书的条码,查询所服务的图书馆是否收藏该图书,畅销书在图书馆收藏情况查阅,社交网络朋友点评和推荐图书以及手机支付罚款和欠款等。

②研究图书馆移动馆藏的转换和自建。

③研究完善图书馆互联移动网站。

④研究移动互联平台上的教学互动。

具体应用例如:

A、师生在线学习

显示学生正在学习的课程列表,学生可在线或离线学习课程资源。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利用各种多媒体技术组织上传教学资源。

B、实时教学辅导

C、在线测试

D、共享资源

教师可上传与教学有关的教学辅助资源,以便学生拓展知识面。学生也可以将搜集的资源上传到系统中,以便与其他同学共享(学生上传的资源经教师认可后才能发布)。此处发布的共享资源应以适于手机用户阅读为宜,并同步发布到网络教学平台中。

E、学习工具

学习工具是为了方便学生学习而提供的辅助功能,包含如下5项:

实现记事本功能,以便学生随时记录学习笔记、读书心得等,可与网络教学平台共享数据,同步实现。

③日程安排

实现聊天室、客户端实时通讯功能,以便师生间进行实时交流互动。既可以一对一交流也可以群聊,为教学提供一个“纯净的”免干扰的环境,同时提高系统的安全性。⑤通讯录

F、学习情况查询

学生可以随时了解自己在移动学习平台及网络教学平台上的学习情况,以便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整体了解。

②课程成绩查询

学生可随时查看已考课程的成绩,同时显示课程的最高成绩和平均成绩。

以课程为单位统计出参加在线测试的次数、在各分数段内取得成绩的次数等信息,以便随时了解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

移动互联平台互动教学示意图

(2)研究目标:为不断改进服务模式,满足读者日益变换的需求,将教学信息融入图书馆系统,让师生利用移动终端更加便捷地使用图书馆各类馆藏与信息资源,并通过该平台达到互动教学的目的。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高职信息类专业为试点,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交互平台,将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库与数字图书资源相融合,解决各类终端设备在图书馆移动服务平台的兼容性,实现对馆藏资源、各类数据库资源和共享服务资源的一站式统一检索和利用,为问题式、项目式、导向式的教学设计提供支持,为学生移动式学习创设环境。

2.具体实施计划

第一阶段:(2013年4月——2013年5月)课题准备阶段

课题论证,确定题目,成立课题领导小组。确定重点研究内容,设计好课题实施方案,做好课题开题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2013年6月——2014年7月)课题实施阶段

第三阶段:(2014年8月——2014年11月)课题结题阶段

整理课题的研究资料,总结经验进行理论的提升,撰写论文2篇,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发表论文《移动图书馆在3G时代的移动服务体系构想》、《基于移动互联平台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在互动教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3.拟采取的研究途径与方法、主要保障条件

(1)研究途径与方法

①调查法:了解当前国内移动图书馆服务现状及数字化学习资源在互动教学上的应用及研究成果,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②文献法:广泛搜集有关移动互联平台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在互动教学领域的应用的文件、论文、专著,在此基础上探讨构建移动图书馆服务及数字化学习资源互动教学系统的有效途径。

③行动研究法:结合学院现有图书馆服务系统,边研究边实践。即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

④经验总结法:在掌握大量个案材料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形成科学系统的研究成果。

⑤实验法:将研究成果在学院系部设点实验,为进一步做好图书馆移动互联平台服务系统提供依据。

(2)主要保障条件

①前景保障:移动数字化图书馆已成为现今国际与国内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3G时代中,各种移动终端的应用也是令图书馆趋向于提供移动互联服务的最主要原因,国内各知名高校移动数字化图书馆的迅速发展,也昭示了移动图书馆将成为图书馆发展一个契机,势在必行。

③资源保障:图书馆现有五十余万册的纸质图书资源、28万册电子书资源、学院教师提供的电子学习资源、以及与超星和维普等近十个优秀电子资源供应商的合作资源,都是移动互联平台上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强大资源保障。

④组织保障:为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本课题设立“课题组—子课题组—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结构组织,学院图书馆副馆长赵如为课题主持人,原东北农业大学高教研究所于广建教授和东北林业大学档案馆馆长森光副教授作学术理论指导,教务处处长顾国欣、信息中心主任陈令刚以及一线教师队伍为项目组成员,并建立课题核心组和专题研究组,确保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以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⑤基础条件保障:学院按照信息化、现代化的数字化校园、信息校园标准配置。作为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信息技术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硬件上,我校建成了以光纤为网络骨干,形成集视频教学、监控、信息服务、学校管理于一体的校园网络。软件上:我校初步建成了具有求精特色的“教育信息资源库”,包括电子期刊等教育数据库、课件库、资料库,涵盖教师个人博客、学科资源、教育政策法规等教育信息库,能充分满足移动互联平台数字化学习资源在互动教学应用的研究需要。

三、项目成果

1.实施范围、受益面

课题实施范围:高校图书馆网站及移动平台服务系统;受益面:高校全体师生。在试点应用成熟的基础上,各学科均可借鉴此模式建立自己的数字资源学习平台,以及学科交叉资源平台,有利于各学科的教学模式改革。对于无法自主建设数字化系统平台的高校,可通过整合资源,开放共享,以较少的总体投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2.预期成果形式及数量

公开发表论文3篇、结题报告1份,开发移动互联平台图书馆服务系统,整合计算机类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形成对计算机类课程移动教学模式改革的支撑。

THE END
1.EE开发的捷优享在线教育网javaee在线学习系统项目本论文主要介绍了项目是在Intellij Idea平台上用最新的能够快速开发的主流框架SpringBoot,基于J2EE,搭建一个在线教育系统,并使用Vue.js和HTML5开发系统的可视化操作界面。实现了在线学习和管理,包括课程管理、媒资管理、用户管理、文件管理等主要功能模块。使得系统组成分明有序。使得在线学习系统稳定、便捷的给多方用户使用https://blog.csdn.net/qq_1406299528/article/details/134526709
2.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课题主要探索在学习中的一种新方式,实现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与课程资源相结合的新模式,在网络中信息丰富而且开放,传统学习方式的文档形式,已经不能再满足学习者了,从而产生了学习系统,在线学习平台充分发挥信息的交互性、共享性、、无限制、大容量等优点,使得不在同一时间、同一地域、同一院校的学者之间沟通交流,https://blog.51cto.com/u_15745565/7412241
3.网络课程总结通用12篇项目组在多年的课题研究、教研教改和自身学习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学习理念与感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网络化学习技巧、经验和典型个案,亟待进行系统梳理和提升。 二、研究现状 目前,地方高师院校在培养高师生网络化学习能力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或弊端: https://zgzxs.xueshu.com/haowen/48619.html
4.教师支持对在线学习者自我调节学习的影响研究澎湃号·政务综上,教师支持是影响在线学习者自我调节学习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已有研究仅对二者之间部分要素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尚未系统考察教师支持对在线学习者自我调节学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尤其缺乏对不同维度教师支持影响在线学习者自我调节学习路径和效应的实证分析,这使得我们难以准确、深入地把握二者的关系,也影响了在线学习中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898407
5.药学的论文(3)在线学习。学生选择课程后,在线学习课程。系统记录学生学习时间。学生学习过程中定时弹出窗口,有学员点击确定继续学习,已防止学习过程中离开。 (4)消息发布。管理员手动发布系统消息,通知到所有学生/指定学生。 (5)消息通知。学生在线接收消息,并点击阅读。 http://m.fanwen.yjbys.com/yaoxuebiyelunwen/2433691.html
6.232门职业教育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数据分析从评价方式来看,职业教育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要采用教师评价(课程团队教师或助教人工评价)、同伴互评(课程学习者相互评价)和基于计算机系统的自动评价(平台自动评分系统);从评价措施和功能看,主要采用课初诊断性评价(如课前测试、问卷调查)、课中形成性评价(如嵌入式问题、章节测验、互动讨论等)、课后总结性评价(如https://www.mzlxy.cn/info/1016/9795.htm
7.浅谈慕课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论文(精选9篇)“慕课”线上学习及课堂线下学习内容的设计,即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以何种比例结合,是根据课程内容的性质与特点决定的,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采购与供应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成一体的课程,学生在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又注重探索解决https://www.fwsir.com/jy/html/jy_20141010085505_281151.html
8.电大开放教育论文范文所以各办学单位应该继续坚持从新生开始,组织英语教师配合多媒体学习系统相应的专项和综合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法。面授课的老师边讲解,边做题,让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和提高英语运用能力。这有利于让学生掌握必备的英语单词,扩大词汇量。 2.2 强化《英语II(2)》教学 https://www.haoqikan.com/haowen/7575.html
9.中国大学MOOC中国大学MOOC(慕课) 是爱课程网携手网易云课堂打造的在线学习平台,每一个有提升愿望的人,都可以在这里学习中国优质的大学课程,学完还能获得认证证书。中国大学MOOC是国内优质的中文MOOC学习平台,拥有众多985高校的大学课程,与名师零距离。http://icourse163.org/
10.数据驱动的精准化学习评价机制与方法学习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Stufflebeam,1998)。课堂学习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学习。传统的课堂学习评价是在教师个人经验的基础上,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做出的主观判断。这种基于个人经验的分析,结果难免受观察人的主观意识的影响。Yamtim等(2014)通过研究发现,课堂学习评价的现状并不https://www.fx361.com/page/2021/0226/7597189.shtml
11.产品分析:为何斑马英语成吸金怪兽?4.大数据+人工智能:随着AI技术的普及与落地,涌现出自适应系统、虚拟助教、智能评测、智能排课等为启蒙教育提供了更多有效的学习方案。 1.5总结:未来前景 2019年是过去10年最坏的一年,也是未来10年好的一年。在19年整体行业趋于冷静的大环境下,幼儿启蒙教育却依然火热,频频获得融资。从发展驱动力来看未来前景良好原因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412879648&efid=zblQwE8w7plsQQLXOcx_Nw
12.调查报告的撰写(七篇)票、违反交通信号行驶、搭载等6个方面。其中绕路、拼车、不开发票情况最为严重。⑸样本分析5由上图可以看出人们选择乘坐出租车出行的路程一般都在30公里以内,30 公里以上的只占到7.5%。3﹑调查目前出租车管理现状 ⑴ 企业系统管理有待提高。⑵ 覆盖面积还不是很完善。⑶ 经常出现乱收费和宰客现象。⑷ 乘客对出租http://cooco.net.cn/zuowen/1081590.html
13.网络培训心得体会集锦15篇此后,我系统学习了“岗位及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教学分析”、“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整体设计”、“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等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我不仅进一步了解和熟悉了有关职业教育的理论、教学方法,开了眼界,观念上得到更新,也对职教发展的现状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我相信https://www.gdyjs.com/lizhi/xinde/992392.html
14.elearning平台系统专家新为软件无法随时随地学习 培训没有针对性 无法反复学习 … 培训管理者 我们为您量身定制 最有效的人才培养解决方案全面满足不同层次人才培养需求 依据您的培训现状,结合学习型组织的特点 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 让员工 能够学习 让员工能够 自觉学习 让员工能够 规范地学习 让员工能够 科学地学习 让员工能够 创造性地 http://www.newlms.cn/mobile/index.html
15.安全生产工作整改报告(精选15篇)为了消防监督业务的需要,特别是在我市相继发生了几次化工企业火灾之后,我认真系统地查阅了《石化企业防静电技术》、《现代防雷电技术》、《物质燃烧理论》等相关专业书籍。在研读《石化企业防静电技术》和《现代防雷电技术》时,我重点学习了静电和雷电的产生机理、对安全造成的危害,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的理论基础。而在https://www.ruiwen.com/baogao/8134336.html
16.福建省三级人大代表履职服务网络平台使用研究再如,信息发布管理系统中,代表履职网络平台不能实现和网站、微信公众号已发布的重要工作信息直接有效衔接,无法将网站或微信公众号中编辑好的内容直接导入,需重新在信息发布管理系统中操作;又如,在线学习版块中,学习培训未设定如初任学习、履职学习、专题学习等阶段,未分出专业领域,层次不分明,学习内容混杂,不易于分类https://www.fjrd.gov.cn/ct/1300-161887
17.不负总书记殷殷嘱托全力以赴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地中小学积极组织学校教师在线教学和线上答疑,这是全国教育系统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上线课程最多、参与师生最广的线上教学。为深入了解疫情期间普通高中的线上学习情况,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大数据中心在学校复课前,开展了“全国疫情期间高中在线学习状况调查”,北京、福建、江西、河北、四川、辽宁、广http://www.jyb.cn/rmtzgjyb/202007/t20200713_344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