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讲到了九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强调的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最后一个方面则强调的是“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勇于自我革命”。新时代落实党的建设总要求,必须牢记初心使命,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以良好党风引领政风民风。“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全面落实兵团党委作风建设‘能力提升年’各项工作部署,深入开展‘四查’活动,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整体工作能力和水平。”这是兵团党委七届十一次全会对加强作风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推动兵团机关“能力提升年”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2020年以来,兵团党委以机关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全面部署、集中整治工作作风。兵团各级机关高度重视、狠抓落实,不断强化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作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政治站位高了,基层调研多了,关心群众多了,发文数量少了,迟到早退少了,推诿扯皮少了。但机关作风上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党员干部在知行合一上有差距,理论武装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不强,学习、工作存在“两张皮”现象;有的缺乏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存在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现象。另外,对机关干部的考核评价、督促检查、奖励惩罚等配套制度还有待强化,“治未病”的机制还不健全,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尚需在落实上狠下功夫。
构建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强化理论武装,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运用理论中心组学习、专题辅导、交流研讨、举办读书培训班等多种方式,深入领会精神实质,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将理论武装转化为坚定的政治信仰、正确的价值取向、做人的行为准则,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学习成为提升能力、增强本领的重要途径。
加强党性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充分发挥兵团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兵团干部学院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突出兵团精神、胡杨精神、老兵精神教育,传承兵团红色基因,教育引导兵团机关党员干部努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将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作为一项政治性任务,一以贯之、常抓不懈。
构建调查研究长效机制。调查研究是一切工作的第一步。对兵团机关干部来讲,调查研究能力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调查研究要以“把事办成”为根本,强化问题意识,正确履行职责,有效开展工作。调查研究要树立“做事不作秀”的理念,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扑下身子抓具体、抓细节、抓关键、抓落实,做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践,杜绝光说不练、应景造势。对调研的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措施落实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杜绝不着边际、不负责任的空谈。
构建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的长效机制。为政之要在于用人,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牢固树立“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用人导向。对那些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绩突出的干部,要褒奖重用,让能干事的有岗位、肯干事的有舞台,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完善干部奖惩机制,把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紧密结合,通过表扬、记功、授予荣誉称号、增加对外交流、学习培养等方法,激励干部奋发进取、争先创优。建立健全问责与监督机制,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群众认不认可作为班子调整、干部选用、评先选优、治庸治懒、问责追责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引导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构建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作风体现形象、连着民心。兵团机关干部要增强服务群众意识,转变作风,构建服务型机关,着力解决党员干部执行纪律不严、担当作为不够、解决问题不实、落实工作效率不高、精神状态不佳等问题。明确党员领导干部肩负的重要责任,落实机关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建立健全体现群众意愿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工作落实机制,进一步完善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核心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解、权益保障等工作制度,以制度规范确保党员干部积极主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推动党群关系和谐发展。
构建发挥“头雁效应”的长效机制。党委(党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提高政治站位,发挥“头雁效应”,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抓作风整改和能力提升,自觉做改进作风的标杆、能力提升的带头人,带出一支好队伍、一股好风气,涵养良好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