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候选人——官东
官东,男,汉族,1990年11月生,中共党员
海军工程大学潜水分队队员,安徽省宣城市宁国籍士官。
长江“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发生后,官东主动请缨参加救援,与战友从翻沉的漆黑混乱船舱奋力救出两名幸存者,在关键时刻无私无畏让出带面罩的潜水装备,浮出水面后双眼通红、鼻孔流血。官东的英勇表现受到李克强总理特别赞扬。
14时15分,当生命探测仪探测出生命迹象后,官东再次下水,随后第二位幸存者陈书涵被发现。紧急关头,官东将自己的重装具取下来,直接套在他身上,并让其他潜水员护送他上岸,陈书涵被顺利救出。官东最后一个出水,此时,轻潜装具的压缩空气快用完了,但很快他就镇定下来,果断卸掉身上的装具和压铅,从江水深处潜游出来。李克强总理在结束救援现场考察后,来到海军工程大学救援官兵的帐篷,特别表扬了官东“把生的希望给了幸存者,把危险留给了自己”的崇高品质。
马鞍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吴玲:为江淮优秀儿女点赞
官东,一名90后的年轻人,在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中,为了遇难者的生命安全,毅然冒着生命危险,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救生设备递给了遇难同胞,奏响了自己辉煌的青春乐章。
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而在面临致命的威胁时,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还是留给自己,人生价值观就在这特定场合瞬间体现。官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他丝毫没有犹豫,在危难时刻自觉为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而义无反顾,在其身上体现了一个军人关键时刻牺牲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的大无畏精神,反映了我们的军队始终是保卫国家和人民安全的可以信赖的力量。
为官东点赞!不懈的努力就是对生命尊重的最好诠释,希望尚存就绝不放弃!
为官东点赞!人生的价值就是在关键时刻体现,忘我、奉献是优秀军人永远不变的闪亮名片!
好样的,官东!一位新时期军人的杰出代表,一位优秀的江淮儿女,你的正能量会一直感染着我们,并激励我们勇敢前行!
马鞍山市花山区宣传部长庾日升:让出爱的装备,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
官东,一名90后海军潜水员,通过自己过硬的潜水技术,面对险境镇定处置的强大心理素质以及危难时刻让出装备,舍己救人的奉献精神,将满满的正能量带出来了水面,带到我们身边。舍己救人、精神伟大,让出爱的装备,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
马鞍山市博望区宣传部部长汤德生:国有难,操戈披甲;人有危,众士争先
这几天,海军工程大学潜水员官东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6月1日晚,旅游客船“东方之星”在长江湖北监利段突遇龙卷风发生翻沉。官东和地方航道局潜水员合力救出南京人朱红美后,又再次下水寻找被困者。一遍遍寻找,官东终于又发现了一名被困者。他将自己的潜水装具给了被困者,并让另两名潜水员护送被困者上岸。因水压和憋气,官东上水时已“面色全黑,双眼通红,鼻孔流血”。事后记者询问当时是否危险时,官东坦言:“救人才是第一位。”他还说:“我在潜水员这个群体里并不特殊,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
每次灾难降临,冲在救灾最前线的都是人民子弟兵。“子弟兵”三个字已不仅是军人代名词,而且是革命传统和爱民精神化身,是国家力量象征,是党和国家政治优势重要体现。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哪里有人民子弟兵,哪里就有信心和更多生的希望。子弟兵在人心定,人民子弟兵永远是人民坚强后盾。官东于生死关头把救生设备让给被救者,又为“人民子弟兵爱人民”作了生动注释,也再次令无数人格外感动,而感动中则凝聚着人民群众对人民子弟兵由衷的信任和热爱。
灾难也是试金石。当今社会,利益在调整,价值观多元化,人们还能不能“国有难,操戈披甲;人有危,众士争先”?还能不能“心相连、情相拥、爱相通”?官东用自己行为再次给了我们一个肯定回答。
中共马鞍山市含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杜维斌: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
官东,一个新时期的平凡军人,在生死救援的刹那间谱写出一曲不平凡的时代赞歌。面对救人、面对险情,他始终牢记“救人才是第一位”的使命;面对挑战、面对生死,他毅然作出了没有犹豫的决断。在面对死亡的挑战中,他一心只想救人,义无反顾让出自己的潜水器具,险被急流冲走。他把生的希望给了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他是青年人的榜样。年轻的他能历经风雨,能披荆斩棘,能顶天立地,他不是不知危险,只是不惧挑战,他用生死攸关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生的价值。
他是军人们的楷模。从入伍时的不会游泳,到抢险中的救人英雄,始终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这种蜕变靠得是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靠得是党性的锤炼、扎实的训练、实践的磨练。
他是新时代的力量。新的时代呼唤新的力量,在中国梦的指引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他在生死关头用临危不惧、敢于担当、一心为民的行动,释放出新时代的正能量。
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候选人——彭伟平
彭伟平,女,汉族,1986年5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灵璧县高楼镇张场村村民。
不顾身怀六个多月的双胞胎身孕,彭伟平毅然跳进2米深的池塘,拼尽全力托起一名两岁溺水女童,却付出自己双胞胎一死一残的代价,事后婉拒组织工作安排,在家乡带领留守姐妹成立养殖合作社致富,被称作“最美孕妇”。
2012年6月6日,在家养胎休息的彭伟平突然听到在外玩耍的女儿连声喊“小孩掉塘里了”,急忙来到门外,只见邻居家小女孩在门前池塘里上下翻腾,她纵身跳进水塘,抓住孩子后单手划水向岸边靠近,但几次尝试都没能爬上岸。紧急关头,村民陈得民闻讯赶来,用了七八分钟才将孕妇和女童连拖带拉拽上岸。上岸后的彭伟平全身发抖,连喊腰痛、肚子疼,热心村民立即送她到卫生院检查,此时彭伟平才知道自己怀的是双胞胎。
彭伟平胆子小,还特别怕水,靠近水塘就头晕,当问起哪来那么大胆量,她只是说:“跳下水的时候,我忘了还怀着孕,一心只想着救那孩子了”。后来,彭伟平因胎动减少被紧急送到安徽省立医院,检查发现其中一个胎儿因单卵双胎、单羊膜囊脐带缠绕已经死亡,次日剖腹产下一子,因早产脑部发育不良,截至目前仍在进行康复治疗。彭伟平从来不为救人导致自己胎动失子而后悔,反而更坚强地担负起儿子康复的责任。她用爱心捐款为村里所有儿童购买了全套的文具用品,帮助留守儿童300人次。今天,她在家乡与留守姐妹成立养殖合作社,带动30多户农民走上养羊致富的道路。
马鞍山市和县县委宣传部部长刘金星:点赞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彭伟平
身怀六甲的彭伟平,毫不犹豫地跳进水塘,托起溺水女童并及时采取急救措施,让濒临窒息的女童转危为安。
人世间最大的爱莫过于母爱。而彭伟平,不顾身孕而冒险去救落水儿童,此举依然是母爱,只不过这种爱推己及人,跳出了一己之私,把别人放在了首位。在关键时刻,彭伟平激发出了伟大的“本能”,没有任何的犹豫,没有考虑腹中胎儿,一心坚决的保护一个生命。这种本能是“大爱”,她用自己的行动谱写着人间大爱,谱写了新时代80后的新风貌。
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候选人——余家军
余家军,男,汉族,1978年3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金寨县麻埠镇齐山村村民。
为了父亲临终时的嘱托,余家军放弃城里工作来到库区孤岛。17年甘守清贫、以船为家,风雨无阻地驾船为岛上村民送医问诊,航程超过5万公里,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水上120”。
上世纪50年代,大别山最大的水库响洪甸水库开始蓄水,偏僻的齐山村从此被分割成互不相连的几个岛屿,60多户200多位居民不得坐上几个小时的船才能赶到镇上的卫生院。余家军的老父亲深切体会到看病难的苦衷,在余家军16岁时就安排他跟随老中医学习中医,随后又支持余家军到六安卫校学习西医,父亲最大的希望就是余家军能够回家为乡亲们看病。
1999年,余家军和新婚妻子吴起娇回到了村里,在水库深处搭建起了自己的船屋,只要乡亲们有需要,他总是随叫随到驾船出诊。在岛上处理不了的病,余家军自己开船免费把病人送到镇上的医院。库区群众都不富裕,余家军从不收出诊费,药费按最低价,还经常给困难乡亲免费医治。
2009年,内弟吴启广在扬州开了一家电脑印花厂,看到余家军一家生活困难,希望余家军过去帮忙,每月收入至少5000多元。余家军可能外出的消息一传开,村民们带着自家的土特产纷纷上门挽留。他婉拒了小舅子的邀请,继续当着清贫而充实的乡村医生。
为了帮助乡亲们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余家军自己购买新农合定点必需的设备,申报了新农合定点门诊,让乡亲们在“孤岛卫生站”就能办理新农合报销。目前岛上常见的脑溢血和肿瘤病人的发病率大幅度降低,再没有出现一例急病大病死在急诊途中的病人。余家军还上门为岛上200多户村民建立了详细的病例档案。
马鞍山市含山县文明办副主任王勇:十五年来始终如一的“水上120”——余家军
水上行医十五载,救死扶伤一叶舟,从海岛上走出的乡村医生余家军,拒绝了城市的繁华,选择回到家乡小岛,用自己的肩膀扛起岛上老幼妇孺的健康。秉承父亲遗愿,他立志在这里默默奉献;抛却财富名利,他只愿在这里扎根立足。十几年以简陋的小船为家,他甘之如饴,破旧的“海岛卫生站”成为库区小岛村民坚实的后盾,他只知道,既然身穿白大褂,就要对生命负责。他的生活并不富裕,甚至可以说是艰苦,但他从不抱怨,对村民的病情烂熟于心,对每一次的出诊尽职尽责,医患矛盾日益紧张的今天,余家军用自己的医德弥合着医患间的裂隙,而更难得的还是十五年来的坚守。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他,是孤岛上水上医生,驾着孤舟行走在库区小岛间行医,一间水涨船高的“海岛卫生站”,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孤岛村民的健康。
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候选人——朱长海
朱长海,男,汉族,1977年11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安徽省天长市金集中学教师。
面对临时起意跳楼轻生的学生,朱长海老师抢先紧紧拽住她,重心不稳加上学生下跳的拉力导致师生双双坠楼,朱长海托住学生重重砸在地上,最终学生得救,朱老师却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朱长海耐心细致地安抚劝说学生,学生终于答应返回学校,不曾想就在朱长海与孩子父母转身准备离开时,学生却跳上三楼的窗台跳楼轻生。千钧一发之际,朱长海一个箭步上前紧紧拽住学生,重心前倾加上学生下跳的拉力导致师生双双坠楼,最先落地的他重重砸在地上,掉落在老师身上的学生只是腿部骨裂轻伤。
朱长海被紧急送到天长市中医院抢救,四个壮汉也按不住因剧痛而挣扎的他,以至于无法顺利做CT。闻讯赶来的妻子冲进抢救室,看到的心电图是一条直线。从得知学生出走的中午12点,到离世的夜里12点,朱长海滴米未进、滴水未进,没有片刻休息,没有留下片言只语。
马鞍山市博望区文明办主任黄强:朱长海——一个有着崇高追求的人
一个人有了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必有一簇理想的火在胸膛燃烧,必有一种奉献的力量在心中澎湃。
安徽滁州英雄教师朱长海,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崇高追求的人。
他每天几乎24小时“粘”着学生,陪学生打球,帮学生跑腿,看学生自习,当学生“保镖”……学生说,他像天空一样宽广,像大海一样辽阔。
他靠一支粉笔走上省里比赛,斩获多项教学奖项;无论是谁,无论什么困难,他都会伸出热情的双手……同事说,他像大哥一样忠厚,像雷锋一样热心。
他常年忘我工作,37岁的年纪却是73岁的体质。为了学生,为了工作,他曾3次在校园晕倒,口袋里常年装着药……家人说,他总是想着别人,忘了自己。
朱长海离世后,人们说起他时,声音依旧哽咽,眼睛依旧湿润。他短暂的一生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他用朴实的言行诠释了人生的真谛。
朱长海,矗起师的丰碑。临终时,他一句话也没有留下,但以行动回答了人生的重大课题:一个老师应给学生留下什么样的背影,一个公民应给社会留下什么样的形象,一名共产党员应给时代留下什么样的印记。
马鞍山市当涂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褚本燊:为美德加油为心中的道德模范点赞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道德模范,随着第五届道德模范候选人的公示,他们的事迹也随之被人熟悉并口口相传。道德模范是时代的标杆,是“时代楷模”,是引领社会正能量的榜样力量。
世上有那样一群人,他们以超出平凡人的努力和信念,演绎其不平凡的人生。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是最普通的老百姓,但是他们身上闪耀的道德光芒却凝聚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孙波、赵亚夫、朱彦夫、徐克成、丁文广……他们的名字终将因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等活动的开展而声名远播,留名史册。他们或助人为乐、或敬岗爱业、或见义勇为、或诚实守信等优秀道德品质,他们用自身的行为传承先进文化,用行动示范公民道德,给人民带来榜样的力量。
让我们一起为美德加油,为道德模范点赞,做道德模范的同行者,让道德模范身上焕发的榜样力量成为规范我们自身行为的隐形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