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企业形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我国独特的文化背景加上重视血缘、亲缘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差序格局”,促使家族企业的创立者在传承之际往往更倾向于选择子女、兄弟姐妹等亲属进行权杖交接,即所谓的“代际传承”。如果这种传承方式交接成功,其所具有的“家族性”因素会使企业在资源获取、分配和使用上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从而保证家族和企业的延续与发展。但现实中仍不乏众多企业家后代接掌企业后经营失败最终导致祖业衰败的例子。
二、传统视角下的家族企业代际传承
一般而言,家族企业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都归家族拥有和控制的企业。在现实中,虽然家族并不一定掌握着企业的全部股权和控制权,但也一定是大部分或基本掌握这两种权力的企业组织形态。因此,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是指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从上一代传递给接班人的过程,它包括家族财富和权力的传递,这个过程从接班人进入企业接受培养开始,到上一代经营者退出企业、接班人继承企业大权为止。传统视角下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强调的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转移,其中,所有权传递是指家族财富的传承,其对象一般是家族成员;控制权传递的是企业的经营管辖权,将决定下一代由谁执掌企业,谁来执行决策,它的对象往往先从家族成员中挑选,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选,再由非家族成员的职业经理人承担。
三、企业家特异资源的可识别要素与代际传承
(一)企业家特异资源的可识别要素
(二)企业家特异资源的代际传承
1.默会知识的传承
2.社会关系的传承
Granovetter(1985)认为任何经济活动都是凭借信任这种机制嵌入于人们生活的社会网络之中。他进一步指出,交换是经济领域最基本的行为,其发生的基础是双方必须建立在一定程度的互信上,如果信任感降到很低的程度,交易就必须借助外部的监督才能保证顺利进行,那么双方的交易成本也会大幅提升。
通常,信任可以分为普遍信任和特殊信任两种。相对于西方社会的普遍信任,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是特殊信任,而与之相联系的便是“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商业交易中的广泛使用。对于家族企业而言,在初创阶段一方面企业的资源稀缺、规模较小,往往需要依赖企业家长期积累而成的社会关系网络获取关键资源和生产技术,特别是此时如何利用关系网络从政府手中获取资源,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另一方面,由于风险等因素,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常常不愿意提供财务支持,而家族企业的成员或朋友则有可能提供类似的资源。这种基于社会关系网络而形成的信任基础正是企业得以缔结契约、成功运营的关键所在。因此,在中国这样一个关系型的社会中,创业家族尽可能将自己的社会关系有效地传递给接班人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3.企业家精神的传承
家族嵌入企业会产生一种独特的内部资源,这种资源被形象地称为“家族精神”(Habbershon&Williams,1999)。家族精神是以企业家为中心的家族成员相互之间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常常带有企业家鲜明的特质,是引导家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坚实力量。早先的研究已经证实,家族和企业的结合在资源获取上表现出了独一无二的优势(Haynesetal.,1999;Stewart,2003);与非家族企业相比,家族企业的人力资源、社会资源、家族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坚毅的韧性和独特的治理机制使其形成了特殊的资源获取、分配和使用方法,并进而促发竞争优势(Simon,D.G.&Hitt,2003)。
简言之,企业家精神是创业者身上所具有的一些独特特征,它能帮助创业者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发现获利机会,获取关键资源,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创造。Tan&Fock(2001)的案例研究表明,接班人的企业家素质和能力或许是家族企业继任成功的关键。由于企业的经营理念与行为哲学深深刻有企业家思想的烙印,企业的发展壮大更离不开企业家精神的贡献,因此上一代创业者十分有必要对接班人从小培养和灌输这种精神和价值,使他们从小热爱家族事业,为将来的接班打下良好的基础。等到接班人成长、成熟开始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中时,再赋予其更大的创业责任,以培养他们的创业创新精神。惟有如此,有企业DNA之誉的企业家精神才能成功传承给下一代的接班人。
四、企业家特异资源的传承与家族企业成长
在我国,由于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职业经理人市场发育也不完善,同时强有力的职业道德规范还未形成,所以我国家族企业选择代际传承作为企业延续的方式也属无奈之举。这种传承模式通常是创业者将管理权和股权的大部分传递给子女或其他最亲近的亲属,由下一代接班人完全掌握企业的控制权。从整个社会大环境来看,现阶段我国家族企业继任过程中不宜过急考虑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陈凌,2003),代际传承模式仍是最为普遍的继任方式。从企业竞争力的角度来说,倘若代际传承的方式获得成功,其“家族性”因素的存在会使企业表现出一定的竞争优势,但这种优势的发挥效果还要取决于企业家特异资源多大程度上传递给了下一代继任者。
企业的内生成长理论告诉我们,企业本质上是由各类资源集合而成的统一体,它依靠人力与非人力资源通过向市场提品或服务来创造盈利,企业的成长能力则由企业对现有资源的利用状况而决定(Penrose,1959)。彭罗斯进一步认为,企业拥有的资源保证了其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进而构成了企业能力的基础,企业所拥有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共同创造了每个企业特有的生产机会。具体到家族企业,包括默会知识、社会关系和企业家精神在内的企业家特异资源是上一代创业者多年来长期积累、苦心经营的结果,它们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视为家族企业长期发展的核心能力。如果这种深层次的素质和能力能够跨代际传承成功,将有助于继任者更充分地获取内、外部的优势资源,促进企业不断成长壮大。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传统视角下,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传递是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而这也会导致代际传承的成本上升;资源观视角下,除了传统视角所包含的内容,还要有默会知识、社会关系和企业家精神的传承,这构成了代际传承的动力机制,在传统观点和新兴观点的相互配合之下,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过程就会更加顺利,从而也会保证其持续健康成长。
五、结语
[参考文献]
[1]Kaye,K.WhentheFamilyBusinessisaSickness[J].FamilyBusinessReview,1996,9(4):347-368.
[2]Drozdow,N.WhatisContinuity?[J].FamilyBusinessReview,1998,11(4):337-347.
[3]Cabrera-Suarez,K.,DeSaa'-Pe'rez,P.andGarc'aAlmeida,D.TheSuccessionProcessfromaResourceandKnowledge-basedViewoftheFamilyFirm[J].FamilyBusinessReview,2001,14(1):37-47.
[4]Sharma,P.AnOverviewoftheFieldofFamilyBusinessStudies:CurrentStatusandDirectionsfortheFuture[J].FamilyBusinessReview,2004,17(1):1-36.
[5]Lambrecht,J.MultigenerationalTransitioninFamilyBusinesses:ANewExplanatoryModel[J].FamilyBusinessReview,2005,18(4):267-282.
[6]钱锡红,徐万里,李孔岳.企业家三维关系网络与企业成长研究——基于珠三角私营企业的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09(1):87-97.
[7]朱素英:家族企业继任中的企业家精神传承研究[D].中山大学,2006.
[8]Lansberg,I.,Astrachan,J.H.InfluenceofFamilyRelationshipsonSuccessionPlanningandTraining:TheImportanceofMediatingFactors[J].FamilyBusinessReview,1994,7(1):3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