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问题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问题分析及整改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2方法;根据发生原因、发生时段、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对病员是否造成损害、是否主动上报、处理过程、整改情况、效果评价等进行分析。

2结果

3分析

3.1护士责任心不强,查对制度未落实到位

表1显示,因护理人员责任心较差、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导致发错口服药、加错液或收集标本错误发生率高。主要原因:由于临床工作繁忙,有时为了完成本班的工作而简化查对程序,忽略查对细节[2]。(1)给药错误主要发生在外科系统,外科系统口服药较少、一般由办公护士兼发口服药,但由于外科的病员多、工作量大,办公护士为完成本班工作,往往执行医嘱后未认真查对就发给病员或让护工帮忙发药。(2)查对制度是护理工作的核心制度,但护士在工作中形成定势思维,往往过于自信,认为自己对某患者非常熟悉,绝对不会出错,而我们的错误往往就在这种情况下发生[3]。加错液的主要原因为核对流程没执行好,环节上存在护士在转抄输液卡时未认真核对;摆液护士责任心差或过于信任转抄护士,未进行第二次核对;加液护士工作不在状态,上班时注意力不集中,三查七对不严,忘记核对床号、姓名。(3)管理上存在对核心制度的落实不够,培训以示教室理论学习为主而脱离了临床;其次护士长未认真深入各个环节检查、监督核心制度的具体执行情况。(4)我院地处民族地区,以藏民族为主,大多数农牧民患者与医护人员存在语言沟通障碍,护士核对呼其名、床号等时往往没听懂护士说的内容。

3.2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高危人群及原因分析

表2所示,低年资护士,尤其是0-3年的护士是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危人群(45.52%)。其次是3-5年的护士(20.75%).实习生和护工也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4.1%和6.6%。原因分析:(1)医院近几年发展快,每年新进护士多,5年内护士所占比重大。低年资护士业务技术不熟练[4],安全意识不够,制度执行力差,没有形成职业思维定势,缺乏临床工作经验,不会运用评判性思维,心理紧张度高,急躁易出错[5]。(2)实习生的带教方面:一是各科低年资护士较多,缺乏带教资格、临床经验丰富、综合素质全面的带教老师;二是实习生基础知识技能差,因老师本身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和责任心,指使护生独立操作,导致护生出现缺陷,发生不良事件。(3)护工与护士的的职责混淆,科室未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让护工代替护士给病员发口服药等。

3.3上报意识缺乏,未进行深层次原因分析、整改效果差

4防范策略

4.1加强环节质量管理、强化查对制度落实

4.1.2严格落实查对制度护士长是基层护理管理者,必须将护理安全管理放在首位,工作中提高管理意识,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高危环节,监控流程执行情况,对新入、低年资等高危人群加强的责任意识教育。实行双查对、双向核对制度,严格落实查对制度的执行。加强护患的沟通交流能力,对不懂藏语护士的安排进行藏语的培训,使其掌握日常生活用语和医用藏语有利于护患的有效沟通。

4.2加强对重点护士人群的风险意识培养和安全教育

加强对低年资护士、实习生的护理安全教育。加强培训考核和安全教育。职业理念培育从新护士抓起,制定新护士工作手册,其完成见习期规定的各项考核后,单独上岗前还需由带教老师、专业组长、护士长对其德能勤绩进行综合能力评估。

4.3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优化人力资源

4.4转变观念,积极上报不良事件并持续进行质量改进

4.4.1现代安全文化认为,创造非惩罚的环境,鼓励人们报告事故并对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从错误中学习是防范同样错误再次发生的最好方法[8]。护理部对各级护士加强教育、强调上报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系统、流程、制度缺陷,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减轻对患者的损害并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强调主动上报非但惩罚反而对上报较好的科室和个人予以绩效奖励,相反对刻意隐瞒不报者,一经护理质量检查或因隐瞒不报发生纠纷者,护理部对当事人及科室管理者予以严格处理。

4.4.2持续质量改进(CQI)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注重环节质量控制的质量管理理论,是质量持续提高、增强满足要求能力的循环活动。是新时期医院质量管理发展的重点。护理不良事件的持续质量改进对防范类似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也至关重要。(1)护理部采取质量管理工具定期对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找出主要原因提出整改措施进行针对性整改。(2)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系统、流程、制度缺陷问题引起的不良事件要组织人员进行分析讨论,修订新的制度或流程并执行。(3)对提出的整改措施制定质量跟踪检查表,护理部和护士长不定期进行跟踪督查整改效果。直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4)对一些典型案例,可采取FOCUS―PDCA程序进行持续整改。即发现问题―成立CQI小组―明确现行流程和规范―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选择改进方案,进入PDCA循环的工作模式进行持续整改。

参考文献:

[1]杨莘,王祥,邵文利,等。335起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30-132.

[2]吴芳兰,应燕萍,崔妙龄,等,154例护理差错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国护理管理,2008,8(3):61―63.

[3]毛永霞,50例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海南医学,2010,21(22):155-156.

[4]代亚丽,宁艳辉。新疆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3):163-165.

[4]戴艳萍。临床给药差错归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4):1312-1313.

[5]李香娥。43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9):69-71.

[6]李惜华。护理质控体系前移管理效果探讨了【J】。护理学杂志,2010,(19):52-53

[7]李香娥。43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9):69-71.

[8]BuerhauspL.LucianonpaititentsafetyinU.Shospitals[J].JournalofNursingScholarship,2004,36(4):366-370

【关键词】质控小组;ICU;质量控制

护理在医院治疗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护理的质量更是重中之重。护理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护理的质量也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每个环节的质量产生决定了护理终末质量。我科作为二级甲等医院的综合ICU,现今对ICU质量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有原先的护士长一人统一抓管理转变为现在的质控小组管理,要求护士人人参与护理质量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对各级护理人员实现了全面考核,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ICU护理质量管理方案

1.1指导思想:按照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南》和医院管理体系质检标准为依据,不断完善我科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突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概念,体现科学的管理内涵,力求管理标准更科学严谨,管理方法更简便、易行,管理效果达到病人满意。

1.2组织结构

1.2.1人员组成

组长:王秀花

成员:杨站稳王巧菊王志红李记芬

1.2.2小组职责

①严格检查督促本病区护理人员执行护理工作程序标准和流程。②定期(每周)和不定期对护理质量及考核情况进行抽查和评价。③定期(每月25日)召开质控会议,对共性和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布置质控重点。④对护理质控会议上确定的意见,组织全科护理人员执行。⑤每月向护理部报告护理监控结果,及奖罚意见,提出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效果进行跟踪验证.

1.2.3分工

①考试考核:王志红

②消毒隔离:李记芬

③护理文书:杨站稳

④病房管理:王巧菊

⑤病人质量:王秀花

1.3检查方法:按护理质量检查标准进行检查。

1.3.1周查:每周小组各成员按分工项目按月计划检查一次,有记录。

1.3.2随机查:平时医院各个部门,医院各领导,科室主任及护士长发现的护理问题,有记录。

1.3.3周查、随机查结果计入个人评价表,每人出现3次同样错误应写出书面检查。

1.4考评要求

1.4.1检查者要严格按照各项护理质量标准逐项检查,体现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

1.4.2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当事人,督促其改正。

1.4.3对周查、随机查情况于当月末(25日以后)由组长汇总交护理部(月质量分析记录)

1.4.4实施:首先护士长在全科中选拔优秀的ICU护理人员,她们即要有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技术操作技能,而且要有一定的责任心及洞察分析能力,能敢于指正,不。然后护士长对选的全体质控小组成员进行质量管理及质控理念的培训,明确标准,掌握方法,质控小组每月按质控标准对自己负责的质控小组的护理质量全面考核[1],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每月底再由护士长汇总组织召开全科的护理质量分析会,各小组汇报考核结果,指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和整改措施,护士长对各小组工作进行评价,让全体护理人员都知道本月发生的事件,从而吸取教训,提醒今后的工作。质控小组在下月进行质控时不仅要对本月进行质控,而且要对上月发生的问题进行追踪质控,并在月底分析会上总结指出且应在指控本上有所体现。对管理好和工作好的小组和同志给予表扬鼓励,但对连续发生的差错要追踪责任人,并与奖金和年初的聘任挂钩。对差错易发生环节应集全体人员智慧,积极讨论和分析,举一反三,指出有效的防范和整改措施,及时修正考核标准,确保质量控制管理的持续改进。

实施了这一质控模式,大大提高了ICU护理质量,特别是服务态度,规章制度的执行力,护理带教,沟通技巧,工作主动性和责任心,自身修养等方面有明显改善,如ICU无菌包合格率达100%,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小于0.05%,空气、医务人员手、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在各种检查中全部合格,巩固了护士的基础理论和专科理论知识,提高了技术操作水平,特别是专科配合的熟练程度大为提高,得到了手术医生的一致好评,手术间布置规范统一,杜绝了过去物品用后随意放置使用时找不到却无法确定责任人的现象,降低了质控管理难度,提高了管理效率,使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得到了管理[2],更有效地防范了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加强了护理安全。

3体会

3.1实施质量控制,掌握标准,高质量完成护理工作:科室每位护士都参与到护理质量管理中,提高了护士的质量管理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及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充分调动她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质控小组每月的检查,将存在的问题作详细记录,使其他护士及时了解自己在护理质量方面存在的缺点与不足,然后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会采取更有效的改进措施。这样就会使护理工作时刻处于一个受控的状态。不断完善各项质控管理措施,使每位护士在工作中有章可循,各项规范要求养成了护士良好的工作习惯,会使护士严格按照护理质量控制的标准完成护理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护理质量,最后使得ICU的护理质量管理不断的完善加强,是护理工作逐渐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

3.2强化了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业务素质得到加强护士在参与管理后,发挥了她们在质控中的骨干作用,也促进了她们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同时请她们负责培养帮助年轻护士提高业务水平,进行传帮带,能互相促进,互相监督,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正,加强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及协作精神,促进了护护关系。同时也减轻了护士长部分繁重事务。通过实施用护士参与管理质量控制的方法,激发了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加了护士的成就感,有利于护士的成长与提高,改变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增加了管理透明度,将质量的重点放在查找护理缺陷,分析原因和质量持续改进上,从而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3.3护理质量得到提高:满足了患者的健康需要科室质控组在实施质量控制过程中,注重质量的自我控制[3],保证了各项制度及护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在工作中将病人的满意度来衡量护士工作的标准,能使护士加强责任心,时刻将病人是否得到最佳护理作为工作指标,工作中主动与病人沟通,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从而使病人的满意度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念坚,陈立梅.质控小组在ICU护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J].中外医疗,2010,29(6):162.

2020年,在医院各级领导关心支持下,儿科乔迁新址,病房环境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在新的一年里,随着科室条件的改善,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护理部下发2021年护理工作计划结合本科室实际工作,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努力为广大患儿提供人性化、高质量、高效率的护理服务,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工作目标:

1.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合格率≥95%

2.基础护理合格率≥90%

3.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5%

4.优质护理合格率≥95%措施落实率≥90%;目标、内涵知晓率100%

5.病区管理合格率≥90%

6.输血质量管理合格率≥95%(核对准确率100%)

7.消毒隔离合格率≥95%,无菌物品合格率100%

8.手卫生依从性、正确率≥95%

9.职业暴露报告率≥95%

10.抢救药品、物品、仪器、设备完好率100%

11.健康教育覆盖率100%,患者知晓率≥90%

12.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6%

13.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100%

14.护理工作制度培训率≥90%;核心制度执行率100%

15.压疮、跌倒、坠床、管道滑脱的风险评估率100%

16.不良事件上报率100%

17.护理严重差错发生率为0

18.年工作计划完成率≥95%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的回避护理风险,为患儿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

1.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护理差错因素新情况,新特点,从中吸取教训,使安全警钟长鸣。

2.加强重点时段的管理,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实行弹性排班制,合理搭配老、中、青值班人员,同时注意培养护理人员独立值班时的慎独精神。

3.加强重点患儿的管理,把普儿病房的危重患儿作为科室晨会及交接班时的重点,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作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的重视。

4.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书写护理文件,减少安全隐患,使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化,认真执行护理记录中的“十字原则”即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能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体现专科特点,护士长及时审阅后签名,对不合格的护理文件不归档。

5.完善护理应急预案,制定护理应急预案培训计划,按照计划进行培训,在完成平时工作的同时要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都要提出效果评价及整改措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二)加强科室护理质量管理。

1.科室制定年度护理工作计划,并落实到位。依据护理部下发《护理质量考核标准》(2018版)将科室人员分为六个质控小组,即一级质控(科室质控组),每月通过一级质控自查、二级质控普查、三基质控跟踪检查、四级质控抽查完成全面质量控制,根据各级质控组反馈进行整改。

2.落实护士长每日五次查房制度。即晨交接班时查;集中治疗护理高峰时段查;上午下班前查;下午上班后查;下午下班前或交接班时查。

(三)配合护理部对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数据的分析、进行科学化的质量控制

科室指派专人进行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统计与上报,每月5号前将上一月数据统计上交护理部。

(四)按照护理部下发文件,年内开展项目管理,引导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改进问题。参加护理部举办护理质量改善项目讲评活动。

(五)以病人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务,将优质护理服务认真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加强护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

1.认真接待入院患儿,主动向患儿家属进行入院宣教及健康教育。

2.要求责任护士每日与患儿家属沟通,包括健康教育、了解患儿病情转归。生活需求、用药后的反应等,认真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告知程序,尊重患儿家长的知情权,接触患儿家长的顾虑。将心比心,“主动”为患者提供服务。强化主动服务意识。让患者在细微处能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怀与照顾。

4.每月进行病人满意度调查,认真听取患者对优质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六)加强科室护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养

1.根据N1~N4不同层级护理人员岗位及培训需求,制定层级培训计划,每月业务讲课四次,业务查房一次,每周晨间学习两次,坚信知识是一切的基础,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3.做好儿科七月份与PICU及新生儿的联合查房工作。

(七)积极参加“5.12”护士节活动

(八)护理教学、科研工作

1.严格做好实习生管理,指派具有带教资格的护理人员进行带教工作,对学生做到放手不放眼,保证护理安全的同时履行带教老师的职责,并做好对实习生的考核。

1对妇产科门诊就诊流程进行评估及分析

1.1妇产科门诊就诊流程存在的问题

1.2妇产科门诊投诉事件统计

1.3妇产科门诊病人满意度

1.4评估结果

2整改方案

2.1制定整改方案

2.2整改措施

2.2.1宣传执行措施

通过医院公告栏和内部刊物宣传整改对策和方案,包括方案中整改目的、重要性以及改革措施,使得妇产科护理人员了解并共同推动改革措施的实施。

2.2.2依据新制定的流程进行工作

①诊察室护理人员在病人就诊时,根据病人情况主动提供服务,当孕妇到检查室后,护理人员视孕妇产检周数,参阅需知表进行护理指导并记录教育内容,下次就诊时评估本次指导效果,达到一致和完整性,就诊后由诊察室护理人员协助预约和提供下次就诊的尿检单,并提醒孕妇复诊当日才能使用本尿检单。②行子宫颈膜片检查病人依次到诊察室填写申请单,同时提供“子宫颈膜片检查需知”并说明注意事项,病人根据引导方向标进入检查室,护理人员拉上隔门和窗帘,并挂上“检查中请勿进入”提示牌,病人则根据图示更换检查裙受检。

2.2.3建立妇产科门诊服务标准流程

2.2.4调整诊察室设施条件

①以不会破坏墙面美观且醒目的宽面胶带在离地面140cm的墙面制高点粘贴指向图标,明确指引病人进入检查室。②调整检查室工作台,使其操作更加简单和方便。

2.2.5制定孕期妇女产检项目

2.2.6收集卫生宣教方面的资料并装订成册

整理诊察室孕妇常见疾病的护理,并提供护理指导意见,装订成册后提供给病人。

2.2.7改进检查裙

设计制作妇科检查裙,提供妇科病人检查时专用,保护病人的隐私。

2.3评估方法

2011年2月26日—6月30日由护理部和妇产科共同推进整改方案。2011年6月1日—2011年6月10日再次开展现场问卷调查,收集整改后服务质量满意度。以妇产科就诊病人作为调查对象,采取随机抽样,征求候诊室病人同意后,以不记名方式填写,共发出问卷:产科26份,妇科78份。有效问卷:产科24份,妇科76份。有效率达92.31%、97.44%。

3结果

3.1护理人员态度

分析整改前未达到阈值4.0分(80%)的项目,经过整改后均有明显改善,由方案改革前72.1%(3.61分)提升到改革后81.1%(4.06分),而且各项指标均达到80.0%(4.00分)以上,表明妇产科病人对于此项改革介于满意和非常满意之间。详见表2.

3.2卫生宣教

由于就诊室护理人员过于忙碌未能详尽说明,所以妇科护理指导满意度均未能达到阈值,除加强解说外,对需要费时指导者,如门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等,由护理咨询站协助执行。见表3。

3.3改善操作规范

包括制作检查步骤说明图、提供病人检查服装保护隐私、增加就诊间引导方向标。见表4。

3.5病人投诉率明显降低

由整改前48.5%降低到16.0%,并获得医师肯定和大众口头与来函感谢共计5件。

【关键词】静脉给药;查对缺陷;对策

在护理众多的实践领域中,静脉输液应用多,范围广,约90%以上的住院患者需要通过此方法进行治疗;并且应用范围已从医院扩大到了家庭、医疗诊所等场所。但患者在接受输液治疗的同时,输液风险客观存在。护理给药查对制度是规范患者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一项重要核心制度。查对制度的落实是预防静脉给药差错事故的关键环节。护理部对我院2012年-2013年护理质量考核(包括随机抽查、月考核、季度考核及节假日、夜查房)统计,静脉给药查对流程(医嘱处理、备药、配药、静脉输液、更换液体5个环节)护士查对缺陷共达71人次,见表。

2012年、2013年护士查对制度执行缺陷统计表

1存在问题:

2012年至2013年,由于护理人员未严格执行静脉给药查对制度造成给药错误3例,均属一般护理差错。根据统计结果可见:静脉给药5环节都存在缺陷,统计如下:

1.1转抄医嘱后未经双人核对,致医嘱转抄错误:如Bid转抄为Qd。

1.2准备输液用物时,未认真核对药物的质量、有效期及无菌物品,未发现液体和分装袋过期,未检查无菌棉签和消毒液的质量及有效期;

1.3配药和静脉输液不携带医嘱执行单,导致无法进行查对;

1.4备药后、配药后、输液中、输液后、更换液体前、更换液体后未查对或查对项目不全:如未查对腕带、床头卡、药物;

1.5未认真核对患者腕带号,致叙述腕带号错误;

1.6输液中、更换液体中未再次确认患者身份和药物;

2根据以上问题,找出近段原因-鱼骨图:

3找出根本原因:

护理人员对查对流程不熟悉,对护士的培训不到位,护士查对意识极其淡薄,查对不严谨,查对行为习惯养成不够。

4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防范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根据原因制定以下整改措施:

4.1护理部依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要求制定了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建立了科室间患者身份确认表。要求在诊疗活动中尤其是患者在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交接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如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身份证、询问患者及其近亲属等。

4.2对急诊室抢救室和留观的患者、住院患者一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重要标识,向患者讲解佩戴腕带的目的和重要性,并建立患者使用腕带情况满意率调查表,进行满意率调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4.3制定静脉给药查对标准流程:护理部将制定的初稿发给全院各科,广泛征求意见,进行汇总、分析,制定静脉给药查对标准流程,以利于护士的落实和管理者的督查。

4.4由护理骨干进行模拟工作情景演练,将查对标准流程溶于静脉给药5个环节操作中,组织病房护士长观摩,病房护士长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将培训的目的和意义向护士说明。

4.5护理部及护士长进一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查对理论培训。包括查对制度剖析,实物查对内容项目讲解,查对缺陷案例分析等,提高护理人员对查对重要性的认识。

4.6要求病房护士长跟班作业,查找每一名护士静脉给药查对缺陷,进行查对行为强化训练培训、考核及障碍考核(人为地设置一些障碍,如液体过期、分装袋过期、错误医嘱等),人人过关。使护士通过培训转变查对理念,变“要我查”为“我要查”〔1〕,克服原有习惯,克服职业倦怠和过于自信,建立新的规范行为,养成执行查对制度就跟吃饭穿衣一样形成习惯和固定思维。

4.7规范了对新护士按“查对―养成教育训练模式”实施岗前培训〔2〕。

4.8营造护士自我管理氛围:在工作场所张贴醒目“别忘记查对”字样提醒,包括计算机旁、治疗室、床头,培养护士时刻做到慎独〔3〕。

4.9加强带教工作。护理部对护生岗前培训时,重点进行查对理论培训;护士长对护生的入科培训,必须进行单项实物查对培训和静脉给药查对流程培训;要求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落实带教责任。

4.10加强对患者的宣教,鼓励患者主动参与身份识别,不但对护士起到了提醒作用,也尊重了患者的知情权,密切了护患关系。如①采用呼叫询问式查对:护士操作时请患者或其家属主动说出名字而不是护士直呼其名,如:阿姨,你叫什么名字?②反问式查对:护士操作时呼唤患者床号姓名等让患者或其家属核实,如:阿姨,你是某某对吗?③双向查对:鼓励患者或其家属主动向护士提问,如:护士,你知道我叫什么名字、用的什么药?用法对吗?〔4〕

4.11护理部加强对此项工作的专项督查,采取不定期抽查,考核结果与护士和护士长的绩效工资挂钩。

[1]郑凯兰,龚龙飞,龚小华.护士给药错误根本原因分析[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4:177-178

[2]肖菊香,梅蕊.养成教育训练模式对新护士查对行为习惯形成的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2012,6:36-37

关键词:品管圈管理工具;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应用

QCC名为“品管圈”,又称质量控制圈、QC小组、质量小组等。依据目前品管圈活动的现状调查来说,它是以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推行管理及改善自己的工作场所,提高护理质量的工作方法,从尊重人性出发,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自动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近年来中医护理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得到认可,为保持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3—2015年先后下发了52个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我院在管理与实施方案过程中引入了QCC管理工具,经过两年的运行,使得中医护理方案得到有效落实,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11个病区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的考核结果,对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2方法

成立“品管圈”组织,由护理部主任、各科护士长及高年资责任护士组成,护理部主任担任大组长,各科护士长担任小组长。2实践2.1确定活动主题运用“品管圈”活动方法进行特性要因分析,找出以往方案落实考核存在的问题与要因。存在的问题中主要包括:①科室在中医护理方案落实上没有详实的管理要求;②应用过程中没有评价结果的核查;③护理效果评价缺少客观标准,依照病人主诉及护士的主观判断进行判定;④护理记录缺乏主症辨证施护措施;⑤对方案的掌握不能与病人病情相结合,机械地背记方案。主要原因分析如下:①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认识不足;②执行方案的落实措施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③质控体系不健全、缺少考核标准;④信息反馈不及时。

2.2针对问题要因,运用脑力激荡的方法,找出解决办法

2.2.1依据重点专科建设要求、三级中医院持续改进管理细则,制定工作目标和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工作要求,并围绕实施工作要求制定考核标准,满分100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下发的304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以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临床症状评估量表、症状分级量化标准,与医疗组共同研究制定33个病种的中医护理效果评价标准及中医护理技术依从性判断标准。

2.2.4护理部作为大组长每月按考核标准对各护理单元单病种护理方案落实情况(运行病例、出院病例)进行考核,对存在的问题与小组长及组员共同讨论,提出解决措施。检查结果做到反馈、整改、复查,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科室考评指标之一。并不断规范和细化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增强患者对中医护理操作的依从性,提供独特的个性化中医健康指导,推进中医护理方案有效落实。

4结论

在管理活动中,要重视人的因素,一切管理活动均应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本。QCC管理方法能有效地挖掘护理人员的管理潜能,实现全员参与质量持续的改进。首先小组成员经过调研提出现存问题,经过QCC小组的讨论,共同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落实,如制定工作方案、执行措施、考核标准,细化管理环节,做好环节质控、终末质控,总结出方案管理流程图。对方案落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评价反馈,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并将方案管理与科室护理全程管理相融合。经过两年多的活动,各项评价指标均有明显提高,活动后较活动前考核分数提高46.2%。同时也形成了一套中医护理方案管理的三级质控体系,即一级质控-责任护士、质控员;二级质控-护士长、质控员;三级质控-护理部、护士长。

制定了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工作制度、中医护理方案实施评价标准,各单病种中医护理评价标准,中医护理技术依从性判断标准,并优化中医护理方案30余条。护理团队是以基层人员为主,由一群工作性质相似的人组成的,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群体,这符合QCC对团员的要求。通过品管圈活动,增强护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更好地落实中医护理方案,提高中医护理质量。

[1]石晶,程青虹,王子迎.品管圈在国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J].农垦医学,2011,33(5):458-460.

[2]王玉琼,郭秀静,雷岸江,等.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1945-1946.

[3]孙秋华.中医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2-13.

[4]林菊英,金乔.中华护理全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971-1972.

1、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发现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时要及时提醒,并提出整改措施,以院内外护理差错为实例组织讨论学习借鉴,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护理差错因素新情况、新特点,从中吸取教训,使安全警钟常鸣。

2、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监督到位,并有监督检查记录。

3、加强重点时段的管理,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实行弹性排班制,合理搭配老、中、青值班人员,同时注意培养护士独立值班时的慎独精神、

4、加强重点病儿的管理,如监护室的特护患儿和普儿病房的危重患儿,把上述患儿做为科晨会及交接班时讨论的重点,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做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的重视。

6、对重点员工的管理,如实习护士、轮转护士及新入科护士等,对她们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抗风险意识及能力,使学生明确只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或监督下才能对病人实施护理。同时指定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具有护师资格的护士做带教老师,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临床操作技能等。

7、完善护理文件记录,减少安全隐患。重视现阶段护理文书存在问题,规范护理文件记录,认真执行护理记录中“十字原则,即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避免不规范的书写,如漏字、涂改不清、前后矛盾,与医生记录不统一等,既要体现综合护理问题记录,又要体现专科症状的特殊性,使护理文件标准化和规范化。

8、加强护理人员自身职业防护,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和《艾滋病防护条例》,制定职业暴露报告制度、职业暴露防范措施及职业暴露后具体的处理措施和程序。

9、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二、以病人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务,加强护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

1、办公班护士真诚接待新入院病儿,把病儿送到床前,主动向病儿家属做入院宣教及健康教育。

2、加强服务意识教育,提高人性化主动服务的理念。

3、要求责任护士每天与患儿家属沟通,包括健康教育、了解病儿的病情转归、生活需求、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等,护患沟通能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是做好一切护理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4、认真执行临床处置前后的告知程序,尊重患儿家属的知情权,解除患儿家属的顾虑。

5、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发放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对服务质量高的护士给予表扬鼓励,对服务质量差的护士给予批评教育。

三、定期与不定期护理质量检查,保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充分发挥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作用,每周进行质量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2、不断修改完善各种护理质量标准,并组织学习,按标准实施各项护理工作。

3、护士长定期与不定期进行质量检查,不足之处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整改,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

4、每月对质控小组、护士长质量检查、护理部质量检查反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查找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检查整改落实情况。

四、严格落实三基三严培训计划,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1、对各级护理人员按三基三严培训计划进行培训,每月组织理论考试和技术操作考核。

2、护理查房时提问护士,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专科理论知识、院内感染知识等。

3、利用科晨会提问医院护理核心制度,使每个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并认真落实。

4、经常复习护理紧急风险预案知识并进行模拟演练,提高护士应急能力。

随着患者维权意识逐渐加强,护患冲突时有发生,护理工作的难度和风险不断提高,为减少科室经济利益损失及社会效益受到影响,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就我科管理的方法和效果介绍如下:

1方法

1.1加强安全教育及培训

护理人员责任心强弱、技术水平的高低、心理素质好坏等决定护理安全的大小。对于工作责任心差、工作经验少、技术水平不高的年轻护士,其医疗护理过程中风险性将会大大增加。主要表现在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导致的抽错血、发错药、打错针、加错液体、报错婴儿,未按要求巡视病房,没有及时发现病人病情变化,未给病人及时、有效的处理等。而安全措施和安全目标的实现需要技术和管理,更需要每位护士安全意识和态度的转变。因此,科内加强护士法律法规的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护士法律方面的知识迫切需要提高,所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如法律讲座,案例教育等;增强护士法制观念,当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苗头时,马上召集每位护士分析讨论原因,制定出整改措施,杜绝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在做好在职护士安全培训的同时,对新进护士的安全教育也作为重要的培训内容。

1.2评估护理风险,制订安全管理措施

病人和家属不合理地要求医务人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处处以指责和不信任的口气挑剔医务人员,苛刻的和无理的要求使医务人员不知所措,往往抓住一点小事纠缠不休,是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所以为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我科制定管理措施如下:

1.2.1对患者的安全管理

1.2.2对护士的安全管理

针对科内的实际情况,如病人数量、工作量,对护士班次实行动态管理。如病人较多时,科内实行弹性排班制,保证工作量高峰段的护士人数,满足护理工作需要,从而保证护理安全,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科内设立安全小组,发现问题勤讲评、主动向护士长汇报,护士长对小组成员反馈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法,并组织学习,从而提高科室护理安全质量。

1.2.3关键环节的管理

为了确保护理安全,实行无缝隙管理。科内制订了科间交接流程及交接记录,如与急诊科的交接、与产房的交接,与手术室的交接、与转入、转出科室之间的交接,其交接内容主要有病情、生命体征、各管道、皮肤情况、用药情况、护理措施等,实行科间交接记录并双签字,做到交接清楚、责任明确。

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1〕。所以为确保病人安全,防止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要求护士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职责,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在工作中必须具备严肃认真的态度,思想集中;尤其对高危病员治疗和护理的各个环节应不折不扣地落实。

1.2.4护理病历质量的管理

加强护理病历书写质量管理,科内设立质控小组严把书写关,纳入绩效考核。护士长对每份出科病历检查签名,狠抓出科关,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做到未检查签名的病历不出科。对病案室反馈的问题及时整改,并定期讲评;要求每位护士能查漏补缺,与病案室做好质量互控。

1.2.5无惩扣性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的管理

科内拟定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管理细则,要求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护士首先采取补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影响,并及时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组织调查事件发生原因、经过、结果,评估事件发生后的影响,及时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并组织全科护士进行讨论分析,提出并实施整改措施,同时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将讨论结果上报护理部。对于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护士不惩扣,对于隐瞒不报的,按护理绩效考核进行处罚。

2效果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2〕。所以我科通过护理安全管理的实施,不但增加了病人的安全感,还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同时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在医疗行业,仅仅有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是不够的,护士在全力治疗、护理病人,赢得病人及家属信任的同时,还应有充分的安全风险意识。所以通过安全管理,杜绝差错事故,减少护理缺陷、护理意外等因素导致的医疗纠纷;另外还增强了护士的安全意识,提高了病员的满意度。

关键词住院精神患者跌倒防范全程护理监控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334

跌倒的发生是患者生理-病理-心理-环境文化等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住院患者的跌倒预防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到护士、医生、患者、陪护人员等对跌倒风险的识别能力和预防的专业化水准与技巧,同时也体现了医院护理管理者在患者安全目标实现方面的能力水平。2010年8月起成立住院患者跌倒防范监控小组,从精神病患者入院始即启用护理安全防范工作流程,对患者的跌倒风险评估、防范措施落实、原因分析、整改措施落实等环节进行全程质量监控,提高了全院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降低了跌倒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我院是一所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有床位700张,护士238名。男病区4个,女病区2个,老年病区2个,心理科开放病区2个,中西医结合病区1个。

结果

2010年2~8月住院患者5033例,发生跌倒事件4起,发生率0.079%;2010年9月~2011年2月住院患者3963例,发生跌倒事件2起,发生0.051%。实施跌倒防范的全程护理监控前后比较,效果明显。

讨论

精神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护理群体,安全管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预防患者跌倒是实现患者安全目标的措施之一,跌倒防范工作流程的实施,规范了护理人员的行为,使护理工作更科学、更有章可循,对跌倒预防起指导作用。仔细评故精神患者发生跌倒可能的危险因素,将“预防患者跌倒”纳入质量控制范畴,并不定期地进行检查,拟定相应的预防对策,在检查中不断总结,使住院精神患者跌倒防范更加规范化、系统化。

2唐晓英,蔡学联,郑芝芬,等.住院患者跌倒普防和专科化预防研究及效果[J].护理杂志,2009,26(2)59-61.

3范臻.住院老患者跌倒的护理研究.现代护理,2006,12(6):571.

1持续深入开展“人性化”服务,使群众满意

我院自2004年起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人性化”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个性化、特色化服务,满足病人的合理需求,体现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使病人感受到医护人员家人般的关爱。长期以来,“人性化”服务不断得到延伸,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打造了优质服务品牌。

1.1便捷优质的门诊服务。我院虽然是一所一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但处于宜兴城北,门诊病人逐年增多,医院门诊条件与人民群众高质量医疗服务需求的矛盾就越发突出。为此,医院采取多种方法,不断优化门诊环境,提高门诊工作效率。

调整门诊科室布局,装修出新,把门诊统一划分,为内科门诊区域、外科门诊区域和妇产科门诊区域,并增设了醒目的指引标识,方便患者就诊。

充分发挥导医综合服务台作用。推出多项便民措施,为病人提供一次性茶杯、纯水、指甲钳、小剪刀等生活物品,为行动不便且无家属陪同的的病人提供轮椅、推车,帮助其挂号、就诊、取药等,得到了许多患者的认可。

重申“门诊开诊管理规定”,保证每天有专家门诊,各门诊科室能做到按时出诊,提高了门诊工作效率,满足了不同病人的需求。

1.2温馨优质的病区服务。各病区医护人员开展微笑服务,对每一位入院病人做好入院宣教,并耐心解释病情,落实患者知情权。“亲切、关怀、耐心、主动、周到”是医院护理组的服务理念。护理部在有条件的病区开展了优质护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各病区增加护理人员,更新设备,落实床边工作制,简化护理文书,更新陈旧床垫、棉被;加强生活护理,为病人洗头、剪指甲;加强与病人沟通,减轻病人焦虑心理,更好地配合治疗工作。各病区配备微波炉、便民箱,提供护工服务,方便病人在住院期间的生活。

1.4落实出院病人回访制度。各病区有专人负责出院病人回访工作,坚持每周回访,及时了解病人出院后的康复情况,给予康复指导。如有病人提出意见和建议,在了解情况后,落实整改措施,及时把整改结果反馈给病人,做到事事有落实。

2高度重视医疗质量,创新医疗技术,确保医疗安全,使群众满意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院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更是医院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我院以创建二级医院为契机,严抓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1.2加强对运行及归档病历的质量管理。对全院住院医务人员进行病历书写规范和质量的培训,进一步规范病历书写;加强了住院病历专项质控,每季度召开专题会议,针对缺陷情况进行剖析,并及时反馈至各科室;加大了对病历质量的奖惩力度,不断提高病历质量。

1.3加强医患沟通,融洽医院关系。通过全员培训使广大医务人员认识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掌握了沟通技巧,提高了医患沟通能力。高度重视医疗纠纷的防范及处理,进一步简化、完善投诉处理流程。医院设立“投诉办公室”,及时、高效、公开、规范处理投诉,耐心、热情对待投诉人,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合作,争取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防范和规避医闹,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1.5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提高医疗技术。肛肠科作为我院的特色专科,继续发扬特色专科的优势,不断汲取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2011年,肛肠科的RPH、PPH技术已经成为治疗混合痔及内痔的常规手术,医疗技术始终保持国内一流水平;普外科进一步拓宽腹腔镜微创手术范围,新开展了腔镜下白线疝修补术、电子胆道镜检查及诊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保胆取石术等;妇产科在外院专家指导下开展多例TOT手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消化内科利用刚新购置的超高清胃肠机功能多的优点,进一步提升了诊疗技术水平;内分泌内科开设了糖尿病俱乐部,面对面教授糖尿病控制和预防知识,受到了众多糖尿病病人的欢迎;检验科新开展梅毒酶法的检测,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更有力的依据。

1.6加强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充分发挥药事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定期召开药事会,评析临床用药情况,了解各科需求,及时解决存在问题。认真执行国家药品价格政策,增加药品价格透明度,规范购销行为。加强药品托管后的药品质量及疗效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加强合理用药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按照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对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实行严格监控,杜绝抗菌药物滥用。每季度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对不合格处方进行实时通报,并兑现奖惩。加强对特殊药品的监督、检查、管理工作,严格品的规范使用。按照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的新的要求,组织学习新规定,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及报告工作。

3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弘扬良好医德,使群众满意。

医德,就是医护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作为医生必须具有高超的技术和高尚的医德,而良好的医德医风是治疗救人的前提[1]。我院医德医风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医德医风建设工作,每年按照年初的计划开展医德医风建设工作,取得了实效。

3.1常规化教育与多元化教育相结合,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医院将党风廉政和医德医风教育纳入常规学习中,要求各部门、科室每月利用全科会议组织学习先进典型事迹,大力倡导廉洁行医,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使“救死扶伤、爱岗敬业、优质高效、开拓进取”的医院精神深入人心。邀请多位专家来院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提高医患沟通能力”等内容的培训。组织全院职工观看《袁隆平》、《建国大业》等电影,提炼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评先选优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坚持廉政谈话制度,对新上任的中层干部及时进行任职前谈话。对有违纪苗头、违规行为的干部及时进行诫勉谈话。

3.2完善各项制度,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医院专门设立医德医风考评小组,每年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医德医风考核,建立个人医德医风档案,并与个人年度考核相结合。在职务聘任、职称晋升、评先、评优中,医德医风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完善各项制度,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对收受红包、回扣的处罚措施。

要实现群众满意的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就必须不断总结,找问题、查不足,从源头上改进工作,服务质量、医疗质量、医德医风才能不断得升,才能维护卫生行业良好的形象,真正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我院正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三好一满意”活动才取得了实效,六病区(肛肠科)被宜兴市卫生系统评为“三好一满意”病区。

THE END
1.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而且存在着课件水平不足,自主研发课程能力有所欠缺的问题。 5、缺乏有效沟通 通过培训工作的实施开展,发现人力资源部门与机关各部门以及项目部之间的培训沟通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有外部培训时,在人员上报以及甄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科学性。 二、培训改进措施 1、加强培训考核的跟踪工作https://xue.baidu.com/okam/pages/strategy-tp/index?strategyId=132373395414186&source=natural
2.培训现状及改进措施(精选6篇)岗前培训的目的本是让新员工认同这个行业、认同这个企业,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具有积极主动性,有一种企业荣誉感。而如果岗前培训照此进行下去,参训学员听完一头雾水,在客户那里甚至不能更好的介绍自己的企业。基于此,遵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建议目前阶段的改进措施如下: 1、减少培训课题,建议岗前培训阶段保留企业文化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wdyqktw.html
3.员工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精选10篇)首先,培训之前应明确本次培训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后的激励措施;其次,营造良好的人力资源培训氛围;再者,如果在非工作时间进行培训,应视为加班,实现征求员工意见,合理安排;最后。培训完成之后对表现良好的员工予以奖励。 人力资源培训可认为是企业的一项投资,不应目光短浅。企业应明确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为自身储备https://www.ruiwen.com/word/yuangongpeixungongzuozhongczdwtjjy.html
4.培训工作不足及改进措施.pptx培训工作不足及改进措施演讲人:日期:CATALOGUE目录培训工作现状分析员工参与度低问题分析改进措施设计与实施提升员工参与度策略持续改进计划制定与执行培训工作现状分析01培训内容过于理论化,与实际工作需求脱节,导致员工难以将所学应用于实践。缺乏针对不同岗位、层级的定制化培训内容,无法满足员工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培训内容更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25878377.html
5.公司培训需要改进的地方公司培训工作不足与改进企业培训本文指出公司培训存在的不足,包括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结合不紧密、培训方式单一、缺乏培训效果评估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如根据员工需求和工作实际设计培训内容、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建立科学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等,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绩效水平。 https://www.81mp.com/14806.html
6.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自身的专业业务水平不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不强,工作中不足及改进措施。虽然通过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在业务水平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业务水平和工作经验与其它老同志比还是比较低。在日常工作中偏重于日常生产工作,也忽视了自身思想素质的提高,工作中争强当先的意识不强。 https://www.gdyjs.com/shiyongwen/gongzuozongjie/395144.html
7.全年培训工作总结(通用10篇)(四)严格工作规范,提升培训质量。逐步实行电脑随机组卷;积极推进建立网上培训考试发证系统,实现培训考核的便利、快捷、高效服务。创新完善考核激励措施,落实工作责任,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全年培训任务。 (五)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按照结构合理、专业对口、专兼结合的原则,把师资配足、配强,不断提高师资https://www.jy135.com/peixunzongjie/1001263.html
8.培训工作总结(精选20篇)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培训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培训工作总结 篇1 https://yjbys.com/peixunzongjie/2736510.html
9.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全文包括通州区落实《北京市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以及政府信息公开组织机构、制度建设、渠道场所、教育培训等工作情况;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行政机关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措施。 https://www.beijing.gov.cn/gongkai/zfxxgk/zfxxgknb/2017nb/qzf/202102/t20210223_2287298.html
10.小学数学改进课堂教学的几点措施(精选14篇)这一段时间的培训中,我比较认真地看了各位专家对于小学数学新课标的解读,尤其对他们讲解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各个方面的问题、今后改进的措施、办法进行了深刻的理解和领悟。确实收获不小,感觉自己在日常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我们仅仅在自己的一个狭小范围内计划着自己的工作。通过这次培训,我有如下感想: https://m.oh100.com/ahsrst/a/201703/247864_2.html
11.培训工作总结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培训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https://www.cnfla.com/gongzuozongjie/2240580.html
12.煤矿通风新闻报道范文(共12篇)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改进措施: 1、工作缺乏创造性和突破性,表现在拘泥于煤炭局的条条框框,使矿井的总进风量大于设计要求。 2、矿上对接受培训工作积极性不高,获取知识缺乏热情,反映出在培训方式上存在机制不灵活的问题。 3、永宁矿风门的砌筑标准不高,门扇的结构不合理,造成通风设施的形象差。原因是风门的制https://www.hrrsj.com/zhichang/tongxungao/232737.html
13.客户服务管理工作总结(精选10篇)自郑交业务部和郑交客服部成立,就建立了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同时按照行业协会公布的保险服务标准,认真进行落实,并针对郑交集团的业务特点,制定了六项承保服务制度和八项客户服务措施。公开服务承诺,公布服务监督电话,自觉接受客户的监督。两部人员深知,工作地点在郑交集团,自身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了永安公司的形象,而https://www.yuwenmi.com/fanwen/gongzuo/1776679.html
14.培训工作总结(通用21篇)培训工作总结(通用21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培训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培训工作总结 篇1 https://www.unjs.com/gongzuozongjie/4730275.html
15.问题和改进措施12篇(全文)主要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 第2篇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一年来,我镇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部门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推动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的力度不够,公开内容不具体,重点不突出,政务公开工作还不够深入等。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sd7rtn08.html
16.培训工作总结(精选20篇)5、内部讲师授课技巧有待提高,制作课件水平不足,自主研发课程能力有所欠缺,需要改善。 四、改善措施 1、作好培训基础工作的同时我们要对每项培训工作的开展进行总结和及时调整;在具体工作流程上将进一步理顺;在管理制度上还需要多方面补充。进一步加强培训资料的收集和培训器材的配置,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 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30106094806_2205108.html
17.企业干部培训体系的不足(五)激励措施落实不够好。对干部培训考核结果运用不够,存在培训与使用相脱节现象,干部学习既没有动力,也没有压力,形成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弊端。 培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 意识层面——未给予足够重视 企业角度,在历史因素和政策因素影响下,部分企业对于培训工作不够重视,投入较少,有些企业虽在https://www.nanjingjedu.cn/neixun/4201.html
18.培训工作总结15篇培训而且培训的参加率,考试合格率也有很大提高。工人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在培训过程中,工人积极主动向培训教师请教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员工接受培训的.意识薄弱。其中体现在管理人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形成了“参加不参加都无所谓”的局面。年度培训总结https://www.pinda.com/zhichang/gongzuozongjie/123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