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高等教育龙头引领作用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周刊2024年12月16日Mon

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新时代新征程,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做强高等教育这个龙头,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形成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高校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锻造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学术优势,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深入挖掘各类课程育人功能,拓展“大思政课”全面育人新格局,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效应。增强实践育人广度深度,在社会生活中讲好“大思政课”,教育引导学生在社会大课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之花。

构建高水平数智化教育体系。当前,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迅猛发展,高等教育的学习环境、教学形态等正在经历系统性变革。高校要紧紧抓住科技与教育系统性融合的时代机遇,以数智技术为教育赋能。着力建设数智化教学体系,支撑卓越人才培养,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优化智慧教学环境,建设数字化资源体系,强化教师运用前沿科技进行因材施教的能力,促进学生利用新技术进行深度学习,不断提升学生在智能时代的胜任力。

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承担着庄严神圣的育人使命,高校要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深入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促进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教师能力发展,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发挥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大先生楷模作用,引领教师自觉成为“四有”好老师,深入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将育人薪火代代相传。

着力提高创新能力,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要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同时,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融入新型举国体制。当前,世界各国争夺科技创新制高点的竞争愈发激烈,必须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创新资源,开展科技攻关“大会战”。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主动适应大科学时代科技创新规律,变革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推进资源和要素一体化配置,构筑大平台、组建大团队、承担大项目,不断增强“揭榜挂帅”能力。要助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进一步密切与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的协同联动,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攻关创新,有效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统一。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聚焦国家战略,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在重大领域基础研究中发挥作用,鼓励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着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的源头和底层问题,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走好科技创新“最先一公里”。要找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场景,强化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有效打通科技成果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联通渠道,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力产业创新“最后一公里”。

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高校要加强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和成果应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刻影响下,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呈现许多新特点新趋势。高校要将学科源流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跳出传统模式,创新研究范式,建设好“数字人文”“数字经济”等新兴学科,加快推动数智化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产生更多引领时代进步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案,推动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高校要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系统深化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切实以改革新成效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我们的全部事业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都根植于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高校党委要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模范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入实施“第一议题”制度,切实做到党管办学方向、党管干部人才、党管意识形态和领导改革发展。紧紧围绕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职责,健全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有力承担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确保党始终是高校各项工作的坚强领导核心和最可靠的主心骨。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要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加强对理想信念的考评,完善学业评价机制,深入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优化美育教育,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引导学生自觉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在人才引进、职称晋升、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等方面加强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察评估,突出教学质量在教师评聘中的权重,大力减轻教师负担,确保教师能够全身心投入教学科研。优化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的学术评价生态,把握学术发展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突出质量、贡献和特色,扭转“重国际标准、轻中国特色,重显性指标、轻服务贡献”等错误倾向,坚决破除“五唯”,突出中长期导向设置评价周期,鼓励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

推进高水平开放办学。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高校要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主动参与国际多边交流,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探索合作办学新模式,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为推动全球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THE END
1.2023年全国十大教育新闻揭晓据悉,“全国十大教育新闻”评选自1999年由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举办以来,至今已进行了25年,成为每年集中展现重大教育政策举措、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教育民生形象的平台。 相关报道见四版 《中国教育报》2023年12月29日第1版 版名:要闻http://m.jyb.cn/rmtzgjyb/202312/t20231229_2111137798_wap.html
2.2023年度学校“十大新闻事件”揭晓2023年度学校“十大新闻事件”正式揭晓。此次评选经过师生网络投票和专家评选,最终确定2023年度十大新闻事件,全面展现了2023年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成就和广大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评选结果公布如下: NO.1 主题教育建新功 优化定位提效能 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学校党委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紧紧https://www.bvca.edu.cn/sgtg/info/1161/2491.htm
3.年终盘点:2023年轰动教育圈的十大热点今年以来,多起教师体罚学生的事件冲上热搜,引发公众对教育惩戒的讨论。如:云南某小学一学生在教室午托时间因玩闹被教师体罚受伤。2023年6月8日,因学生杨某某干扰其他学生午休,老师多次批评制止无效后,用教学米尺拍打到学生左臂手肘处致其受伤。7月8日,学校根据有关规定,对涉事教师作出取消岗位聘用等处理。 https://studio.jndjg.cn/index.php?r=studiowechat/album/view&id=20120&sid=300123
4.临淄区金山中学制度学校概况政务公开(五)教科室:具体负责学校教育、教学方面的科学研究和课题研究管理工作,以教研组、课题组研究成员为管理脉络。 (六)督导室:具体负责编制学校发展规划,监督落实学校各时段、各处室计划的落实,并对接上级督导部门,保障学校有序运转。 第十五条 学校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学校重大事项应在党政主要负责人酝酿提议、http://www.linzi.gov.cn/gongkai/site_lzqjyhtyj/channel_6333d92f4d31a4d96b5814be/doc_63465c243ffdee122a5408d7.html
5.防城港市理工职业学校制度汇编防城港市理工职业学校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教育法规,结合学校实际,针对市内外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状况,为了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职业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打造对接东盟合作与交流,彰显边海山特色的职业学校,特制定本章程。 http://www.fcglg.com/?a=web.article&uid=9221&id=299873
6.图1至图6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1)在某初中学校历史兴趣小组正在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主题板报搜集材料。图1至图6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1)在上述六幅图片中,我们可以发现哪两位民族英雄? (2)有同学主张按照图1至图6的次序安排展板,你认为这样安排的主要理由是什么?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805836422641470900&fr=search
7.学校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精选11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时会面对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等突发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应急预案。应急预案要怎么编制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校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校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1 https://m.yjbys.com/yingjiyuan/2380760.html
8.2024年学校重大事故报告制度范本(三篇).docx第2页共2页2024年学校重大事故报告制度范本为有效应对学校可能出现的重大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其负面影响,强化教职员工的管理,保障教育教学生涯的有序运行,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安全和谐,特制定本规定。一重大事故定义1任何原因导致的师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7175297.html
9.学校办公室主任工作述职报告(精选10篇)通过各种渠道及媒体全方位对学校进行宣传,为学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尽了一份力量。办公室每月都将学校的重大事件报送教育局,对外树立了本中学的良好形象。 四、各类常规工作 为班子、领导干部考核进行准备工作,进行年度考核手册审核,完成各类报表,为教师各种考试报名,打印各类表册,结算每月津贴,校长办公室、会议室的清洁https://www.ruiwen.com/word/xxbangongshizhurengongzuoshuzhibg.html
10.南通大学附属中学高质量发展综合督导自评报告通知公告——南通大学附属中学高质量发展综合督导自评报告 2024年10月 根据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24年市教育局直属学校高质量发展综合督导的通知》,我校对照《南通市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综合督导评价指标(试行)》,就近五年办学情况进行了全面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http://www.zgtdfz.com/tzgg/content_108795
11.网页升级访问紧急通知十篇(6)从事故一发生到处理事件的整个过程,必须保持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解释此次事故的发生情况、发生原因、处理过程。 3、学校重大网络事件处理预案 (1)对学校重大事件(如校庆、评估等对网络安全有特别要求的事件)进行评估、确定所需的网络设备及环境。 (2)关闭其它与该网络相连,有可能对该网络造成不利影响的一切网络https://www.wendangwuyou.com/meiwen/qg/131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