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引航“潮头舰”乘风破浪——江苏省海域执法监督中心文化工程建设纪实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样,一个单位的文化就是整个单位的精神坐标和发展基石,供给强大的价值引导力、组织凝聚力和团队战斗力。2022年以来,江苏省海域执法监督中心党委把文化建设列为重要课题,积极探索,深入实践,开展了“立潮头·向海图强”为主旨的文化工程建设,将单位六十多年来在服务大局、保障发展、履行职能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的文化价值认同进行了提炼和深化,致力打造一张导向鲜明、形式鲜活、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蓝色文化名片。

一、竖核心品牌,定向领航,凸显文化建设聚合效应

文化品牌是引领思想、凝聚共识的旗帜。中心深挖优势资源,继承与借鉴并重,探索与创新并用,树立精品意识,强化品牌理念,凸显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一)守正创新,准确定位文化建设品牌特质

中心全面聚焦江苏省自然资源系统“先锋自然”建设目标,立足护海养海强海职责,全力塑造“先锋自然·潮头舰”专属品牌,弘扬“依海而生、依舰而行、勇立潮头、劈波斩浪”海监精神,培养“风恬浪静、勇于突破”的创新意识,滋养“风清气正、向上向善”的政治生态。以文化力量固本培元,凝聚共同价值追求。

(二)格物致知,明确树立文化建设品牌内核

中心以“争做示范,争做表率,走在前列”为时代要求,确定文化品牌的内核,即立潮头,向海图强。“立潮头”是单位的历史文化精神,也是时代要求;“向海图强”是实现海洋强国强省的路径,也是单位奋斗目标。品牌内核既是价值取向,更是实践指向,推动文化建设有形有效。

(三)赋能传播,放大提升文化建设品牌价值

中心面向社会广泛征集了“先锋自然·潮头舰”品牌标识,将在品牌推广运用中,全面反映海监人爱国奉献的时代人生价值、“强国有我”的时代参与精神、助力发展的特色文化矩阵,充分展示“先锋自然·潮头舰”独特的内涵和丰富的外延,使文化品牌更具张力。

二、铸立体矩阵,多维融合,释放文化建设引擎效应

文化是无形的,要靠有形的介质和阵地去折射、传播。中心整合原有文化资源并逐步进行系统升级,以四个“3+1”建设为重点(“三堂一示范”“三岗一窗口”“三基一平台”“三馆一长廊”)、以“三到位一提升”暖心工程为重心,着力打造融入党性、责任、法治和生态等多元素的多维立体文化矩阵。

(一)“三堂一示范”,内化于心,圈出思想教育新思路

中心的工作铺展在辽阔海疆,我们将思想理论教育融入于业务实际,打造出充满海洋色彩的“三堂一示范”工作法。即以“船舶课堂”“实境课堂”“先锋讲堂”和“文化示范点”为载体,聚力打造以“忠诚”为内核的政治文化,高要求建设“清风自然”党性教育阵地。

中心每年接待来自学校、机关、企业等社会各界的上千名来访者,共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单位先后成功创建全国海洋廉政文化示范点、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省级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示范点。

(二)“三馆一长廊”,物化于境,串起海洋科普新链条

中心坚持把阵地建设放在文化工作突出位置,建设总面积达500余平方米的自然科普教育基地和海洋生态文化展示平台。通过海洋之家陈列馆、海洋生物科普馆、渔船渔具贝藻馆和海洋文化长廊的宣传展示,聚力打造以“护海”为内核的生态文化,高水平建设“生态自然”公益科普阵地。

中心结合海洋日、地球日等节点,开展海洋科普教育“进校园、进社区、进渔村”、科普知识竞赛等专场活动,合作建设河海大学海洋科学教学实习基地、多个小学科普教育实践基地、驻地社区未成年人社会实践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馆先后被原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学会、省、市科协授予“海洋科普教育基地”,2022年又喜获中国科协授予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三)“三基一平台”,固化于制,激活内生动力新潜能

中心着力加强队伍素质提升,加强书香机关建设,完善“职工书屋”,开设“海监讲堂”“青年学堂”,建设海洋执法实训基地、执法船舶技能培训基地、职工素质拓展基地和“海洋之家”法治文化展示平台,聚力打造以“崇法”为内核的法治文化,高标准建设“法治自然”普法宣教阵地。

(四)“三岗一窗口”,实化于果,贯通服务发展新篇章

中心持续以文化赋能海监队伍敬业履职,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通过锻造青年文明号示范岗、工人先锋号示范岗、巾帼文明岗和党员服务示范窗口,聚力打造以“奉献”为内核的精神文化,高目标建设“情满自然”文明标杆阵地。

中心推行重大项目用海保障专员制度,秉持“执法+服务”“监督+保障”工作理念,落实一项目一专员、用海服务保障群、政企定期联动、问题精准管控等四项举措,提前介入、主动作为、靠前服务。“项目用海保障专员制”入选2022年度江苏“服务海洋强国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事例。中心组建青年先锋队和突击队,年轻同志在执法监管、浒苔防控、“两沙”管理等重点工作中,锤炼思想定力和工作本领。单位先后成功创建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2条执法船成功创建江苏省工人先锋号,2个党支部获评“南通市五星级党支部”。

三、筑暖心工程,人文至上,彰显文化建设阳光效应

文化工程建设,根本所在是人文。中心通过“三到位一提升”暖心工程建设,让每一位干部职工切实感受到组织的关心与温暖,人人成为文化工程的建设者、实施者和受益者。

(一)强化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到位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传家宝”作用,加强关怀帮扶激励。落实谈心谈话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做到重要节点、重要家事、遇困受挫等“九必谈”,及时进行思想引导、工作指导、学习辅导、生活关爱。

(二)注重干部职工关爱机制到位

针对干部职工子女入学、老人就医、重大疾病、儿童托育等家庭困难,各党支部建立“职工互助小组”,将“组织关心”进一步延伸。对入职、转岗、退休等人事变动,举行欢迎、欢送、荣退仪式。做好离退休干部职工日常服务,适时走访慰问,定期组织座谈,听取意见建议,解决实际困难。

(三)落实干部人事激励制度到位

进一步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制定“青蓝工程”方案,建立青年干部成长导师制,实施“320优才计划”,将干部培养、提拔、晋升、轮岗交流、给任务压担子、正向评价作为常态化工作,帮助年轻干部补齐短板、提升强项,加快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青年海监人才。

(四)完善党务干部能力提升制度

将政治能力强、懂心理学、会做政治思想工作作为考核支部书记工作能力的重要内容,鼓励或组织党务干部参加心理咨询师、政工师等职业培训,着力提升政治思想工作能力。定期集中开展学习会,党务干部互相交流工作经验和方法。深化党支部结对共建,建立全方位协作机制,不断提升党务干部组织力和创新力。

涓涓细流,汇聚成海。文化效能的发挥,是一种由外而内、潜移默化的作用过程,文化建设是一项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系统工程,江苏省海域执法监督中心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硬力量”,以文化引航单位各项事业在新的时代浪潮中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THE END
1.南安:实施“三个一”行动打造南安特色现场教学品牌近年来,南安市梳理整合现场教学资源并进一步打造提升和开发运用,以现有资源为基础、以特色定位为导向,大力实施“三个一”行动,目前已建立“循足迹 悟思想+党性教育+特色文化+科技创新+非公企业党建”等五大类的现场教学点,初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现场教学基地矩阵,推动南安市干部教育培训质效提升。 http://www.qzjgdj.gov.cn/content/2024-12/17/content_9121046.htm
2.喜讯!中金建设入选2022年度“国企党建创新优秀案例”首页57.贯彻“人才兴企”战略 实施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工程 (单位: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党校) 58.精准发力创品牌 分类施策扬清风 ——中海炼化党委打造“炼‘廉’不忘,必有回响”廉洁教育品牌实践 (单位: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 59.让党旗在中国海油加油站高高飘扬 https://www.chinagoldgroup.com/hjjs/s/2084-6604-46622.html
3.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总结(通用8篇)学校党支部结合新时期党建工作要求和学校教育发展需要,通过“几上几下”,集思广益,审慎架构党建活动品牌。组织保证。支部成立以书记为组长的品牌创建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品牌创建实施方案,统筹部署创建活动,提炼品牌内涵,发挥品牌效应。思路保证。我校创建思路为将党建品牌创建与师德师风建设、立德树人中心工作做到“三结合,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c4xb3c.html
4.关于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通用13篇)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德育问题的批示为指针,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中心,以发展学生特长和个性为重点,以实践体验活动为途径,提高队员的整体素质,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的“团结向上创佳绩,强化管理上台阶”工作思路,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把握“创新和发展”这一主https://www.wenshubang.com/fangan/681453.html
5.党群服务中心“三大效应”打造党建红色品牌澎湃号·政务党群服务中心“三大效应” 打造党建红色品牌 海南区党群服务中心坚持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组织动员党员群众、宣传教育党员群众,以“三大效应”持续发挥好政治引领、凝聚力量、为民服务的功能,进一步拓展全区党员干部群众的办事窗口、学习阵地、活动场所。 功能多元释放“服务效应”。区党群服务中心设有党务政务服务区、党史新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620715
6.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新征程彰显新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河北日报讯(记者陈宝云)承德市双滦区大贵口村党员干部和村民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后一致表示,将充分发挥城郊村的地理优势,以基础设施、人居环境、设施大棚等全面改造提升为契机,精心培育“山谷市集”电商平台、“山谷田园”休闲采摘、“山谷人家”高端民宿、“山谷驿站”游客中心等“山谷”系列特色品牌,促进一二三产业http://m.010lf.com/news/397628.html
7.培训部工作总结15篇品牌内涵一直是我来中心这几个月的工作重点,也是曾经最困扰我的问题之一,龙岗人才培训已经有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但还是仅限于政府之间,而且,很多机构对我们的认识还很匮乏,近期走访区总工会、总商会、妇联、区义工联时感受尤为明显,他们并不知道我们可以帮助他们设计如此丰富的培训课程,有的甚至不知道我们中心https://www.jy135.com/peixunzongjie/1066865.html
8.上海·杨浦三是探索多元方式,尝试管理模式。大部分中心由街道副主任或武装部长分管,隶属社发科管理,设立中心负责人,招聘部分工作人员,部分委托,部分监管;也有的独立设置,指派公务员担任中心主任,集中管理,确保公益性;还有的引进社会力量,委托中介机构,参与物业管理,融进品牌效应,形成特色亮点。 https://www.shyprd.sh.cn/yprd/html/yprd/yprd_qrdcwh/2009-12-21/detail_675.htm
9.品牌建设工作总结范文(精选15篇)20xx年,分部品牌传播工作主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中心,以安全生产和队伍稳定为基本点,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安全生产、队伍建设、党群管理等中心工作和任务,大力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的新闻宣传,为分部稳步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 (二)亮点工作 https://www.ruiwen.com/zongjie/3210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