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当了公务员还用像学生一样没完没了地学习吗?

一般人的看法是,当上公务员就好比端起了“铁饭碗”,一切都将“水到渠成”;可进了财政部的办公大楼才知道,如果不继续努力学习,这碗饭不是那么好“吃”的。

在经济建设司(以下简称经建司)记者发现,从司长、处长到普通科员,他们的办公桌上都有一样东西最多——书,中文的、英文的、专业的、非专业的……像是应考的学生的书桌。培根说过,“书可以用来装潢。”而经建司司长胡静林则坦言,这绝非是表演,因为他们时刻要面临各式各样的“考试”:“首先,我们身处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学习的速度赶不上知识更新速度的话就会落伍;其次,金人庆部长提出要变‘被动请客’为‘主动买单’,可这‘单’是不好‘买’的,如何具备‘主动买单’的能力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此外,如何在机关造成一种学习的气氛,引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而为干部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对财政队伍建设来讲也至关重要。近年来,财政部干部教育中心等单位通过脱产学习、在职培训等多种形式,为业务司局创造了许多学习、提高的机会,司里不遗余力派出同志参加学习,干部个人因此受益匪浅,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

对此,社会保障司(以下简称社保司)制度精算处的徐刚有切身的感受,“一是个人发展压力大,二是改革任务重。”徐刚介绍说,他1997年刚从东北财经大学毕业那会儿,大学本科的学历在部里还处于一般水平,而今的新人学历越来越高,昔日的“平原”变为“盆地”,原地踏步等于退步;再则社会保障方面的改革需要很高的政策理论水平,要在深刻理解社会保障体制并借鉴先进理念和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思路,而这一切无不需要大量的学习。

“我国正处于伟大的转型期,而财政作为国家重要的职能部门也正在从国家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型,财政涉及面越来越宽,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新知识需要学习,许多旧的理财观念需要更新。”说到学习和充电,财政部的许多干部无不发出这种只争朝夕的感慨。而财政部人事教育司司长余蔚平说得更透彻:“当今世界需要的是‘骨子里渗透着未来的人’,靠‘一纸文凭’走遍天下,终身从事单一行业、一个岗位干到底的状况正在改变。不断学习以获取新知识、新技术已经成为生活和工作的基本方式,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成为提高个人职业适应能力、增强岗位竞争力的关键。”余蔚平认为,目前我国现有的财政干部大多毕业于财经院校,掌握财经知识一般较多,但对公共管理知识了解偏少,知识面还不够宽,知识结构还有待充实。另外,财政干部自身也产生了一种本领恐慌,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空前高涨,实施大规模的培训和重点骨干人才培养规划正适得其时。

然而,各司局都面临工作忙、人手紧的困境。以经济建设司为例,现今共有46人在编,即使全部满员工作也往往处于超负荷状态,但即便如此,也不能放过培训一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各司领导对此有惊人的共识,那就是,不管人手有多紧张,不管需要培训或学习的人是多重要的骨干,只要有机会,“咬着牙”也要送他们去接受培训或学习。

做“物有所值”的培训

回忆起2003年刚进财政部时的情景,社保司制度精算处的黄耀冬慨叹于自己当时“连签报都写不好”。黄耀冬本科读的是土木工程,硕士读的是统计,平常写论文只停留在探讨问题的层次上,一旦要进入自己毫不熟悉的财政行业实际“操练”,难免有些隔膜。这时候部里搞的岗前培训便帮了他大忙。从一般的政治、文化类知识到公文写作、机构职能,适当的培训迅速把一位优秀的“书生”转化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除了岗前培训之外。黄耀冬还受过“岗位培训”和“脱产训练”。他说,“课程不限于业务、人文素养的培植,工作压力下的自我调试,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的训练等都在培训之列,培训内容甚至细化到了如何递名片和演讲时的姿态、口气等‘小节’。”

处处是“课堂”

除干部培训的“正面战场”之外,广大财政干部或围绕课题进行“运动战”,或根据个人需要“打游击”,纸上、电脑上皆可“谈兵”,国际、国内都要“借箭”。总之一句话,学习充电的“战场”无所不在。

“政策制定者首先应该是信息占有者”,孙志筠认为,社保政策非常复杂,工作量很大,不仅要求相当的知识量,还必须有很强的判断力。如对老红军的抚恤政策不仅需要了解那段历史,而且对总体情况要有准确的把握,而卫生方面则需要了解每一种传染病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就从四个方面对“财政社保人”提出了要求:一是要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使制定的政策切实反映人民利益;二是要懂得财政的社保理论;三是要具备调研的能力;四是要了解中国的国情和国际经验。为做到这四点,社保司一方面建有自己的专家库,随时了解学界最新观点;另一方面还必须把社保方面最前沿的信息报道“一览无遗”。另外,社保司还把写得好的公文、调研报告在司内传阅,在切磋之间提高本司干部水平。

坚定的政治立场,扎实的理论水平,广博的专业素养,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的钻研精神——社保司对干部的这些要求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财政部各单位对干部的要求。

学以致用

所谓“只花必要的钱,不花冤枉钱”,实际上蕴含了财政部长金人庆“主动买单”的思想;而“主动买单”的能力,也即财政干部的行政执行力和政策创造力,正是检验干部培训及创建学习型机关的试金石。

面对政策设计带来的挑战,社保司制度精算处的徐刚则选择“洋为中用”。徐刚从澳大利亚墨尔本的莫纳什大学回来,他说,为期一年的脱产学习使他感受颇深。“有些东西,如煤矿工人、船员等加载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问题,在国内有些部门还有异议,其实国际上已经比较普遍,只要符合中国国情,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做法。”

对于徐刚的说法,经建司副司长李敬辉感同身受。2006年3-9月份他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潜下心来苦读了半年,重点了解了美国的宏观调控及能源战略方面的内容。“就财政来讲,应该多搞宏观研究,跳出财政看财政,不断反思财政税收政策,逐步走向宏观调控的模型化、公式化和程序化。另外,美国的‘预调控’和‘国家战略’等概念也都很值得借鉴。”至于个人,李敬辉说“开拓了视野,了解了一些好的思路,更多的影响则是潜移默化的。”

“世界是平的”

这些年,走进财政部的大楼,人们发现,财政干部学外语的热情格外高涨。走进下班以后的英语沙龙班,你会发现,不仅年轻人在学外语,一些中年的司局长也在学外语。据知情人透露,财政部的一些司局长以及有的部领导的外语水平都很高。

前不久不是有本畅销书叫《世界是平的》吗?到了财政部,你就会发现在财政部的业务往来中,世界的确是平的,因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财政部的对外交往也日益频繁。世界在加紧了解中国的财经政策,中国也在不断加速借鉴学习一切有用的国际经验,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外语。几年前,一些业务司局的人在出国之前总不忘到国际司跑一趟,干什么呢?借人。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财政干部的外语水平很难应对财经外事方面的要求,国际司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各业务司局的“翻译中心”;而今各业务司局都有了自己的外语人才,司长、处长早上见面喊声“Morning!”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出国时请专职翻译“代言”也成为历史。去年世行专家来财政部用英文演讲,报告厅里80多名财政干部听得津津有味,提起问题来也有板有眼,而这在几年前是不可想像的。

外语方面表现突出的干部之中,固然有不少是招考公务员时带着专长考进来的,但更多的人则是利用了财政部创建学习型机关的机遇用功学出来的。

国际司技援处是具体负责财政部国外培训的处室。近年来,根据财政部党组“培养骨干复合型人才”的指示精神,在李勇副部长的亲自过问下,技援处的国外培训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受到了财政部广大干部同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针对年轻干部的需求,技援处与多所国外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例如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奖学金项目、财政部/巴克莱银行志奋领奖学金项目、中澳发展奖学金项目、中日奖学金项目,上文提到的社保司的徐刚和经建司的孙志就是这些项目的受益者。针对广大司处级领导干部的实际工作需求,技援处开辟了美国斯坦福大学、杜克大学等半年期高级访问学者渠道,经建司李敬辉副司长就是这一项目的参与者。此外,技援处还为干部教育中心牵线搭桥,与世界银行学院、亚洲开发银行学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学院等多边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针对财政部党组加强机构能力和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李勇副部长和国际司朱光耀司长多次指示技援处,“多方争取优惠资金,配合财政中心工作,加大国外培训力度”,因此财政部的国外培训经费大多是赠款或合作项目。两年前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申请到250万美元的赠款,用于综合司、预算司、国库司和税政司的机构能力加强,上述四个司局2005年以来的出国培训和课题研究绝大部分来自该笔赠款。与澳大利亚政府合作,澳方每年全额资助财政部10名青年干部赴澳学习澳大利亚的财政管理经验。与德国政府合作,德方每年资助2-3名财政部同志赴欧洲工作实习,借鉴德国和欧洲处理国际事务的经验。此外,还为财政部每年争取到数十个由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全额资助的国外短期培训名额。这些项目在很大程度上为财政部的财税改革进程提供了帮助,也正体现了上文所说的要“物有所值”和“学以致用”。

撇开出国时的熏陶和日常讲座上专家的指点不算,单是人事教育司和干部教育中心提供的培训机会就相当可观:脱产的有在上海财经大学举办的英语口语强化培训班和在国际关系学院举办的司处级干部英语培训班,至今已分别举办了19期和4期;在职的有始于2000年的业余英语培训班和始于2005年的英语沙龙。培训的内容与部内干部的英语培训需求直接挂钩,充分调动了学员的兴趣和热情,培训的方法则强调互动交流,务必鼓起学员听说读写的劲头。经过培训,不少干部一改“哑巴”英语的困窘,争相与外教进行交流;另一些在国际关系学院的司、处长则在一期培训结束后意犹未尽,强烈要求继续学习,无奈之下他们只得在部里开起了“小灶”,请国际关系学院的老师每周六、日再来为这些干部“补习”。

外语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外语背后的东西。随着我国经济地位的不断攀升和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财经外交活动日益频繁。这种情况下的中国财政干部,仅仅有“睁眼看世界”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用国际眼光看中国,学会以国际上最先进的理念、方法,针对目前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王军副部长要求,干部教育中心应把培训眼光放长至外语和单纯的“开眼”之外。

在200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期间,金人庆部长提出:“世行在帮助中国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制度创新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今后中国与世行除继续进行资金合作外,将进一步加强双方的知识合作。”实际上,目前财政部干部教育培训方面的知识合作还囊括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OECD和联合国开发署等国际组织。中国财政干部的思维触角在延伸,知识架构在拓展,“拿来”的能力在增强——一支极具造血能力的财政干部队伍正蓬勃成长于中国乃至世界的财经舞台。

THE END
1.干教中心中心领导 中央党校国务院国资委分校校长: 谭作钧 主任、中央党校国务院国资委 分校常务副校长: 刘福广 副主任、中央党校国务院国资委 分校副校长: 卢继忠 主要职责 负责国务院国资委干部教育培训的组织实施工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国务院国资委机关、事业单位干部提供教育培训服务。培训范围主要包括:党校课程培训、企业管理知http://www.sasac.gov.cn/n2588020/n2877938/n7863936/index.html
2.中国财经报习近平在听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 紧紧围绕建设“三区一中心”的战略定位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2024-12-18 李强主持国务院第十一次专题学习 2024-12-18 蓝佛安出席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25年新年招待会 2024-12-17 蓝佛安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 2024-12-11 中共中央举行纪念乔http://www.cfen.com.cn/tpxw/
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数据中心他指出,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动政府治理创新,必须把握好“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坚持系统观念,把准方向、真抓实干,奋力谱写新时代http://mxg.ruc.edu.cn/ruc/detail.jsp?infoid=0675F9167.00017F7D.58EC
4.北京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北京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的信息由云南干部培训网整理而来,为您提供北京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的相关文章、问题及内容。给参训单位提供党性教育培训、红色教育培训、党政干部培训等机构遴选、名师聘请、网上学习等服务。想了解更多北京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相关文章、https://www.qduganxun.com/ye/47/
5.慕烟探讨研究推进共同富裕财政政策专家学者齐聚长沙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12记者17让农民及其财产权更充分 (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着力于税制结构优化调整)“日电、流动,推进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保障的全面发展,区域结构和社会分配结构才有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高峰论坛在长沙举行’聚焦推进共同富裕的财政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高培勇认为。”刘玖华、农民社会https://bbs.9you.com/forum-43-3.html?a=shows&catid=wap&id=348686
6.县财政局年度工作总结组织财政系统干部职工培训学习,不折不扣地落实星财办〔20xx〕3号文件《xx县财政局二00九年度职工学习教育实施意见》,补充培训教育内容,增加培训次数。现已经增加大规模培训学习两次,5月份,由国库集中收付中心组织了会计知识和业务操作培训,8月份,开展了部门预算培训。https://www.yjbys.com/zongjie/gerenzongjie/1965242.html
7.三会一课工作开展情况8篇(全文)财政部由《中国财政》出版了一期“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增刊,通过《中国财经报》开展了“预算绩效管理行与思”有奖征文;地方财政也通过电视、报刊、广播、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和媒体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宣传。同时,不断加大培训力度,财政部在开展中央部门和省级财政部门培训的基础上,又开展了针对市、县级财政部门的培训,并https://www.99xueshu.com/w/fileugd1b7rq.html
8.财政行政政法个人工作总结(精选15篇)加强对执法处罚、复议、应诉、赔偿案件的登记、统计、归档、研究工作。我局法规股x撰写的《x县贯彻〈政府采购法〉取得实际的效果》、《x县着力清理乱着装》等稿分别在《中国财经报》、《x日报》、《x晚报》、《中国政府采购》等报子杂志刊登。财政检查工作得到省、市财政部门肯定。https://www.ruiwen.com/gongwen/gongzuozongjie/535126.html
9.办公室工作总结集锦14篇第三,认真做好了刊物发行工作。一方面,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完成了党报党刊、《湖南通讯》、《当代秘书》、《内参选编》、《湖南政报》、《湖南经济》等刊物的发行工作;另一方面,认真组织了《中国财政》、《中国财经报》等财政类杂志的征订工作。 三、狠抓了督查落实,当好了“巡视员”https://www.pinda.com/zhichang/gongzuozongjie/170684.html
10.财政局个人工作总结15篇“财政总账业务”、“政府债务”培训;自治区保密局举办的“计算机安全与保密管理”培训;市财政局举办的“财政改革理论与实践”培训、“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改革”、会计后续教育培训;区举办的全区行政执法培训、青年干部培训班、青年干部(副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并通过了全区公务员行政执法资格统一考试,提高了业务技能和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erengongzuozongjie/20220408174235_4966957.html
11.国内部分法律图书馆概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直属的全国公安系统最高学府。学校创办于1948年7月,历经华北公安干部学校、中央公安干部学校、中央人民公安学院、中央政法干部学校等时期。1984年1月,改建为全日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998年2月,与原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合并,组成新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大学图书馆现有藏书近80万册,是http://iolaw.cssn.cn/tsgzwfltsg/200606/t20060612_4598280.shtml
12.全国财会类期刊一览目前,此刊已被国外许多著名大学图书馆所收藏,在国内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心》、《新华文摘》、《全国高校文摘》、《中国学术期刊文摘》、《光明日报文摘版》等以多种形式转载、列目,同时连续被列为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 地址:中国·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内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114/21/49648277_703863239.shtml
13.检察院班子考核意识形态工作汇报(通用8篇)同时,我局坚持将信息报道作为提升干部基本能力的重要手段,要求人人写信息,个个搞调研,全力搞好财政门户网、《亭湖财政要情》、宣传栏等三块阵地,在《中国财经报》、《江苏经济报》、《盐阜大众报》等综合类报刊上发表信息58篇,首开与复旦大学等名校合作研究先河,首个国家级研究课题成功结题。二是强化基础管理。年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h6tz5p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