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人才需求;在线模拟案例教学;能力培养;专业发展
一、人才需求迫在眉睫
即使如此,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供给与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之间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我国正处在电子商务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将对电子商务的人才提出新的要求,过去那些仅具有网络技术背景的人才,或仅懂商务的人才已经很难满足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需要,而系统地接受过电子商务培训,能有效利用网络技术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奇缺。
二、在线模拟案例教学模式的先进性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上实时性、现实性的案例大量涌现,案例教学由传统的利用书面案例资源转向利用互联网案例资源,实时利用互联网案例,实现在线案例模拟展示和动态互动教学,即为在线模拟案例教学。在线模拟案例教学是通过老师设置和选择在线模拟案例,老师设置在线模拟案例任务,由学生剖析和评价并在线执行完成案例,以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模式。在线模拟案例教学在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等方面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与传统案例相比,传统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有时不是真实案例,脱离实际,实效性弱,现实性差,过于抽象,很难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不利于学生实际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利用互联网在线的案例资源,实时、动态、互动的课堂案例教学,增加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和综合性,培养学生实际技能与综合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是传统案例教学的创新和突破。在线模拟案例教学的先进性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充分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通过访问典型网站,边传授理论知识,边结合网站实际,让学生了解各部门是如何进行电子商务活动的。
第二,实时动态地把握国内外电子商务的发展,借鉴电子商务应用的成功经验,为电子商务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可以利用软件公司提供的案例模拟平台,结合电子商务业务特点,进行仿真模块操作。
三、在线模拟案例教学模式有利于能力培养
在线模拟案例教学的实行要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网络实时在线的方式,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在线模拟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并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其基本原则有两条:其一,利用网络实时在线的方式,运用在线模拟案例手段;其二,通过自学和相互学习使学生深入参与整个在线模拟案例教学过程。
第二,搜集真实案例素材的需要。在国际、国内著名的软件企业———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莲花软件中国有限公司、IBM中国有限公司、SAP中国有限公司、金碟软件公司、浪潮集团、北京易通经纬软件公司、北京华深慧正公司、上海奥林岛科技实业公司等企业网站和政府机构的网站都蕴藏着大量真实、翔实和极富启发性的案例素材,挖掘这个巨大无比的虚拟的空间里的最新的和最有说服力的真实案例,是新时期案例教学研究的新课题,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第三,改进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需要。以计算机应用为基础的“多媒体”和互联网时代带给我们的是信息社会特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一些旧的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教学的需要,不利于能力的培养。只有改革落后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担当起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任。
第四,案例教学创新的需要。现在,我们面对两种案例资源:书面案例资源和互联网案例资源,后一种是前一种的延伸和拓展。互联网案例即时展示在线企业实战中的真实背景,为学生提供一个虚拟空间,进行电子商务运作的模拟训练,以培养其实操能力。与书面案例不同,企业背景和事件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互联网案例属于一种动态案例,更有益于培养学生在各种复杂多变的经营形势面前的应对能力,使学生转变观念,训练心理素质,是案例教学新层次上的创新和飞跃。
四、在线模拟案例教学的基本条件和方式
基本条件:连入互联网的多媒体教室;老师熟练掌握在线案例资源。
教学方法:在线模拟电子商务企业的运作,以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进行过程式和体验式的学习与考核。
相应措施:(1)在理论专题的讲授中恰当地穿插在线案例分析,以案例分析配合理论知识的讲解;(2)相对集中地组织在线案例教学活动,分批分次地安排于课程的教学过程中;(3)要求学生独立撰写在线案例分析报告,作为课程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
参与在线案例研讨,学生的主要难点有三点:(1)如何将案例隐含的问题明确化,即发现或识别问题;(2)从案例提供的事实中如何分辨出和有区别地对待有关的和无关的、重要的和次要的、实质性的和非实质性的等一系列问题;(3)如何对待冗长的案例和非确定型决策问题。总之,学生会感到不知如何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有针对性地分析和处理某一具体案例,或有可能把复杂的问题过于简单化,有“瞎子摸象”之嫌。
化解上述三大难点的基本对策是采用“设问法”,即由老师向学生设置问题以及引导学生自我设问。设问法重在启发,以问题为导向:(1)在所提供的在线案例之后附以若干“提示问题”,研讨时则不限于此,启发学生进一步自我设问,或提示更多的问题;(2)层层设问,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老师宜在备课时自拟“问题清单”,尽可能设想研讨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列举各项问题,理顺诸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组织研讨时据情予以变通;(3)拓展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深入全面地思考,多层次多侧面地分析和处理案例;(4)教无定法,贵在适当,在线案例教学的设问法应与其他行之有效的问题教学法、发现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以收相得益彰之效果。
五、在线模拟案例教学模式的推广
第一,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率先实施在线模拟案例教学。在线模拟案例教学作为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可以在电子商务“四流”教学中大力推广。
第二,电子商务专业的其他课程,如网络营销、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实训等课程实施在线模拟案例教学。
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造就电子商务人才,而为社会所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所应具备的不仅是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知识运用能力,因此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考试过关都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电子商务专业在线案例教学模式实际上是对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方式尤其是培养模式的探索,它通过在线案例的索引,增加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和综合性,培养学生实际技能与综合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参考文献】
[1]岑雄鹰,傅震宇.浅谈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策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
[2]周小科.电子商务教学方法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6,(12).
[关键词]案例教学电子商务技能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贸易手段,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无限的商机,而且引起了传统贸易手段的变革,导致了对未来商业环境的冲击,使商品流通业面临着一场经营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的变革。这些对电子商务人才产生强大的需求,各高等院校纷纷开设《电子商务》课程,提高学生的电子商务技能,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意识。但是电子商务教学内容离现在的学生实际生活有着一定的距离,尤其是《电子商务》这门课程涉及到很多概念。如B2C、EDI、数字证书、CA认证、电子支付等等。学生普遍对此感到非常的陌生,而传统以讲授法为主的理论教学,往往侧重于系统理论的讲解,逐渐让学生感到厌倦,效果不佳。因此,寻找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本人在总结了几年来的《电子商务》教学的改革实践经验,并吸取了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认为,案例教学法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一、案例教学法概述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的作用和意义:
第一,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采用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的要求很高。要求教师既要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并将理论与实践融合贯通。采用案例教学法可调动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使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活跃进取的状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第二,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新的开拓,通过阅读、调查和分析,进行一系列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培养开放型现代化人才的好方法。
第三,有利于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员的关系是“师生互补,教学相辅”。学员积极参与,在阅读、分析案例和课堂讨论等环节中发挥主体作用,而教师在整个案例教学中则始终起着“导演”的作用。既要选择好的“剧本”,即符合教学需要的案例,又要在课堂讨论中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让每一个学员得到充分的发挥,获得最大的收效。案例教学加强了师生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是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比拟的。
二、案例教学法在《电子商务》课程中的应用
教师通过案例提出电子商务的某个情景,让学生主动学习,便于学生理解教材,掌握知识。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对案例中的问题情景有意识地安排一些省略、空白或者令人感到奇怪之处,这些留着给学生们去挖掘。比如可以提出“亚马逊网站为什么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这个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用案例分析、解决电子商务中的问题
3.用案例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案例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深化理论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达到学以致用。
三、实施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及教师和教学对象素质等因素的限制,有时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与本教学法初衷相违背的做法,需要注意:
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适合于已掌握了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有一定知识积累的大学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学习。因此,不能盲目地不看对象地随便应用这种教学方法。
一门课程从头到尾都要用这种教学方法也是困难的。如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要求有精密的推理和分析,有时案例的答案分歧较大,而且一时也无法通过实践检验其合理程度,这时只能采用讲授法等方法讲授这些理论和方法。因此,一门课程一般也只能选择那些合适的单元应用这种教学方法,不可能从头到尾都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分析不透彻,难以以理服人。例如,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会把案例以小品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一些学生会被视频中的某些内容所吸引,而没有注意到所要求知识的案例内容。因此,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切忌捡了西瓜丢了芝麻。
尽管案例教法学有―定的局限性,但是它的优势却是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它通过生动有趣具体的案例抓住了学生的心,找准了兴奋点,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使课堂教学社会化,呈现出发散式并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的应用必将使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意识,提高学生的电子商务技能。从而满足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要,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勇.把握工商管理培训特点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
[2]宋文官.电子商务实用教程(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电子商务法;案例教学;微课电子
1、电子商务法的课程特点
2、电子商务法案例教学中引入微课必要性
大多数教师在电子商务法课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但是课堂教学形式所存在的局限性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出现案例与理论脱节,无法通过案例分析达到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
2.1电子商务法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2探究教学模式下的微课
3、案例教学和微课的结合
针对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微课的特点,笔者建议将案例教学和微课相结合,把案例教学中一些无法在课堂内完成的环节以微课为载体加以实施,使案例教学能够得到更充分地开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并根据案例所涉及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在微课的结合和应用上采取不同的方式。
3.1一般案例
3.2综合案例
4、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和探讨,微课十分适合电子商务法的课程特点,符合电子商务法不断完善的现状。在课程案例教学中根据不同案例来设置与微课结合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寻求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维能力。
作者:别黎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
参考文献
[1]彭荣华,陈玲霞.基于项目驱动大案例教学模式的“电子商务法”课程标准的开发[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4):199-200.
[2]李晓秋.电子商务法案例评析[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
[3]胡治芳.“电子商务法”课程案例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电力教育,2010(18):73-74.
关键词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实一体;案例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34
0引言
《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课程是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等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课。该课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熟练掌握成熟的网站设计工具和流行的网站开发语言,以完成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开发和管理等工作;同时,为用人单位培养能够胜任Web软件工程师、网站运维工程师等职位的人才。从目前IT行业的就业需求看,学生如果能熟练掌握网站开发与管理等技能,可以极大地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促进专业对口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然而,目前的就业问题在于:一方面用人单位对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方面人才需求量很大;另一方面计算机和信息工程等专业毕业生很难找到对口工作,高质量就业者更是凤毛麟角。这种现象反映了目前高等教育在IT人才培养方向上跟不上信息时代的变化,需要对人才培养计划作出及时调整。具体到《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课程的教学中,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改革研究,在分析职场对网站建设和管理人才技能要求的基础上,传授实用的网站建设和管理技术,提升学生的实践开发能力和职业素养,以满足社会对IT人才的需求。
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课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措施。
1《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课程特点和问题
1.1《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课程特点
根据学院教学计划安排,《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课程在大三下学期开设,共32个学时,其中授课24学时,实验8学时。该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主要讲授HTML语言、CSS样式表、VBScript脚本语言、ASP内置对象与应用、ASP数据库编程等内容。不同于其它基础性课程,《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课程综合性较强,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其具体特点如下:
(1)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一般的编程语言课程,如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等仅涉及一门编程语言,而该课程涉及HTML语言,VBScript脚本语言、ASP编程语言和数据库操作语言(SQL)等多门语言。学生掌握以上语言后才具备开发和管理电子商务网站的初步能力。
(2)综合性强。该课程是先修课程的综合运用,要求学生扎实掌握先修课程(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等)的内容。例如,某电子商务网站的体系结构为B/S(Browser/Server)模式,在客户端使用HTML+VBScript+CSS技术收集用户数据或展现后台业务数据,在Web服务器端使用ASP语言与后台数据库进行交互,最后在服务端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和电子商务中涉及到的业务数据。在上述流程中,需要学生熟练掌握SQL语言操作数据库实现系统管理。
(3)实践性突出。该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网站开发和管理能力,而能力的培养来自于实践,通过实践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在课程中,学生需要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动手实现电子商务网站各功能模块,并独立处理电子商务网站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这些都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1.2《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课程存在问题
本文在结合《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课程特点、学生反馈和笔者多年授课经历的基础上,得出该课程在课时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不足。
1.2.1课时安排不足
1.2.2课程内容老化
学院《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课程主要讲授基于ASP技术的网站开发技术,而目前流行的Web站点开发技术包括:ASP、JSP、PHP、CGI、ColdFusion等。GoogleTrend统计的4种Web开发语言流行度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目前最主流的网站开发技术是PHP,其次是ASP,其中PHP技术的流行度远远超过其它Web站点开发语言。
另外,知名网站的实现技术反映了各种Web开发语言的受欢迎程度。图2显示了访问量排名前40的Web站点实现技术统计信息[1]。
根据各种Web开发语言流行度、知名站点实现技术和就业市场需求,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掌握ASP技术的Web开发人员需求较少,而对掌握PHP技术的Web开发人员需求较多。因此,学院《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课程内容相对老化,需要根据IT企业的需求作出调整。
1.2.3教学模式不合适宜
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课堂授课,学生台下听讲。这种模式只适合一般基础理论课,而不适用于《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这种综合性强、实践能力突出的课程。在实际教学中,该课程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面对零散、广泛的理论知识介绍,学生普遍觉得枯燥无味,缺乏对电子商务网站开发流程和开发技术的直观认识,不能实现知识点到应用场景的映射。该课程需要综合运用多门知识,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网站开发能力,要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转换,不宜采用以老师为传播主体的教学模式。
1.2.4考核方式不全面
《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的主要通过闭卷考试判定学生成绩。考试内容主要为围绕知识点设置的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和编程题。大多数学生的选择题、填空题和问答题得分较高,而编程题得分较少,从侧面反映出学生一般采用机械地背诵理论来学习该课程。这种考核方式一定程度上能够考核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而无法考核实际的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开发能力,极大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改革措施探索
本文结合多年教学经验,针对《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和方法。
2.1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
针对《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课时不足的问题,可以与教务部门协调适当增加课时。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可将该课程设置为48学时,包括HTML语言(6学时)、CSS样式表(4学时)、VBScript脚本语言(6学时)、ASP内置对象与应用(6学时)、ASP数据库编程(6学时)、案例分析与设计(6学时)、实验(14学时)。
在课程内容安排方面,讲授以ASP技术为主的网站开发技术时,建议在ASP数据库编程模块以MySQL数据库替代ACCESS数据库,讲授ASP程序对数据库的操作。由于MySQL数据库在易用性、可扩展性和高性能等方面都优于ACCESS数据库,目前主流电子商务站点大多使用MySQL数据库作为后台,如Taobao、eBay等。讲授PHP为主的网站开发技术时,授课内容可设置为LAMP环境介绍(2学时)、HTML语言(6学时)、CSS样式表(4学时)、JavaScript脚本语言(6学时)、PHP程序设计(8学时)、PHP数据库编程(5学时)、案例分析与设计(5学时)、实验(12学时)。
(2)讲述JavaScript章节时,说明JavaScript代码运行在浏览器中,可在客户端验证用户输入内容是否合法。
在课程中使用若干类似例子可以把分散的知识点有效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Web站点开发技术体系。
最后,在课程内容选择方面,选择电子商务站点设计开发中常用功能模块进行讲解,使学生在课程中掌握的技能可以应用到日后工作中,促进其就业对口。除了选择用户登陆功能外,还可以选择文件上传下载、Excel报表生成与显示等模块进行讲解。由于电子商务网站功能的实现大多类似,掌握了数据库、文件读写、文件上传下载和报表生成等技术,基本上具备了开发电子商务站点的能力。
2.2教实一体、案例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针对《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及重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在该课程中采用教实一体、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2.3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
2.4综合利用企业和网络资源
为了提高《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和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和管理能力,可以综合利用企业资源和互联网资源。
3结语
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行各业不断利用互联网技术丰富其盈利模式,电子商务网站作为一种有效提高企业营业收入的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满足企业在Web站点设计和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提高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和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与建议,同时也为其它实践性强、注重能力培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培养定位;体系
一、高职电子商务实践性教学问题分析
(二)实践教学内容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实践教学资料的过时和实践教学可操作性不强。电子商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新的技术手段会不断涌现,但是院校的实践教学大多做不到实时更新,教学资料的过时就会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术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由于受到院校教育的局限性,教师在选择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将某一企业的案例直接拿来用,但是企业一般是在特定的商务环境下进行工作的,在加上很多商务仿真都是依靠教师自己编造出来的,这样实践教学的操作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三)实践教学手段缺乏。现在高职学校对电子商务的教学手段基本采用的是教材教学和模拟教学方式。教材教学基本依靠的是老师的经验进行讲解了,模拟教学则是通过购买几套软件程序让学生自己上机进行操作,学生运用不同的软件模拟对应的操作,从而达到对电子商务各个流程的了解。但是实际的商务环境比模拟的环境要复杂的多,教学的手段就存在局限性,过于单一的教学手段也会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受到限制。
(四)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多数教师是通过书本知识与专业培训对电子商务的课程进行学习与教学的,对于电子商务的认知基本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对于实际生活中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应用并不算熟悉,缺乏实践经验,这样学生学习的知识也是偏理论轻实践,并不能满足实际生活中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市场和企业对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分类别的,不同类别的专业人才需要掌握不同的专业技能,所以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之前,首先要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进行定位,明确好定位,院校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型需求进行对应的技术培养。从社会的实践角度来看,电子商务人才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类别:
(一)操作型电子商务人才
(二)技术型电子商务人才
这类人才是企业需求的核心,他们需要对电子商务的技术层面有着深入的了解,掌握当代社会电子商务的最新技术,运用最有效的技术手段设计出最方便的信息平台,懂得电子商务“如何做”。这类人才的主要工作是电子商务在技术上的实现,包括营销网站建设,商务平台设计,软件开发,网络编程等。
(三)管理型电子商务人才
高职教育换句话说就是就业教育,从上面的人才定位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定位应该放在第一类和第二类,培养出来的是应用型人才,可以马上适应企业的需要。
三、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所谓的实践教学体系就是要把电子商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这个教学体系是以技术手段作为基础,以实际操作作为载体,从而实现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应用。实践教学的构建大概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基础性实践教学、专业性实践教学、应用性实践教学和创业性实践教学,每个层次的实践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构建:一是实践教学的内容,二是实践教学的方式。其中每个层次的教学内容都是逐一递进的,这样可以做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层次性和顺序性,难度由浅入深,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下面就四个层次的具体是如何构建的进行详细讲解:
(一)基础性实践教学
基础性实践教学是电子商务理论通向实际操作的第一步,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操作和与开发技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电子商务是什么,是做什么的。它的教学内容由计算机的操作实践、网络的使用实践和电子商务网站的开发实践构成。计算机的操作实践包括计算机的应用操作,程序设计基础,Internet的使用和办公自动化;网络的使用实践包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计算机网络操作基础,WWW、FTP服务器配置和网络服务简单配置;电子商务网站的开发实践包括网页设计,数据库(SQLServer)、网络编程(ASP/JSP),和网站。
基础性实践教学都是可以在学校完成的,它的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机房的操作实验和课程设计训练。
(二)专业性实际教学
(三)应用性实践教学
应用性实践教学就是企业实际需要的技术手段,它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与自学能力。它的教学内容由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实践与电子商务方案设计实践构成。案例分析实践包括电子商务应用案例分析,网站案例分析,系统案例分析和网络营销案例分析;方案设计实践包括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方案设计,网站方案设计,系统方案设计和网络营销方案设计。
(四)创业性实践教学
创业性实践教学是电子商务最高层次的实践教学,它及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基础之上,可以自己创办企业的电子商务业务,意在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组织才能和团队协作精神。它的教学内容由电子商务创业实践构成,包括模拟公司的组建,撰写创业方案书、进行市场调研和创业项目的实践。
创业性实践教学只能通过模拟实验进行教学,它的教学手段主要采用组建项目团队和模拟公司来进行实践,实践的地点安排在专门的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组建项目团队就是拿实际的项目进行教学,首先教师提供给学生若干个项目,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向选择参加项目组,每个项目团队的人数和分工由项目组成员自己完成,根据每个项目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团队成员需要完成项目立项工作,撰写项目策划书,分配组员工作,进行市场调研,收集项目信息,进行项目设计,实施项目,最后得出项目报告。模拟公司在实践方式上跟组建项目团队类似,但是在实践内容上有很大的不同,学生需要自己创立电子商务公司,设立公司的各个职能部门,模拟公司的业务,处理好人事关系,保证公司的业绩不会造成亏损。
[1]郑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忧思录[J].电子商务世界,2015.2-3.
[2]孙学,刘立新,赵凌冰.基于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7-8).
[3]杨荣明.论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过程[J].教育与职业,2015.3(46-47).
[4]魏安莉.网上模拟公司创业实践教学活动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11、30).
[5]韩静,宋马林.高职电子商务校企互融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