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实干担当”之笔绘“绿色发展”之图
我市党员干部坚定信心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日前召开的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的“要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优等生标准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在长江大保护、提升环境质量、绿色低碳发展上走在前列,打造践行‘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重要论述的先行示范区”等要求,在全市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找准关键点、聚焦发力点、强化着力点,把全会精神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打造长三角“白菜心”,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马鞍山新篇章。
全会为全市国土绿色生态发展指明了方向,定好了标杆。市林业局国土绿化科科长郑洪斌介绍,近日我市和宣城市联合申报的安徽省长江流域国土绿化示范项目,作为全省唯一项目入选2024年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支持国土绿化示范项目。下一步,市林业局将以国土绿化示范项目为抓手,高标准实施、高水平管理,大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提高项目建设科技含量,探索示范营造林方法、模式,有力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巩固长三角一体化毗邻地区生态绿色屏障,实现生态保护与富民利民双赢,力争建设长江流域高质量国土绿化示范样板,为长江下游其他地区国土高质量绿化提供示范,为推动绿美江淮建设、推进长江生态廊道建设、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恰逢此时,长江马鞍山段入选国家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的好消息也传来了,这对于每一位环保人来说,既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鞭策。”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副科长李娟表示,该局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推进美丽河湖建设,提升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以及水经济、水文化融合发展。持续推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在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上综合施策,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上协同发力,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科科长周燕平表示,该局将深入实施“工业能效提升计划”,全力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节能改造降碳减排等工程。着力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积极推行绿色制造,推进市级绿色工厂评价,做好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推荐,引领打造绿色低碳工厂、绿色低碳工业园区、绿色低碳供应链。
着力打牢工业节能管理基础,开展日常节能监察,完成国家重大工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规范和督促企业改进用能行为;开展公益性工业节能诊断,深入推进节能服务进企业。着力提升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实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规范管理,强化工业固废综合利用。
雨山区采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孙亚梅表示,采石街道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把握“两山”理念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走好绿色发展之路。下一步,街道将聚焦高颜值生态、高质量发展,聚力生态保护,不断提高采石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确保国控、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聚焦文旅产业,推动农业+文旅建设,扩大九华村家庭农场观光、非遗文化研学项目影响力,推进九华村鱼虾养殖基地(垂钓中心)项目建设,加快文旅产业发展。聚焦乡村振兴,持续改善城乡面貌,继续推动牛渚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努力在长江大保护、提升环境质量、绿色低碳发展上走在前列。
“全会的召开,为我们绿色电力工作的发展推进明确了清晰路径,让我们备受鼓舞。”国网马鞍山供电公司能源服务公司副总经理华云梅表示,目前,我市已建成由10个公交充电站、151台直流充电桩组成的全省规模最大的公交充电网络,覆盖市区、县域和镇级,实现了低碳交通的“一张网”,每年减少碳排放约1.5万吨,在全市沿江重点码头共建成港口岸电充电设施109套,能更好地为货轮提供停泊使用的清洁电能,光伏电站、能源站、绿色矿山……这些都为城市绿色能源发展奠定了基础。下一步,公司将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力争建设更多高“含绿率”的新兴产业项目,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为马鞍山高质量发展提供清洁绿色的能源保障。
“全会提出的‘在长江大保护、提升环境质量、绿色低碳发展上走在前列’,这与华星化工始终坚持的绿色生产发展理念是高度一致的。”齐鲁制药安徽华星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小彦说,当前,企业正全力推动环境优化转型升级项目建设,通过对生产装置进行升级改造,建设自动化农药制剂加工、包装生产线,实现数字化、连续化、清洁化、智能化生产。同时,公司还将加大对高端高效环境友好生物农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缔造优质产品管线,让更多“华星好药”撒向田间地头,服务农户增收增效,努力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企业应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