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在全省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中再获佳绩
近日,2023年安徽省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结果已经公示,省教育厅最后共评选出721个节点省级精品课,省级获奖率为50%。其中,合肥市学科课程132个节点、实验教学39个节点、特殊教育6个节点被评为省级精品课,合肥市精品课省级获奖率为85%。根据公示结果,我市获奖节点和获奖率在全省再次领先。
2023年7月省教育厅下发《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3年“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的通知》(皖教秘〔2023〕418号)文件,按文件通知要求,各地市要遴选精品课参加教育部精品课评比,其中给合肥安排有209个目录节点任务,包括学科课程162个节点,实验教学41个节点,特殊教育6个节点。文件对精品课提出了“坚持正确方向、确保科学严谨、突出课堂实效、注重制作规范、保证内容原创”的内容质量要求,也从目标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技术规范四个方面设置了详细的三级评价指标。本次精品课工作首次增加了实验教学和特殊教育课程,任务重、要求高、涉及面广、程序复杂。今年我市在安徽省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取得的优异成绩,不仅是全市教师队伍高素质、教学教研抓落实的体现,也是市教科院严把课例质量、工作机制创新的必然结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统一制作标准。接到任务后,市教科院紧锣密鼓成立工作组、制定工作方案,面向教研员、县(市)区召开精品课遴选录制工作协调布置会,通过提前部署工作、扩大遴选范围、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最终遴选出209位优秀教师每人承担1个节点的录制。由市局统一申请经费,统筹安排录制工作。在录制正式开始前,钻研制作标准,对以往常见的技术问题进行总结复盘并组织录制教师认真学习,提升录制效率。录课教师在指定地点完成209个节点精品课的拍摄录制,并由专业团队完成后期制作,确保课例规范性。
三是强化研究过程,促进教学提升。此次精品课工作不仅限于遴选推荐工作,合肥市切实将遴选推荐过程向研究、学习过程转变。各学科积极开展多轮跨县(市)区的精品课打磨、研讨活动,将精品课磨课活动打造为特色教研活动,辐射更多学校和教师。遴选结束后,积极开展精品课交流展示活动,加大优质教育资源推广应用的力度,切实提升精品课使用效益,促进提高教育质量。
栉风沐雨,朝乾夕惕。以精品课为抓手的课堂变革,既是重塑教师专业品性的新时代选择,也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导向型行动,更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针对性决策。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将继续扎根课堂,继续深入扎实推进学科教研和教学研究工作,发挥学科教研在全面育人工作中的独特重要作用,竭力推动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百花齐放的精品课样态展现,以精品课为抓手,推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让精品课真正成为撬动育人方式变革、助力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