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词汇学习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课前提问,每日都要进行,不能中断,以此来督促学生的课后自觉复习能力
只有每次进行课前提问,学生们才能自主的去进行课下复习,课前提问的方式有很多种,默写、到黑板前默写,背诵等,但是对于出现错误的学生,尽量要让其他同学去发现,去纠正,去写出或说出正确的单词,最后老师在做总结,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三、教学场景要丰富,比如多媒体教学,同学互助,结合学生自己身边的生活场景等来教学,因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
(三)多结合一些同类词的一起学习的方法,比如:老师是teacher,班主任:classteacher;校长:headmaster。主动去交学生一些常用的到词汇,比如:房间:room,卧室:chamber;家里:home扥等。这样他们就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自己的英文日记中去提现,比如:有的同学日记中想写,我们家种着很多数,有杨树、柿子树、核桃树,这样他们就会去了解,树的意思是tree,但是杨树就是:poplar,柿子树:PersimmonTree,核桃树:walnut,这样就会让学生们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会去主动学习一些词汇,日积月累就会积累很大的词汇量。
(四)多结合一些学生身边的例子来教学,比如学习指路,让同学们结合自己身边的比较常用的目的地来说出如何指路,比如:农村里面的哪个超市怎么走,哪个饭店怎么走,哪个诊所怎么走,某人家怎么走或者或者让同学们打听其他同学的家怎么走等等,让同学自己去组织语言,课上来不及的可以课下去交流学习,查字典,问老师都行。这样就极大的加强了学生们的自学能力。
五、最后一方面就是作业
课后针对新词汇留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作业,留一些能够激发起学生自学能力的作业,因为,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检验和延伸。枯燥的作业让学生感到如同跌进了“苦海”,而灵活多样的作业却让学生感到意犹未尽。因此,只有适合学生发展规律的作业才是可取的,也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比如:
二、小学英语会话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三、语篇教学在词汇课堂微观上的运用
二、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词汇学习的辅助工具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出适宜的教学情境,提升词汇教学的人文性
词汇教学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简单的单词教学。单词只有成为一个完整的话语,并且处于特定的交际情境中才能够发挥出其交际功能。因此,要学会每一个单词包含的意义,就需要更多具体的语境与情境,而作为信息技术产物的多媒体就能够轻松的创设出适宜的教学情景。例如,当教师讲授到关于“Myschool”的内容时,就可以先将校园中的“gym,hall,office,school,library,classroom,playground,building”等场所拍摄成照片,再将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播放。学生在看到自己熟悉的场景时,就能够立刻集中注意力,也会积极主动地进行表达。这样课上涉及的词汇量也会比教材更丰富。如果单纯根据教材来开展教学,让学生机械的来讨论“Ourschool”,“Myclassroom”,则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生熟悉的学习和生活场景制作为课件开展教学,学生就会从心底产生表达的热情。
四、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多样化的单词训练,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
如果将单词比作砖头,那么英语学习就如同盖高楼一样,只有确保砌好每一块砖头,才能保证摩天大楼有一个十分坚固的基础。要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师就需要帮助学生实现单词的积累,而信息技术带来的多媒体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一工作。通过多媒体开展各种形式的单词训练,如看图猜单词,看单词选音标,同义词与同类词的过家家,读单词音标归纳,反义词跷跷板练习等等,这样的单词训练有着极强的趣味性,操作也很方便,对改善学生学习英语词汇学习有着非常大的成效。
词汇作为语言学习的基础,历来是语言教学的重中之重。“四六级考试大纲”对词汇的要求与高中相比数量急剧增加。此外,“高等教育英语学纲”对词汇学习的要求更加注重对词汇实际应用的深层次理解和把握。换言之,大学英语词汇学习无论是质还是量与高中英语词汇学习相比均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词汇这一语言基础的学习变得尤为重要。
一《二十一世纪报》作为英语学习辅助材料的可行性
二研究设计
自2010年以来,我校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分级教学以高考英语成绩为依据,按105分及以上、80~104分、60~79分三个分数段(60分以下的学生将进行小语种学习,此分数段的学生不在本研究讨论范围内),把学生依次编入A、B、C组进行大学英语学习。实施分级教学有效改变了因传统教学组中学生
――――――――――――――――――――――――
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局面。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的抽样方法,而实施分级教学也为本研究的抽样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本研究在3个班随机抽取了A、B、C三个级别的学生,每个班随机抽取30人作为实验对象,其中15人组成实验组,另15人组成对照组。
在为期一年的跟踪调查中,所抽取的三个对照组学生进行了常规大学英语学习,而三个实验组学生除了进行常规大学英语学习外,还在英语老师指导下,进行《二十一世纪报》的学习。教师均通过相应培训,很好地理解了本研究的目的和理念。在指导学生进行《二十一世纪报》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均使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和材料。此外,在调查开始前和结束后研究小组设计了专门的测试题分别对学生进行前测与后测,以便收集第一手数据定量分析《二十一世纪报》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词汇习得的影响。
实验数据借助于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进行处理。对实验数据将进行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横向对比即分别对A、B、C各级别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词汇量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对比;纵向对比即对A、B、C三个级别的实验组学生的词汇量与对照组学生的词汇量分别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对比。前者能客观反映是否进行《二十一世纪报》学习对近似同一英语水平学生词汇习得的影响;后者能客观反映是否进行《二十一世纪报》学习对不同英语水平学生词汇习得的影响。对实验数据进行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能真实反映是否进行《二十一世纪报》学习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词汇习得的影响,从中得出对英语词汇教学活动具有积极指导意义的经验总结。
三研究结果
对A、B、C三个级别的实验班学生和对照班学生实验前后的阅读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利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
首先对各个班的实验前后成绩进行成对样本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表1成对样本统计量
表3成对样本检验
通过成对样本分析结果,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1)A、B、C三个级别的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开始前的测试平均成绩无显著差异,表明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的阅读水平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2)A、B、C三个级别的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结束后的测试平均成绩均有所提高,但实验班的成绩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班的提高幅度,并且标准差减小,说明实验班在成绩提高的同时,成绩的离散程度也减少。(3)A、B、C三个级别的实验班平均成绩提高的幅度是A
四结束语
通过为期一年的利用英文报刊学习进行词汇习得的实证研究,本文揭示了英文报刊对大学生词汇习得的积极促进作用。笔者期望本研究能给英语教育工作者带来有益的启示,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最终推动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从2009年开始,我们按照高职培养目标要求,对《英语词汇学》精品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进行了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实践教学环节、考试等方面的研究和改革,形成了具有专业特色、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一、高职《英语词汇学》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英语词汇学》是初等教育英语方向专业选修课程,是研究语言词汇的一门学科,属于语言学范畴。本课程的教学总目标在于要求学生掌握现代词汇的性质、构成和变化规律等知识并能运用到英语语言实践中去,发展词汇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独创精神和初步的研究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现代英语词汇学的基础理论和一些实际运用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英语词汇的知识,比较深入地了解英语词汇的现状及其历史演变过程,并能对现代英语词汇发展的趋势和所出现的现象作出分析和解释,着重掌握英语词汇的各种构成方式及词的应用与理解,使学生能够把掌握的现代英语词汇的各种知识应用到英语语言实践中去,从而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高职《英语词汇学》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高职《英语词汇学》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遵循高等职业英语的教育理念,理论教学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掌握词汇的知识和培养、提高学生在词汇领域独立工作的能力上。本课程倡导“学以致用”,要求学生把词汇理论学习和扩大词汇量以及加深对词的理解结合起来,在词汇理论的指导下,研究词汇构成规律,培养和优化自身词汇学习策略。同时,本课程要求课堂教学与课后研读相结合,通过自主研究性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可持续性学习能力。
1.转变教学思想,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注重理论课程的互动性,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构建出词汇学课程教学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词汇学习能力的发展。
2.加强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彰显词汇学课程的实用性
3.突出形成性评价,完善词汇学课程的评价机制
突出形成性评价中学生对理论探讨的参与度、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对学生研究性学习内容的考察,注意课程教学的过程管理。
4.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教学中全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增强知识的条理性,提高课堂教学容量、教学效率。建有教学资源丰富、能有效共享的课程网站,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三、高职《英语词汇学》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1)遵循高职英语“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育理念,理论上做到“必需”、“够用”为度。
(2)突出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培养,以利于发展学生可持续性学习能力。
(3)自主探索,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能力。教学内容分为系统的词汇学理论知识模块和词汇学习策略训练模块。其中理论知识模块为26学时,主要学习系统的词汇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实践训练模块为10学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词汇学习策略。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1)模块一(26学时):词汇学理论知识模块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章英语词汇学概况以及词汇学习策略探讨(2学时)
第二章基本构词方法(4学时)
第三章其它构词方法(2学时)
第四章词的理据(2学时)
第五章词义的组成(2学时)
第六章词义关系与语义场(2学时)
第七章词的多义和同形异义(2学时)
第八章词义与语境(2学时)
第九章词义变化(2学时)
第十章英语成语(4学时)
第十一章英语词汇的国别特征(1学时)
第十二章英语词典(1学时)
(2)模块二(10学时):词汇学实践训练模块的主要内容有:
①构词法和词汇学习策略研究、词汇教学实践(2学时)
②词义关系与词汇学习策略研究、词汇教学实践(2学时)
③语义场理论与词汇学习策略、词汇教学实践(2学时)
④词义变化与词汇学习策略(1学时)
⑤词的联想与词义的理解和运用(1学时)
⑥词的多义与词的运用探讨(2学时)
3.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1)主要教材及辅助教材。本课程使用的主要教材为《英语词汇学教程》(汪榕培、卢晓娟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该教材可以使学习者比较系统地掌握英语词汇的知识,比较深入地了解英语词汇的现状及其历史演变过程,并能对现代英语词汇发展的趋势和所出现的现象作出分析和解释,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本教材内容用汉语编写,适合专科层次的学生使用。辅助教材包括:《实用英语词汇学》(张华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CAI简明英语词汇学》(汤红娟编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等一系列参考资料,目前,在教学的同时,正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建设。
四、高职《英语词汇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2)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教学中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教学活动,进行意义协商,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实现以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问为渠道,以课堂讨论为基础的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元互动。
(3)研究型教学模式。该模式主张教育实践要实现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在教师的中介作用下,以学术研究和问题思考为导向,学生自主开展学习和研究活动。课堂上教师精讲理论知识,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或以现实中的语言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获得自我探究能力。同时,课内的自主探索与课外的自主研究相结合。
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1)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学中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理论性强的章节以讲授为主,对于实践性强的章节,鼓励学生自己选择专题做研究,并在课堂上把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引导其他同学积极参与讨论和论证。其间,教师予以启发引导,作解释补充。最后教师对讨论的内容作归纳总结。
(2)个案分析法。教学中教师从社会生活中选择具体情境或问题,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和真实世界之间建立联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得到可能的解决方案,再由教师进行评价。这样教师可通过鲜活的自然语言案例来代替抽象的理论讲解,学生既可感受到自然语言的丰富内涵,提高理论学习的兴趣,又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理性思维。
(3)论文专题研究法。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多个研究课题,学生自主选题师生共同分析论题文献检索和整理论文撰写成果交流与评价。学生通过课内自我探索与课外自主探究开展论文专题研究,不仅能够加深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拓展思维空间,还能够培养初步的研究能力。
3.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五、高职《英语词汇学》精品课程特色与创新
1.改变传统单一和封闭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开放式教学模式
2.改变过去单一的闭卷考核方式,采取全面的动态考核方式
为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更为客观、全面和公正的评价,改变过去单一的闭卷考核方式,代之以全面的动态考核方式。评价范围包括: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表现以及平时课外研究,即课件制作、论文研究等活动成果。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强化过程控制,凸显学生的动态表现,可使学生在主动体验中习得知识,同时培养他们对词汇现象进行独立观察和分析的能力,构建更加完善的认知结构。
3.引科研成果于课堂,提高词汇教学的科研含量
六、结语
总之,精品课程建设是过程建设,而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后,本课程资源需要进一步充实、完善;开发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词汇学教材;加强词汇学课程与英语精读、泛读、写作、听说等其它专业课程的整合。
参考文献:
[1]汪榕培,卢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1.引言
我国英语学习的地位越来越高,中国大学生一般都学习了14~15年的英语但效果欠佳。单词是英语句子组成的基本单位,单词的学习对学习者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如何准确记住单词成为关键的问题。本文将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单词学习策略和策略使用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从认知角度进行客观分析,以期得出比较有效适用的学习策略,同时希望对英语教学也有一定的帮助。
2.文献综述
谈及英语词汇的学习策略,O’Malley和Chamot在进行关于“理解调查研究”的研究中,把学习策略定义为:学习个体用以帮助自己进行理解、学习或吸纳新信息的特殊思想或者行为。(Cook,2000:113)Ellis就在其编写的关于二语习得研究的著作中,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语言学习策略的定义进行过分对比。(程晓堂郑敏,2002:19~20)在一定的情况下,学习策略也可认为是“为有效地达到某一个学习目的而对学习的方法和方式进行的选择”。(潘亚玲,2004:2)
赵忠德和王颖(2009:1)在他们的《英语单词中的认知意象》一文中提到: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记忆英语单词,用一个概念形成的意象来记忆另一个概念所形成的意象,指出联想、推理和归纳等意象认知方法来记忆单词”。(骆雁雁,2009:168)
综上所述,这些词汇学习策略都是主张认知、元认知、情感和交际四种策略综合运用,而不是指采用单独的任何一种来进行学习。本文将对大学生学习综合使用学习策略状态、对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进行分析。
3.研究方法
3.1调查对象
本研究被试是三峡大学在校学生110人,随机抽出90人的问卷,男生71人,女生19人,有73人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29人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六级(以及四级)。这90名学生来自三峡大学电气及其自动化、国际金融等14个专业。
3.2调查工具
本研究关键词汇学习策略想法或建议。
4.结果与分析
4.1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状况分析策略
本研究的问卷中1~3题是关于认知策略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使用状况,4~6题是关于元认知策略的运用,7~9题是关于情感策略的应用,10~12题是关于交际策略的运用。
1~3题中,通过对认知策略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使用频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使用“工具或上下文猜词”这一方法的频率较高,48.84%的学生有时会运用工具书,并有35.56%的学生时常会使用工具书或者通过上下文来进行理解单词;43.33%有时会通过记住生活中或者音像资料中看到的单词;47.78%的学生通过有联系地记忆一个词的同义或反义词的方式来扩大词汇量。以认知策略设计的三个题目调查结果分析得出,24.07%的学生基本不会使用,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学生会经常使用或者一直保持这一种学习策略。以使用工具书或上下文猜测词义、从生活中积累词汇、同义词联想的形式为代表的认知策略,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运用并没有达到让人满意的效果,总之在英语词汇学习中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水平偏低。
7~9题,关于情感策略在英语词汇学习中运用的频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没有采用培养自己学习兴趣以及树立信心的学习方法,51.89%的学生不会注重自己学习兴趣和信心的培养。关于在记不住单词的时停下来休息,而不继续以低效率记单词的研究中,有42.22%的学生常会采用这一方法,26.67%的学生有时会采用这种方式,可见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时还是能劳逸结合。在他人遇到陌生单词会用同义或反义的单词,来帮助他人和自己学习单词的分析结果,有43.34%的学生会通过这种途径来学习英语词汇。大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对情感策略的使用频率还是比较高的,很多学生也会积极采用该策略。
最后,关于交际策略的使用频率的结果表明,一部分学生有时会采用这一学习策略,但是更多的学生基本不会通过交际策略来学习新的词汇,并通过对比,在英语词汇学习中交际策略是使用频率最低的策略。交际策略的采用可能是最能直接体现英语词汇学习和英语学习效果的一种方法。充分利用这一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是检验英语水平的有效方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4.2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对比分析
词汇学习策略的运用影响到英语水平,当然也会对英语成绩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研究分析以全国英语四、六级成绩作为英语水平的衡量标准。若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及格分数线划为428分,428~427分为及格分数段,488~547分为中等分,548分以上为高分档时90名被抽样的学生中,过线率达到80%,高分率为3.34%,中等分率为34.45%,及格分率为42.22%。在高分组的三名学生中,他们有时会使用这四种策略的频率为25%,在常会使用频段虽只有27.78%,但也要比其他三个分数段的使用频率高很多。在中等分组中,基本不会和有时会使用这四种学习策略大致接近是32.24%和38.16%,常会使用和总是使用的频率相对高分组来说低许多,所以几个分组的学生使用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频率处于偏低的状态。在不及格分组的18名学生中,他们有高达18.05%从来都不会使用这四种学习策略,这一组处于从来不会、基本不会和有时会这三个频段的人数比较多,导致他们不能通过四级考试的另一原因可能是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没有坚持所采用的学习策略,以至学习效果差或者不明显。
以全国英语六级成绩进行分析的结果为,通过全国英语六级考试的学生对四种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和水平,都明显高于没有通过等级考试的学生。32.23%的学生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六级等级考试。其中选择“3”的学生达到36.20%,选择“1”和“5”的学生比例相当。然而,67.78%没有通过全国英语六级的学生,选择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在问卷中分析的结果为29.64%的学生在面对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时选择了“2”,有高达14.89%的学生选择“1”这个频段。把及格与不及格的学生选择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频率进行对比,在“1”这个频段,不及格学生的选择频率高出及格学生约十个百分点,而“2”也高出及格学生约三个百分点,“4”这个频段的频率低于及格学生大约十三个百分点。因此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频率对英语成绩是有一定影响的。关于成绩与英语词汇学习策略运用的对比分析的结果不谋而合。
5.讨论与建议
现今大学生在进行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学习策略使用水平仍处于一个比较低下的水平,学习策略的使用对大学生英语成绩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在本文研究中,通过对问卷最后一道开放题的总结提出一些建议来提高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运用,从而提升英语学习水平和成绩:
(2)明确目标,制定计划,总结效果,多元模式。只有当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自身明确自身的责任,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设计和规划,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多元方式来记忆单词,最后对学习效果总结分析得出最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模式。
(3)培养兴趣教育论文,树立信心,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检验自身,使学习成果得到体现。学习如果只是一种任务,而没有成为学习者的需要,那将只会是一种负担。(罗立胜王成仓,2005:40~43)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表扬或者奖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式教育,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有种学习参与感和满足感。
(4)把握实践,大胆尝试。许多学生不知道在交流中正确表达自己所想,因此,学习者建立心理词库就很关键,当学习者建立起心里词库后,就能产生使大脑“词汇联想任务,要求受试在听到或看到刺激词时,立即给出大脑里所出现的反应词”。(张萍,2010:9)
(5)端正态度,增强正确的认识。积极态度可以促进外语学习,消极态度阻碍外语学习。(Ellis,1999:200)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应当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英语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的同时,应该帮助学习者正确认识英语学习,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对英语及英语文化的兴趣”。(郭继东,2009:47)
6.结语
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是属于第二外语习得中个人差异因素研究的范围,也就是说,学习策略的使用主要基于学生自身的个体条件。因此,本文主张要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升学习策略运用的效率。要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首先要选择适当的学习策略,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得以提升及保持,就是要把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所以教学生无数的知识不如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让他们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和教学水平,改善学习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Brown,W.ARetrospectiveStudyofStimulusVariablesinWordAssociation[J].JournalofVerbalLearningandVerbalBehavior,1971.
[2]Ellis,R.TheStud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9.
[3]VivianCook.Linguisticsand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4]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郭继东.研究生英语学习动机与成绩、性别之关系研究[J].外语界,2009.
[6]骆雁雁.基于语块理论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学刊,2009.
[7]罗立胜,王成仓.研究生英语写作动机调查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
[8]潘亚玲.外语学习策略与方法[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9]苑涛,樊一昕.英语专业四级词汇思马得记忆法[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10]赵忠德,王颖.英语单词中的认知意象[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
一、元认知策略基本理论
(一)元认知的定义
斯登伯格(1985)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提出智力的成分理论,把智力分解为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和元成分,其中元成分是指执行计划、作出决策和执行监控的最高水平的控制过程。“元认知”一词则是由弗拉维尔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首先提出的,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及其实施的控制,是任何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即是任何以认知过程与结果为对象的知识。也就是说,元认知是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和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知。同时,元认知又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
(二)元认知的结构
(三)元认知策略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元认知策略运用于学习产生了显著效果,因此培养学生掌握元认知策略成为教学的必然。元认知策略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还处于早期的发展阶段,词汇元认知技能的掌握又是一个复杂而费时的培训范畴,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掌握、运用元认知策略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使学习者在学习词汇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
1.教授元认知知识
2.协助学生制定词汇学习计划
3.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监控、评价
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元认知策略的运用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学生词汇学习的现状,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词汇学习效率。词汇教学中元认知策略的运用,需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才能改善中国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
一、理论基础
学习策略是随着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兴起而提出的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是学习者自学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法宝。很多学者认为学习策略是鉴别善学与否的标志,是衡量个体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是决定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梅明,2004)。Oxford(1990)将学习策略分为两大类: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直接策略又可以细分为:记忆策略(包括建立联系想网络,运用形象等增强记忆力)、认知策略(包括分析、推理等为信息建立规则)和补偿策略(包括克服学习中的知识不足)。间接策略也可细化为元认知策略(包括对于学习过程的管理和安排等)、情感策略(包括建立积极的应对学习困难的态度)和社会策略(包括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O’Malley和Chamot也提出了他们对于学习策略种类的认识。二位学者将二语学习策略划分为三部分: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
二、问卷调查研究
1.问卷调查的目的
问卷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状况,发现学生在词汇策略使用方面的不足,为以后的词汇教学提出建议。
总体的研究目的可以通过回答下述的研究问题来实现:
1)我校大学英语学习阶段的本科生中,其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如何
2)在学生中哪些策略为较常使用策略哪些策略使用频率较低
3)针对上述情况,在今后的词汇教学中应该采取什么教学措施提高学生的词汇量水平
2.问卷调查的设计
问卷调查的设计是以Oxford(1990)对于学习策略总体的分类及Schmitt(1997)的词汇学习策略的分类研究为基础。问卷调查工具是词汇学习调查问卷。为了确保调查问卷能够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调查工具采用为无记名式。同时,为了保证问卷的效度,调查问卷是基于Oxford’sSILL(语言学习策略调查表)、丰玉芳(2003)的词汇调查研究及本论文的理论框架而设计的。问卷由18个题目组成(涵盖理论基础中所提到的18项子策略),每个题目为一个陈述句,均采用五级选项,如:1=“这种做法完全或几乎完全不适合我的情况”,5=“这种做法完全或几乎完全适合我的情况”。为了使学生完全理解问卷中的问题,问卷中的问题均中英对照。
3.问卷调查的对象
问卷调查对象是山东科技大学08级《大学英语》课程在修学生。问卷共发放100份,有效回收86份。
4.问卷调查的结果
结果表明:整体看来,调查对象使用词汇学习策略的现状介于“比较不符合我的情况”到“有时符合我的情况”不等(分值介于2到4之间)。这表明受试者词汇学习策略知识比较欠缺,策略使用意识不高。社会交际策略得出的最低值为“2.45”,表明受试者几乎不用这种策略。语言学习反映一定的社会问题,而学习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如何解决在交际过程中这些问题,即,使用其拥有的社会交际策略。所以,社会交际策略是受试者最需要的学习和使用的策略。
受试者还表现出使用管理策略的意识不强。根据O’Malley和Chamot(2001)的观点,元认知或管理策略比其他策略更能保证其学习的成功性。因此,适当地使用管理策略是语言学习的关键,即语言学习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学习者是否采用了并很好地使用了管理策略(文秋芳,1996;丰玉芳,2003)。但是本研究表明,受试者使用管理策略的频率低,尤其是在评估学习成就策略方面。所以,接下来需要学生加强的是词汇学习策略中管理策略的使用。
另外,问卷调查还反映出受试者对情感策略使用的不稳定。虽然在14题中,最高值“3.43”表明我校大学英语研修的学生努力通过尝试多种方法来发展一种积极的词汇学习态度,但是13题得出的低值“2.64”则表明学生不善于在词汇学习中给自己树立信心。Stern(2002)指出,如果学习者情感策略处理好,学习就会更成功。所以,帮助学生树立其词汇学习方面的信心就变得极为重要。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所以,从以上讨论中我们可以得出,受试者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事实上,这也部分地解释了为什么受试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总感到词汇学习的困难和进步的甚微。由于词汇策略的有效使用与词汇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教学中加入词汇策略训练则势在必行。
三、教学启示
Stern(2002)曾指出,学习策略训练应成为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当学习者能灵活选择学什么,特别是知道如何去学时,才能培养其自我管理技能,使其对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当我们决定把词汇学习策略的训练融入教学当中后,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词汇学习策略的训练。
从培训模式而言,我们可以采用明确式的培训模式。明确式培训可以弥补附加式培训模式中的低效率和词汇习得速度慢的特点,对学生的词汇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有效策略的主动意识,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主动探索适合自己的词汇学习方式,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控,也有助于将词汇学习策略迁移于新的情境中。由于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与动机都有积极的影响(姚梅林,2000),所以,针对我们的受试者在情感策略方面不足的情况,这一模式的采用有着特殊的意义。
从具体教学方法来说,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减少“灌输式”讲授,更多地采用互动式教学,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词汇积累为主线,传授多样化的词汇学习策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增强其词汇的记忆能力。对于本研究中针对学生在词汇学习中分类、联想策略使用较弱的问题,可以设计一些教学活动进行加强和训练。譬如,体育比赛中的“裁判”一词,可以进行分类学习:在“soccer”(美式足球)中的表达可以是“referee”,“linesman”;在“tennis”(网球)中的表达是“umpire”,“line-judge”;在“boxing”(拳击)中的表达是“referee”,“judge”。
从大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学生在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方面有不足之处。必要的学习策略培训和教学方法改革可以帮助克服学生在词汇学习方面的困难,促进其语言学习的进步。
参考文献:
[1]Nation,I.S.P.TeachingandLearningVocabulary[M].Rowley,MA:NewburyHouse,1990.
[2]O’Malley,J.M.&Chamot,A.LearningStrategies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
[3]Oxford,R.LanguageLearningStrategies:WhatEveryTeacherShouldKnow[M].Rowley,Mass.:NewburyHouse,1990.
[4]Rubin,J.LearnerStrategies:TheoreticalAssumptions,ResearchHistoryandTypology.In:Wenen&J.Rubin(eds.).LearnerStrategiesinLanguageLearning[M].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1987.
[5]Schmitt,N.VocabularyLearningStrategies.InN.Schmitt&M.McCarthy(eds.)Vocabulary:Description,AcquisitionandPedagogy[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7.
[6]Stern,H.IssuesandOptionsinLanguage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2.
[7]Wilkins,D.A.Vocabulary:LinguisticsinLanguageTeaching[M].London:EdwardArnold,1978.
[8]丰玉芳.英语专业高低年级学生词汇学习策略比较研究[J].外语界,2003,(2):66-72.
[9]刘津开.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猜词能力与外语水平[J].外语教学,1999,(3):31-34.
[10]梅德明.大中小学一条龙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1]王文宇.观念、策略与英语词汇记忆[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1).
[12]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13]吴霞,王蔷.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词汇学习策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1):53-57.
关键词:
基于学习策略的教学;英语词汇;词汇教学
一、词汇学习和词汇教学
(一)词汇的重要性
正如Wilkins曾说的,没有好的语法也许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但是没有词汇却什么也不能表达。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因此,词汇学习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词汇学习也会影响到其他语言技能的发展,如听、说、读、写、译。因此,词汇学习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
(二)词汇学习的现状
(三)词汇教学的现状
二、基于学习策略的教学(Strategies-BasedInstruction)
三、基于学习策略的词汇教学(Strategy-BasedInstructiononvocabulary)
基于学习策略的词汇教学就是指用基于策略的教学方法教词汇。根据O’Malley和Chamot(1990),学习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在词汇策略上这些策略又可以细化为更小的策略,例如认知策略包括分类、猜词、联想、利用图像、构词法、上下文、重复、听觉再现、使用、记笔记等。教词汇时,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目标词汇,结合适当的词汇学习策略,设计出合理的词汇教学教案。这样的词汇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习得本节课的目标词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词汇学习策略的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词汇学习效率和效果,并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Cohen提出的教学模式同样适用于基于学习策略的词汇教学,但是基于学习策略的词汇教学模式不局限于这一种模式,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学习材料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出合理的词汇教学模式。本文基于词汇学习的重要性记忆词汇学习和词汇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将SBI应用与词汇教学中。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还有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甚至是其他学科的学习。目前,关于基于学习策略的词汇教学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该问题能够得到更多的重视和研究。
作者:庞丹丹白瑛单位:渤海大学外语学院
2.总结出一系列深受学生欢迎、省时高效的“爱迪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方法,使得词汇学习的省时高效和大面积丰收成为可能。
3.课题组成员有多篇论文、多篇执教的课例、教学设计、教学随笔等,在全国、沧州市、任丘市的教研活动中获奖,并有部分成果结集成册(《优秀论文集》)。
4.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词汇学习和竞赛活动。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兴趣,发展了智能,提高了能力。
5.实验中改变了传统的词汇教学模式,初步探索了体现“奥妙爱迪”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模式的教学方法。编写了《词汇教学优秀课例集锦》,制作了“爱迪英语”词汇教学课件。
6.编辑了“奥妙爱迪”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法系列工具书:《初中英语词汇学习宝典》、《词汇学习方法集萃》、《英语词汇活动集锦》、《初中英语词汇总表》;制作了与教材同步的1-6册“奥妙爱迪”英语系列词汇活动幻灯片。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毕业生应学会使用3300个左右的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运用词汇理解和表达不同的功能、意图和态度等;在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运用词汇给事物命名,进行指称、描述行为和特征以及说明概念等。这足以说明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面对新课程浩如烟海的英语词汇,高中学生苦于单词记忆的效率低、遗忘速度快。作为一名英语教学工作者,应思考新课标下如何进行英语词汇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英语,并培养他们更为自主的学习态度和独立学习能力。本文仅谈谈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以及笔者的做法。
一、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词汇维系着语音和语法,是语言的基本材料。离开了高效率的词汇学习,语言知识的掌握便无从谈起,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将成为无源之水,外语教学也就无效益可言。然而,在当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词汇教学中主次不分,平均分配力量。有些教师对每课中的所有词汇不分重点,不分主次,平均使用力量进行教学。这样就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使其觉得词汇太多,逐渐对词汇学习感到厌倦,从而放弃学习。
2.未能遵循记忆规律有效合理地复习和检测词汇。有些教师在新授单词后的第二天就通过听写或练习对学生掌握单词的情况进行检测,没有多次的重复和多角度的复习以帮助学生长时记忆,导致这些单词逐渐被遗忘。
4.词汇学习方式单一。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条件的限制或缺乏学习策略等,常常孤立、机械地去学习、记忆单词。
5.词汇教学方法单一。默写是最常见的测试方式。比较常见的默写方式是教师读出一个单词,要求学生拼写出该单词,并写出相应的汉语词义,有时还要求写出词性。
二、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1.tonguetwist。利用tonguetwist学习词汇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在句中识记、整体理解更有利于学生记忆。如教授模块5unit3《lifeinthefuture》时,就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学习本单元中的一些新词汇。⑴thetypistusedthetypewritertotype.⑵themoveablerobotismovingaccordingtothedesignedmovements.⑶
weareimpressedbytheimpressionofguilinwherethesitesareimpressive.
2.直观呈现法。包括使用图片、简笔画、实物、动作、表情等手段。使用直观呈现法可以加深学生的感性理解,有利于词汇的长时记忆。
3.词义阐释法。用简易英语去解释新词,有助于学生英语思维习惯的养成。按英语语言特点,给某个词下定义,应先找出它的界定词或中心词,再分别加些定语或状语等修饰限制的内容。如模块5unit3《lifeinthefuture》中的词汇处理:constant—happeningallthetimeorrepeatedly;citizen—apersonwhohastherighttobelongtoacountry。
4.利用构词法知识扩展词汇。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授一些构词法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常见的前缀、后缀以及合成词等。这样,学生在学习新词汇时就能省力省时,同时还能复习和巩固旧词汇。这是扩展词汇最快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5.诙谐联想法。观察新词的词形或发音的一些特点,产生奇妙或有趣的联想,帮助学生学习与记忆新词。如quiet与quite,字母e被关进去便“安静”了,放出去则“相当地”不安分了。
三、英语词汇的复习与巩固
针对学生词汇学习普遍的遗忘现象,教师要搞好词汇复习,强化记忆。
1.灵活多样的复习。首先,可利用联想法进行记忆与复习巩固;其次,进行多种形式的必要的检验。
2.要运用教学和考查一致性原则,遵循“教什么就考什么”、“怎么教就怎么考”的原则,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他们更好地巩固与掌握、记忆与运用。
3.学生背单词总是忘记的多、记住的少,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少重复率。通过阅读不断增加单词的复现率是记忆的必备条件,并定期检测学生对读物中词汇的掌握情况。
总之,词汇学习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不断研究教学方法与策略,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切合他们自己的词汇学习方法与策略,改进与激活词汇教学,进而切实提高英语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