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师生双方都要深刻认识到口语的重要性
学生长期受升学压力的影响,老师们一味地追求高分。在这种教学思想指导下,老师们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书面的练习而轻视口语的训练。其实,中学阶段是学生口语培养和形成的重要阶段,该阶段所掌握的英语口语技能将引领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之路,并对学生将来运用英语交际产生巨大影响。基于此,我国中学广泛开展了英语口语教学。“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听说能力对于英语学习至关重要,英语学习必须从听说开始。
1.2利用各种素材,培养学生语感
教师在以课文为基础的前提下应选择年轻人喜欢的时尚话题材料,如音乐、篮球、明星、军事等进行讨论。这样的学习经验才能让学生在口语实践中有话可讲,有言可发。另外,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来吸引学生。故事对很多学生都有着独特的吸引力,通过设置悬念和故事接龙来培养学生对口语的兴趣,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促进其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再有一种就是英语原声电影。选择合适有效的影片,是教师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原声电影一要积极健康,二要有合适的语音语速。让学生欣赏电影的同时,可以进行跟读模仿,培养语感,这样口语教学时就可以顺其自然了。
1.3培养跨文化意识,巩固口语水平
语言总是以文化为依托的,交际的得体和现实与否,也直接关系到具体的语言文化。文化、交际和语言实际上是不可分割的,作为交际的一种工具,语言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往往受制于文化这块大背景。在中学基础英语教学阶段,进行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培养,了解异域国家风情、人民信仰、社会风俗与思维习惯等,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发展学生的跨国交际能力。国际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一课,只有对外国的文化深入了解,才能在避免一些低级口误的同时达到深入交流的目的。
1.4培养学生英语思维
加强多种课堂形式思维能力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用英语思维是指排除母语的干扰,用英语直接理解、判断和表达的能力。没有经过英语思维能力训练的人,大都是把听的东西译成自己的母语,再储存在记意中,在表达之前,再把语义信息,即他想说的在脑里有意识地寻找母语的表达式,然后,再把它译成英语,这种做法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母语的干扰。这种借助母语表达出来的东西是不可能地道的,大都是中式英语(Chinglish)。比如说,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一些英语学习者根据汉语表达习惯说:“You90first或Gofirst,please!”而地道的英语表达是Afteryou。再比如,中国人与朋友道别时,常常说“走好”、“慢走”、“慢点骑车”之类的客套话,一些喜欢用母语思维的英语学习者不了解英美人士常常微微一笑并作一个表示再现的手势,他习惯地说成:“Goslowly”、“walkslowly”或“Rideslowly”。这些说法听起来很不自然,运用这种方式与人交际经常会导致出现障碍甚至失败。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听地道的英语,培养他们边听边直接用英语把听到并理解了的东西储存在记忆里的习惯,以及培养他们克服母语的干扰,直接用英语表达的良好习惯,学生通过一系列主动,积极的思维,理解和表达思想,接受和输入信息,正是在这种积极的思维和表达的过程中,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英语口头交际能力。
对话课:对话课是最好组织,最为活跃的课,形式多样,做法很多,如GroupWork、pairWork等。
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课文中丰富的内容,让学生积极主动开口,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讨论Diseussion(S-T)。根据课文的内容,教师提出能确保学生感兴趣,并能开得口的话题。
2、教师自身口语的提高是第一要素
英语教师的口语素质对于学生,特别是初学者的影响是巨大的。俗话讲,要使学生“碗里”有一滴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接受继续教育,增加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认识,以提高自身的整体英语水平,特别是口语水平。课堂教学要充分展示外语的工具性,确保英语交际得以顺利实施。同时,教师还要具备良好的品质和个性,如耐心、幽默、富于人情味能促进交际教学的“合作”。
总之,教师的口语实践能力高,既能为课堂交际提供保障,又能为学生提供口语楷模。重视培养学生口语能力与良好的口语习惯。
3、完善教育评价体制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误是学语言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所以,课堂上学生自由表达时,教师不宜经常打断,过多纠正。因为说英语应以交流为主,不断纠错会打断其思路,破坏其语速,更会使学生害怕出错而不敢开口。评价学生的口语能力,不能以错误的多少为尺度,而要看学生的全部口语表现,既包括语言,也包括内容。只会将一些套话,或者或多而言之无物,都不算有较强的交际能力。表达内容丰富与否是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而纠正说话中的错误,主要依靠学生自己。教师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以及对自己、他人说话中语言错误的识别力。相信随着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错误也会逐渐减少、消失。
总之,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教师的尽心尽责,根据学生实际对症下药,运用有效的方法指导学习,坚持不懈地锻炼听说,口语教学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从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课堂活动为切入点,阐述了提高英文口语能力的具体方法和建议,结合具体的例子来阐述英文口语教学中应该采取的策略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给出了提高英文口语能力的一个清晰且具体的教学思路。
一、高职学生口语教学的课堂活动
口语教学与语音(pronunciation)教学及语法(grammar)教学有着密切关系没,两者共同作用实现高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交流功能。在授课过程中,语法教学或是阅读教学往往与口语教学关联。也就是说,学生在讲述某一话题之前,需要一定的阅读储备。其中包括对于未知话题的基本介绍引入,以及话题的范例(model)或是提纲(outline)等。范例在讨论型的课堂活动中并不适用,而对于此类课堂来说,学生需要明确的指示,即完成目标的方法。
口语课堂活动可以包括模仿(imitating)或是重复法(repeating),回答口头提示(answeringverbalcues),对话(interactiveconversation),陈述展示(oralpresentation)等。所有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又会与听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活动趣味性大,涉及到的内容又相当充实,定会为学生所喜爱。这类活动还涉及到信息沟的使用(informationgap),它可以使学生用英语交流的兴趣大大提升,同时也能帮助教师高质地完成教学目标,因此为广大口语教师推崇。其具体的分支活动有调查,讨论,角色扮演等。
二、课堂活动的策略和准备方法
口语活动的准备工作和操作策略决定了课堂的生动程度和学生的掌握程度,因此,在活动策略的准备过程中需要大下工夫,以下是本人总结的一些准备工作。
1.内容
内容涉及面越广越好,且内容需结合实际生活。高职口语涉及的内容主要在于人物、事件、物件三大块。在准备过程中要对于描述话题进行分类和细分类,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描述对象,获得最清晰的思维体系。除此之外,内容中不应涉及过多高难度单词或语法,增加表述的障碍。反之,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最佳话题环境,将口语的重点放置交流之上。
2.纠错
教师需要对学生有及时的反馈和纠正,但是不能打断交流和会话的进程。在必要的情况下记录学生的错误,在完成口语任务之后对于学生的典型问题进行反馈。在反馈的过程中要做到典型性和实用性,且不能让犯错学生感觉到尴尬或是羞愧从而降低表达的欲望。教师也可以在黑板上列举错误,要求学生上台进行自我更正。
3.数量与质量
两者都要抓。但课堂的主要目的和中心应放在交流之上,所有课堂活动围绕此目的展开。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不敢说话的学生多发言,多“犯错”,鼓励他们承担更大的“风险”。
4.会话策略
鼓励学生参与口语会话,教师可运用澄清法(askingforclarification),解释法(paraphrasing),手势法(gestures)以及起始法(initiating:’hey’,’so’,’bytheway’)等要求学生进入会话场景。
5.教师干涉
如果口语活动失去了主动性,或是学生在口语过程中出现障碍,教师应当直接进入口语场景。例如,可以扮演其中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会话中去。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重新解释方法等手段增加口语活动的可实行性。而一旦某个活动过于困难又或者相对无趣,教师应当立刻停止该活动。
三、语音教学及其方法
前面提到,高职口语教学与语音的教学是不能分割的。学生语音的好坏在考试得分上是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口语教学必须包含语音,融入语音,升华语音。语音教学远远不止个人口音这么简单,它包含单词重音(wordstress),句子重音(sentencestress),语调(intonation),连词(wordlinking)等。’Whatareyougoingtodo?’在实际发音中可能会变成’Whaddayagonnado?’,英语发音的复杂性会让初学者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发音的改善可以极大地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更好地推进交流目的的达成。
学生的母语或地方口音往往会干扰他们的英语发音。比如,我遇到一个基础阶段的学生他的/r/音和/l/音无法区分,这就要求教师在音标和单词的认读教学上进行强化。有些时候,学生在单独拼读的时候不会遇到问题,但是完整读句子或是进行表达的时候语音就发生了变形。这时候,教师需要对个别学生进行句式指导,在学生的拼读过程中及时记录,注意他们语音的发声规律,并进行更正。英语绕口令也是改善语音面貌的一种方法。在基础阶段的中期,我会加入部分“对症下药”绕口令,要求学生在自我练习之前先用绕口令找出语言的感觉。比如下面这个绕口令就是针对南方口音(’see’和’she’不分):Shesellssea-shellsinthesea-shore.Thesea-shellsshesellsaresea-shoreshells.找到学生语音中的症状,对他们进行及时纠正,这样才能使其语言面貌有所提高。总的来说,语音的改善不是朝夕所能完成,需要教师具备极大耐心,细心认真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它的见效虽然不快,但是对于学生的语言面貌影响重大,因此意义非凡。
关于如何通过教学手段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和能力,是一个需要长期开展研究且不断改进的课题。本文试略作综述,提出管见,抛砖引玉,以期得到更为全面的完善,可以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舒瑜.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2.(7)
[2]丁言仁.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外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小学生由于年级较低,而且对于很多课本知识的理解有限,所以在教学中,应该以活泼生动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方式来启发他们。例如在《Myfamily》一课中,让学生们分组扮演一家人,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为学生们创造真实的交流情境。假定小组七人,分别扮演grandpa,grandma,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me,然后教师指定某人介绍家庭成员。这样轻松生动的教学环境可以让学生很快理解并且牢记,并且小学生由于情感因素的影响,也很愿意加入到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对话,在不知不觉中不但训练了小学生的口语能力,也锻炼了他们敢于开口说的胆量,对于英语口语的提高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够让小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口语环境。但是在课堂教学前,需要教师认真收集教学所需要的音频、视频和制作幻灯片等。例如在《Haveapicnic》一课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展示野餐的各种食物,让小学生有实际的感触和体验,对课文产生兴趣,从而自发的表达英语。多媒体的加入可以创设更加生动的交流情境,让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二、教创设口语教学环境,培养低年级学生兴趣
三、开展多彩活动,为高年级学生创设英语的世界
在过去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老师和家长都只重视小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认为只要可以写好英语就可以学好英语。恰恰相反,英语能力的获得更重要的是会说而不是会写。抓好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可以更快的提高小学生的英语成绩,同时,也是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英语能力的一个新要求。对于词汇量和长难句掌握较好的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设计剧本,使学生成为英语剧本里的小主人。因为英语教材内容有限,教师可以根据大多数孩子的兴趣来设置适合他们的英语剧本,安排多个角色,让孩子们分角色扮演,甚至参与到剧本设计中。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剧本十分感兴趣,对英语交流的过程也感到轻松自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但获得了英语口语表达的能力,最主要的是获得了对英语文化的兴趣,每个孩子都情不自禁的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可以在剧本或者活动中来设置主持人,表演者等角色,并且在表演结束后进行颁奖和点评,给不自信的学生多鼓励引导,给他们一个表达的舞台,这样就能在口语教学中轻松取得成果。
四、结语
英语作为语言交际的工具,学习的目的就是实践运用。因此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以口语训练为重点。教师从创设生动情景、引进生活实例、细究中英文差异等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关键词]
小学英语;口语训练;方法浅析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学习的目的就在于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小学英语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小学是学习口语的最佳时期,英语学习要把口语作为重点进行训练。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巧妙设计教学情景,引进生活实例进行模拟练习。在口语训练中还要注意中英文文化差异,有利于得体表达。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创设生动情景,营造交际氛围
人类学家马林斯诺指出:“如果没有语言情景,词就没有意义,也不能代表什么。”对话如果脱离了情景也就失去了意义。有人说在国内学三年英语不如到国外学三个月,这就说明只有让学生处在真实的语言情景或模拟的情景中,才能“触景生情”自然而然地运用英语进行表达。如教学《Unit9Shopping》时,教师可用多媒体先出示超市或商店购物的情景,把购物这一话题引入课堂,根据“目标语言”来设计交流话题。教师带领学生熟悉了话题之后,各小组进行交流,随便拿出什么物品都可以进行对话,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学生不仅练习了目标语言的对话,还拓展了更多的单词和句型。再如教师问“:Whatareyoudoing?”生答“:I’mrunning.”接着其他学生做其他动作,反复练习这个句型,这样既符合小学生爱动、爱表现自己的特点,又能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达到交际的目的。通过创设这样有实际意义的情景,将课本知识还原到生活和活动情景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热情,让他们想学、乐学,积极主动地学,知识才能真正内化为能力为其所用。
二、引进生活实例,提高交际时效
三、细究中英差异,追求交际得体
一、引言
伴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活动也日益频繁。大学针对英语专业开设口译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精通汉英两种语言,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能够流利的进行英汉互译的涉外人才。因此,大学英语口译课程承担着培养这种人才的任务以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各种对外交流活动的需要。目前,社会及市场对口译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需求定位也越来越高。口译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规格口译人才规范化培养已经迫在眉睫。而很多大学英语口译课程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够明显。因此,笔者试图通过分析英语口译的特点和原则,谈谈自己对口译课堂的一些教学方法的认识。
二口译的特点
口译是一项很特殊的语言交际活动。说其特殊是因为口头翻译工作有以下突出特点。
1、即席压力性。口译是一种不可能预测的即席双语传言活动。口译人员需要在准备有限的情况下,即刻进入双语语码切换状态,进行现时现场的口译操作。现场气氛压力大,特别是有的口译场面非常严肃庄重,如国际会议和外交谈判。正式场合的严肃气氛会给经验不足的译员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紧张的情绪会影响译员的自信。
2、立体综合性。口译是一种综合运用视、听、说,读、写等知识和技能的语言操作活动。译员必须具有观察捕捉说话者的脸部表情、手势体姿、情绪变化等非语言因素的能力;能够耳听会意各种带地方口音以及不同语速的话语的能力;能用母语和外语进行流利而达意地表达能力;在口译过程中能进行快速笔记、快速理解的能力。口译属一种立体式、交叉型的信息传播方式。
3、内容的繁杂性。译员的口译范围没有限界,内容可以上至天文,下及地理,无所不涉,无所不包,繁杂无限。口译的服务对象是各界人士,来自各个阶层、各行各业,有着不同的教育文化背景,在交际过程中他们会有意无意地将自己所熟悉的专业知识表达出来,这是译员无法回避的现实。译员必须是一名通晓百事的杂家。
5、跨文化交际性。口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不是从原旬到译旬的译码,而是接收原句后必须经过信息概念转化,才能以译语表达原语的意思。口译的模式由三大块组成,左边是原语输入,右边是译语输出,中间连接左右两边的是信息概念转换。
三口译的原则和教学方法
1、心理承受和即席反应能力训练。
口译工作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从事口译的人员除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外,还需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在通过各种多样化的授课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外,场景式的训练则不失为让学生体验在压力下训练口译能力的另一方“良药”,如此刺激使其感知力敏锐、思维括跃、想象丰富,发挥出学生的智力和主观能动性,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切『练逻辑思维和应变能力。很多学生在有足够笔记的情况下,句子却始终翻译不出来,间或有明显关键词搭配错误的情况,甚是遗憾。去除紧张和欠缺语法知识的因素以外,这种问题很大程度上出在学员缺乏一定的应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基于这种考虑,在教学中要经常让学生做诸如:断词组句、语句转述的训练,以期转换学生固有的“一个萝卜一个坑”思想,鼓励学生一词多译,一句多译,同时让学生养成一种变通难句灵活搭配的习惯,不至于在关键时候“死机”。
2、听力理解和短时记忆能力训练。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分析;方法探讨
一、高职高专口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现有的教学体制和英语学习的本质目标不匹配
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英语学习的目标应该已经摆脱了高考的束缚,由应试英语的方向逐步转化成为实用英语的方向,最终达到英语使用能力和社会接轨的最终目的。但是在当前的实际教学当中,教师仍然是通过类似高考的英语考试模式来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能力进行挂钩,这种教学模式直接导致了教师仍然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样,鼓励学生大幅度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而对口语朗读能力进行了漠视。尽管最近的几次重大的课改使得高职高专的教材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一些重大的调整,增设了一些能够对口语进行提高的板块和教学内容,同时也设置了各种类型的场景使得学生的口语得到提高,但是在当前的这种统一的教学氛围之下,学校的老师们对于口语的重要性仍然没有深刻认识到。
(二)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普遍不高
(三)教学方法单调无趣
英语口语教学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的交际能力得不到提高。因此,高校的英语口语教学主要是针对学生们使用英语和其他人进行交际的目的而设置的。但是在我们国家的口语课堂当中,我们常常碰到的情况却是这样:教师设置了一个场景氛围,同时在黑板上列出这个场景能够使用到的句型,学生呢个可以根据这个句型往自己的场景当中套用,进行机械的对话以及练习。但是即使是练习,学生也没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只是使用了固定的模版进行简单的复制,在整个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们始终是在被动地接受着教师所发出来的指令,根本对英语口语的辨析能力和活学活用能力无从下口,更谈不上英语思维的理解和英美文化的掌握了。
二、提升口语教学效率的探讨
(一)听说为重,促进教学
对于英语教学规律来说,“听说领先”是一项必须注意的教学原则。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要开口说出来英语,使得学生们的英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而不是盲目提高英语考试的通过率。只要学生的听说能力获得了提高,就可以促进学生的读写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就能使得学生的读写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这样也能够使得学生在英语培训目标的方向上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但是在整个口语教学活动当中,我们也要能够充分发挥出考试本身的双刃剑的功用。尽管考试本身只是一个短期的临时性质的手段,但是同时他也给学生设置了一个短期的学习目标:passtheexaminationduringtheschoolyear。口语考试的随机性很大,同时难度也没有笔试那么简单,在进行考试的时候不仅要看学生本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组织能力,还要看他们的语言接受能力以及在面临突况的时候所拥有的随机应变能力。因此为了使得考试通过的几率加大,学生们就不得不必须用功学习,这就会使得学生们的口语水平获得极大的提高。这样就能够充分运用好这把双刃剑,使得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能力都获得提高。
(二)合理选用英语教材来练习口语
练习口语的时候,教材的难易程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门课程的接受程度。一套教材的难易程度越适中,趣味性越强,学生们学习口语的积极性就会越高。因此我们选择教材的时候一定要摒弃那些难度很大的专业性材料,主要是针对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交谈。在选择话题的时候我们要着重来考虑其兼容性,同时还要注意其层次性,使得专业背景并不相同的学生能够找到共同点进行口语发言的练习,同时还暗中适应了口语教学当中的长期性和持久性。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能够正常进行对话,从简单的口语交际到长期复杂的学术交流以及应对复杂演讲的主要能力。
(三)营造宽松学习气氛
学生们口语课上课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们对于口语课都抱有一种紧张感,课堂上不敢开口发言。因此一个宽松有效的学习气氛能够促使学生们上课的效率大大增加。笔者的经验是,给予学生们及时的鼓励和充分的肯定,使得学生们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提高。刚学口语的人经常由于害怕口语出现问题而不敢开口,羞于尝试。这个时候,教师的鼓励就显得十分重要。一个带有肯定的眼神或者是一句温暖的话语都能使的学生的积极性大幅度升高。除非不开口,否则没有谁能够不犯错。因此教师要抱着一颗宽容的心看待自己的学生,使得学生的恐惧心理降低到最低点。在正式进行口语交际的时候学生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允许学生犯错误。口语课的任务是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获得提高,而不是针对学生们的语法进行纠正,因此对于学生来说他犯的错误也没有必要被一一指出来,相反,我们应该注意学生们的实际表达能力,对他进行信心上的鼓励和支持。这才是口语课被设置的目的。
三、总结
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口语课是一门极其重要的课程,在其毕业走向社会之后会起到十分巨大的作用。因此我们教师要抓住其薄弱环节,大胆改革,努力使其迈向口语培训的正常轨道,摆脱应试教育,给学生一个更加灿烂的未来。
[1]刘铭,田宏君.改进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效果的建议[J].理论观察,2010,(02).
[2]王盈盈.高职高专英语语音语调教学现状分析及思考[J].考试周刊,2010,(06).
[3]方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口语水平[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