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案例及分析范文

导语:在跨文化交际案例及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在国际层面的合作不断取得突破,越来越多的企业响应国家战略,开始积极“走出去”。企业国际化不断取得喜人成果的同时,企业层面国家意识、社会文化情报意识薄弱带来的跨文化交际问题也越来越凸显。一些企业及员工跨文化沟通能力薄弱,英语或当地语言能力不足,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雇佣当地劳动力时也面临跨文化管理问题。

1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

2社会文化情报

能够被五官所感知的即为信息[13],当信息被接收者用来做出某种判定、判断或决策的时候,信息就成了实际意义上的情报,即信息经过分析、综合、解读和评估,被用来减少不确定性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最佳答案,经历这一过程后,信息便转化为了情报[14]。根据蒋飞、郭继荣和王宁武[15]提出的社会文化情报框架,全方位的社会文化信息包括静态和动态两方面信息,即社会结构、风俗习惯、宗教与族群、行为方式和价值观五种静态信息和社会热点、社会需求和社会问题三种动态信息。并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跨文化商务交际,根据跨文化商务交际的特点,笔者将动态部分调整为行业信息,即目标国家或地区的行业需求、行业问题和行业热点。

关键词:商务英语;跨文化商务交际;培养

一、培养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在实践。然而,在跨文化商务交际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多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以及介绍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等,而忽略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再加上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只是简单通过自己的讲解来介绍跨文化商务交际,这些教学手段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一)加强教师对商务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教师的跨文化意识

(二)注重任务教学法的使用,锻炼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

(三)利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进行跨文化训练

(五)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资料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外语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培养英语思维模式,可以为将来成功进行跨文化商务交际打好基础。因此,学校可定期举办英语讲座、英语演讲比赛、英文电影配音、英语文化节和英语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并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给学生展示英语才能和用英语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策划以及其他的语言问题给予指导,同时鼓励学生经常去口语角交流,提高学生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运用英语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结语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是一项长期并且艰巨的任务,需要任课教师和教育部门共同完成。高校教师应在平时加强自身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利用各种渠道增加实践经验的积累,使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意识以及解决跨文化商务交际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白瑗.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的关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1):32-33.

[2]窦卫霖.跨文化商务交际[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大学英语加强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1.1加强跨文化教育可以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由于社会文化不同使得世界各国人民的语言表现形式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性,在跨文化交流环境中,由于文化认知不足而产生的文化冲突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根据科学统计,文化错误现象出现的频率要远远超过语言错误现象,并且语言技巧出现失误至多会造成词不达意,不能清楚地表达内心的想法,而文化错误往往会使跨文化交流双方产生严重的误解。只有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才能有效的避免这种因文化不同而产生的交流障碍。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跨文化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还能使学生对英语文化具备一定的认知。同时,加强文化领域的教学可以反过来也可以促进学生英语表达技巧的提升。此外,将英语教学与文化教育相结合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的知识储备,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1.2加强跨文化教育是新时代中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3加强跨文化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人是一种社会型动物,每个人又拥有特定的社会角色,人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中立足和发展,就必须使自身适应社会,不断加强自身对社会环境、社会活动以及自身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知,提升社会阅历,从而塑造适应自身的情感、经验、知识、能力,形成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行为习惯以及思想道德。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青年的社会交往对象以及社交方式都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通过跨文化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跨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有效的促进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互动。

1.4加强跨文化教育是实现民族自立自强的需要

目前,中国经济在国际上仍旧处于弱势地位,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就必须不断吸收借鉴西方先进的经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交往也越来越频繁,面对异域文化,中国对于了解国外文化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跨文化教育一方面可以拉近学生与英语文化的距离,另一面也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化发展观。有鉴于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教育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5加强跨文化教育可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育可以加强我国对于发达国家先进教育理念的认知与了解,结合我国实际国情进行创新探索,从而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因此可以说,跨文化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进步关键性措施。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环境也在随之变化,多元化的发展使得人才培养必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跨文化教育的研究可谓意义重大。首先,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也会增加,国家对于国际型人才的需求使得高等教育必须重视跨文化教育。其次,跨文化教育可以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促进本国经济与国际社会的交流。英语是国际交流中的重要工具,因此,必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跨文化教育。

2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现状

2.1教师缺少跨文化教育意识

2.2教材中跨文化教育教学内容所占比重低

2.3大学英语教学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

国内大部分高校的英语教学的主体力量以国内教师为主,且少有海外留学或进修背景;教学中能匹配英语外教的高校所占比例也不是高;学生第二课堂的英语活动也缺少跨文化教育的锻炼。因此,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导致了学生接触跨文化教育的资源有所局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解决,当学生真正面对跨文化问题时,会产生理解困难,无法感受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无法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3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策略研究

3.1平衡语言知识教学与文化教育

3.2将跨文化教育与跨文化交流实践结合起来

3.3构建跨文化教育多维平台

综上所述,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项需要长期实践的工程,想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真正实现高效、切实可行的跨文化教育,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更应主动担负起改变现状的重任,教师只有为学生的跨文化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鼓励学生勇于实践,才能有效的落实跨文化教育,实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作者:国佳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

参考文献

[1]尹立颖.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工作探析[J].高教学刊,2015(11):34-35.

[2]刘珊珊.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渗透[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0):247.

[3]董兵.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培训,2016(8):159.

关键词案例教学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可以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由于语言和文化背景差异的存在,你在和外国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和如何得体地去交流。

在当今社会,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速,整个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地球村,各国之间的商务活动交往日益频繁。由于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生活习惯、民族风俗等,各国各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也越来越明显,因此提高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经济效益在某种程度上会直接受到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影响。

全球化的这种发展趋势也加速促进了商务英语教学的发展和复合型经贸外语人才的培养,他们不仅要具备跨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掌握跨文化交往的技能。根据对一些有着涉外业务的用人企业进行的人才需求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英语能力、经验、专业知识技能、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几个方面是他们对商务英语人才的主要需求,而且对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出了直接要求的企业数量超过了半数。

1案例教学法的使用

美国教育学家JohnDewey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联系。”

案例教学法(case-basedteaching),顾名思义,就是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案例,也叫个案或者实例,一般是一种真实的典型性事件,其中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二十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的法学院和医学院将案例教学法真正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进行了使用,之后,随着其内容、方法和经验的不断完善,它被广泛、成功地运用于商业、企业管理学MBA、法学和医学等领域的教学和培训之中。由于案例教学生动、实际,具有仿真性、启发性和吸引力,能够使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得以有效地提高。

2案例分析是进行案例教学的有效方式

案例分析的最大特点也是最大优点就是它的现实性。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经贸人员需要突破常规思维的藩篱,利用已有的信息或资料进行仔细地甄别、分析并作出判断。

想要分析案例时做到得心应手,我们就需要加强对案例的分析能力的锻炼和增多处理案例的经验,因此大量的练习必不可少。而在练习的过程中,学会如何进行案例分析,即学会案例分析的方法至关重要也甚为有效。一般来说,案例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三个主要阶段:

首先我们先要对案例进行阅读,从而了解它的内容和具体情况。一般我们会先将其浏览一遍,了解它的一个大致情况,之后再进行详细的阅读。在快速浏览阶段,我们要做的只是理解案例内容,不要进行任何的思考和分析,看完之后就把案例先放到一边;在细读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握案例当中的事实和观点,对资料进行总结、整理,可以从冲突双方各自的角度以表格或是按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列出表现或事实。只要找到了其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那么就可以进入下一个分析阶段了。

除此之外,案例分析的角度问题也是需要我们注意的。一方面,我们要站在案例中当事人的立场上对问题进行观察与思考,体会他们当时身处的情境,而不是完全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去给予“纯客观”的分析和评价。这样我们才能对案例的情节有更真实、更确切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达到分析的目的。另一方面,想要对问题进行更全面、更综合地分析和解决,我们还需要从案例中主管者的角度出发,更好地对全局进行把握。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之上,我们建议要解决文化冲突、加强文化沟通。跨文化商务交流既有着冲突的一面,又有着融合的一面。对于案例分析学习者来说,其关键就在于研究如何去跨越文化差异的障碍,在两种文化的结合点上,寻找和建立一种交往模式,这种模式又是双方都能认可和接纳的、能够发挥两种文化优势的,从而去避免或减少以后类似的文化误解或冲突再次发生,更有效地达到交往的效果。

当然,案例教学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一些缺陷,由于我们通常都是随机从一个或几个案例中概括出某此一般性的结论,并且对案例的分析、研究结果也很难通过实践去进行验证,因此这种方法的有效性有限,对实践的指导和借鉴作用也是相对的。

3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

作为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和一种重要形式,如何能让课堂讨论教学有效地进行,一直以来都让广大教师倍感棘手。笔者在跨文化(商务)交流的研究和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案例教学的方法,建立了一些案例档案,将国外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规范的的操作理念及模式与适合中国教育特点的案例教学模式相结合,借此弥补教学当中的不足之处。我们一般以班组为单位来进行课堂上的讨论,在此我们以小组讨论为例,探讨有效的案例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

以上的基本步骤中融合了案例教学法和任务式教学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最困难的还是好案例的缺乏;以上教学模式的各个阶段、步骤如何更紧密地衔接、更合理地安排,如何弥补案例教学的不足等,也有待继续探索研究。

4结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而鉴于大多数师生都没有在西方国家生活、工作经验,仅靠课本知识去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是完全不够的,而跨文化交际案例教学则正好对此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弥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跨文化冲突发生的原因,增加对非语言行为的敏锐度,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对待异文化的适应能力,使得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在目前缺乏目的语语境的情况下,文化差异实例分析虽然不是唯一的手段,但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我们跨文化交际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提升,更多、更好的符合我国实际的教学方法一定会不断涌现。

L鼙疚氖俏浜荷涛穹裱г呵嗄晗钅靠翁猓骸渡涛裼⒂镒ㄒ笛缥幕患誓芰Φ呐嘌芯俊罚011Q010)研究成果之一

[1]Davis.LDoingCulture: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inAction[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1:187-217.

[2]张爱琳.跨文化交际[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培养手段

一、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

根据2009年我国制定的《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复合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其所要必备的各项能力当中包括“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教学要求》还进一步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细分为跨文化思维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及跨文化沟通能力。跨文化思维能力是跨文化适应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强调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跨文化适应能力是跨文化思维能力在跨文化环境下的进一步发展和交际活动前的心理准备,强调主动性和灵活应对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是思维能力及适应能力的综合运用,强调的是主体对交际策略的把握和有效实践。

严明在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有关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理论进一步对其构成加以细化,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特别是商务交际能力主要由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构成的主张。认知能力包括对文化、商务和交际的认知;情感能力包括跨文化移情和商务关系能力;行为能力则可细分为言语行为能力和非言语行为能力。

以上两种思路虽然各有侧重,但其所强调的培养方向和培养内容基本可以按照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对习得性能的论述加以总结和归纳,即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及态度五种素质。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框架中,言语信息主要指英语语言基本技能;智慧技能主要强调沟通实践能力;认知策略则着重强调跨文化背景和商务背景引入及交际策略;动作技能则具体强调商务交际实践环节的行为领域;态度主要强调心理调试能力和情感能力,特别是文化移情能力。以上五种素质中除英语语言基本技能外,其他四项都应被看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主要目标。

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手段

首先,注意对外国文化的介绍和导入,特别是外国文化中的社会价值观、习俗、准则和活动规则以及文化差异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帮助学生对中外文化现象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宽容度,使其能够独立进行系统分析、综合、比较和归纳。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和网络平台等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视觉和听觉等全方位的刺激和影响,帮助学生对跨文化背景知识和商务背景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加快其良好正确的认知策略形成,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跨文化思维能力。

其次,强化实践环节,努力为学生营造情境,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交际策略及文化理论进行交际行为模拟演练。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灵活使用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收集大量案例,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情景剧表演、辩论、电影赏析等,帮助学生熟悉跨文化交际情境和商务交际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觉自动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课堂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高弹性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及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三、结论

跨文化交际的出现和日益频繁是全球化进程的必然产物,是时展的必然结果,随之应运而生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则是这一社会经济现象在上层建筑层面的反映。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国高教界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研究和发展虽不是“方兴”,至少也绝不是“未艾”。如何适应历史潮流,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不断建设适用于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重实践、重多元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体系,并进一步深入研究我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将一直作为我院跨文化交际科研团队的工作重点,持续开展。

【参考文献】

[1]严明.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第七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论文集,2006.

一、跨文化教学研究概述

二、依托大学英语课堂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构建

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很多模式。Byram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涵盖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跨文化能力,而跨文化能力包含"文化知识、解释和关联技能、探索和互动技能、态度、跨文化敏感度"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因素(Byram1997:73)。文秋芳(1999)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两个板块组成:前者包括语言能力、语用能力、策略能力;后者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张红玲(2007)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态度、知识、行为三个层面14个项目构成。我们通过对本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知识模块比较欠缺,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从知识输入和实践两个核心层面来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建。

(一)对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提炼

(二)在输入西方文化的同时进行中西文化对比

(三)以输出为基础的课堂实践活动设计

三、结束语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词汇;跨文化;有效策略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跨文化交际是它的重要功能之一。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意识,也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从以往初中英语教学情况来看,教师没有对英语文化进行深层次的发掘,导致学生对英语知识及其文化的了解仅停留在表面,这对学生在实践中应用英语形成了阻碍。在全球化大环境下,培养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已成为中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只有让学生应用英语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才能真正实现初中英语教学的目标。

一、直接介绍,对英语文化形成系统的认识

二、对照比较,加深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识

三、案例导入,彰显跨文化交流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球化大环境下,掌握更多种语言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保障。英语是一门普及率比较高的语言,在我国基础教育中,要注重英语语言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以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从而真正实现英语词汇教学的目标。

[1]程华.英语词汇学视阈下的跨文化大学英语词汇教学[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5).

[2]徐颖卓.从外语教学到外语教育的转变———关于如何提升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效率的研究[J].才智,2013(29).

[3]裘晓青.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初中英语课堂模式初探[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4(19).

[4]沈泗珍.以学生为主体,打造高效课堂———人教版初中英语一节课教学案例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5(11).

【关键词】商务英语口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及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

1.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新概念,关于它的界定仍在不断讨论中。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它应由态度(attitude)、知识(knowledge)与技能(skill)三方面构成。笔者认为还应包括文化理解能力和交流能力。所谓文化理解能力,指的是在交流过程当中可以充分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存在的感知、情绪等差异,并以包容的态度进行交流;所谓交流能力指的是可以在有效克制文化背景差异的情况下,迅速的建立交际关系,解决出现的潜在的交际问题,达到最终的商业目的。

2.现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就目前的商务英语教学状态来说,口语是教学过程当中的弱项,其实不仅仅是在商务英语教学当中,在其他的外语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但是不同于一般的外语教学,商务英语的教学最终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便在工作当中有效地进行商务交流,达到既定的商业目标。实际上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当中,最大的问题不是学生发音不标准,而是没有将英语当做一种工具加以利用,对自己的口语没有信息。因此应当从这个方面来解决目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弱的问题。

二、影响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素

2.客观因素。能够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的客观因素很多,简单来说可以分为制度因素、教育方式因素、社会导向因素三个方面。所谓制度因素,是由于目前学生进行英语学习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英语交流功能的使用,如果考试当中不考口语,那么学生就没有动力去学习商务英语口语;所谓教育方式因素,是由于我国教师在进行商务英语教学的时候,更加注重对英语和商务知识的灌输,不注重实际应用教育;所谓社会导向因素,是由于目前的社会风气大多是就业论,所以学生会认为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没有用,只要找到工作就行。

三、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当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1.突出学生在口语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来说,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所以在上课的时候应当避免教师的填鸭式教学,采用更加灵活开放的形式,让学生开口说话。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让课堂的氛围更加轻松。通过采用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也乐于开口说英语。同时应当积极的进行行为引导,在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课堂环节设计之后,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激励和教育,当学生不敢开口说的时候,应当给予及时的激励,对于学生口语所出现的错误,应当及时的纠正,在课堂教育完成之后,应当对学生的优点进行放大表扬,激发学生后续的学习兴趣。

2.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应当通过有效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对于跨文化交流意识的认识,一般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例如可以模拟一个商务宴会的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文化背景的客商,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找到跨文化交流的重点和难点,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同时还可以借助于一些商务交流的失败案例,向学生说明这种商务活动当中对文化背景理解的重要性。

3.利用体验教学传播跨文化知识。体验教学是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当中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不同文化之间交流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的成功案例。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会国际商务礼仪,并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要做好体验教学,最好的方式就是利用一些影视作品进行讲解,一方面学生对这种方式比较感兴趣,另一方面,这种方式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有针对性的了解某些重要场景下的交流方式和交流特点。如果有条件,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方式开展教学。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人才;国际化课程体系

在英语教育方面,教师大多以传授外语知识和规则的角度去教育学生,很少存在以学习使用英语为中心的传授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培养外语交际能力的教育方式。因此,如何改变现行应试教育模式,构建国际化英语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在跨文化交际中培养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相应专业知识的人才,是我国当前人才培养的一大重点。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含义以及现状

1.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含义

跨文化交际是一种交际能力,这个可以是人之间的交流,也可以说是个人与公众(群体)之间的交流。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对于交际者交际行为的社会评价。现在所说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及背景下,各个交际者表现出来的交际行为,凭借社会人士对其做出的评价来评判交际能力的高低。

结合教学实践,跨文化交际能力指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为顺利完成交际所必需的,基于跨文化意识的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交际实践能力。

2.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

现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中国国际化人才在语言能力、语用能力、交际实践能力上表现不是很好。虽然中国文化水平值日益提高,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不是很乐观。

二、国际化外语人才

国际化外语人才不仅外语水平非常高,并且要求有较高的交际能力。国际化外语人才除了具备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之外,还需具备国际视野和民族情怀,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对于国际化外语人才而言,一方面要突出其国际化优势,强调人才的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这就需要专业知识、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要突出外语优势,强调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交际实践能力等,这就需要掌握国家的文化、民族习俗、价值标准等,以提高沟通交际效果。

三、构建国际化外语人才课程体系策略

1.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

全球化的推进,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们交往更加频繁。跨文化交际是全球化带来的一个鲜明特点。全球化的到来对我国固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何让当代学生在进行国际交往的时候尽快融入其中,加强与其他高校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和相同之处,还需要在生活中与不同高校学生进行交流。因为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容易受到自身主观意识的影响,看法片面,不利于其语言文化学习的进行。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学生只有亲自了解其所学文化的意识形态和日常表现形式,才能更容易接受和认识不同文化,正确看待和理解。

2.逐步建立完整的教材体系

3.吸取我国在外语人才培养方面的有益经验

尽管在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刚刚起步,并存在诸多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在这方面也有许多成功案例和值得借鉴的东西。对待这些,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利用。对于人才的培养,首先,在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比较,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其次,通过对文化的分析比较,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辨别能力;最后,要让学生正确认识不同文化,了解各种文化,让学习发挥学习积极性。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外语场景的真实再现,克服外语学习枯燥、易疲劳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4.参考和借鉴欧美国家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对欧美国家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欧美国家,其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多角度,人才培养目标的及时调整、完善,以及培养途径的实用性和多样性都是我国培养国际化外语人才需特别加强的地方。通过对比,可以清楚地发现我国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不足。其一是要做好对国内外外语人才的分析与预测,根据变化趋势,适当地调整培养规模和培养形式,同时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培养方式;其二是要打造优质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养和深造,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国际观念和专业知识。其三是完善教材内容,当前国内语言教材的内容并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我国应努力规划和引进国外内容新颖、素材多元化的原版素材,合理安排教材内容,并定期对部分内容进行替换,紧跟时代潮流,满足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实际需求。

四、总结

培养国际化外语人才涉及诸多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既无成熟的、现有的经验可以借鉴,又无成功的模式可以仿制。只有不断思考和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才能提高和完善,为我国高等院校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研究做出有益探索,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总之,在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科学建构课程体系,合理设置课程内容,使所培养人才符合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1]曹德明.高等外语院校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3).

[2]顾伟勤,梅德明.国际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谈上外国际公务员实验班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J].外语界,2008(5).

THE END
1.MBA书单推荐,商业精英必备经济学是商业决策和战略制定的基础,因此学习MBA就需要掌握一定的经济学知识。《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这本书作为畅销经济学教材,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大学的经济学课程中。这本书以清晰简洁的语言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领域。它通过生动的案例、图表和实际应用,https://www.mbachina.com/html/xw/20240219/578279.html
2.MBA联考每年的考试教材一样嘛?都有什么教材?谢谢首先,MBA联考必备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MBA联考综合能力辅导教材和英语辅导教材,这套书每年在七八http://xue.msczx.com/queinfo-23293.html
3.商务英语口语.拓展篇个人贷款 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初级)应试指导教材 ¥13.4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作者 余芳芳、尹晓霞、杨羚 主编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 版次 1 ISBN 9787313187765 定价 30.00元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页 【内容简介】 《国际商务英语》以培养应https://mbook.kongfz.com/579319/7552579003/
4.MBA书单,MBA必看的管理学书籍推荐如果你正在考虑攻读MBA,或者想通过自学来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书籍绝对是一个无价的资源。现在市面上各种各样的管理书籍层出不穷,但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书,却是一件颇为费神的事情。特别是那些想学MBA课程的人,可能会被一堆厚厚的书搞得焦头烂额,不知道从何下手。今天推荐三本我个人觉得MBA值得一看的管理书籍https://www.jianshu.com/p/31ac8b64fea1
5.MBA商务英语教材.pdf发布时间:2022-11-19发布于河北 浏览人气:447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10金币=人民币1元) MBA商务英语教材.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Through □ 维QGfiaOOu 向施)Q @@ (tec? GUM @QCD(30(3Q Q09 Q Q 第te00 ? \M k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1112/8106034043005012.shtm
6.mba商务英语教材word版.doc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mba商务英语教材word版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猜你喜欢 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自己被别人打了怎么办》.. 4页 实习合同大全 4页 中班健康公开课教案《玩具柜》 3页 动物的寓言故事 9页 答题卡模板选择题25题 5页 村委精神文明风貌标语大全 6页 第三课时数星星https://www.taodocs.com/p-471954774.html
7.MBA商务英语教程(管理类研究生系列教材)(豆瓣)本书适用于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相关专业学生以及对商务英语感兴趣的自学者。 我来说两句 短评 ··· 热门 / 最新 / 好友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 我要写书评 MBA商务英语教程(管理类研究生系列教材)的书评 ··· ( 全部0 条 ) 论坛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 当前版本有售 ··· 京东商城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557531/
8.MBA商务英语教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流规划系列教材融听、说、读、写、译等多项语言技能于一体,本书体系包括网络热身、导入活动、专业阅读教材、自测评估、复习练习、案例讨论、能力测试等。内容体现了MBA、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涵盖了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企业文化、商务沟通、经济全球化、电子商务、职业规划、领导力、创新与创业、https://www.sinobook.com.cn/b2c/scrp/bookdetail.cfm?iBookNo=1082179
9.《MBA商务英语教程(管理类研究生系列教材)默认规格》摘要书评京东JD.COM图书频道为您提供《MBA商务英语教程(管理类研究生系列教材) 默认规格》在线选购,本书作者:,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买图书,到京东。网购图书,享受最低优惠折扣!https://item.jd.com/10103025689011.html
10.《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大纲介绍电子商务;完成听、说、读、写、译练习;学生分组讨论电子商务的优缺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 《MBA商务英语》,赵伟礼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2.《商务英语阅读教程》,李明斐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https://mba.sdut.edu.cn/2011/0909/c1459a21664/page.htm
11.《MBA商务英语(附光盘)》(赵伟礼编)简介书评所属分类:图书>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公共课图书>外语>大学英语>硕士/博士图书>外语>行业英语>商业英语 本商品暂无详情。 价格说明 当当价:为商品的销售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会员使用优惠券、银铃铛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定价:是图书封底定价。 http://product.dangdang.com/20982802.html?point=comment_point
12.王立非任杰:我国商务英语教材发展现状及本文采用商务英语教材出版和论文两类数据,分析我国商务英语教材发展现状。研究发现,商务英语教材出版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出版教材共有八大类,以听说类教材最多,以大学生为最大使用群体。教材建设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体系不断完善、技能与知识类教材并重、种类和层次齐全。教材论文统计显示,教材研究与商务英语专业设立以及https://elt.i21st.cn/article/17615_1.html
13.小学课本英语,语文,数学都是哪个出商务英语考试帮考网答疑老师 资深老师 10-21 TA获得超过2689个赞 辽宁鲅鱼圈小学课本一般使用的是人教版,英语、语文、数学教材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下一篇:英语考了88分,怎么写反思200字推荐视频 30 学习商务英语BEC初级需要具备怎样的基础?:学习商务英语BEC初级需要具备怎样的基础?根据BEC考试大纲的要求,学习BEC初级需要https://www.bkw.cn/cbzg/ask/2543189.html
14.中央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商务英语学习动机与现状调查你认为自己在研究生期间的商务英语学习效果不满意的原因是( ) 个人努力程度因素 课程教材问题 教师授课因素 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因素 外语学习环境因素 其他 除了课堂英语学习,你学习英语的其他方式是___(可多选) 晨读和背诵 参加培训机构 阅读英语报刊书籍 看英语电影和电视剧 其他___ 你认为研究https://www.wenjuan.com/m/j/BruaI3/
15.商务英语需求调查分析然而,文献检索结果却表明,涉及MBA商务英语需求调查和分析的研究仅有一项。肖芬运用ESP需求理论,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员进行了需求调查,其内容包括学习动机及兴趣,教学方法、手段,教材使用,课堂教学,课程安排以及课程评估等[1].此项研究显示了需求分析的重要性。但是,它的受试有一半是接受https://www.cnfla.com/yingyu/632080.html
16.BEC中级作文课程电子版教材BEC 中级写作电子讲义 主讲:孙能武 欢迎使用新东方在线电子教材 第一讲 BEC 写作概述 本课程安排简介 写作共 6 次课,第 1 次讲概述。 BEC 写作简介: 商务报告类 注意:BEC 不是单纯的英语考试,也不是考察商务知识。对策:学习、模仿高水平的论文 例题解析: ? You work for a company which produces https://doc.mbalib.com/view/734ab849934c61cf8cadf2cdc7f4f461.html
17.国际市场营销论文商务英语专业中《国际市场营销》课程中的英语是一种具有独特用途的英语,在教学语言、师资、教材等方面和管理学院设置的《市场营销》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开展双语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但双语教学运行期间出现一些问题,要结合实践从教师、教材、教学模式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 https://www.youfabiao.com/fanwen/21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