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意见》指出,各地中小学教师培训要以实施好基础教育新课程为主要内容,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和个性化需求为工作目标,实行教师培训需求调研分析制度,建立与中小学校共同确定培训项目的新机制,并根据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提高培训和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等教师发展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还要将这些要求贯穿于培训规划、项目设计、组织实施、质量监控全过程。
问:如何改进教师培训的内容?
答:《意见》指出,各地要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以典型教学案例为载体,创设真实课堂教学环境,并结合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开展主题鲜明的技能培训,且实践性课程应不少于教师培训课程的50%;还应遵循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师德教育和信息技术作为通识课程,列入培训必修模块。国家应制订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各地要加强优质课程资源建设,重点建设典型案例和网络课程资源,积极开发微课程。
问:如何转变教师培训的方式?
答:《意见》指出,各地要针对教师学习的特点,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通过现场诊断和案例教学解决实际问题,采取跟岗培训和情境体验改进教学行为,利用行动研究和反思实践提升教育经验,并强化学员互动参与,增强培训的吸引力、感染力,确保培训实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大力推动置换脱产研修,将院校集中培训、优质中小学“影子教师”实践和师范生(城镇教师)顶岗实习支教相结合,为农村学校培养骨干教师。还要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加大对体育、音乐、美术等师资紧缺学科专兼职教师和民族地区双语教师的培训力度。
问:如何激发教师参加培训的动力?
问:有哪些方式可以为教师提供便捷的培训?
答:《意见》指出,各地要积极推进教师网络研修社区的建设,推动教师网上和网下研修结合、虚拟学习和教学实践结合的混合学习的开展;开展区域间教师网上协同研修,促进教师同行交流;培养网络研修骨干队伍,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师培训常态化。各学校要引进优质培训资源,建立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通过集体备课、观课磨课、课题研究等方式,丰富研修主题,促进教研与培训的有机结合,切实发挥校本研修的基础作用。各地还要推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的整合,推进高等学校、培训机构与中小学结对帮扶,鼓励建设教师培训创新实验区,推动培训模式综合改革。
问:如何建构一支强有力的培训者队伍?
答:《意见》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建设培训专家库,实行动态调整,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优秀培训者队伍。要注重遴选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作为兼职培训者,所占比例不少于50%,并将其承担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认定的培训任务计入教学工作量,建立工作绩效考核机制。高等学校兼职培训者要积极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和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培训需求。专职培训者要切实深入中小学校开展每年不少于2个月的研究与实践,且每年参加研修不少于100学时。各地要为专兼职培训者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应加大对专兼职培训者的培训力度。
问:如何加强培训管理?对培训的实效可以展开哪些评估工作?
关键词:远程教育;助力;教师培训
一、“国培计划”的要求与远程培训的特点
近年来,“国培计划”注重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不断拓宽培训渠道,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果,得到参培教师的普遍欢迎,参培教师的抽样调查总体满意率在90%以上。远程教育教师培训呈现出明显的特点。
2.培训方式灵活多样。远程教师培训运用混合学习方式,即培训是以自主学习为主,集体研讨(包括在线研讨)、与学科专家面对面交流、在岗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的。根据广大教师需要,培训以学科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整合和开发优质的培训资源,同时注重组建高水平的专家导学团队,进行远程培训的教学指导、答疑解惑、线上交流、学习评价和校本研修等工作。安徽省根据“国培计划”项目实施方案,探索实践的“骨干培训与远程培训相结合,培训与教研相结合,在线学习与在岗实践相结合,远程培训与联片研修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和管理机制,收到良好效果。
3.评价机制初步形成。远程教师培训的评价考核机制初步形成,比如,采用表现性评价和校本评价相结合、平时作业和阶段检测相结合、过程性学习与实践性考核相结合、合格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网络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对学员培训绩效进行综合考核、评估、总结,促进了教师培训工作的健康推进。
二、远程培训的基本现状
教师远程培训是指通过音频、视频、课件等形式,运用实时和非实时互联网信息技术将远程课程培训传输到受训教师那里的一种全新教育形式,真正体现了网络资源共享、快速便捷和跨越时空的优势。发展教师远程培训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教师继续教育的战略抉择,是时展的迫切需要。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和瑞士等,积极开展教师远程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国的教师远程培训也得到了政府和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以及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普遍欢迎。教师远程培训已经成为当前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国际潮流。
三、助力推进的基本策略
1.树立先进培训理念。远程教育是网络时代的必然趋势。领导者、管理者和参训者都应转变观念,坚定信念,增强运用远程培训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新培训理念是提升教师培训有效性的首要选择。从理论上讲,培训可实现三种需求:获取知识、获得能力和改善行为。教师培训的终极目的是改善行为,是把所学知识转化成实际能力,让潜能转化为显能,发挥培训对知识所起的“解调器”和“放大镜”作用。远程培训还可以培养教师的现代意识及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媒体的多种能力,培养和树立教师的现代教学理念、学习行为、教学行为以及生活方式。
关键词:;哲学专业;政治教师
北师大的程光泉教授说:“高中政治教师应是理论的学习者和传播者,政治情感的激发者与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者,道德理想的先行者和思想品德的塑造者,价值观念的引领者和时代精神的体现者,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一、重视量的积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1.积累本专业的理论知识
高中政治理论知识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法律等领域,如果没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是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政治教师的。
2.多积累课堂经验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重要平台。所以每一次上课,教师都应该做好充分准备,并在课后及时、深刻反思。同时,高中政治课堂形式丰富,所以,政治教师还应该在不影响自己教学的情况下,走出学校,向其他学校的优秀老师学习。
二、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在矛盾中推动自身专业成长
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也会充满矛盾,而能直面矛盾、解决矛盾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1.借助备课组的力量
特别是组里集体备课、赛课和评课活动,对教师发现自身专业上的不足,取长补短有很大的帮助。
2.充分利用校外资源
2011年开始,浙江省推出了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平台,旨在提升教师素养。本人也积极借助这个平台,参加温州市教师教育院政治学科的《目标定位与达成》的专题培训。在短短的三天培训中,我对政治教学目标的定位和达成有了更为准确而全面的认识,这让我在后来的教学中更加准确地把握住了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推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哲学告诉我们:正确的意识对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所以,教师在专业成长中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以更好地引领自己发展。
1.有创新精神
美国创造教育权威史密斯告诉我们:“创新型教师应该是吸收教育科学的新成果,把它们积极地运用到教学中,而且发现新的实际可行的办法的人。”
2.有以学生为本的精神
教师促进自己专业成长的最根本目的是教好学生。所以,我们只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才能更好地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只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才能使自己的专业成长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王瑞清.借力政治学科组建设给力教师专业发展[J].素质教育,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