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代际学习项目发展:欧洲经验与中国图景

【刊载信息】王国光,庞学光.2020.“互联网+”时代的代际学习项目发展:欧洲经验与中国图景[J].中国远程教育(4):26-35.

【关键词】互联网+;代际学习;终身学习;信息技术;数字游戏;比较研究;积极老龄化;老龄化社会

一、

问题的提出

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的推行,信息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引领性趋向,教育领域也在“重塑一个开放创新的新的教育生态”(赵国庆,2015)。《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形成更加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2018年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继续强调“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代际学习(IntergenerationalLearning,IGL)作为“发生在不同世代人群之间的互动学习过程和体验”(Geeraerts,etal.,2018),是一种契合终身学习和智慧社会发展的新兴学习方式,在促进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代际转移,缩小代际数字鸿沟,消除代际隔阂,改善代际关系,以及促进人口积极老龄化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与教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一方面考验着人们的数字能力和信息行为,激发着年老世代与年轻世代之间的代际学习需求;另一方面也为代际学习项目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提升着代际学习的便利性和创新性。

二、

代际学习及代际学习项目的时代特征

(一)代际学习的概念阐释

(二)代际学习项目及其初期发展特征

(三)“互联网+”时代的代际学习项目特征

随着代际学习研究的深入以及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ICT)的发展,代际学习项目逐渐呈现出多议题、多形式和多情境等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二,在代际学习项目的形式方面,利用新兴技术促进世代间交流,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代际学习形式已经大势所趋。例如,Kenner等(2008)基于已有研究关于ICT有利于促进儿童学习的研究结果,依托伦敦东部的一项代际学习项目,重点探讨了计算机在祖父母与孙子女进行代际学习时的作用。他们认为年轻一代可能在计算机操作方面拥有较强的能力,而年老一代在识字和其他学习领域拥有更多的经验,并通过对视频记录的计算机活动进行多模态分析,揭示了世代之间教和学的互惠性,证实了在代际学习活动中加强ICT使用的必要性。同样,有研究者认为,在传统的代际学习项目中,虽然教育工作者和老年学家创设了课程、讲习班和各种面对面交流的服务学习机会,但是协调不同世代人群之间的互动具有一定的时空局限性。因此,Chase(2011)设计了“代际电子邮件伙伴项目”(IntergenerationalE-mailPalProject),试图通过结构化的电子邮件程序进行代际经验交流。该研究证明,利用电子邮件进行异步通信对促进学生与年长者之间的互动与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此外,Patricio等(2016)也认为,由社会媒体和新技术支持的代际学习项目,将更具创造性、刺激性和表现力。

其三,在代际学习项目的情境方面,支持代际接触,实现代际学习的场所——“代际接触区”(IntergenerationalContactsZones)范围逐步扩大(Whitehouse,etal.,2018)。线下情境包括家庭、学校、儿童照料中心、老年中心、企业、社区、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场所;线上情境涉及博客、社交网络等共享的在线空间。

总之,这一时期的代际学习项目网络化特征明显。一方面,ICT作为重要的技术手段融入代际学习项目,激发着人们的代际学习需求,也促进着代际学习项目的变革与创新;另一方面,由于每个个体都可以同时归属于不同类型的世代,而随着代际学习需求的增长和学习便利性的提升,个体分别与不同类型世代之间的关联性增强,逐渐形成一个多元关系相互交织的代际学习网。

三、

“互联网+”时代的欧洲代际学习项目发展经验

(一)明确代际学习项目的目标与主题

表1欧洲典型的代际学习项目案例

(二)推进代际学习项目的多层级发展

目前,欧洲已开发的代际学习项目层级分明,按照施行范围由大到小形成欧洲性(European)、全国性(National)、区域性(Regional)和地方性(Local)四个级别。

其一,“欧洲性”代际学习项目涉及范围最广,主要由欧洲多个国家以联盟形式共同参与同一主题的代际学习项目。例如,项目1依托欧盟的终身学习计划,在德国、奥地利、斯洛文尼亚和比利时等国家的跨国合作下,率先举办了15场代际新媒体创意研讨会,通过共同制作艺术媒体作品等方式,促进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的艺术学习与交流(EMIL,2014)。

其二,“全国性”代际学习项目主要由某一国家组织,在国内各个地区相继展开。例如,项目4是由拉脱维亚于2008年在本国内部开始组织实施,并率先在首都里加和维兹姆、库尔兹姆、泽姆盖尔和拉特盖尔等地区启动。该项目计划到2018年使30,000名老年人完成ICT课程的学习,防止他们因技术障碍而受到被社会排斥,与此同时帮助年轻人获得教学技能、同理心、耐心、宽容等方面的提升(Grignoli,etal.,2015)。

其三,“区域性”代际学习项目主要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进行。例如,项目6是由西班牙的巴利亚多利德大学和巴利亚多利德市2007年发起,在市域范围内持续开展的。该项目首先选择一栋公寓楼,分别将17套和14套公寓分配给大学生和老年居民使用,并在公寓楼顶部设立公共房间、计算机室和一个小菜园作为代际接触区,以充分促进两个群体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学习,帮助他们维持良好的社会关系。待这一计划取得令人满意的代际学习效果之后,随即在该市的其他公寓楼中也启动类似的计划(EMIL,2014)。

其四,“地方性”代际学习项目所涉及的范围最小,主要是由某一地方特定机构根据具体的发展情况而开展的针对性活动。例如,项目7在荷兰某一地方疗养院展开,目标群体是住在疗养院的老年人和在同一疗养院工作的年轻员工,由年轻员工组织iPad课程训练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ICT技能,同时培养年轻员工的移情能力。项目8在比利时埃克伦地区的“de3hoek”小学开展,目的是提供代际接触机会,让当地小学生与祖父母互相传授感兴趣的内容(Grignoli,etal.,2015)。

(三)强化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的支持力度

首先,欧洲就代际学习项目发展给予了很大程度上的政策支持。在大多数欧洲国家,代际学习是一个由政策驱动的概念,并没有一个自下而上被纳入政策的过程。首先,欧盟的政策举措和资助方案将代际学习视为一种具有多重目的的工具,用以帮助老年人获得ICT技能,增强独立性,进而融入社会和经济生活。例如,欧盟委员会于2012年制定战略重点,为以下事项提供资金支持:帮助老年公民获得应对时代变化并保持社会活跃度的必备技能;增加老年人对年轻人的学习的贡献;开发跨代和家庭学习的创新方法,等等。在欧盟青年行动计划(TheEUprogrammeYouthinAction)中同样有支持代际学习的举措,如“世代对话:团结一致的方式(DialogueBetweenGenerations:OneWaytoSolidarity)”。此外,欧盟通过高级志愿者计划(SeniorVolunteeringProgramme)募集志愿者参与代际学习项目,并资助不同国家的高志愿者相互交流(ENIL,2012)。

其次,在欧洲北部的挪威、爱尔兰、英国、芬兰和瑞典等国家,由政府或民间组织通过代际渠道捐款资助各种代际学习活动的传统由来已久。一些国家已经制定了战略计划,以便采取连贯一致的行动支持代际学习项目,使隐性知识通过有效的方式实现代际传承。例如,终身学习机构Vox是挪威教育和研究部的一个机构,作为国家教育和技能政策顾问在促进代际学习项目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罗马尼亚,国家政府和地方当局日益认识到老龄化和社会凝聚力是需要通过代际学习政策和方案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政府的支持下代际学习项目发展卓有成效。在德国,联邦部设立了专门的工作组,鼓励开展多样化的代际学习,并将代际学习视为国家优先事项和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手段。在爱尔兰,国家政府组织NALA及其分支机构重在支持代际学习实践,提高社区的参与意识,促进代际志愿服务活动。同样,“年龄行动”(AgeAction)作为爱尔兰的慈善机构,也积极推出“世代团结”(GeneratesTogether)等代际学习方案,致力于缩小代际隔阂,消除社会孤立现象。在西班牙,有约60%的公共组织和30%的私人机构发起代际学习项目,且制定的代际学习计划数量不断增加(ENIL,2012)。

(四)创设ICT驱动的代际学习支持平台

欧洲的代际学习项目不仅仅局限于促进年老世代在数字产品使用、人际交流等方面的能力提升,更是为了帮助不同世代提升个体自主性,进而获取更广泛的信息服务和信息资源。创设ICT驱动的代际学习支持平台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泛在学习空间,促进更为灵活、更具弹性的代际学习项目发展。对此,欧盟委员会和欧洲各个国家予以足够重视,并已取得一些成效。本文主要以Aware平台和ProMe平台为案例进行分析。

1.Aware平台

图1Aware平台模块分布

2.ProMe平台

图2ProMe平台用户角色类型

四、

“互联网+”时代的中国代际学习项目发展图景

我国的代际学习思想与实践早已存在于家庭这一提供老年照护和传播代际知识的基本单位中(李俏,马修·卡普兰,2017),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在社会服务等领域出现。但多以零散性、一次性的代际学习活动为主,缺少系统性、持续性和互惠性的代际学习项目设计与推广,也缺少立足于“互联网+”时代所型构的代际学习项目发展图景。为此,可以以代际学习项目发展较为成熟的欧洲模式为借鉴,通过行之有效的途径使我国的代际学习项目向着线上-线下联动配合、家庭-组织-社区-社会四元多维情境共存、多方组织与技术支持协同促进的可持续化方向发展(见图3)。

图3“互联网+”时代的中国代际学习项目发展图景

(一)明确目标群体,扩展代际学习项目的惠及范围

(二)纳入政策视野,助力代际学习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三)开发代际数字游戏,加强代际学习网络平台建设

参考文献

向上滑动阅览

付本臣,孟雪,张宇.2019.社区代际互助的国际实践及其启示[J].建筑学报(2):50-56.

李静.2018.代际互助:“成功老化”的模式创新[J].东岳论丛(5):61-66.

李俏,贾春帅.2019.代际项目的西方脉络与中国图景:名实之辩与实践检视[J].宁夏社会科学(1):122-129.

李俏,马修·卡普兰.2017.老龄化背景下的代际策略及其社会实践——兼论中国的可能与未来[J].国外社会科学(4):54-63.

刘奉越,陈醒.2018.代际学习的国际研究进展与动向——兼对中国代际学习研究的审视[J].远程教育杂志(3):94-104.

柳瑞雪,石长地,孙众.2016.网络学习平台和移动学习平台协作学习效果比较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J].中国远程教育(11):43-52,80.

牛勇,高莹.2018.图书馆代际学习服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7):54-57,96.

史昱天,赵宇翔,朱庆华.2017.代际学习:连接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的新兴研究领域[J].图书与情报(2):63-71.

王斌.2019.数字化代际冲突:概念、特征及成因[J].当代青年研究(1):116-122.

汪长玉,左美云.2018.代际和同辈知识转移对年轻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6):893-900.

徐孝娟,赵宇翔,吴曼丽,蒋佳新,李霖.2017.境外代际学习的研究进展及前沿展望[J].远程教育杂志(2):87-96.

张锐昕,李博.2014.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学活动的现状、问题及需要的支持——以吉林大学电子政务系为例[J].电子政务(3):20-28.

赵国庆.2015.“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N].光明日报,06-09(14).

Bjursell,C.(2015).OrganizingforIntergenerationalLearningandKnowledgeSharing.JournalofIntergenerationalRelationships,13,285-301.

Chase,C.A.(2011).AnIntergenerationalE-mailPalProjectonAttitudesofCollegeStudentsTowardOlderAdults.EducationalGerontology,37,27-37.

Cucinelli,G.,Davidson,A.L.,Romero,M.,&Matheson,T.(2018).IntergenerationalLearningThroughaParticipatoryVideoGameDesignWorkshop.JournalofIntergenerationalRelationships,16(1-2),146-165.

Franz,J.,&Scheunpflug,A.(2016).ASystematicPerspectiveonIntergenerationalLearning:TheoreticalandEmpiricalFindings.StudiaPaedagogica,21(2),25-41.

Geeraerts,K.,Tynjl,P.,&Heikkinen,H.L.T.(2018).Intergenerationallearningofteachers:whatandhowdoteacherslearnfromolderandyoungercolleaguesEuropeanJournalofTeacherEducation,3,1-17.

Gerpott,F.H.,Lehmann-Willenbrock,N.,&Voelpel,S.C.(2017).APhaseModelofIntergenerationalLearninginOrganization.AcademyofManagementLearningandEducation,16(2),193-216.

Grignoli,D.,etal.(2015).TheDevelopmentofAEuropeanLearningModelforIntergenerationalLearning:Guts(GenerationsUsingTrainingforSocialInclusingin2020).RegionalReview/RegionalaisZinojums,11,109-118.80425_334188.html

Kenner,C.,Ruby,M.,Jessel,J.,Gregory,E.,&Arju,T.(2008).IntergenerationalLearningEventsAroundtheComputer:ASiteforLinguisticandCuituraiExchange.LanguageandEducation,22(4),298-319.

Kostopoulos,G.,Neureiter,K.,Papatoiu,D.,Tscheligi,M.,&Chrysoulas,C.(2018).ProMe:AMentoringPlatformforOlderAdultsUsingMachineLearningTechniquesforSupportingthe“LiveandLearn”Concept.MobileInformationSystems,12,1-8.

Mannheim,K.(1952).Theproblemofgenerations.InPaulKegskemiti(ed.).EssaysonthesociologyofKnowledge(2nded.).London:Routledge&KeganPaul,276-322.

Patricio,M.R.,&Osorio,A.(2016).IntergenerationalLearningwithICT:ACaseStudy.Studiapaedagogica,21(2),83-99.

Pelka,B.,Kaletka,C.,&Diaz,A.,etal.(2012).E-Scouts:IntergenerationalLearninginBlendedEnvironmentsandSpaces(IBLES)forinclusion[C]//Eden2012Conference:OpenLearningGenerations-ClosingtheGapFrom“generationY”TotheMatureLifelongLearners.

Pinazo-Hernandis,S.(2011).IntergenerationalLearning:AWaytoShareTime,Experiences,andKnowledge.AFieldtoDevelop.JournalofIntergenerationalRelationships,9,115-116.

Sanchez,M.,Whitehouse,P.,&Johnston,L.(2018).IntergenerationalLearningandEducationinSchoolsandBeyond.JournalofIntergenerationalRelationships,16,1-4.

Thygesen,E.,Leifson,R.M.,&Martinez,S.(2014).UsingICTtrainingasanarenaforintergenerationallearningexperience.Acasestudy.ScandinavianConferenceonHealthInformatics,21,9-15.

Underwood,H.L.,&Dorfman,L.T.(2006).AViewfromtheOtherSide.JournalofIntergenerationalRelationships,4(2),43-60.

Whitehouse,P.,George,D.(2018).FromIntergenerationaltoIntergenerative:TowardstheFuturesofIntergenerationalLearningandHealth.JournalofIntergenerationalRelationships,16(1),196-204.

作者简介

王国光,在读博士研究生,副编审,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职教论坛》编辑部(330038)。

庞学光,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大学教育学院(300072)。

项目信息: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高职教育标准质量研究:基于比较的视角”(编号:15ZD3LYB026)研究成果。

THE END
1.搭建高效网络课堂管理平台:实战经验分享在搭建网络课堂管理平台之初,我们首要考虑的是平台的整体规划与架构设计。这包括明确平台的功能定位、用户群体、技术选型等。通过综合考量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及用户体验,我们设计了一个既符合教育规律又便于操作使用的平台框架。 1. 需求分析 深入了解师生需求,确保平台功能全面覆盖教学、学习、管理等各个环节。 https://www.batmanit.cn/blog/j/23350.html
2.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方案(精选6篇)(1)资源、教学、实训、管理一站式服务,打造职业教育网络学习新机制 项目通过建设资源共享、网络教学、仿真实训、教学双主体档案系统、过程管理于一体的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数字化信息化教学平台,实现学校汽车专业职业教育一站式云服务,实现优质教学资源与理念的共建共享,为网络教育创造条件,打造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网络学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diaq9.html
3.温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系统温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系统以提供网络课程资源、网络培训为主的大型、专业在线学习服务平台,专门为专业技术人员、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中小学教师等服务https://wzjx.ylxue.net/
4.远程网络培训在线学习平台的建设远程网络培训在线学习平台的建设 刘庆辉 开通知网号 【摘要】: 远程网络培训平台是一种开放型的、以学习者为主的自主学习模式,学习者可以在Internet环境下,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完成预期的学习活动。远程网络培训在线学习平台是针对鞍钢学员开发的远程网络培训平台,它较好地解决了国有大型企业员工培训过程中普遍存在的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141-1016218143.htm
5.vivo互联网机器学习平台的建设与实践如何让推荐系统的模型迭代更高效,用户体验更好,让业务场景的效果更佳,是机器学习平台的一大挑战,如何在成本、效率和体验上达到平衡。 从下图可以了解到,整个模型加工运用的场景是串行可闭环的,对于用户的反馈需要及时进行特征更新,不断提升模型的效果,基于这个链路关系的基础去做效率的优化,建设一个通用高效的平台是关https://www.jianshu.com/p/1cd4989b7326
6.湖北省建设教育协会网络学习平台学员 培训机构 管理部门 登录 个人注册 忘记密码? 提示:为了您有更好的学习体验,推荐使用谷歌浏览器!https://bdy.eceyun.net/
7.[转]教师网络空间应用案例——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网络学习平台一、内容建设 (一)个性化设置合理,主题鲜明,特色突出。 整个网络学习空间以“融创”为核心,专注于“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网络学习平台”,以网络社区“阳光AI少年科学院”为载体搭建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的平台,深入融合到信息科技课堂的每一节课的教与学,创造一个师生网络学习与交流信息科技知识的创新平台。 https://yun.zjer.cn/space/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63086&id=39521376
8.智慧校园云教室项目建设方案云桌面产品及云桌面虚拟化方案供应商目前,云计算以其特有的优势正在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和部署于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如建设大规模共享教育资源库 、构建新型图书馆 、打造高校教学科研“云”环境 和创设网络学习平台等。 1.2 需求分析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方面就是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教学系统,它能使以往靠多种设备、技术才能实现的课堂多媒体教学集计算机于一https://www.yun0101.com/xwdt/hyxw946.html
9.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网络学习平台欢迎登录 记住密码 登录http://xjbt.gxk.yxlearning.com/
10.线上教学平台建设方案范文(通用10篇)线上教学平台建设方案范文(通用10篇)1 一、教学现状 截至目前,一年级组数学的新课教学任务已全部完成;语文还有两课和一个语文园地。我们打算让学生在家借助拼音先把课文读熟,生字认会、会写,等疫情散后返校再上,其他非统考科目已完成当堂学习评价。 二、线上教学任务: https://www.unjs.com/fanwenku/413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