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实训总结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招聘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本台记者毛明博报道:

(一)交流表达能力实训教学内容

从信息传播的方向而言,交流表达能力由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两部分构成。理解能力是信息输入的能力,表达能力即信息输出的能力。继而,根据信息传播的途径,理解能力分为口头的信息输入-倾听能力和书面的信息输入-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则同样则包括口头的信息输出-交谈讨论能力以及书面的信息输出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如图1所示:能力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按照教学目标层次的由低到高,这四项能力的教学也可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等级的能力点,这些能力点是基本的教学单位,详细见图2所示:

(二)交流表达能力实训教学方法

交流能力的实训需要有科学的方法,由于倾听、阅读、交谈讨论、书面表达这四项能力各有其特点,因此在实训教学中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每种能力的实训过程都会采取不止一种的教学方法,而每种教学方法也都不局限于只在某一项能力的实训中使用。但本文为了更好地说明教学设计的特点,只集中阐述每项能力实训教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教学方法,并且选取其中一个能力点,对其具体实训教学实例进行展示和分析。1.倾听能力实训教学实例由于倾听在交流表达能力中的重要性常常被忽略。同时,倾听能力的培养相对抽象和困难,因此适宜运用的是能够迅速引起学生兴趣的活动教学方法。

活动教学法,也称活动型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一般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学情境,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设置,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参与阅读、讨论、游戏、学具操作等去学习知识的课堂教学方法或过程。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学生参与活动,通过听觉、视觉、空间知觉、触角等在大脑指挥下协同活动而获取知识。按照上文所说的教学设计安排,接下来,将选取倾听能力中的初级能力点-“认识倾听,把握倾听内容”作为实训教学主题,进行活动教学法的实例分析。〔实训主题〕认识倾听,把握倾听内容〔活动目标〕认识到倾听的重要性,体会“倾听”在人际沟通时所产生的效果。〔活动程序〕:

(1)三人一组,未满三人者,则分派到他组成四人一组。

(2)每组三人(或四人)轮流当说话者(一次一人),倾听者(一次一人)、与观察者(一至二人),每人皆须分别当过三种角色,体会每种角色的立场与感觉。

(3)三种角色的任务如下:说话者:在五分钟内主动引发各种话题。倾听者:只扮演听与响应的角色,不主动引发任何话题。观察者:不介入说话者与倾听者的对话,只负责观察两人的对话情形。

2.阅读能力实训教学实例

他一算,如果他要求解除合同,还要向公司交纳近1万元的违约金。〔案例分析〕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案例:

(1)张同学在阅读合同资料的时候,忽视了什么重要问题。

(2)辨别阅读资料中所涉及事实、观点及知识的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和实用价值,是阅读能力的哪个组成部分。

(3)为了避免犯张同学这样的错误,我们必须对自己的能力做怎样的提高。〔案例总结〕

(1)阅读能力不仅仅包括识别信息、理解内容,在做好这两步后,我们还需要进行阅读的第三步-分析资料内容、辨别是非真伪。

(2)对读物的内容、形式和观点进行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抓住阅读材料内容本质是阅读能力的重要能力点,不可忽视。

3.交谈讨论能力实训教学实例

按照上文所说的教学设计安排,接下来,将选取交谈讨论能力中的中级能力点“运用谈判技巧,恰当调控对话”作为实训教学主题,进行案例分析教学法的实例分析。〔实训主题〕运用谈判技巧,恰当调控对话〔情境模拟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商务洽谈和谈判能力〔情境模拟内容和步骤〕模拟加薪谈判四人一组,一位扮演某公司职员,一位扮演老板,公司职员就“要求加薪的问题”与老板谈判。另两位作评判员,评估谈判双方的表现。〔情境模拟实施要求〕:

(1)双方对话要在10个回合以上。

(2)谈判前做好法律、政策方面的资料准备,要有理有据,避免空谈。

(3)运用语言技巧,注意双赢的原则运用。

(4)两人一组轮流进行,互相评估。

〔情境模拟教学总结〕:

(1)在实施前要充分准备。教师应通过自己的实际操练或在头脑中的预演掌握模拟的各个环节,并预测模拟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及相应的处理策略,以便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3)实施教学后的反思。通过回顾总结,可以从中得到经验,受到启发,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发扬成绩,克服缺点,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及教学效果得到不断的提离。

4.书面表达能力实训教学实例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按照上文所说的教学设计安排,接下来,将选取书面表达能力中的初级能力点“选择基本文体,撰写简单文稿”作为实训教学主题,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例分析。

〔实训主题〕“选择基本文体,撰写简单文稿”〔任务内容〕根据招聘启事写求职简历〔任务实施内容和步骤〕长沙市公安局某分局因工作需要,公开招聘部分协警工作人员,具体要求、报名办法和报名须知如下(略)请根据招聘启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运用简历写作基本技巧,写一份求职简历。

〔任务实施要求〕

(1)简历的格式要规范,基本内容如个人基本资料、联系方式、工作经历、个人特长等要齐备。

(2)必须根据招聘启事的需求,有所选择的介绍自己,能够突出重点和亮点。〔任务实施评价〕

(1)学生相互交换简历,阅读后说说简历的内容是否完备,格式是否规范。

(2)判断简历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语言是否通顺,表意是否清晰准确,相互给出“好”、“较好”、“一般”的等级评价。

交流表达能力实训教学设计小结

关键词:中职学校;商务英语;课程改革;建议

商务英语专业是以培养具有相对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商务管理理论,具有相对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的的专业英语专业的分支,它的特色鲜明,专门为社会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因此,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改革在中职学校的教育中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将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改革做好,就需要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接下来,本文就总结实践中的一些现状问题,给出建议。

1当前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困惑

虽然我国已经有许多中职学校开展了商务英语这一门专业,但是,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得不到社会各外贸企业的认同。很多外贸企业会抱怨说招聘的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差,职业能力不行,与社会脱节,无法顺利上岗,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对毕业生进行岗前培训。而有些企业就不愿花费精力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新招聘的学生进行培训,所以招聘时都要求有两三年的工作经验。于是人才招聘市场就变成了双方抱怨,学生抱怨用人单位门槛高,就业难,招聘单位抱怨毕业生专业素质差,招人难。

如果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立刻上岗,做到岗位零适应期,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因此,改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状,将课程改革进行到专业教学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解决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各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2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的建议

2.1应对需求,调整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部对职业中等学校教育目标的明确界定,中职学校需要培养的人才是具有良好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的劳动者和初中级技能型人才,而商务英语专业需要培养的则是掌握商务英语服务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适应社会经济和外经贸行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中职学校应根据这些界定,调整教学方案,按照教学目标培养人才。

2.2适应改革,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对一所学校来说,提高办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是师资力量的强大,同时,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也是学校深化改革强化技能、打造特色的关键。很多中职学校在商务英语专业方面师资力量匮乏,培养渠道贫乏,专业实践能力差。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建议进行整改。

第二,加强各中职学校间商务英语教师的交流,多到兄弟学校进行访问学习,有利于完善商务英语教师教学方式的不足,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兄弟学校的教学氛围和特色教学方式,完善和提高本校师资队伍水平。

第三,除了专职教师的聘用,还要兼顾实习和兼职教师的聘用,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教师作用,让在编教师和兼职教师多加交流,有利于本校在编教师吸取新的思想的教育理念,也有利于学校对教学进行深化改革。

2.3调整课程,改进培养模式

培养的目标已经改变,那么,培养模式也需要进行相应改变。学校可以根据专业特色,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有效的教学方案。

第二,以让学生了解商务英语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为目的开设商务英语知识课。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分为商务英语能力培养课程和商务英语知识课程,能力培养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商务英语听、说、读、写的应用能力,那么商务英语知识课程就是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外贸函电与单证、电子商务、国际商务礼仪等,学生可以在学习商务知识的同时巩固商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学生就业面较广,所以不需要让学生在商务知识方面下太大苦工,但要求合理配置,务求试用,能够让学生在以后就业时适应不同岗位对综合实力的要求,增强竞争能力。

第四,与企业联系,升华动手能力。为了学生在毕业后能快速与企业接轨,学校可以联系本地的外贸企业,让学生去进行顶岗实训,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为将来走入工作岗位打下基础,也有利于学生更熟悉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商务贸易基本规律、正确处理进出口贸易前的准备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2.4着重能力培养,改变考核方式

课程的改革不仅是教学方式的改革,还有教学成果检查的改革。教学方式以实践课程为重要培养目标,考核也应该改变以往单一的笔试考核,加入实训考核,让学生注意到随机应变能力的重要性,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学校还可以对学生平时表现进行考核,避免学生因特殊情况发挥不当影响对学生的评估。

3总结

专业课程的改革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学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是,改革成功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都有极大的帮助,因此,中职学校要注重教育改革。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国际间的贸易往来变得频繁,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开始变大,中职学校要培养出综合能力较强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必须有效地对课程进行深入改革。

参考文献:

[1]李虹.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初探[J].散文百家教育百家,2013(12):4-5.

关键词:校企合作;目标定位;教学改革;能力培养;协同发展;保障机制

0.引言

软件与服务外包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战略先导产业,从2012年起,全球产业已经进入了智慧服务业的全新发展阶段,产业的驱动力将从传统的IT技术转变成为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服务的方式也会从传统向B2B平台化、社会化、智能化转变。全球产业形势的变化也带给中国软件与服务产业大规模的发展机会,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市场也由此需要大批量人才,预计2015年我国软件从业人员将超过600万。

1.面向企业,定位应用型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

校企合作联合培养软件人才是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之间的矛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优势互补、三方共赢的必然选择。企业为人才培养提供实践环境和技术支持,学校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高效能地实现学校办学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地方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服务。

哈尔滨师范大学软件学院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与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为指导思想,提出与企业人才标准相对应的“应用型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人才就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具有较高专业适应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了解产业发展,快速融入产业文化,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软件及服务外包应用性创新人才的需求标准。因此,高校培养人才必须与企业合作,按照企业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加强与企业合作,扩大合作范围,不断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努力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口’的应用型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

根据应用型卓越软件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校企联合共同探索并创建了“3+1”人才培养模式,即“2年基础理论教育,1年专业知识教育(半年专业基础课程教育+半年校企联合专业方向课程教育),1年校企联合实践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即“2+1+1”=“3+1”人才培养模式。

2.校企合作,实践应用型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法

软件学院成立4年来,已经与国内20多家知名企业深入合作,根据企业人才标准,进行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专业结构,重建课程体系,加强实践育人环节,重视实验室、企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并出台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训、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等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强化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取得了实质性效果。

2.1建立校企合作机构,完善管理协调机制

校企合作,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需要引进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及工程师全程参与人才培养。首先,学院组建有企业人员参与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共同考评人才质量。其次,还要成立校企合作管理协调机构,即校企合作办公室。校企合作涉及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主体培养,企业参与授课,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校内外专业实习实训,特别是学生在大四阶段需要全年以企业准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顶岗实习,这些活动需要专门的办公机构协调管理。另外,学校与企业深层次合作更需要有章法、有秩序、有组织的管理机构来协调,推动校企各项活动高效有序进行。

2.2构建“厚基础,重应用”课程体系。与企业技术无缝对接

学院以软件行业“主流工作岗位目标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制订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改革专业课程体系。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教学计划要跟踪企业流行技术随时调整,课程设置体系执行“3+1”模式,即前2年开设理论课,打好专业基础理论,使学生深入理解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理论问题与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第3年开设校内企业实训课;第4年全程进入企业工程实践。学生进入企业实践,边学习,边实践,同时将企业项目与学校课程进行学分置换,以学校教师、企业经理组成“双导师制”完成学生毕业设计,并在企业完成论文答辩。

随着行业新形势的变化及市场需求,2013年初,学院与北京中软件国际合作,重新修订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分4大模块:①专业与公共理论必修课;②方向选修课:分为软件技术1(偏重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移动互联、物联网技术、软件技术2(偏重软件开发、系统架构);③学校公选课: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艺术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④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综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实训(企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

新的课程体系真正能够使学生适应企业文化,掌握企业主流技术与最新的流行技术,以最快的速度与企业接轨,同时,重视加强数学教育,加强第二、第三外语的教学。软件必须培养国际化人才,才能走出国门,才能提高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培养的软件人才外语水平低,导致工程化水平还相对较低。国内的服务外包企业大多都是对日外包、对欧美外包、其次对韩外包等。因此,学院增开了日语、加强英语、法语,加强了第二、第三外语教学的投入与质量管理。

2.3开创“四实”实践模式,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是校企合作的主体部分,具体实施办法是以计划课程实验一校内模拟实训_实践基地实习一企业顶岗实践为主线的“四实”模式。“四实”是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新模式。通过“四实”,强化实验课程教学效果,模拟企业真实项目,并由校内教师指导进行校内项目实训,加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将学生从初步训练动手能力,提高到对项目开发过程所需要的系统理解能力与标准化执行能力。

软件学院在第1学年末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认知实习2周,使学生对软件行业有个初步的认识与理解;第3学期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实习4周,深化校内专业知识的理解,由企业经理组织学生模拟企业项目开发,提高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第4学年学生全程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训练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大四学年,所有毕业生在10个月的企业实习实践中,全程采取“双导师”制,将学生毕业设计全部放在企业实习实践中完成,毕业设计题目均结合企业实际开发项目确定,由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经过开题、中期检查、论文定稿等严格过程方能参加答辩。毕业生毕业论文答辩会分别在北京、哈尔滨等多家企业内进行,院系领导、专业导师及企业项目指导经理共同参与答辩并担任评委,极大提高了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质量。

2.4引进企业招聘,开拓学生就业渠道

从第一届即将毕业的2009级学生看,学生质量明显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一方面学生在专业知识的理解及应用方面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并能及时掌握市场最新技术,提高了就业实力;另一方面,凸显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优势与必要性,也为进一步推进新一轮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实践依据。2013年有10多家企业来校招聘,通过学校与企业友好的合作关系,畅通了学生的就业渠道,为企业输送了合格人才,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学生大四全年的企业实践收获颇丰,有一大批学生直接与实习企业签约,其中最高年薪达15万。目前统计软件学院2009级的学生就业率达95%以上,基本上全部进入企业工作。

3.校企互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3.1定期开展企业夏令营活动

3.2举办模拟招聘比赛或招聘会

我们通过举办模拟招聘比赛或招聘会,为学生就业搭建真实平台。一是通过模拟招聘比赛活动,使学生懂得招聘的技巧,进一步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使学生能够早些了解企业、认知社会、适应社会职场的需要,为企业招聘锻炼能力。2010年11月份学院举办“天赐吾佳”模拟招聘比赛活动起到了很好的影响效果,其中“十佳选手”之一被学校遴选为辅导员。

将合作企业集中到学校进行现场招聘,一方面招聘大三年级进入企业实习的实习生;另一方面招聘大四学生直接入职,免去学生自行寻找公司,大量地投简历的辛劳奔波之苦。

3.3举办实习生与毕业生返校讲座

每年通过举办毕业生实习经验报告会,指导在校学生对企业的认知、社会的认知及如何进入职场非常必要。今年学校邀请2009级即大四的优秀实习生,将他们从企业实习归来的亲身体验与经历、企业招聘过程现身说法,学生们受益匪浅。

2009级优秀实习生代表陈雄在大二时期就进入杭州淘宝公司实习,开阔了视野,丰厚了知识能量,磨炼了思想品质,技术应用能力更加成熟,在大四下半年又进入上海大众点评实习,现已与该公司签约工作,年薪15万。他是软件学院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典范,为全院学生树立了榜样,曾两次回校为学生们讲座,畅谈切身感受,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与喜爱,反响强烈,影响着同届及下届学生积极进入企业实习的信心与勇气,激发了学生们的青春热情,为今后更好地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奋斗,实现人生价值起到了引领作用。

3.4实习返校召开总结经验交流会

2009级学生从沈阳东软集团实习结束返校的第二周,学院组织召开实结大会,邀请了学校规划处与教务处的领导参加了会议并在学校网站进行了报道,产生了良好的影响。2010级学生第一学期到北京海辉集团实习2周,回校后学院组织学生召开了专业实结会,对实习的收获与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总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012年3月12日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共同举办专业实结会,规模空前,意义重大,特别邀请了学校教务处处长参加了总结会,给予了高度评价与重视,并在教学改革一系列问题上给予深入地指导,也由此为软件学院教学改革的示范作用带来了深远影响。

4.长效合作,促进校企协同发展

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原则,通过项目引导,大力推进校企协同创新,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校企合作一定要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不仅要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还要建筑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开发平台,真正将学校建设发展从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科研基地,升级到生产建设的人才服务基地。

4.1申办高校实训中心

利用学校资源优势建立实训中心或实习基地,将企业资源引入实训中心进行教学,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一是将学生的实习实训活动纳入实训中心进行;二是共同开发企业真实项目,一方面降低企业成本,另一方面学生不出校门就能锻炼实践能力;三是学院与企业定制培养。通过实训中心面向企业有针对性地分类进行人才培训,人才储备,供企业选拔,即为企业解决人才需求问题,也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促进校企深度协作,共同发展。

4.1.1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

建立联合实验室是校企深入合作的重要形式。根据不同企业的人才需求,将企业技术通过选修课植入教学计划内,及时掌握企业最新流行技术。通过联合实验室对学生进行企业环境、企业流程、职能岗位仿真式训练。一是把企业的最新技术、企业课程及真实的项目引进学校,企业派技术工程师定期来学校授课、进行项目指导;二是学校提供人力资源,即教师与学生,企业提供实验室硬件设备,企业定期派工程技术人员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开发企业的商业性项目或企业的实际项目,进行实战演练。现已与北京普科国际签订合作协议,在学院建立IOS实验室,为企业培养定向人才。

4.1.2企业实习移动校内进行

4.1.3组建项目开发人才梯队

校企合作由教师、企业经理、企业工程师、技能型学生组织开发团队,并实行公司化运营,企业化管理模式进行操作;由“双师型”教师带队,企业项目经理来校指导,按学生年级分层次进行人才评估、人才选拔,合理搭配人员进行分组,通过学院培训班进行专业化训练,分层次组建成师生项目开发团队,并将人才评估与人才选拔方式制度化,逐年级进行,建立起长期训练有素的“人才梯队”。通过企业化人才培养,团队能够独立完成企业项目开发任务,达到培养企业初级人才、中级人才,为企业高端人才而储备积蓄,是普通本科高校软件人才培养达到的最佳效果。

4.2规范管理校企人力资源

4.2.1建立软件人才档案库

建立软件人才档案库,开展人才业务、人才租赁业务。学院成立评估小组,对学校的学生按专业、按年级进行人才资源等级评估,实行等级制管理。再根据对各企业对人才的需要状况进行了解,对学校人才实行人才;按企业、学校人才对等标准及原则进行“人才租赁”。

人才租赁的方式有:①建立人才档案库,从学生大一开始逐年跟踪能力变化进行建立,到大三下学期撰写好个人简历,存入档案库,以备委托企业招聘用。②通过合作、联络、回访合作企业,收集招聘信息,建立企业招聘信息库。③租赁对接:学校(方)与企业(委托方)签订委托协议书,被用人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4.2.2建立企业合作档案库

4.3扩大与知名企业的合作

目前,校企合作仍然存在盲目性与短期性各家公司承接到项目就来学校招聘人员,招到人员就合作,招不到就不再联系了。校企合作表现出“游击”式,不能够保持长期合作。

追求学生全面就业不是目的,追求学生高质量就业才是高校努力的更高目标。为此,学院需要与更多知名企业合作,扩大与华为、百度、阿里巴巴等企业合作范围,以提供给学生更好的就业空间与平台,也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畅通渠道。

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机制,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是软件学院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才培养层次的进一步升级,更是未来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

5.保障机制

5.1充分利用学院科研平台

智能教育与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游戏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机器视觉智能四处游动程研发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媒体省教育重点专业,是软件学院的科研平台。学院将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利用好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将企业项目、学院申报的综合教改项目、广大教师申报国家及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都纳入到科研平台进行,充分利用好学院的科研平台资源进行科学研究、项目开发,以达到全面提高学院人才培养实力与质量。

5.2建设“双师型”卓越师资队伍

具有一支优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应用型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随着软件工程专业、物联网专业招生数量的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学院现有大批科研能力强、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队伍,但培养应用型软件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需要对学院研究型的师资结构进行调整,重新优化组合。我们将学院一些研究型中青年专业教师送到企业实训,直接参与企业项目开发,学习企业技术,回校担任企业技术课程。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这批人员是教师队伍的骨干与中坚力量。每年学院根据专业课程设置将派出多名教师到企业参与项目研发,进行实训和培养,为此,学院要积极动员鼓励中青年教师主动到企业去学习技术,参加企业工程实践,并且需要一、两年内轮回企业进行技术更新。

一、专业建设

1、2018年3月,积极推进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

2、2018年4月,积极推进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3、积极推进信息化课程建设。继续推进云课堂建设,教研室全部在编教师均开展各自课程云课堂建设;

4、2018年5月,进一步完善导游协会、会展协会建设,指导会展协会开展2018年会展知识竞赛活动,指导学生积极申报会展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

5、2018年5月,完成2015级旅游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和指导工作;

6、2018年10月,积极进行会展策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7、2018年11月,成功组织20旅游、会展专业毕业生专场招聘会;

二、实训室建设

1、2018年4月完成旅游电子商务实训室软件配套升级;

2、2018年5月,旅游电子商务实训室承担2018年第三届“踏瑞杯”全国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大赛(中部赛区)的比赛及培训会议场地;

4、2018年6月,上报旅游教研室2018-2020实训室建设三年滚动计划;

5、2018年7月,旅游教研室下辖实训室采购并安装7台空调;

6、2018年9月,上报2018年度实训室低值耗材采购计划;

7、2018年12月,上报2019年度会展实训室软件采购项目以及低值、耐用品采购预算;

8、2018年9月,完成2018年度实训室低值耗材的采购。

2019年工作计划

1、进一步发挥专业特色,促进旅游、会展专业共建共享。

一是在对以往培养方案进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补充和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并严格按照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教学;二是加强与现有实习基地的联系,拓宽毕业生的就业途径,为学生成功就业和实习提供更多的机会;三是继续组织旅游类企业校园招聘会,进一步筛选旅游名企和行业影响力比较大的旅游、会展企业参加;四是完善服务、创新工作方法,推进“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培养模式的创新试点,加大与安徽中设会展、上海红快科技等合作企业联系,深入开展导师制人才培养,践行“现代学徒制”,进一步落实与安徽融创文旅城的“订单班”培养在2017级旅游管理在校生中的实践。五是完成2016级旅游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及顶岗实习指导老师分配及论文答辩等事宜。

2、完善日常教学管理,加大科研力度

积极对照评估标准及要求,督促各专业授课教师进一步完善教案、教学日历和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组织实施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工作,并不定期的抽查学生出勤情况,随机对进班级进行听课,召开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精心组织专业教师进行云课堂和智慧课堂等教学活动,推进我院信息化课程建设。组织优秀教师参加学院各类教学比赛,积极申报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院级科研项目以及各类横向教科研课题。

3、深化课程改革,推进信息化进程

组织部分专业核心课程申报省级精品课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鼓励部分实用性较强的课程结合学校信息化课程建设对社会开放,并完成自编特色教材的验收工作。组织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和校内实习工作。

4、完善实训室管理制度和配套建设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负责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003年7月,德国联邦职教所制定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它具有如下特点: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照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而且还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了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可以说,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

二、行动导向教学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商务英语口语》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职业基础课程,是一门专业的应用际英语课程。鉴于其在国际商务环境中运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本课程开设了三个学期。课程内容选取侧重公司企业的日常商务活动及具体的经贸知识和商务实务案例分析,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所有的主题均围绕商务生活实际,内容生动有趣、图文并茂,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本课程注重操练与模仿并进,使技能训练和真实的商务交际能力相结合,可操作性强。本课程是在学生已具备高中英语基本会话能力的基础上开设的,旨在通过专业的口语训练,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日常英语听说能力。尤其是商贸英语的会话能力及口语技巧,着重以英语听说练习和实践为基础,从特定语境下的语言运用、商务运作基本知识、国际文化与习俗等各方面,培养学生在各种商务环境下熟练运用英语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应变能力,从而使学生达到基本满足从事商贸工作所必需的英语口语要求。

关键词:会展;全真实训;教学设计

一、“育英时尚节综合实训项目”教学设计分析

(一)课程设计思路

“育英时尚节综合实训项目”涉及筹展全过程,教学目标为:第一,职业知识目标,能综合运用市场调研、市场分析、会展管理、会展营销、公共关系、现场管理、活动策划、财务管理、公文写作、消费心理等必修课程的知识来分析、解决筹展办展的具体问题,而且要从总体方案规划、生命周期到风险管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加以考虑会展项目的可行性。第二,职业技能目标:熟知展览策划的一般流程和基本内容;能设计调查问卷、能胜任宣传资料的编印工作、熟悉会展新闻管理工作,具备会展文案写作能力;能进行业务面谈、现场管理和展后跟踪分析。第三,职业素质目标:培养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有坚韧的心理素质,敏捷的应变能力和诚信的职业操守。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为达到有效培养职业能力目的,会展专业教师经过调查走访会展企业,明确了会展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和相应的职业能力;采取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黏合知识的方法来形成本项目教学内容。

二、教学方案设计

会展专业在项目设计模式上采取“分段式”的方法,根据工作任务界线,划分整体项目为以下阶段,各阶段由不同工作任务形成的小项目组成。

(一)第一阶段——计划、组织阶段

学生通过分析校园市场需求及参展商的要求,确定展品范围是服装、化妆品类、文化用品类,能考虑人流量,把办展场地点确定在宿舍区。第二届综合实训筹办期间,学生通过问卷调查,认为借学院形象提高展会档次更重要,把展览地点从宿舍区定在校园标志性区域。第三届综合实训筹办期间,会展学生通过市场调查,得出了“就业是2010年的一大市场需求”的结论,并在展会上增加了“校园招聘会”专场。在筹办展会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财务知识计算盈亏平衡点、经营安全系数,从而确定展位营销和招商招展指标。

(二)第二阶段——运作阶段

会展专业学生成功地组织了会展设计大赛、开幕式、现场表演、商业宣传、参展商联合大优惠等活动,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附加服务,从而提高展销会的形象和档次。在招商招展方面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把康师傅、比亚迪汽车等著名品牌引进了展览会上,招聘会上仅会展行业协会就组织了十多家企业参加,这些成绩的取得,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从业热情。

展销会的服务工作贯穿于整个展销会,服务工作包括对参展商、参展观众的服务,服务工作要做到细致、耐心。对于展销会的供应商,如对于展台搭建商、运输商的选择标准是优质服务和价格合理。一个展会的成功与否最关键的就是现场服务质量的好坏。一定要做好现场的服务工作,这样对于整个展会有着很大的推进作用。

在展会现场中,同学们在忙碌中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从水电设备安装到舞台搭建、从全安巡视到餐饮供应、从天气忽变到客户纠纷处理,他们始终表现出极高的兴致,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在这次实践过程中,同学们很好地负起了自己的责任,把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与本次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完全符合了一名职业人的要求;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学到了一些与同学、其他部门的沟通技巧,为以后融入社会积累了良好的经验。

展销会总结的目的是检验展销会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学生组委会通过对所有参展商的问卷调查和参展观众的抽样调查进行展销会的评估报告,并针对调查结果,总结出展销会取得成功的经验,找出不足之处,以提高下一次展销会的举办水平和质量。

展后总结围绕首届育英时尚校园展销会的四个阶段流程介绍此次展销会的台前幕后,并通过收集大量图片和文件为读者了解首届育英时尚校园展销会提供便捷。同时,也为下一届展销会的举办提供一个可直接借鉴的资料库。

三、实训的组织形式

(一)教师工作

在本项目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有:

1、实训前做好实训教师分工:根据教师专长不同,分管招商招展、宣传公关和现场管理、活动设计、形象策划等不同实训项目,制定并提出项目的实训计划和项目任务书,在实训开始前由会展教研室组织审定。

2、实训中组织好学生在实训项目中的角色分工和轮换,分析讲解具体引导项目(实例),分步骤指导项目进展,项目进行中解答学生疑问和过程考核。

3、实训各项目结束后的总结点评和项目考核。

4、实训全部项目结束后的总结提高,包括实训引导项目(实例)的完善,实训组织计划的补充修改,以持续改进实训方案、计划和实训手册。

(二)学生组织

由于是全真实训,所以在实训过程中,采用学生自愿报名、教师指导的形式,由学生组成“展览会组委会”和各级工作人员,并自行制定规章制度和部门职责。

四、考核与评价

综合实训项目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因此学生考核分数a,由操作考核成绩b和作业成绩c两部分组成,操作成绩占的比较相应增大,权重比例为6︰4,即a=b×60%+c×40%。

(一)操作考核方式

主要考核学生在实训时的积极性、独立性、完整性、创新性、理论运用熟练程度,考核模式采取公司普通运用的360℃绩效考核模式。如果被考核人的岗位为“普通员工”,其成绩由本人自评d、部门内同学互评e、部门经理打分f、指导老师打分g组成,权重比例为1︰1︰3︰5;假设有n名员工参与评价,考核公式为:

e=∑(a1+…an)/n

b=d×10%+e×10%+f×30%+g×50%

(二)作业成绩

实训结束后,学生必须上交实训手册,手册内容要填写以下内容:实训项目描述、主要岗位任务、每个模块的实训记录及个人感受,2000字以上个人实训总结等。综合评定由各项目成绩综合组成。

1、马越,王文博.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学习评价与案例[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思想道德教育

一、高职院校连锁经营原理课程教学现状

1.注重理论体系,缺少实践

2.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与实践相脱节

二、高等职业教育及目前社会对连锁经营管理类人才的需求

1.高等职业教育对教学质量及学生的要求

在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教育,明确培养目标;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和建设;加强教学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切实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该意见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使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工作目标更为明确,思路更加清晰,任务也更加艰巨。

2.社会对连锁经营管理类人才的需求现状

从目前的就业市场及未来发展方向来看,社会对连锁经营管理类的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提高,同时对连锁经营管理类人才的质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连锁业的不断发展,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的,但同时他们在人才场上能够觅得高质量的人才却不太容易,大多数的连锁企业在招聘时变的更加的务实和理性:

(2)现在连锁类企业普遍提出的问题是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整体下降: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甚至有些企业提出它们不愿意招聘生活习惯不好(比如大多数学生早上不能正常吃早餐)的学生,它们不相信一个生活习惯不好的学生,怎么可能学好专业知识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三、高职连锁经营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新思路

通过上述的分析和研究我们会发现,在现在的教学现状中存在很多问题,也从而导致了结果,学生在应聘的时候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如何改进高职连锁经营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1.案例教学方法的加深尝试

案例教学方法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教学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进而提出解决方案。案例教学法在日常的教学中也会用到,但笔者在这里想强调的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案例,如何利用案例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力,因为在一般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用一个案例来说明一个理论,往往也就是学生听着有兴趣,案例讲完效果并不是太好,另外教师布置案例让学生思考,交上作业即可。其实从上述的陈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本身的能动性并没有很好的开发出来,这实际上给教师本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那就是如何选择既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并具有兴趣性的案例,同时自己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探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进行总结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做好下面两项工作。

(1)吃透教材,跟上变换,追随连锁行业发展方向,与连锁经营管理理论找到恰当的结合点,这实际上对教学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这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要加大知识量的阅读和把握,并不断地搜寻连锁行业发展的新动向,找出具有典型和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归纳总结,从而融入课堂,使课堂也紧跟时代的发展。

(2)有了经典案例,还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好学生的探讨思考和总结,这个看似简单实际很不容易,首先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发现哪些同学积极性高善于思考和发言,哪些同学是善于思考但不善于发言,所以如何分组,如何用少数人的积极性来带动大多人的积极性是要求教师做好平时的观察和心中有数。其次要求教师具有主持人的应变能力,能时时保持气氛的热度,该思考时思考,该发言时调动大家发言,该适时总结时总结,这样我们的学生会感到张弛有度,既能学到知识,也不会感觉到乏味。

2.情景模拟教学方法的思考与强化模拟实验室的建设

3.加强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平时的实训打下良好的平台

4.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培训,平时融入专业课堂

这个看似老生常谈的话题,实际上现在探讨一点不为过,因为在上述的社会对学生的需求现状的论述中,我们发现高职院校在这一点做的还不是十分的到位,因此如何在平时的专业课堂上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我们学生做人的基础,更是工作单位所需的前提。为此,笔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不断地尝试,并提出一些思考:

(1)教师本身就是一个样板,教师平时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在工作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德高为范,从教师的言语到教师的行动,从教师的发型到教师的穿着,都要做到为人师表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平时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温文尔雅,清新自然,不做作,不夸张,长期坚持下去,对自己对学生都会是有很大的益处。

(2)在专业课堂里适时糅合进去,使学生不觉得枯燥,比如在连锁门店店长应具备的素质里面,教师就可以结合具体情况来讲解道德修养在工作过程中起到的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而让学生进行对比自己的现状,学生自然会清楚自己的欠缺,从而也会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5.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改革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田志英.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08.01.

[2]周颖.关于提高《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些思考.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6).

关键词:软件外包;人才培养;实训教学

1引言

面对全球软件外包方兴未艾的趋势,中国面临着一个历史性的选择和机遇。一方面是中国软件外包产业方兴未艾,依然充满机遇,一方面却是巨大的威胁已然来临,前途荆棘密布。尽管从政策支持、硬件环境建设到软环境培养几方面,已涌现出一批的软件园、软件出口基地,政府、企业、高校业已尽了最大努力,但是中国方兴未艾的软件行业,面临的是“绿色工业”的“能源危机”。

软件外包产业要想做大做强,规模和人才是两个关键问题,但是这两个问题相辅相成,相互左右,归根到底还要归结到人才问题上。软件外包企业需要大批的掌握外包基础知识的初级软件工程师;需要具有外包项目实战经验、能带领外包团队的中级技术和管理人员;需要熟悉客户语言和文化背景、精通国际外包行业规则、具有国外市场开拓能力的高级人才[1]。

缺乏软件外包人才表明了软件外包市场需求旺盛,也反映了高校和社会的计算机教育与培训不能适合软件外包企业的实际需要。软件外包服务行业并不是门槛较低的工作,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语言交流技能,具有国际化背景的外向型、复合型人才。在软件外包人才培养问题上,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进行呢这仍然是一个值得令人深思的问题。

本文从软件外包人才现状着手分析了我国软件外包市场的人才需求特点及目前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式进行探讨,深入介绍了国内外几种不同的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方式的具体特点,分析和总结不同方式的优势与弊端。

2软件外包人才需求特点

2.1软件外包人才的结构需求

中国目前最迫切需要发展的是软件业。软件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比一般人们的理解更要专业,尤其与我们现有的软件教育模式是不相匹配的。现有软件教育模式所培养的软件人才结构呈“纺锤型”。而如同传统的工业、制造业一样,软件工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呈金字塔形结构,这支队伍要有合理的软件人才结构,好像是“金字塔”型:塔尖5%的人才是架构师,中、高层的35%是管理项目、技术和产品的高级软件工程师,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项目经理、CTO或者技术总监等,底层的60%应该是软件编码人员,我们称其为程序员。

从外包人才的结构层次看,国内外包市场不是局部的人才短缺,而是全方位的供应不足。国内软件外包行业不仅缺少掌握了外包基础知识的初级软件外包工程师,也缺少具有外包项目实战经验,能够带领外包团队的中级技术和管理人员,更缺少熟悉熟悉客户语言和文化背景,精通国际外包行业规则,具有国外市场开拓能力的高级人才。因此说目前国内三个层次的人才供应都有问题。

2.2软件外包人才能力需求

由于外包服务领域的多样性、行业的高速发展性和市场的国际性,软件外包服务与其他传统服务行业相比具有显著的不同,对外包人才的技能和素质的要求有行业自身的特征。从对人才的要求分析,软件外包服务行业并不是门槛较低的工作,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语言交流技能,具有国际化背景的外向型、复合型人才。综合来看,语言沟通能力、行业技能和经验、项目管理和协作能力以及文化理解等综合能力是从事软件外包行业人才的必备能力。

3国内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

3.1各类软件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学历教育

3.2各种自发的社会办学的培训和认证机构

社会办学和认证机构通常以取得技能证书或就业为目的,注重课程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但是不少机构由于缺乏良好的师资、而且过分重视培训的盈利目的,学员的入学基础参差不齐,缺乏严格的考核评定,使得学员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3.3软件外包企业与培训机构的定制和联合培养

由于有了软件外包的参与,这种培训模式更有针对性,与外包项目的实际结合得更紧,而且培训后的学员需要经过外包企业的考核才能正式进入企业,所以,这种方式培养的人才成功率较高。但是,由于软件外包企业与培训机构往往只是松散的合作关系,企业对培训过程的监督和跟踪不足,使得课程内容、进度和学习要求与实际要求脱节。

3.4软件外包企业内部培养

由于社会上招聘不到合适的外包人才,社会培训机构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期望,很多软件企业加强员工的内部培训。最大的好处是参与培训的员工熟悉企业的外包工作方式,在具有丰富外包项目经验的培训人员的授课下,通过参与实际的外包项目,获得最直接的项目工作技能,学习工作流程和交流方式。但是,企业内部培训成本过高,培训后的员工离职带来的培训损失,成为软件外包企业内部培训的制约因素。

4全真企业案例实训教学+混合式语言学习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各种培训渠道都各有利弊,那么面对巨大的外包人才缺口,是否存在破解软件外包人才匮乏的“银弹”经过对各种外包人才培养方式优劣的综合比较和分析,由软件外包企业全面参与的专业培训方式或许是解困良药。业界人士称之为“企业实训模式”。“企业实训模式”不是空头设想,实际上,IBM、惠普等大型软件公司已经在我国实行了这种方式,并且取得了较好效果。我国著名软件外包企业东软也已经对此模式进行考证和试用推广,并历经五年的锤炼总结,于2007年正式推出东软自主品牌的软件工程师认证实训体系,并正在国内积极推广这种软件外包人才的最佳培训模式。

4.1对日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成功经验

4.2欧美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成功经验

欧美软件外包人才的培养更注重外语能力,尤其是英语能力的要求。随着东软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各项业务的具体要求,英语已经成为员工应该掌握的必要的工具,员工的整体英语能力也成为公司在国际化竞争中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除了沿用对日软件外包人才培养中采用的“企业全真案例实训教学”的软件开发能力培养模式之外,为了切实有效帮助员工采用合理的学习方法尽快提高英语能力,大连东软教育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东软其他部门整合资源共同推出了针对不同学习需求的“混合式语言学习(BlendingLearning)”培养模式。

5结论

“全真企业案例实训教学+混合式语言学习培养”模式将软件外包人才的培养系统化,从职业岗位需求出发,反向制导推出需要考核的内容,并将其细化分解成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及课程,然后采用项目全真案例实训教学配合混合式语言学习的教学模式将必备的知识传授给参训学员,当其通过标准化的在线水平考试系统考核合格后即可输出到企业工作,这种培养模式经过东软的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在工程实训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先讲原理,用实践来验证;也可采用先实际操作,为实践现象找到理论依据,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提高的过程。最初总是感觉应该把工程实训放在第三学期或者更后一些。认为没有理论基础,工程实训是没办法开展好的。但通过几轮实践后,感觉把工程实训放在第二学期末和第三学期初时还是比较对。这个时候学生有了前面机械制图的基础,以及一些对机械专业的简单了解,通过几周的实训,教师在课堂上做一些必要的讲解和介绍,但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可太深,让学生能够听懂。在实训现场,要求指导教师结合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及时指导学生,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数控也是,在有一些制图基础上,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可以编辑一些简单的程序,然后自己也可以再深入地学习。通过实训不但促进了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与提高,同时促进了对专业理论的了解,激发了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论的兴趣与积极性,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2构建不间断的实训教学体系

3制定合理的教学指导内容

4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

4.1根据教学方案制定评分标准和评分方法学生在每个工种实训中和结束后,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所加工的产品和平时的表现评定出操作技能、产品质量、应知知识、实验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指标的分数,并按设定的比例综合计算出学生的工种实习成绩。尤其是第一年一定要打好基础,严格要求,留下好口碑。

5强化安全意识

安全工作是各项工作的基本保证,是重中之重。工程实训的主体是学生,更要保证其安全。从学生进入实训基地的第一天就要对其进行一级安全教育,按组分配到各个工种后,再由各工种再对他们进行二级安全教育,最后,学生分配给各位指导教师之后,再由指导教师结合具体实习内容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这样,安全意识就会根深蒂固地植入到学生的头脑中。

THE END
1.自动驾驶主流芯片及平台架构(三)低算力平台自动驾驶芯片V3U 可以单芯片同时处理摄影机与雷达等传感器资料,同时以AI进行自动驾驶控制与学习,同时达到汽车安全标准ISO 26262最高的ASIL D要求,确保系统简单安全。 R-Car V3U SoC中的三大优势: 1、高能效、高性能的卷积神经网络(CNN)硬件加速器 随着新一代ADAS和AD系统中使用的传感器数量不断增加,CNN处理性能也需要不断加强https://blog.csdn.net/m0_58838529/article/details/138510905
2.www.rgbdc.com/yyys/31872269.shtml用我导师贾力诚教授的原话,这是个learningbydoing的过程。培训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彼时,我的白海豚研究已经拓展到四个种群,精力非常有限。该培训什么人呢? 终遇志同道合的伙伴 有人也许会认为一个体格强壮、不晕船、不怕晒的年轻人,将是海上工作的好手。是男生的话那就更好不过了。 真是这样吗?http://www.rgbdc.com/yyys/31872269.shtml
3.展会信息全球有机硅网付宇,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电驱电控部平台总监 16:00-16:30 Novel Approach in Designing VinFast Vehicles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to Provide Admirable Customer Comfort Tharun Narayanan Arthanari,VFe34 EXT Module Module Manager,VinFast LLC https://www.soyjg.com/Exhibition/detail/17-63171.html
4.人工智能计算领域的领导者NVIDIAAI 平台 AI 推理 AI 工作流 对话式 AI 定制化模型 网络安全 数据分析 生成式 AI 机器学习 预测与预报 语音AI 数据中心和云计算 概览 面向企业 IT 的加速计算 云计算 托管 MLOps 网络 虚拟化 设计和仿真 概览 数字孪生开发 渲染和可视化 机器人仿真 汽车仿真 机器人开发和http://nvidia.com/
5.自动驾驶主流芯片及平台架构:低算力平台V3U 可以单芯片同时处理摄影机与雷达等传感器资料,同时以AI进行自动驾驶控制与学习,同时达到汽车安全标准ISO 26262最高的ASIL D要求,确保系统简单安全。 R-Car V3U SoC中的三大优势: 1、高能效、高性能的卷积神经网络(CNN)硬件加速器 随着新一代ADAS和AD系统中使用的传感器数量不断增加,CNN处理性能也需要不断加强https://www.jishulink.com/post/1812747
6.科企岛  基于管理话题,将会催生一系列人工智能治理平台,使企业能够管理其人工智能系统的法律、道德和运营绩效。 新工具将创建、管理和执行政策,以确保人工智能的透明度。这些平台也可以检查人工智能助理是否会存在偏见,并提供建立模型的信息。 Alvarez预计,这些工具最终将成为人工智能创建过程中的一部分,以确保从一开始就https://www.keqidao.com/information-third?id=221461038039041
7.孟德彪中文主页电子科技大学主页平台管理系统machine learning-assisted structural integrity assessment and design optimization under uncertainty " in cmes-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联邦学习) 团队成员 教师其他联系方式 邮箱: 1f6494b695ac8e3e28e2ff2ba3ed2c91fb9b7b0ccd6a75ccd0dahttps://faculty.uestc.edu.cn/mengdebiao/zh_CN/index/167251/list/index.htm
8.环境知识学习绿色创新行为与环境绩效结论揭示了环境知识学习与环境绩效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拓展了组织学习与环境管理等领域的理论空间,对企业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具有启示意义。关键词:环境知识学习;绿色创新行为;环境绩效;环境管理Environmental Knowledge Learning, Green Innovation Behavior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Li Jieyi, Zhang Gong, Xie Linna (https://www.kjjb.org/fileup/HTML/2019-36-15-017.htm
9.最新文章让技术变得更有价值本次文章介绍我们于 TPAMI-2023 发表的一项用于视觉识别的相互对比学习在线知识蒸馏(Online Knowledge Distillation via Mutual Contrastive Learning for Visual Recognition)工作,该工作是我们发表在 AAAI-2022 论文 Mutual contrastive learning for visual representation learning [1] 的扩展版本,论文讲解链接为: https:/https://www.elecfans.com/d/newest/30871
10.搜狐搜狐网为用户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最新资讯,及搜索、邮件等网络服务。内容包括全球热点事件、突发新闻、时事评论、热播影视剧、体育赛事、行业动态、生活服务信息,以及论坛、博客、微博、我的搜狐等互动空间。https://sohu.com/
11.多车立体事件相机数据集:用于3D感知的事件相机数据集否则,如果有激光雷达,Cartographer[28]将用于驱动序列,将激光雷达扫描和IMU数据融合成激光雷达的循环闭合2D姿态,利用第五章D节的校准将其转换为左DAVIS帧。对于户外场景,我们也提供原始的GPS读数。对于每个有激光雷达测量的序列,我们运行激光雷达测绘(LOAM)算法[29]来生成密集的三维局部地图,这些地图被投射到每个DAVIShttps://www.eet-china.com/mp/a172726.html
12.新能源汽车节能规划与控制技术研究综述强 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RL)基于 Markov 决策 过程,通过智能体与环境的互动实现累积回报最Transport Res Part D: Transport Environ, 孙超,等:新能源汽车节能规划与控制技术研究综述 2020, 87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 点项目,工信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项目 和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等多https://www.journalase.com/C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19124
13.GitHubgenkinD003 Pinterest 图片设计社交 暂无法通过爬虫获取信息, 点击进入源网站主页 订阅地址 D004 优设 优秀设计联盟-优设网-设计师交流学习平台-看设计文章,学软件教程,找灵感素材,尽在优设网! 暂无法通过爬虫获取信息, 点击进入源网站主页 订阅地址 D005 腾讯CDC 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 暂无法通过爬虫获取信息, 点击进https://github.com/genkin-he/garss
14.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教学课件(493页)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教学课件.pptx,新能源汽车基本故障诊断策略《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课堂导入ONTENTS010603050204目录学习目标知识储备课后作业技能训练课堂测评C01课堂导入leading-in of a classroom课堂导入学习目标知识储备技能训练课堂测评课后作业课堂导入新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017/6103212134005242.shtm
15.Designs9780787977580》(CurtisJ.Bonk)简介书评3. Why Blended Learning Hasn’t (Yet) Fulfilled Its Promises:Answers to Those Questions That Keep You Up at Night (JenniferHofmann).4. On Designing Interaction Experience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Blended Learning (Ellen D. Wagner).PART TWO: CORPORATE BLENDED LEARNING MODELS AND PERSPECTIVES.http://product.dangdang.com/23281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