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学科技期刊尚无针对学科专业的编辑准入标准
2制定学科专业准入标准的必要性
3医学科技期刊编辑的学科专业准入标准设置
本文作者:周春阳工作单位:川北医学院药学院
1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现状
2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分析
3建议
摘要:新形势下如何在确保成人教育质量的基础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继续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成人教育特点和规律,结合当前药学专业(专升本)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授课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修订药学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使新培养方案更适合当前成人教育药学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需求,促进成人教育药学专业(专升本)教学发展。
关键词:成人教育;药学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
1成人教育药学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改革的必要性
2存在的问题
农村基层卫生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培养一支“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卫生人才队伍,是搞好农村基层卫生工作关键。近几年来,我市走“依托高校,立足本地,自己培养”的路子。从2****年**月起,我市大力实施人才培养“金桥工程”。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2638名农村基层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取得或正在就读大专以上学历,并初步形成了拥有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多个学历层次,涵盖医学、护理、药学、预防医学、卫生事业管理等多学科的办学格局,较好地解决了我市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培养问题。
一、实施人才培养“金桥工程”的基本思路
据调查,2**0年,我市共有卫技人员5407人,其中本科学历的297人,占5.49%;大专学历的有586人,占**0.83%;中专学历的20**6人,占37.29%;高中以下学历的有2508人,占46.38%。市直医疗卫生单位的**6**多名卫生技术人员中,40岁以下中专学历以下的就有8**多人。尤其是护理队伍,几乎都是中专以下学历,大专以上学历者只有2人,高级职称的护理人才也面临断层。其它如药学、临床检验、预防医学、放射专业的情况与护理差不多。乡镇卫生院一级,不说高级人才,就是中级职称、大专以上学历者也是凤毛麟角,医生极大部分都是中专毕业生。面对这种情况,阳江市卫生局做出了一项大胆决策,决定将全市卫生系统中专以下学历的人员全部“回炉”,参加“金桥工程”大专班学习。通过实施这项工程,彻底改变这种局面,把中专以下学历人员全部提高到大专以上水平。
二、实施“金桥工程”的做法和政策措施
(一)制定方案,明确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职药学;毕业设计(论文);问题分析;对策研究
1高职药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中的问题分析
我们以药学院医药营销及药品经营管理专业2015届毕业生为例,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综合应用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影响此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1学校方面
[摘要]目的:针对医药改革和药师工作模式的不断变化,探索和创建临床药学本科实习新模式。方法:基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及既往教改工作经验,创建“三阶段+两环节”的临床药学本科实习新模式,包括药学部各室轮转阶段、临床科室轮转阶段、科研实习阶段,穿插临床药学实习环节和社区药学服务实习环节,综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法规意识和沟通技能。结果:新实习模式受到实习生的欢迎,受到其母校的肯定和用人单位的好评。结论:“三阶段+两环节”临床药学本科实习新模式能很好地适应医药改革和药师工作模式的转变,值得推广。
[关键词]实习模式;临床药学;本科生;三阶段+两环节;教学改革
1基本情况
2质量控制及措施
1临床药学本科教育检索
1.1高校类型招收本科临床药学专业或方向的高等院校中,医科院校有24所,综合性大学有6所,药科院校有3所,还有2所中医院校。这与临床药学教育需要与医学紧密结合,进行临床实践有关;同时,也体现了其作为综合性学科的特征。中医院校的开设,也意味着临床药学也开始逐渐涉足中医领域。
1.3地区分布这31所高校分布在我国19个省市。安徽省2所、北京市2所、福建省1所、广东省1所、广西省1所、河北省1所、黑龙江省2所、湖北省1所、吉林省2所、江苏省5所、江西省1所、辽宁省3所、山东省2所、陕西省1所、四川省2所、天津市1所、云南省1所、浙江省1所,内蒙古1所、贵州省1所以及重庆市1所。从分布上看,我国一半以上的省、市地区都有设置临床药学专业/方向的高校,但地区分布与发展仍有较大差异,特别是西北五省仅有1所高校设置了临床药学方向。
关键词:药学;校企合作;高校试点转型;实践教学;模式
在今年开幕会时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时特别强调:高校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也就是说高校要以实践体系为主体,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1]昆医大海源学院药学系于2016年9月获批为《云南省高校试点转型发展试点系》,围绕这一项目,并遵照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的指导意见》精神,再进行多方渠道的交流与学习,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药学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更趋向于服务企业,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学有所用,与此同时还和各药企、科研机构等共同研究,实现校企合作共赢、理论与实践结合,双方资源、平台的优势联合、实现校企共同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学的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2]。
1校企合作培养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模式
2存在问题
[摘要]通过对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37所举办中药学类专业高校的在线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当前中药学类专业在线教学存在各专业的在线课程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实践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在线教学管理和监控不健全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应更新思想观念,立足长远发展,进一步强化在线教学在中药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巩固疫情防控期间中药学类专业在线教学改革成果,加快构建和完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加强在线课程研究,开发优质在线课程资源,推动中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中药高等教育教学新形态。
[关键词]中药学类;在线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学模式;教学质量
为了确保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学生学习不断线,教育部要求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1]。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中药学类教指委”)通过调研37所举办中药学类专业高校的在线教学现状,发现经过1个多月的探索与实践,各高校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中药学类专业如何在疫情持续期间及结束后,进一步深化在线教学成果,加快构建和完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推进教与学的生态重构,值得深入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