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哪些3D视觉算法在工业上比较流行–PingCode

立体视觉算法是3D视觉技术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算法。在工业领域中,该技术常用于组装检测、测量以及机器人导航等。它主要利用两个或者多个相距一定距离的摄像头模拟人眼获取物体影像,通过这些影像计算得到对象的三维坐标。

立体校正与匹配

首先,系统需要进行立体校正(StereoRectification)以消除摄像机的畸变并对齐图像。然后,通过特征提取与匹配(FeatureExtractionandMatching),系统识别出成对图像之间的对应点。为增加匹配的准确性和鲁棒性,通常会采用区块匹配(BlockMatching)或基于图的匹配等方法。

深度计算

通过视差计算(DisparityCalculation)得到对应点之间的视差,进一步通过三角测量原理转换为深度信息。这一步骤中,准确的视差图能够极大地提高最终3D重建的精度。

二、激光扫描(LaserScanning)

数据处理

收集到的数据点被称为点云(PointCloud),通过点云处理软件可以重建成精确的三维模型。这些点云数据在工业设计、制造以及质量控制等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结构光算法(StructuredLight)

结构光算法通过投射一定图案的光线(如光栅、点阵图案等)到物体表面,并捕捉其变形后的图像,利用已知的光图案和图像间的几何关系计算出物体的3D形状。该算法在精度和分辨率上有着很好的表现。

图案投射与捕获

投射器向物体发射特定图案的光线,摄像机从不同角度捕获物体表面的光线图案。图案在物体表面的变形情况反映了物体的几何特征。

三维构建

分析变形后图案与原图案之间的差异,获得每个像素点的深度信息。通过处理这些数据,可将二维图像转换成详细的三维模型。

光信号发射与接收

ToF相机发射含有特定调制频率的光信号,光信号被物体表面反射后返回至相机的接收器。

深度图生成

每个3D视觉算法在工业应用中都有其特定的优势。选择合适的算法通常取决于应用场景的需求,如精度、速度、成本以及环境光线条件等。提高工业3D视觉系统的性能,不仅需要选择适合的算法,同时还需不断优化算法和硬件设备来满足工业自动化(IndustrialAutomation)和智能制造(SmartManufacturing)的高标准。随着技术的演进,3D视觉算法将继续发展,更加智能、高效地服务于工业界。

1.有哪些在工业上流行的3D视觉算法适用于目标检测和识别?

在工业应用中,一些流行的3D视觉算法被用于目标检测和识别。例如,基于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CNN)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CNN可以通过分析从3D相机或传感器获得的深度图像数据来进行目标检测和识别。

此外,经典的3D视觉算法,如点云匹配和轮廓分析也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点云匹配算法可以通过比较场景中的点云与事先学习好的模板点云进行目标匹配。轮廓分析方法则通过提取图像中的边缘信息来进行目标检测和识别。

2.3D视觉算法在工业自动化中用于哪些方面?

3D视觉算法在工业自动化中有多种应用。例如,它们可以用于产品质检,通过分析产品的三维形状和表面缺陷来检测不良品。此外,3D视觉算法还可以用于机器人导航和定位,使机器人能够感知和理解三维环境,并执行精准的定位和移动任务。

另外,3D视觉算法还可以在装配线上进行工件检测和定位,帮助实现自动化装配过程。它们还可以应用于3D扫描和建模,用于建立真实世界中物体的三维模型。总的来说,3D视觉算法在工业自动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有哪些3D视觉算法在工业上被用于检测和处理点云数据?

在工业上,点云数据是一种常见的三维数据形式,因此有一些3D视觉算法专门用于点云数据的检测和处理。例如,基于统计学的点云滤波可以通过分析点云数据的密度和分布来去除噪声。此外,曲面拟合算法可以将点云数据转换为光滑的曲面模型,以便后续处理和分析。

还有一些点云分割算法可以将点云数据分割成不同的部分或区域,以便更好地进行目标检测和识别。此外,点云配准算法可以将多个点云数据进行配准和对齐,以实现更精确的三维重建和定位。

总的来说,这些3D视觉算法在工业上为点云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THE END
1.计算机10大经典算法计算机经典算法尽管存在最坏情况时间复杂度较高的风险,但由于其优秀的平均性能和较低的空间复杂度,快速排序仍然是许多实际应用中的首选排序算法。 归并排序 归并排序是一种经典的分治算法,其优雅的设计体现了算法设计中的智慧。这种排序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将一个大问题分解为多个小问题来解决,然后再将小问题的解合并为大问题的解。 https://blog.csdn.net/2401_86544677/article/details/143141716
2.10大计算机经典算法「建议收藏」腾讯云开发者社区任两点间路径的权重,就是该路径上所有边的权重总和。已知有 V 中有顶点 s 及 t,Dijkstra 算法可以找到 s 到 t的最低权重路径(例如,最短路径)。这个算法也可以在一个图中,找到从一个顶点 s 到任何其他顶点的最短路径。对于不含负权的有向图,Dijkstra算法是目前已知的最快的单源最短路径算法。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089934
3.区别:RSA算法和ECC加密算法的SSL证书对比RSA算法和ECC算法是目前流行的主要的两种 SSL证书公钥加密算法。 当然还有刚刚兴起的国密SM2加密算法,但由于国密算法的 SSL证书目前仅仅两三款浏览器支持,且需要相应的服务器环境支持,所以本文不做过多介绍。 RSA算法:比较常见的算法,应用较早,为普及,比 ECC算法的适用范围更广,兼容性很好,一般采用 2048 位的加密长https://www.ihuandu.com/help/faq/171.html
4.Brotli和Gzip压缩算法是什么及二者的区别用来加速网站Brotli 和 Gzip 压缩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两种网络压缩算法,通过在主机端压缩网页数据,在浏览器端解压缩数据而提高网页加载速度,那么这两种压缩算法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文章目录隐藏 一、压缩算法 二、Gzip压缩介绍 三、Brotli 压缩介绍 四、Gzip 和 Brotli 压缩区别 https://www.vpsss.net/28465.html
5.机器学习流行算法一览正则化方法是其他算法(回归算法)的延伸,根据算法的复杂度对算法进行调整。正则化方法通常对简单模型予以奖励而对复杂算法予以惩罚。基于正则化方法的扩展 (典型是基于regression回归方法) 可能比较复杂,越简单可能会利于推广,下面列出的正则化方法是因为它们比较流行 强大简单。 https://www.jdon.com/bigdata/a-tour-of-machine-learning-algorithms.html
6.7个流行的Python强化学习算法及代码实现详解python目前流行的强化学习算法包括 Q-learning、SARSA、DDPG、A2C、PPO、DQN 和 TRPO。这些算法已被用于在游戏、机器人和决策制定等各种应用中,本文我们将对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感兴趣的可以学习一下+ 目录 目前流行的强化学习算法包括 Q-learning、SARSA、DDPG、A2C、PPO、DQN 和 TRPO。 这些算法已被用于在游戏、机器人https://www.jb51.net/article/273488.htm
7.区块链概念1:Hash算法冲突避免有时候又被称为“抗碰撞性”。如果给定一个明文前提下,无法找到碰撞的另一个明文,称为“抗弱碰撞性”;如果无法找到任意两个明文,发生碰撞,则称算法具有“抗强碰撞性”。 流行的算法 目前流行的 hash 算法包括 MD5(已被证明不够安全)和 SHA-1,两者均以 MD4 为基础设计的。 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139317
8.详解四类算法稳定币,为何成不稳定的“弹弹币”界面新闻·JMedia算法稳定币在2020年的夏天才开始被大众所认知,它是稳定币的一种,既没有法币抵押型稳定币相对中心化的问题,也没有超额抵押稳定币资金利用率低的问题,但是目前的几种算法稳定币都还没有实现稳定币“价值稳定”这一核心功能。本文将详细介绍目前比较流行的算法稳定币项目,适合对算法稳定币感兴趣的新手阅读,熟练玩家亦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5506569.html
9.全栈金融工程师算法技术解构VWAP,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格算法,是目前市场上最为流行的算法交易策略之一,也是很多其他算法交易模型的原型。该模型是将一段时间内证券价格按成交量加权得出的平均值,即VWAP是对一段时间市场上所有交易活动平均价格的衡量。 改进型的VWAP策略的基本原理是:在市场价格高于市场均价的时候,根据市场价格的走势不同程度的减少提https://www.jianshu.com/p/6c3888c2e846
10.全信息计算机汉字处理系统和实现方法从内码的扩充性和易交换性可以看出,西文由于字母的简捷性和灵活性,极易扩充和交换,但目前中文系统的内码扩充性已经固定不能扩充,且不易交换。 从以上比较中得出,目前流行的中文系统的文字处理功能明显弱于西文。其表现还在于英文字母组单词是无限的,而安排在各种字符集中的汉字是有限的。然而这些固定在字符集中的很https://www.xjishu.com/zhuanli/55/99114499.html
11.算法工程师福利:超实用技术路线图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当前流行的算法框架,例如 TensorFlow, PyTorch, LightGBM 等,底层都是基于 C++ 为主要语言进行实现的。但是 C++ 本身过于复杂,使用场景也比较有限制,建议只需要达到能够读懂一些基础的 C++ 代码逻辑即可。在系统级开发领域,目前有一门新语言逐渐崛起,连续几年被 StackOverflow 投票评选为程序员最喜爱的语言:Rust。从设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853964
12.IEEEIV2018丨徐昕: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自动驾驶汽车决策与控制RL的第二个框架是策略迭代,我们一般设计一个近似的流程,这里有一个π,还有π0,算一下目前策略的价值函数,之后进行不断地迭代,从而进行更好的策略,基于πi的目前值,然后再来进行迭代。第四个Actor-Critic是线上学习结构的,这个结构上我们比如涉及到了策略价值,像这样子的学习函数,线上控制算法内比较有效的。https://mp.ofweek.com/ai/a545673225236
13.抖音作品不推送是什么原因?一招教你找出原因,5个机制告诉你抖音是四、迎合平台用户需求,结合自身优势生产内容,抖音上比较流行的是3B原则:beautiful——美景、美女、美少男 beast——动物(野兽)、baby—— 婴儿。 五、完善自己的资料,越全越好。包括头像、昵称、手机、微博、微信、头条等,越详细越好。因为是机器和人工双重审核,一旦机器进行审核,就会进行大量的劣质剔除。 https://m.douban.com/note/755495079/
14.Java中的A*(Astar)寻径实现,最短路径的查找算法Java中的A*(A star)寻径实现,最短路径的查找算法 阅读更多 据我个人所知,目前流行的寻径方法大体有两种,即A* 和Dijkstra(SP算法) Dijkstra算法: 由Edsger Wybe Dijkstra先生发明(已故) Dijkstra算法是典型的最短路算法,用于计算一个节点到其他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主要特点是以起始点为中心向外层层扩展,直到扩展https://www.iteye.com/blog/love452076852-698566
15.bp神经网络分类问题优化bp神经网络进行分类3、现阶段在图像语义分割方面,哪些神经网络算法比较流行 卷积神经网络以其局部权值共享的特殊结构在语音识别和图像处理方面有着独特的优越性,其布局更接近于实际的生物神经网络,权值共享降低了网络的复杂性,特别是多维输入向量的图像可以直接输入网络这一特点避免了特征提取和分类过程中数据重建的复杂度。 https://blog.51cto.com/u_16099274/6635712
16.进化算法在复杂网络中的应用综述①1.2 经典单目标进化算法 近年来,?在进化算法领域中,?一个流行的分支是模 因算法 (memetic?algorithms,?MA).?"模因"的概念来自 于 Dawkins 等人提出的"meme",?它代表一个文化进化 的单位,?可以表现出局部的精细化[32,33].?在进化算法中, 模因通常被认为是一个能够进行局部细化的个体学习 https://c-s-a.org.cn/csa/article/pdf/9037
17.基于软件规模的需求优先级排序方法应用AET摘要: 针对当前流行排序算法中只基于某种算法对需求进行排序而没有考虑项目实际规模的情况,提出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需求优先级的两种思路。定性分析中研究了基于KANO模型确定优先级的方法,定量分析中以AHP算法为基础,将价值、费用、风险等多种属性的影响量化到需求优先级排序中。结合某船厂信息管理系统利用AHP方法确定需求http://www.chinaaet.com/article/3000012546
18.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DIG类网站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DIG类网站有: 1:至酷掘客 dig. ★★★ 至酷网投入巨资,研发出一套能够自动识别人们阅读习惯的尖端智能算法。并以此算法为核心,集多位经验丰富的策划和软件人员之智慧,开发出了至酷掘客网站(http://dig.)。 从你阅读文章的过程,系统就知道你是否喜欢这篇文章,如果你喜欢,它会为你自动投上一票http://www.360doc.com/content/07/0427/16/20628_469992.shtml
19.科学网—《自动化学报》2022年48卷2期目录分享本文参考了他们的思路, 但为了更加详细而清晰地呈现视频标题与描述生成的研究脉络, 首先回顾了视频描述研究的发展历史, 对其中典型的算法和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然后对目前流行的方法进行了梳理, 尤其是基于深度网络的模型框架, 以视频特征编码方式为依据, 按照不同的视觉特征提取与输入方式, 将各类模型分别归类到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291369-1326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