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时代,你在看剧,他们在屏幕那头盯着你

观影体验师、成片体检师、弹幕互动师——

算法时代,你在看剧,他们在屏幕那头盯着你

带薪看剧?没那么容易。

从本质上说,琴书是一名工程师;从细分领域来说,她是一名“观影体验师”。她不穿格子衫,也不是每天与代码打交道。她的日常工作是看平台上已经播出的剧,通过眼睛和耳朵,寻找这些老剧出了什么问题,需要如何修补和优化,然后用工程师的语言记录下这些问题,交给团队来修复。简而言之,人家看剧看剧情,琴书看瑕疵。

和琴书只看老片相反,小贝只看新剧——没上线的那种。他是一名“成片体检师”,工作主要是两件事:看片、看数据。对一部没上线的新片,小贝负责“看它的一切”,包括角色的表演、故事的叙事节奏,猜用户会不会喜欢、会不会在这个节点弃剧……身处这个岗位,90后小贝不仅能通过背影甚至轮廓就识别出明星身份,还养成了一套独特的观剧习惯,“别人跟着剧情走,我在揣摩不同人观剧时的情绪”。

相比琴书和小贝,芭蕉可能是看剧“最细”的那个,一部片子至少要看三遍以上,第一遍过整体节奏,第二遍拉话题,第三遍整理细节点。作为一名“弹幕互动师”,芭蕉每天的工作是聊天,而且是陪几十万人网聊。

在这个到处是算法的时代,你在看剧,他们都在屏幕那头盯着你。

带薪看剧?没那么容易

这3个工种有一个共同特征——也是最为人羡慕的,就是带薪看剧。

琴书一年看上千部电视剧,工作两年来已经优化了3000多部电影剧集的视听体验。有人对琴书的工作有一点误解,不就是看剧挑毛病?没那么简单。“观影体验师需要综合素质:既要知道整个剧的制作流程是怎样的,又要熟悉算法,不然你挑出问题不知道如何转化成计算机能懂的语言”。

琴书在大学学的是计算机,在成为观影体验师之前,一直从事算法和后期制作的工作。随着老片修复越来越普及,观影体验师的职业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不仅是剧集,不少综艺也需要修复,新的剧还会变旧——真是一项生生不息的工作。

几十年来积累的剧集那么多,如何选剧?琴书解释:“先选出播放量大、热度高的、用户喜欢的剧集,以及一些经典剧集,比如《红楼梦》《西游记》《还珠格格》《仙剑奇侠传》……选出剧后,就要看它存在什么问题,噪声、划痕、偏色、褪色……给剧出一份‘体检报告’,交给修复师来做接下来的工作。”

但琴书的工作还没有结束,在修复过程中,她仍需要和修复师不断交流,怎么修、修到什么程度,修完之后再做一个“二次观影”,确认合格后,“观影体验师”的工作才告一段落,当然也可能继续迭代。

最近,她正在“看”《步步惊心》,这部听上去并不那么老的剧(2011年首播)已经被她看出了问题——需要调色。“因为2014年后,影视剧的调色才开始慢慢普及,之前很多剧拍完并不调色。经过调色,原来的风格艺术不会改变,只是通透度会更好。”琴书说,“观影体验师不仅是看老剧,很多新剧同样存在问题。我们希望给观众提供更好的观影体验。”

工作近两年,小贝“体检”过的片子+综艺有上百部。朋友们都羡慕小贝的工作,但其实看剧只是工作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对专业的要求非常高。小贝在大学学的是统计学,每天和数据打交道;但成片体检师要求他既对内容有一个感性的反馈,又对数据有一个理性的分析。

小贝说:“我们需要有比较强的数据能力,包括指标设计能力、数据库设计能力,以及怎么把一个有效的分析报告输出给制片方,既要有数据逻辑的严谨,又要有内容创作的专业——这是我的朋友看不到的另一面。”

算法,还是算法

除了人工肉眼看,小贝还要教计算机和他一起“看”,每天都在训练AI学习明星照片和剧集名场面。通过人脸识别、场景识别以及音乐情绪识别的学习,计算机就可以在片子正式上线前对内容进行‘体检’,与其他头部同类型片子比较得出数据,由此判断剧集在人物关系、情节设置、主角互动率、环境情绪等方面,能否调动目标观众的情绪。

今年2月,小贝“体检”了一部《冰糖炖雪梨》。这是一部“甜宠剧”,小贝发现,第一集的后半部分和第二集的前半部分,无论是在内容强度还是男女主角故事线的连贯性上都存在一些问题,观众看到这个位置的弃剧风险比较大。小贝将“体检”报告和修改意见反馈给片方,片方据此对内容做了优化。

效果是显著的,《冰糖炖雪梨》在“体检”前后的情绪强度提高了20%多,上线后也实现了口碑与热度的双赢。目前,《鹤唳华亭》《冰糖炖雪梨》《重生》等剧集,以及《这就是街舞3》等综艺,都通过“成片体检师”的工作提升了质量。

芭蕉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拿到一部剧,除了对内容的基本判断,还要去判断其中可能会包含的热点,再对内容做一个人群划分——这个内容适合什么人群,每个人群在乎的点是什么。

举个例子,芭蕉接手的第一部剧是《重启》,区分出了书粉、女性观众、男性观众、低龄观众等不同人群。把这些人群拆分后,芭蕉和同事们就梳理出他们在乎的互动点和风险点,然后在弹幕上做一些“热词”和“梗”的预埋。

因为有了更“懂你”的弹幕运营,《重启》在优酷上线48小时后热度值突破9624,拿下站内热度榜TOP1。

芭蕉也会对一些弹幕做“花式”包装,以剧中人物或者演员本人的身份发弹幕,比如《琉璃》中的司凤,《重启》中的朱一龙。芭蕉和同事们把剧一帧一帧从头看到尾,根据剧情和人物性格撰写文案,“当看到剧中的一个点特别好,又害怕观众get不到,就把所有有可能的点抛出来,有点像一个剧集解说员的工作”。

新职业也有“职业病”

和琴书一样,成片体检师的工作也让小贝有了一点“职业病”。前两天,他去电影院看《八佰》,看到三分之一时,他开始不自觉地留意四周观众对哪些情节有反馈。

小贝说,评价一个内容会有几种角色,一是专业人士,比如制片人、导演、编剧、专家,二是用户评价——这两种都比较依赖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主观经验。视频播放平台有一个比较大的优势,就是有大量真实的用户观看数据,对各类题材剧的真实观看行为都在数据库里有记录。“我们认为,需要一个相对标准化、稳定的维度,对各种类型的片子做一个监测,所以就有了以算法为基础工具的产品体检”。

也有人问,创作是否就一定要跟着数据走呢?

小贝也曾体检出一部新片有问题,“《白色月光》开头几分钟少了一些情节设置,观众在一开始可能很难进入预设的故事节奏”。小贝向导演组反馈了意见,但并不会强制要求按照他们的意见去修改,决定权仍在创作者手中。当片子上线后,果然,观众在前几分钟跳出的比例相对较高。

“这其实不是一个新话题,不是成片体检师才遇到的新问题。就像几百年前的一个画家,是画得更通俗让大众喜欢,还是基于自己的理念孤芳自赏?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矛盾,这个问题无解。我们只是在双方的价值上找一个平衡点,实现两个价值的最大化。”小贝说。

芭蕉经常会遇到考验记忆力的时刻,“看长达60集的《鹤唳华亭》时,我们发现50多集时有一个点,与开头某一集的一个点是呼应的,就需要用最强大脑去记住是第几集第几分,然后把两者关联起来”。

虽然压力很大,但芭蕉干得很开心,“你能跟几万人、几十万人在线上做一个互动的共鸣。他们懂你,你也懂他们”。

THE END
1.从算法到模型:走出“技术中立”的话语误区澎湃号·政务在网络文艺中,算法能够决定用户所看到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用户的审美趣味和文化消费习惯。在此基础上,算法可能放大或掩盖某些审美趣味、情感倾向、艺术类型或主题内容,影响用户的文化消费选择,而过度沉迷和“信息茧房”等负面作用也随之产生。批评者将这些后果归因于算法。但与此同时,还存在一种截然对立的观点。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41793
2.智能革命人工智能三大算法与未来世界的变革机器人学与自动化时代背景下的挑战与机会 随着人工智能三大算法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我们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机器人的崛起。这些先进的人造生命体可以执行各种复杂任务,如医疗诊断、制造业生产线管理甚至是家庭服务工作。然而,这也带来了对隐私保护、就业市场变化以及伦理问题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为创造性https://www.ykngnhhi.cn/xing-ye-zi-xun/539821.html
3.算法带有偏见需关注公平性与多元化值得一提的是,乔恩·克莱因伯格在今年9月被授予2024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表彰他在计算机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领域作出的开创性贡献,包括他在社会网络和算法公平性领域发挥的智识领导力。 2024年诺贝尔三大科学奖项中,物理学奖和化学奖都与人工智能研究相关。对此,乔恩·克莱因伯格表示,算法和AI系统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https://rmydb.cnii.com.cn/html/2024/20241219/20241219_003/20241219_003_02_1272.html
4.数据算法和算力:人工智能时代的三要素工业互联网观察智能时代的三要素: 数据、算法和算力 近几年,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飞速发展,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都得到大量的普及应用,归功于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要素:数据、算法和算力。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相互促进、相互支撑,是智能技术创造价值和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10565456.html
5.《繁花》时代的生意经:算法不同,人各有志(繁花)剧评之前说会给《繁花》出第二篇剧评,有朋友说,这部剧的商战有些儿戏。我的想法也正是如此,虽然商战有无数经典现实案例作为原型,但其中的bug确实也很明显。不过即便如此,我也认为《繁花》的商场逻辑、职场思维、人物塑造、时代追忆等亮点值得一聊。我并不认为这是王家卫最优秀的影视作品,但我愿称之为“王家卫转型经典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696123/
6.中国已进入财富6.0时代,很多人思维还停在1.0阶段(深度)商业6.0时代 思维——算法 这两年最火的平台当属抖音和今日头条了,它们的出现彻底颠覆了BAT的传统互联网格局,那么它们的核心优势是什么呢? 答案是两个字:算法。这两个平台有一套非常高明算法推荐机制,它们能根据你的阅读习惯识别你的标签,算出你内心深处的癖好,你越喜欢什么,就疯狂给你推送什么,这也叫Ai推送(人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403/06/78825344_1119276621.shtml
7.从数据来源数据生态数据技术数加平台等方面,漫谈阿里大数据目前人人都在谈大数据,谈DT时代,但是,大数据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看法,好比盲人摸象,每个都认为自己摸到是真正的大象。我也担心我所看到的,只是大数据的冰山一角,毕竟,将引领整个人类下一次变革的大数据,不是几篇文章就能说清楚的。 目前人人都在谈大数据,谈DT时代,但是,大数据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https://www.51cto.com/article/516406.html
8.「什么是nlp算法工程师」智灵时代2024年nlp算法工程师岗位职责深圳市智灵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于2016年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金1亿元人民币,目前已于广州、北京、上海成立分公司。公司是专注于场景化AI应用赋能科技金融的人工智能公司,具有全场景的服务资质与能力。 智灵时代以技术为导向,深耕于金融领域,以银行、保险、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为目标客群,打造了从AI智能外呼机器人、智能https://www.zhipin.com/job_detail/f5a68a9de92c44a41nZy2t67GVBQ.html
9.什么是算法?什么又是模型呢?什么又是大模型呢?大模型算法L1级别:AI大模型时代的华丽登场 L2级别:AI大模型API应用开发工程 L3级别:大模型应用架构进阶实践 L4级别:大模型微调与私有化部署 一般掌握到第四个级别,市场上大多数岗位都是可以胜任,但要还不是天花板,天花板级别要求更加严格,对于算法和实战是非常苛刻的。建议普通人掌握到L4级别即可。 https://blog.csdn.net/EnjoyEDU/article/details/140543619
10.深度长文人工智能过去60年沉浮史,未来60年将彻底改变人类IBM正在转型为一家认知计算公司,其背后的大逻辑是全球正在进入一个算法经济时代。自去年以来,Gartner就在多份报告中强调,算法连通了人、事物、业务及信息,将创造全新的商业价值。在未来,算法将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代替企业把大数据转化为商业洞察、自动化业务流程以及差异化产品与服务。一句话,算法将统治世界。 https://www.iyiou.com/news/2018022766899
11.兵马未动数据先行——大数据让未来战争步入“精算时代”在未来战场上,漠视数据就是漠视生命,克劳塞维茨所谓的“战争迷雾”在科技之光的映照下,必将极大地趋向弥散化,作战较量进入相对透明的“精算时代”,乃智能化战争的大势所趋。如何看待大数据的问题,就是如何看待未来战争的问题,军事领域的数据之争,绝不仅仅是作战资源之争,更是作战方法之争,作战理念之争。https://tech.gmw.cn/mil/2018-01/06/content_27282511.htm
12.人工智能设计时代,设计师该如何自我进化?优设网新时代的技术学习,旧时代的匠人精神。 平面印刷时代要成就大师级作品没有完全不懂 Pantone,凹版凸版,柯式印刷等专业技术。同样,智能时代想提升专业水平,上一些入门概念的课,了解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算法,置信度原理。 △图8:例如Google的机器学习,吴恩达的公开课,学习入门的原理和关键词 https://www.uisdc.com/designer-evolution-in-the-era-of-ai
13.网络时代,应如何规范“算法”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浏览一些网络APP,如果你曾打开一条关于健身的消息,之后经常会收到各种关于健身知识、健身产品的 广告推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应用的兴起,算法推荐带来的信息定制化、资讯分众化已经得到较广泛应用。 算法推荐满足了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通过定制化、智能化的信息传播机制,https://www.hi.jcy.gov.cn/Wap/WModule/M001/wap_view.aspx?i=433896
14.解构《东方Project》的IP化(初稿)机核GCORES4.后算法时代的东方(2020-) “东方是田园时代的东方,就像小农经济一样不可能回去了,那个时代已经死掉了,它目前的日益衰败证明了哪一代人青春的落幕,已经不需要那个模式了···原神会让我们迎接一场游戏社区的工业革命,它的进步显而易见,可能也有一些不那么如人意的部分,但既然老模式已经走不通,东方社区的前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78391
15.菜鸟网络算法专家朱礼君:物流优化问题在大数据时代被赋予新的意义菜鸟网络高级算法专家朱礼君在CCF-GAIR 2017大会上发表了演讲,主题是“大数据时代的物流优化问题”,主要讲解菜鸟网络当中的物流发展情况。朱礼君毕业于美国马里兰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就职于Goldman Sachs、亚马逊、Facebook等公司,于2014年回国加入阿里巴巴,领导菜鸟网络仓配供应链的算法团队。 https://www.leiphone.com/category/industrynews/X5OwMSiXHQgGqYP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