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之前,大家可以先欣赏一下魔方顶尖高手的风采,下面这个视频是目前三阶魔方速拧世界纪录保持者FeliksZemdegs的成长纪录,这个澳大利亚小魔友是1995年出生的。
首先,我建议学习f2l(first2layers,同时对好前两层)。f2l是最好理解,记忆量也相对最小的一步,看似有41个算法,其实多数的算法根本就不需要背,理解了之后就自然而然地学会了算法。但是,大家到后面就会知道,虽然这一步算法最简单,但是其实是最难的一步,开始的时候甚至用f2l做前两层还不如入门玩法快,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大家前进受阻不要灰心,这一步关键是练习观察,这是个慢功夫,不过只要多练,就一定会明显的进步。在学习f2l的同时,你也可以同步的跳到第三步,学习pll,这样f2l,pll齐头并进会让你进步更快。
最后,就是要总攻击oll的剩下的算法了,oll虽然看起来挺多,但是好多算法并不是很难背,其中绝大多数都比pll的算法简单,所以只要大家集中一个星期的精力应该没有问题可以搞定他的。最后祝大家成功,你们每个人都早日成为sub30的魔方高手!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介绍几个基本的手法,这些基本的手法是我们每个公式最基本的单元,一般就是写在一个括号里面,意思就是可以非常迅速连贯的做出来,英语里称这些基本手法叫做fingershortcut(FSC),也就是手指快捷方式,大家应该能理解这个意思了吧。
RU'R和R'UR'pll-1:(RU'R)(URUR)(U'R'U'R2)pll-2:(R2'U)(RUR'U')(R'U')(R'UR')pll1:pll2:R'FRF'pll-11:F(RU'R'U')(RUR'F')(RUR'U')(R'FRF')RU'R'Uf2l-7:(RU'R'U)(RU'R')其他的基本手法如(RU'R'),(R'U'R),(RUR'),(R'UR),(RU'U')等等请大家触类旁通,都很简单,大家可以在学习中参考每个公式的手法视频学习。
其实这41个f2l公式并不像后面的oll和pll公式是很死板的照做,他可以比较灵活,最核心的技巧就是你不用拘泥于一对小块在正确的槽里面也就是说比如,第11个公式,
你如果碰见
你看白绿红角块和绿红棱块的相对位置和前面的标准图是一样的,这时,你就可以用f2l的11公式的前4步(RUR'U'),魔方就会变成,
你看这时这对小块儿就变成了第40公式那种最基本3步就搞定的形态,只要顶层再用一个U',他就完全和第40公式一模一样了。
所以如果你碰见这种不是正确槽位的情况(其实是绝大多数情况),你应该懂得把他等同于公式11处理。完整动画演示请看,
对于刚才的例子,包括刚才那种情况你可能碰到,
你要懂得旋转顶层把后3种情况变成第一个图的情况,然后用我们刚才介绍的公式前几步转换成4种基本情况,你就会做了。
总结一下,你f2l基本只要知道2点:
1,槽位不和下面图一致也可以用每个公式前几步照做,变成基本情况后你就一定会做了。
2,找到一对角棱对后,你很可能碰见的不是下面这些图的位置配置(槽位也不对,相对位置也不对),要注意旋转顶层,让他变为下面和下面这些图一样的角棱块相对位置配置,相对位置对了之后,槽位还可能不对,但没关系,你可以参考第一点,然后开始。
小提示就介绍到这里,下面首先请看四种基本情况,然后请从第6个f2l开始吧(前几个公式有的不太典型),一个一个分析他是怎么用前几步把该情况变成下面4种基本情况的,慢慢地您就会懂得f2l的公式基本都是可以理解的。另外您也不用拘泥于这些公式,您如果左手顺手,也完全可以多利用左手,比如下面34基本情况,您完全可以用左手做U'y(L'UL)
标记基本上很简单,大写的字母R,U之类就是转某个面,小写的r,u等就是同时转两层,带'就是逆时针转。
x、y、z就是整个魔方转,具体怎么转比较绕一点,x、y、z分别为水平,竖直和前后轴,标记x、y、z就是分别围着这三个轴顺时针转90°,加'就是逆时针。
具体碰到了大家也别自己想,看看动画就明白了,还是感性认识比较好。
另外()括号的意思就是这几个动作是一组,可以很连贯很顺手的一起做,()括号外面有个2就是括号里面的步骤做两次,大家再有不明白的看动画就行了。
有下划线的U'是用左手食指(其实我发现很多没有下划线的也得用左手食指,大家不用拘泥,具体可以参考视频),斜体的U'或者F'是用右手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