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级苏教版上册数学教案及设计意图(通用五篇)

教学目标:1、掌握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能运用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估算与交流的过程。

教学重点: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的算理。2、2、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的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复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

教学设计流程:

一、回顾复习,引入新课

1、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一般乘法,都学习了哪些计算方法生认真思考,互相交流。

2、出示练习题,学生做集体订正。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乘法

1、继续以14×12例,

生:12看成10+2,14×110=140,14×2=28,140+28=168

2、肯定并表扬学生的计算。

3、请学生在黑板上演示乘法的竖式计算,生板演。

4、肯定该生的板演。

5、师总结:在竖式计算时,一定要注意数位对齐;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大家还有其他的写法吗

6、老师请生讲述自己的思想,为什么少了一个0。

生:用个位2去乘14,得数的末尾与乘数个位数对齐,再用12的十位上的1去乘14得140。

7、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三、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的方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导入

师:现在先请同学们来听一段小故事。(播放视频)出示情境:小兰:小丽你好,我是小兰,明天是星期六,我们明天一起去新华书店看书好吗小丽:好的。

小兰:那明天8时在新华书店门口等,不见不散哦。小丽:好的,明天见。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她们明天能按时见面吗出示情境:(小兰家)

2第二天,门铃响。

二、探究新知

1.质疑探究,学习24时记时法。

师:24时记时法是怎样计时的呢现在我们看钟面。

(1)体验0时。

师:把时针调到12时。对,夜间12点,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作为一日的开始,我们把这一时刻称为0时。

师:同学们请看,现在时针走了几圈

生:1圈。

师:经过了多少小时

生:12小时。(继续看电视画面。)时针指向了下午1时的位置。

师:大家请看,钟面上现在表示的是几时

生:下午1时。师讲解:在一日内,由于第一圈走了12小时,所以时刻在走第二圈时,我们就要把时针指的钟面上的时刻数分别加上12,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24时记时法。比如,现在钟面上是下午1时,根据24时记时法就应该是

生:13时。(继续看画面。)这时,同学们已经帮助父母收拾好了碗筷,准备进行午休了。下午2点30分,同学们又开始了下午的学习生活。

提问:这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应该是几时

生:14点30分。

生:0时。因为24时正好是第二天的0时,所以我们习惯上常常只说0时,而不说24时。这时,一昼夜就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2)感受一天24小时。引导学生明确时针走了两圈,走了24小时。启发学生举例说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采用了24时记时法。

(3)让学生拿出学具钟,自己拨一拨,想一想。

师问:一天里时针走了几圈

生:两圈。

师:第一圈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

生:0时~12时。

师:第二圈呢

生:13时~24时。一天一共是多少个小时

生:24小时。

(4)学习24时记时法

师讲解:用24时记时法,就是把时针走第二圈时,时针所指的时刻(钟面上的数)分别加上12。

师生互动:教师拨第二圈,下午1时、2时学生依次回答:13时、14时、23时、24时或0时。

分组讨论: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有什么不同使学生明确:24时计时法中,时针走第一圈时,钟面上的时数与普通计时法相同;而时针走第二圈时,就等于用钟面上的数分别加上12,也就是比普通计时法的下午时刻多12小时。这样,下午1时就是13时,下午2时就是14时最后到夜里12时,就是24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

(4)口答。①下午3时是几时(15时)②早上7时是几时(7时)③中午1时是几时(13时)④晚上8时是几时(20时)请你在钟面上拨出16时、22时30分.(动手操作,集体订正。)

(5)24时记时法的写法。(投影出示)上午8时30分写作8∶30上午12时24分写作12∶24下午8时30分写作20∶30下午9时10分写作21时10分

(6)学生分组对练。

a一组把下午和晚上的时刻报出来,另一组用24时记时法说出相应的时刻。(如下午4时答:16时)b一组把24时记时法的时刻报出来,另一组用普通记时法说出相应的时刻。(如:20时答:晚上8时)

2.教学例题1。

观察并思考:上图牌子上用的是什么计时法

分组讨论:为什么算式中单位名称是“时”,而答题中是“小时”呢(教师讲解)

(全班同学动笔列式,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板演.)

集体评价新牌子和旧牌子,请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巩固练习

(1)口答

①17时是下午几时23时是晚上几时

②从早上6时到下午4时,有几个小时

订正

①17时是下午5时,23时是晚上11时。

②有10个小时。

③他上午在校4小时20分.④路上共用了14小时1分。

(2)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在括号里画“×”.

①(√)②(×)③(×)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相同点:凌晨、上午、中午时数相同。

不同点:下午、晚上时数不相同,要把时数加12就是相对应的24时计时法的时数。

13时至24时的时数减去12就是普通计时法的时数,但要加上“上午、下午”等词。

五、布置作业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下面的时刻。

下午3时上午10时晚上9时

下午6时晚上10时下午2时

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6时12时5时30分24时16时18时45分教后反思:

从学生的作业情况来看,不少学生不能正确区分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

教学内容:

1、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的意义,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能正确地进行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互换。

24时计法和普通计时法的区别,并能正确的进行互换。

教学教具:

多媒体、学具钟、小黑板。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一个9时的钟面)

师:这是几时这个时刻老师可能在做什么

生1:我猜老师可能在上课。

生2:我猜老师可能在批改作业。

……

师:大家都猜得不错,那为什么有些小同学会猜得不一样呢

生:有的说的是上午的9时,有的说的是晚上9时了!

师:一天中有几个9时

怎样表示才能把两个9时分清楚,不造成误会呢

教师板书:上午9时晚上9时

师:在9时前面加上:上午或晚上这些表示时段的词,表示得就清楚明白了,那么有没有比这更方便的吗

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

二、质疑探究、学习24时计时法

师:看着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1:什么是24时计时法

生2:24时计时法有什么用

生3: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

师: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

1、体会一天有24小时

师:一天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学生各持己见)

师:你们喜欢看春节联欢晚会吗0点的钟声是什么时候敲响的

师:对,晚上12时,既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

从晚上12时到晚上12时是一天。

教师拨钟面演示,学生边观察边数:晚上12时……

师:现在几时

生:中午12时。

师:时针走了几圈

12小时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第一圈:晚上12时中午12时12小时

接着演示板书:

第二圈:中午12时晚上12时

师:一日有几个小时

1日(天)=24小时

师:一天有24小时,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就是24时计时法。

2、体会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

多媒体出示钟面:晚上12时记为0时……下午1时记为13时,……晚上12时记为24时。

3、小练(用小黑板出示):

凌晨2:002:00上午7:007:00中午12:1012:10下午1:0013:00晚上9:0021:00

(1)你是根据什么进行分类的。

(2)比较两种记时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不同点:下午、晚上的时数不相同。

互换方法:下午、晚上的时数加12就是对应的24时计时法的时数。

24时的时数减12就是对应的普通计时法的时数。

4、应用。

(1)把下面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

凌晨3:40()中午12:00()

下午1:00()晚上7:30()

(2)把下面的时刻用普通计时法表示。

1:20()12:00()

14:00()16:30()

出示例题:从上午8时到11时,经过了()小时(课多媒体演示)

四、口答(多媒体演示)

1、选择填空

小赵去看一场电影,电影从15时放到()

(1)9时(2)17时

(3)9小时(4)17小时

2、从6时到12时经过()小时

3、一个展览馆每天8:00开馆,17:00闭馆,每天开放()小时

五、聪明题

2、爸爸21:00上夜班,工作8小时,第二天几时下班

六、总结交流。

1、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你还有疑问吗

板书设计:

24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上午9时晚上9时

24时计时法:9时21时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第26页

【教材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经历从两位数乘一位数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过程是形成乘法计算技能的重要环节,也是后续学习两位数乘三位数的基础。为此教材以“住新房”的情境为载体,通过解决一栋楼的总住户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算理。在具体解决“总住户”的计算问题时,教材呈现了三种算法,前两种是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一位数,再将这两部分的积相加,这是乘法竖式计算的重要基础,本节课应注重口算方法与竖式方法的沟通。第三种是竖式计算,这是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方法。

【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独立探索、小组交流,全班汇报交流等学习活动,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学生很有成就感。

由于学生只有一位数乘法的基础,让学生独立思考怎样算14×12时,大多数学生只能想出口算方法,只有个别学生能在预习或家长提前指导的情况下,正确书写竖式,这节课正需要这些孩子来激发全班思维,让同学们在看竖式的过程中,分析竖式计算算理、算法,通过观察,分析,学生能把竖式计算与口算算法进行沟通。

【学习目标】

1.结合“住新房”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计算,理解竖式乘法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依据新教材特点,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写出算式并交流,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算法。

3、通过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影响,共同寻找、自主探究、体验,掌握数学的知识、思想与方法,充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3分钟)

师:淘气今天可高兴了,因为他要搬新家了,他邀请了很多小朋友参加,也邀请了我们,想去吗

生:想

师:那去看看吧!(课件出示)

师:真漂亮,这栋电梯公寓真大,大家都想进去了(智慧老人:请你根据你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每层14户,有12层,这栋楼能住多少户(板书并问)你能出算式吗想想算式的意思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14×12=(板书)或12×14=

师:很能干,一下就说到了乘法的意义。

师:今天的算式和我们过去学过的乘法有什么不同

生:今天的两个乘数都是两位数,以前我们只学过两位数乘一位数,昨天我们学的两位数乘整十数。(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你的记忆真好,很会学习,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任意两位数乘两位数。

[设计意图]能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创设一个生动的情境,既为后面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的算理做了铺垫,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探索新知

1、估算14×12(5分钟)

师:这栋楼房大约能住多少人呢我们用过去学过的方法估一估淘气他们住的楼房大约能住多少户人家

生:140

师:你是怎样估计的

生:140户左右,把12想成10,14×10=140(户)。

师:知道把12想成整十数,估得真快,了不起。还有不同的估算结果吗

生:120户左右,把14想成10,12×10=120(户)。

生:100户左右,把10想成10,10×10=100(户)

师:把它们都想成了整十数,很快地估出了结果,同学们想一想,这三种估算方法里面,哪种更接近正确结果呢为什么

生:我觉得得数是140更接近准确结果,因为这样估计的误差最小。……

2、思考怎样计算14×12,探索方法(10分钟):

师:这栋楼到底能住多少户人呢可是,像这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怎样算呢你能想办法算出14×12的准确结果吗试一试,把你计算的方法写在作业本上。(教师巡视,请学生将自己的算法写在黑板上,只展示与竖式有关的算法,看学生竖式的书写情况,请学生上台板书有代表性的三种竖式方法。)

[设计意图]让孩子在估算的基础上,通过一些挑战性的问题——像“这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怎样算呢”,“你能想办法算出14×12的准确结果吗”,激起学生主动探索欲望,也凸显了本节课的重点。

师:你能看懂这种方法吗(口算)谁来说一说他是怎么算的(提示:乘法意义,也就是算几个几)

生:14×10=140(先算14×10,也就是10个14,等于140)

14×2=28(再算14×2,也就是2个14,等于28)

140+28=168(最后把它们的积加起来,得168)

师:你理解得太好了,非常能干。那这种方法呢你能看懂吗谁又来说一说

生:12×10=120(先算每层楼有10户人,12层就有12个10,共120户)

12×4=48(但它每层还有4户人,12层就有12个4,共48户)

120+48=168(最后把它们的积加起来,得168)

师:还有其它方法吗

生:我把12拆成了3×4,也就变成14×3×4=168(人)

师:它转化成了二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想得真好。大家都能灵活地运用我们学过地知识,来解决新问题,这不仅是我们聪明和能干,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在以后的学习数学过程中会经常用到。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生生互动,在合作交流中,理解口算每一步的意思及方法,为学习竖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探索竖式计算14×12的方法(10分钟)

师:大家请看,两位数乘两位数还能用竖式计算从结果来看,对了吗

生:对的,都是168。今天我们就重点讨论,如何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看一看,想想同学是怎样算的(板书:怎样算)先独立思考,再将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师:谁来代表你们小组说一说这些竖式是怎么算的

生:我们小组发现第1,2个竖式都是先算2×14等于28,再算10×14等于140,最后将结果加起来,等于168。只是一个写了0,一个没有写0,但都不影响计算结果,都是对的。

师:听懂了吗谁再来说一说

生:第一步还是先算2×14=28,第二步因为1在十位上,代表一个十,相当于10×14=140,所以应该在结果上写成140。再用28+140=168,第三种方法相当于把140后的0省略了,但1对齐百位,4对齐十位,还是表示的140,对最后的结果没有影响。

师:说得太精彩了,一下就看出了每一步是怎样算出来的,真有数学头脑。

大家明白了吗还有补充吗

生:先算2×14就是算的2层楼共住28户,就是2个14;再算的是10层楼住140户,也就是10个14。

师:你不仅知道它是怎样算的,还知道用乘法的意义来解释这样算的道理,太会思考了,值得大家学习。大家都听懂了吗那你能看懂第三个算式吗

生:它是先拿第一个乘数的个位上的数4分别乘2和1,得到48,再用十位上的数1乘2和1,得到120,最后将48和120相加,得168。

师:这种算法和前两种不一样,但它也是正确的,只是我们通常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以此类推。所以我们今天重点研究前2个竖式,对于它们,你还有什么疑惑

生:为什么有0和没0都是对的呢

师:问得好,谁能解释

生:因为这题写0和不写0都不影响最后的结果,所以可以省略不写。

师:说得很好,就是这样的。

生:为什么4要写在十位上,1要写在百位上呢

师:你真是问到点子上了,有谁能回答

生:十位上的1代表1个十,所以得到的是14个十,也就是140,把末尾的0省略了,而不是14。

师:同意吗(生:同意)这一点很重要,是我们竖式中很重要的一步,你明白了吗

[设计意图]把“用竖式怎样算”确定为本节课的探究点,很多学生并不会列竖式,通过观察同学列出的竖式,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研究它们每一步是怎么算的。不仅准确地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也为学生理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算理,掌握其算法提供了广阔的自主探究空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4、强化理解竖式(5分钟)

师:还有疑惑吗那好,智慧老人他可有问题了,看你是不是真的懂了请注意!(课件演示每一步,并展示竖式计算的步骤)

师:28怎么得来的()×(),也就是()个()

具体怎样算呢2×14呢请你认真看屏幕。你明白了吗谁来说一说

生: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2,乘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上的数。[设计意图]看得很仔细,你真会学习。)

师:第二步出现(14),它是怎么得来的

师:有什么疑问

生:4为什么可以写在个位

师:问得真好谁来帮助他

生:十位上的1代表1个十,所以得到的是14个十,也就是140,把末尾的0省略不写,所以4在十位上,1在百位上。

师:最后一步呢指着()+()

生:28+140

师:同意吗你们的脑筋转得真快,真聪明!现在你明白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的运算顺序了吗请再看老师演示,谁来讲一讲

生: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得到一个结果,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得到第二个结果,最后将两个结果相加。

师:你很会学习,并且很会表达你的想法,是大家的好榜样!

师:现在赵老师可有问题了,对比口算和竖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竖式中每一步口算中也有,它们的算法是一样的,只是表现的形式不一样。比如说:竖式中第一步2×14=28,口算中有;第二步10×14=140,口算中还是有,最后28+140=168,口算中还是有。

师:你太会发现数学最本质的现象了,说得很经典,谁听明白了

师:今天真有成就感,用口算和竖式这种新的方法都算出了准确结果,和哪个估算结果比较接近(生:140)对,请你将书上26页的方法,再算式和答语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巧妙地通过“智慧老人提问”的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竖式计算每一步的意义,梳理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和运算顺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会竖式.

【习题设计】

1、竖式计算(5分钟)

师:同学们今天学习很投入,我们来小试一下伸手,看看你能用竖式准确地解答这题吗

24×1244×21

师:你想提醒同学做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吗哪容易错

生:注意第二步一定要错位,别算错了。

2、密码门(3分钟)

师:淘气要邀请我们去他家了,可是他怎么了遇到了什么问题喔这是一个密码门,密码就是23×13的结果,等于92怎么不对呢赶紧帮他算算密码是多少

生:密码是第二步算错了,23应该错位写,因为它表示230,3写在十位上,2写在百位上得299。

师:你们眼力真好,一下帮淘气解决了问题,谢谢你们!赶紧进他家吧!

[设计意图]设计的练习,既让学生在巩固的基础上获得了提高,又克服了学生在新课后的疲倦感,课尽趣依浓。

3、总结(2分钟)

师:淘气的家真漂亮啊,今天真高兴,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竖式方法。

生2:我知道了用最简洁、方便的方法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师:什么方法)用竖式计算。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很高兴大家今天有这么多收获,下课!

(总结,让学生在交流收获的过程中,了解竖式计算的重要性。)

<

三年级苏教版上册数学教案及设计意图篇五教学内容:p26页例题及“试一试”和“练一练”。

1、结合具体的情景,自主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法。

2.学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理念: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使学生体验学习中通过合作交流带来的方便和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前知识。

一、实践调查

课前让学生在汇景新城作实地调查,调查本小区住户情况

二、课内交流

1、让同学们根据调查所得的数学信息编一道数学应用题。

2、根据所编的题目独立列式

3、探讨和交流如何解决问题。

(1)尝试通过估算结果解决问题。

a、分组讨论不同的计算过程

b、师:根据以上的结果你能判断“这栋楼能住150户吗”

(2)讨论算法

三、习题巩固:

1、试一试

11×4324×1244×21

2、练一练:

第1、2题

3、第3题,学生独立思考,理解题意,再进行计算

四、综合应用:

陈老师班上有42名同学,她为同学们购置书包和文具,一个书包24元,一个文具11元,买书包和文具各花了多少钱一共花了多少钱

THE END
1.算法与问题解决,你必须掌握的精华!,教育,k12教育,好看视频算法与问题解决,你必须掌握的精华! 百度文库 53万粉丝 · 76万个视频百度文库官方账号 关注 接下来播放自动播放 01:09 44岁张柏芝出席晚宴,穿金色长裙贵气十足,踩恨天高生图太扛打 贵圈星娱 6.0万次播放 · 362次点赞 01:06 汪峰女友森林北晒近况,一件衣服穿16年太节俭,却被嘲老气像四十多 贵圈星娱 5.6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7586251678211110354
2.534一道计算送分题:5÷5÷5÷5=?一看就会,一做就废534一道计算送分题:5÷5÷5÷5=?一看就会,一做就废我服子佩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 1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介文汲:又有一个国家快变成中国的铁杆朋友,外交太高明了! 金日事 660跟贴 打开APP 见识一下,巨型的黄貂鱼,是如何被外国人分割做什么美食的? 美食有毒 791跟贴 打开APP 婆婆和小姑子把,儿https://m.163.com/v/video/VNIOOI53S.html
3.题解#小招喵跑步#算法及复杂度 算法:动态规划 时间复杂度: - 需要填充dp数组直到目标位置 空间复杂度: - 需要一个长度为 的dp数组全部评论 推荐 最新 楼层相关推荐 今天16:12 上海财经大学 产品助理 现实中产品经理的一天 现实中产品经理的一天:9:00-11:00,分析数据,之前上线一个需求,更改pad端登录方式的优先级,看https://m.nowcoder.com/discuss/699660035571367936
4.直击高频编程考点:数学思维知识及经典算法题总结:数据压缩:数学方法在数据压缩中也有广泛应用。例如,哈夫曼编码和算术编码是常用的数据压缩算法,它们利用数学统计方法来优化数据存储,从而实现更高的压缩率和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 多项式求解:在处理多项式求解问题时,使用数学的牛顿迭代法或二分法,可以加速根的查找过程。这在图形学和计算机视觉中经常用于求解方程组或优化https://blog.csdn.net/xiaofeng10330111/article/details/106086200
5.全网最全程序员学习网站汇总,还不赶快收藏地址: 五分钟学算法 简介:有少量非常不错的数据结构、算法相关的内容。 推荐指数:? 13、犬小哈教程网 地址: 犬小哈教程网 简介:少量哈士奇的技术问答漫画很有意思。 推荐指数:? 15、原创技术大联盟 地址: 原创技术大联盟 简介:优秀的技术博主实在太多了,列不完,也看不完,这里有一个导航页https://www.songma.com/news/txtlist_i66992v.html
6.《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引导学生队这两个竖式的计算过程进行比较,通过观察、讨论,明确第二种算法比较简单。 四、巩固提高 321 109287 180 × 12 × 14 × 63×14 四、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梳理、概况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加深对算理的认识,https://www.ruiwen.com/jiaoxuesheji/2175935.html
7.五年级上册第一课课件经典12篇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在说出 I can do 方面也应该能说出一些来,主要让学生从学习生活等方面入手,然后引去书本上在家的一些能力,这样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三、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动词词组 empty the trash 和句子 I am helpful!I can sweep the floor.2. 能够听、说、读、https://www.liuxue86.com/a/4991730.html
8.吴师兄学算法五分钟学算法吴师兄学算法(www.cxyxiaowu.com)提供许多数据结构与算法学习的基础知识, 涵盖 LeetCode 题解、剑指 Offer 题解、数据结构等内容。https://www.cxyxiaowu.com/
9.100道有趣又烧脑的数学题经典烧脑的数学智力题带答案→MAIGOO摘要:在各种学科中,数学的位置无可替代,对于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理解问题能力、细心程度等等是项全方位的考验,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更是对智商高低的印证,本文就为大家带来了100道有趣又烧脑的数学题,看看你能答对几个吧。 目录 经典烧脑的数学智力题带答案 https://www.maigoo.com/top/3DMNNDAw.html
10.数学学习心得体会(通用25篇)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和本人所教五年级两个班的教学实况,下面就学习新数学课程标准,谈一谈我的一点体会和做法: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中师生应相互沟通和交流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以“教”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权威;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https://m.jy135.com/xindetihui/666692.html
11.吴师兄学算法五分钟学算法吴师兄学算法 (www.cxyxiaowu.com) 专注于提供数据结构与算法学习的基础知识,涵盖 LeetCode 题解、剑指 Offer 题解、数据结构等内容。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资源平台,特别适合那些希望提高编程技能和算法理解能力的学习者。 吴师兄学算法-五分钟学算法_致力于让每个小白都能看懂每一道算法题 https://pidoutv.com/sites/27782.html
12.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19篇会考试题不难,都直接取材于课本,这一点在文言文考查和名句默写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默写题,只要掌握课要求背诵的篇目,就基本能拿满分。但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积极性不高。因此,在高三我狠抓了课本的背诵篇目,每节课前,五分钟默写。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复习,又一轮一轮地测试、检查背诵。 https://www.oh100.com/kaoshi/jiaoxuezongjie/654174.html
13.有哪些高质量的自学网站?25、五分钟学算法(http://cxyxiaowu.com/) 一个完全免费的算法学习网站。 有很多的算法题和概念解释,甚至面试的攻略,适合新手的学习和进阶。 漫画式的教学,将复杂的内容深入浅出,效果很棒! 26、菜鸟教程(http://runoob.com/) 正如其名,非常适合新手的编程技术网站。 https://www.douban.com/note/767851363/
14.五分钟学算法个人介绍 公众号【五分钟学算法】个人网站:https://www.cxyxiaowu.com 他关注的专题/文集/连载 他喜欢的文章 他创建的专题 LeetCodeAnimation 五分钟学算法 在PPT动画中学算法 从零开始学Swift 他的文集 日记本 新媒体管家发布 五分钟学算法 Python https://www.jianshu.com/u/c6ad3f2ed2d6
15.数学手抄报内容四年级下册(附数学题)数学手抄报内容四年级下册(附数学题)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总少不了要接触手抄报吧,每一份手抄报的后面都包含着编者的辛勤劳动和聪颖的智慧。你知道什么样的手抄报才具有教育意义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手抄报内容四年级下册,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https://m.yjbys.com/shouchaobao/shuxue/1469775.html
16.来自凯文·凯利的40条人生建议你就能跨越“不能”和“学”之间的界线。 关于创造与生活 1、 对一个东西最好的批评 是做出新东西来替代它。 2、 成功最可靠的方法, 是你自己定义成功。 先射箭, 然后在射中的地方, 画一个靶心。 3、 新想法产生五分钟后, 就会从你的头脑中消失。 https://36kr.com/p/2427137908531971
17.学习计划书(精选23篇)限于上课时间,决定在周日、周一、周三的晚自习抽40分钟进行听力训练。此前,班级已经进行了数次训练。 三、阅读理解和完形 这两个题型的训练排在一起,进行限时训练。 四、历年真题及模拟题 除学院统一安排的6次模拟外,班级会另排时间进行模拟训练。 五、词汇 https://www.cnfla.com/xuexijihua/2958209.html
18.论坛日程丨第五届“何微法治新闻奖”法治新闻与传媒法治建设高峰主题发言(每人限时 10 分钟): 1. 陈琦/陈 茜 西北政法大学 题目:《理性偏倚、有机真实与注意力离散:传感器新闻的媒介环境学解析》 题目:《算法不当性在算法新闻名誉权纠纷中的证明标准——以今日头条诉自媒体名誉侵权案为例》 (五)第四届“何微新闻奖”青年学者论坛 https://xwcb.nwupl.edu.cn/xwdt/tzgg/78280.htm
19.五分钟弄懂有点难度的排序:堆排序腾讯云开发者社区Go代码实现 Java代码实现 Python代码实现 JavaScript代码实现 如果你是iOS开发者,可以在GitHub上https://github.com/MisterBooo/Play-With-Sort-OC获取更直观可调试运行的源码。 你可以在公众号 **五分钟学算法** 获取更多排序内容。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366827
20.《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精选10篇)二、展示成果,激发冲突(约23分钟) 1、小组个人展示。 (1)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1和“做一做”第1题。 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交流(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先说,如果不懂,优生对其辅导),寻找学生错例。 2、各小组在班上展示 (1)算法展示 生1:65+78我是这样算的`,先算5加8等于13,个位写3,向十位进1,十位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170406102916_353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