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可视化分析大全11篇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财务数据可视化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数据挖掘技术概述

二、数据挖掘技术运用流程

三、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数据挖掘的应用实践

(一)预算执行总体情况

1.总体概况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的运用综合判断单位内部各项预算执行情况,对预算执行的各个类目进行有效细分,从而更好地掌握单位内部各项预算情况,由此实现对单位财务状况的整体分析。XX单位2020年当年预算为128174.11万元,截至2020年5月29日,XX单位零余额当年预算银行已下达额度为75370.96万元,累计支出为55920.68万元,预算执行进度为43.63%,未达序时进度50%。XX单位距离50%的序时进度还需支出40209.9万元。2.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概况2020年XX单位基本支出当年预算额度9270.53万元,截至到5月29日支出额度6670.64万元,预算执行41.96%,未达序时进度50%。2020年XX单位项目支出当年预算额度118903.58万元,截至到5月29日支出额度49250.04万元,预算执行41.42%,未达序时进度50%,见表1。

(二)预算执行分项情况

(三)项目支出的预算执行进度

结语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数据挖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与机会,在当前组织内部各项数据信息不断扩张的背景下,要求构建对海量信息的有效处理方式,数据挖掘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实现这一目的,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优化财务分析方式,结合不同的指标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能够实时快速地处理海量气象信息,对各项财务信息数据进行统一整理与分析,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以此更为有效地促进决策层在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信息进行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做出科学合理的论断。

参考文献

[1]司桥林.基于数据挖掘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风险识别[J].微型电脑应用,2021(06):132–135.

[2]温振丹,吴永谊,吴再丽,等.基于云计算的高校财务共享协同与决策支持系统架构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1(17):37–39.

[3]曹越.大数据时代企业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J].商场现代化,2021(10):123–125.

[4]唐雪薇,佟筱枫.大数据时代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实现路径探析[J].中国市场,2021(17):195–196.

[5]崔竹.数据分析技术方法在企业审计中的创新应用[J].财会月刊,2021(07):82–88.

[6]娄德涵,杨江海,邓海生.基于大数据Hadoop的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研究[J].电子制作,2021(07):51–53+29.

[7]汪雪松.浅谈数据挖掘技术对企业财务分析职能的拓展[J].会计师,2021(05):11–12.

[8]刘敏.大数据环境下数据挖掘技术对审计风险的影响研究[J].市场周刊,2021(03):120–121+132.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简称AI,是一种通过普遍使用的计算机编程软件来模拟和呈现出模拟人类智能的科学技术。人工智能的概念最早在1956年被提出,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应用发展后,目前的人工智能已经应用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制造企业的自动化生产线、物流行业的智能匹配配送系统等。而审计作为社会治理中重要的一环,也必然需要进入到审计智能化领域中,智能化的审计管理模式和科学化的技术手段不仅有助于实现审计的全覆盖、提升审计效率、延伸审计内涵。但在智能审计的不断发展中,由于新的审计技术带来新型风险也不断暴露,想要更好地在审计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正确识别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是必不可少的。

一、人工智能在审计中的运用情况

(一)人工智能在审计中运用的理论基础

(二)人工智能在审计中运用的实例分析

二、人工智能审计带来的新型风险

大数据审计是指面对大量的数据,运用大数据技术方法和工具,开展多层次、多部门联合的数据收集、分析和验证。与传统审计相比较,大数据审计所使用的数据更多源复杂,所使用的技术方法更科学高级。而人工智能审计则是在大数据审计的基础上,将审计过程智能化和标准化,可以说大数据是人工智能审计的基础,而人工智能是大数据审计的未来提升的必然方向。而在这种发展衍生的过程中,通过分析发现会面临以下三种新型风险:

(一)数据安全风险

人工智能审计的所有构建都基于大量的数据和数据模型,所以数据安全风险既包括数据源获取是否准确与全面的风险,也包括数据泄露的风险。我国目前各地管理标准不一、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水平差异较大、各地和各部门出于信息安全性考虑对大部分数据保密等情况,造成了各级审计机关之间、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之间数据流通不畅的问题。并且在大数据时代,信息量巨大,信息结构复杂,网络中充斥着大量的虚假信息、错误信息,如果数据源出现错漏,将影响整个审计过程和审计结果。而在进行数据储存和传输的整个过程中,一旦用户的数据库和服务器遭到黑客的袭击,很有可能就会造成数据泄露。例如,成本和原材料等信息如果被外泄,该企业会在供应链的定价战略等诸多方面陷入被动的状态。

(二)人机沟通障碍风险

在审计中的人机沟通的目标就是为了使得用户和计算机软件之间能够做到尽可能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换。然而目前审计机构的审计方法大多都停留在基于SQL的数据查询和基于电子表格软件的数据查询两个层面。然而这两种方法都有其无法避免的不足之处。在SQL的数据查询方法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问题特征编写较为复杂SQL语句,这对于审计人员的电脑和编程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而这种分析的结果通常以二维表格展示,当所得到的结果数据量较多时,无法直观的展示筛查结果。而在基于电子表格软件的数据查询中,大多软件无法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半结构化的数据也很难用到传统的电子表格进行分析。而当今数据量不断扩大,数据类型和结构也更加复杂,很显然电子表格软件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对于大数据审计工作的需求。

(三)人工智能代替职业判断的风险

三、人工智能审计新型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靶向数据安全风险:加密技术和“区块链+审计”

(二)靶向人机沟通障碍风险:数据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的应用在很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数据分析技术难度高和分析结果不直观的问题,数据可视化主要是通过各种易于理解的手段,将复杂的数据显示出来,从而能够清晰有效地直接表达出数据中的信息,审计人员通过数据可视化就能发现隐藏在数据之下的规律。基于SQL的查询方法、基于电子表格的查询方法,以及基于数据可视化分析方法的主要优缺点如表1所示。在对交通运输、地理资源、环境保护等领域进行审计时,其业务数据包括融合了几何、像素信息的图形和影像数据。此时,数据可视化分析的优势就体现在:第一,拥有友好的人机交互功能,可以实现数据分析的操作只需系统页面的简单点击就可完成。第二,具有丰富的图像功能,有助于审计人员掌握审计要求和重点。第三,具有强大的图形分析技术,可以交互地构建和调节曲线、表面、节点等各种数学模型,可以替代一部分编程工作,提取异常的数据。

(三)靶向人工智能代替职业判断风险:机器学习与审计经验结合

机器学习是现代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分析模型的建立进入自动化的程序。机器学习用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其预测是否可靠,依赖于其所输入的历史资料质量。所以,人的偏好可能影响到为了训练人工智能所需要选择的数据集、为过程所选择的计算方法和对输出进行诠释。而为了使得审计智能化和自动化,不仅要及时地搜集到所有审计的数据,还要反复进行数据处理,推导得到可以广泛应用的公式。在数据库的选择与筛选中,任何一个数据如果出现错误都有可能直接造成最终分析结论准确性的下降,但人工智能在其现有的信息化和科技水平之下,无法通过自主机器学习的方式来弥补其中这一缺陷。换句话说,目前人们只能通过培训提升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减少甚至消除了劣质数据的形成和产生,再通过对数据的存储分析来积累优质审计人员和专家的经验,以此来应对人工智能无法代替职业判断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杨明增,任庆玲.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运用及其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3):95-99+3.

[2]陈莉.加快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建设的六大任务[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9(11):34-35.

[3]李强,谢汶莉.大数据审计中的可视分析[J].中国内部审计,2016(2):79-86.

[4]宋夏云,周琬宇.大数据视角下智能审计取证模式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8(12):71-74.

[5]许汉友,汪璐璐.智能审计本质之问[J].商业会计,2020(23):4-8.

XBRL通常被译为可扩展的商业报告语言(extensiblebusinessreportinglanguage),是一个开放式的不局限于特定操作平台的国际标准,通过它可以实现财务和商业报告数据及时、准确、高效和经济的存储、处理和交流。XBRL是在XML(可扩展的标记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目前应用于非结构化信息处理尤其是财务报表信息处理的最新技术。它通过对财务数据进行特定的标签识别和分类,促进统一信息的财务数据在不同的计算机平台和财务信息使用者之间共享,极大地促进了财务信息数据挖掘的进行,满足了决策者对有用信息和知识的要求。

一、XBRL技术框架及特点

(一)XBRL技术框架

XBRL运用XML数据标记描述财务信息,主要由XBRL规范、XBRL分类标准、XBRL实例文档和样式表组成。XBRL规范,或称规格书、说明,是XBRL的核心和基础,它规定了XBRL的理念和原则,主要用于定义XBRL的各种专用术语,规范XBRL的文件格式,说明怎样建立XBRL;XBRL分类标准是XBRL为企业报告中的每个项目建立不同的标签,分类标准定义了各项目的属性及其之间的关系等,相当于一个行业商业信息交换的“词典”。分类标准是在技术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各个国家、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的;XBRL实例文档是一个企业财务报告的实例文件,主要包含财务报告中的标签和数据。XBRL根据财务报告中标签与会计业务数据的对应,利用应用程序自动从会计业务数据库中提取数据,生成实例文档;样式表用于定义财务报告时的显示项目和格式。整个技术框架采用自下而上的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二)XBRL特点和技术优势

作为一种以XML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标记语言,XBRL继承了XML所拥有的所有语言优势,其特点和技术优势如下:

(1)无许可证限制,XBRL具有良好属性的开放式技术构架,它使任何财务信息供应链上的人都能免费、自由地在不同的软件平台上准备、获得、交换并分析财务信息。

(2)跨平台使用。由于XML文件可以跨平台使用,XBRL就具有了跨平台的优势。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下,如Windows、Unix和Linux等,XBRL文件无需修改就可以直接使用。在不同的应用软件中,即使所用的数据库不同,只要转换成XBRL格式,也可以实现数据的交换。因而,通过XBRL信息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软件之间进行传输和交换,XBRL是一种互联网上企业报告的通用语言。

(3)多种格式的输出。对同一份XBRL实例文档,采用不同的样式表,可以生成多种企业报告,所有报告的编制一次性完成,不仅降低了输入错误的风险,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而且减少了重复输入,提高了报告的编制效率。对同一份企业报告,XBRL也可以按多种格式输出,如在浏览器上显示、转换成不同的数据格式进行传输,或打印成纸质财务报告等。

(4)搜索快速、准确。采用XBRL的方式,统一了网上的数据定义和格式,无需以人工方式找出网上的数据资料后逐一进行比较,所以XBRL在数据处理方面的效率要远远高于网络上常用的PDF、WORD、HTML格式文件,有利于网上搜寻引擎的自动搜寻和过滤工作,达到快速、准确。

二、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财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一)数据挖掘

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广泛使用,以及计算技术和计算机性能与网络的迅速发展,人们面临着一个困难的问题,即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查询功能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数据挖掘应运而生。数据挖掘(DataMining,DM)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和随机的数据集中识别有效的、新颖的和潜在有用的,以及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过程。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竞争的主要方式是信息的竞争,传统的事后分析型的数据分析方法被事前探索型的数据挖掘所取代。而与此同时,信息提供者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如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之间的竞争。XBRL技术的应用不但为财务信息提供者增加了竞争的筹码,也直接推动了财务数据挖掘的展开。

(二)财务信息系统中应用的数据挖掘策略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数据挖掘是借用人工智能的各种方法来挖掘数据中存在的知识。但是正如人工智能本身的发展现状一样,数据挖掘还不能很好的理解数据中存在的知识。XML技术的出现,不仅为互联网上的电子数据交换提供了一个标准,而且XML技术从数据的角度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表示数据内容以及数据所代表意义的手段。XBRL作为XML在网络财务报告语言上的应用,则为我们理解大量的财务数据,为企业战略的建立提供有效的支持。

三、基于XBRL技术的财务信息挖掘系统架构模型

传统财务数据挖掘的一般过程主要包括财务数据源、财务数据的集成和变换、财务数据仓库、财务数据挖掘以及知识表达等几个阶段。首先将各种形式的财务数据经过集成和变换,去除冗余,转换成符合一定格式的数据,并装入财务数据仓库,而财务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财务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财务数据挖掘是整个过程的核心部分,其目的是从大量的财务数据中挖掘出潜在的、有用的知识或模式。传统财务数据挖掘过程需要数据仓库的支持,而财务数据仓库的建立需要专业的技术手段,对大多数企业来讲,实现的难度很大,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笔者设计的基于XBRL的财务数据挖掘过程,主要通过一个数据变换模块将各种格式的数据转换为符合XBRL规范的数据,解决了重要而繁杂的技术难题,财务数据挖掘是从具有统一XBRL描述形式的数据中挖掘出潜在的有用的知识或模式。

基于XBRL的财务数据挖掘模型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财务数据获取模块、XBRL模式变换、财务数据挖掘以及基于XBRL的知识表达与理解四个部分。各部分之间的信息流动和数据交换都是基于XBRL进行的。

(一)财务数据获取模块

(二)XBRL模式变换

基于XBRL的财务数据挖掘,其数据源必须是符合XBRL规范的财务数据,因此在进行财务数据挖掘之前,所有财务数据以及其他源数据都要经过处理,转换成符合XBRL规范的格式。这一过程需要通过XBRL模式变换来实现。根据数据的组织形式,XBRL模式变换模块的主要功能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XBRL描述的财务数据源进行规范性检测;二是对非XBRL描述的财务数据进行XBRL封装。

(三)财务数据挖掘

利用多维分析工具、多维报表工具以及数据挖掘工具对数据进行综合数据查询、分析统计和生成统计图表等,通过采用分类、聚类分析、统计方法、关联规则、决策树方法、神经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从大量的具有统一XBRL格式的财务数据中挖掘出潜在的、有用的知识或模式。

(四)基于XBRL的知识表达模块

知识表达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在数据挖掘模块中发现的知识进行可视化的表示,以便于非专业管理人员理解。财务数据挖掘的根本目的是从财务数据中发现有用的知识或模式,在知识的表示形式上,目前较好的且应用较多的有专家系统知识规则、决策树规则和在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以及分类规则等。财务数据挖掘结果不仅要有利于人的理解,而且更主要的是要有利于计算机的理解,因此在数据挖掘完成之后,要将所得到的知识,形成符合XBRL规范的知识库。

四、结束语

XBRL在未来发展前景良好,所有企业都会向这一方向发展,所以面向XBRL数据挖掘也会得到长远发展。本文从XBRL的技术框架及特点、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财务系统中应用分析出发,结合传统财务数据挖掘的一般过程和XBRL技术,设计出一种基于XBRL技术的财务数据挖掘系统模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财务数据挖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国英.基于XBRL的财务数据挖掘系统分析与设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8):12-15.

[2]刘静.浅谈XBRL与财务信息数据挖掘[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0(6):53-55.

[DOI]10.13939/ki.zgsc.2017.12.192

1“三化”管控体系的构建目标

物资成本“三化”管控体系,是以规范化、精益化和动态化为着眼点,围绕财务集约化“深化应用、提升功能、实时管控、精益高效”的总体要求,以“实现信息关联无壁垒、过程管控无盲点、财务风险防得住”为目标,涵盖物资成本预算、采购执行、执行结果分析在内的一套物资成本管控模式与实施解决方案。“三化”管控体的建立及应用,能实现业务与财务融合互动,做到实物管理和账务处理的联动集成,拓展财务管理的细度和精度,提高了财务在企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主动性、科学性和有序性。

2“三化”管控体系的构建要点

2.1规范化的构建要点

2.2精益化的构建要点

核算对象指物资成本应该归集到的部门或班组。为了保证核算的精益性,物资成本应从产生时,就在业务部门归集到最小颗粒上,例如班组。

在对物资成本进行分类时,也要做到精细,并用辅助记录核算的方式,保证可以对其进行多维度统计分析。

2.3动态化的构建要点

要将业务部门的物资管理系统与财务部门的核算系统进行集成,从而使财务部门在未获得物资成本的纸质单据前,就能及时获取物资的成本信息,进行实时管控。

3“三化”管控体系的构建应用

以物资成本“三化”管控体系为理论基础,建设一套“三化”管控系统,实现信息关联无壁垒、过程管控无盲点、财务风险防得住。同时为优化岗位设置和减少人工管理成本提供了依据,对同行业单位具有较强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3.1规范业务,统一标准,实现信息关联无壁垒

对物料主数据标准进行统一,实现需求方、供货方、验货方的一体化操作。通过对后勤部门的需求和对历史数据的归纳整理,形成物料主数据中类31个,主要有:食杂用品、肉类及制品、蔬菜、蛋类、厨杂用品、针棉制品、清洁用品、绿化用品、五金材料、办公用品、消防安全用品等。再根据中类,对其细分,形成小类57个。后勤部门在对物资进行验收入库时,利用“三化”管控系统,整合需求方的采购申请单信息和供应商的送货单信息,自动生成入库单。

统一物料类别标准,实现物资和财务数据自动关联。通过对财务部门和后勤部门的访谈和对物资历史明细账的梳理,建立了一套物料类别(中类)与会计科目的映射关系。财务部门在收到后勤部门传递来的业务单据时,利用“三化”管控体系,进行实时便捷的账务处理,并可进行穿透和追溯查询,实现物资明细账和总账的系统关联和账务追溯。

统一组织机构标准,实现成本费用与成本中心的自动匹配。建立部门与成本中心组、班组与成本中心的映射关系,使“三化”管控体系能自动将业务端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归集到财务端的各个成本核算单元中。

3.2把握全局,注重细节,做到过程管控无盲点

打通物资的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的链条,实现物资成本的全过程闭环在线管控。建立物资成本的全过程管理流程,从物资成本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再到预算分析,分析的结果又作为预算编制作参考,实现物资成本的闭环在线管控。

成本核算对象全面、多样,实现成本的精益化管理。每项成本根据管理需求的不同,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核算,实现成本的精益化管理。例如,采购成本的核算对象是物料;管理成本的核算对象是各个部门或班组;业务成本的核算对象是各个项目。

借助物资成本“三化”管控系统,优化整合了业务流程,实现了物料核算凭证的自动化预制。财务部门的工作重心从账务处理转移至到财务管理和分析上,为领导层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服务和支撑。

系统自动平衡采购需求,实现库房物资科学供给。各库房管理员线上提报领用申请单时,系统会自动将领用需求与库存情况进行匹配。对于库存充足的,自动生成领用单,进入物资领用流程;对于库存不足的,系统会提醒库管员进行补库或生成采购申请单,进入物资采购流程。此设计能p少人工操作,降低错误率,实现库房物资的科学供给,保持合理库存。

现场移动办公,实现便捷高效的业务操作。库管员在收货现场利用移动终端调出采购需求以及供应商的供货信息,基于这些信息创建入库单,避免先手工记录再回办公室进行电脑录入的重复劳动。

3.3线上管理,动态分析,确保财务风险防得住

实时掌握物资业务动态,确保预算在控可控。将物资信息、财务信息集成到一个系统中进行管理,可随时对物资信息进行动态查询和追溯,可及时预防、发现和纠正影响财务价值管理的违规行为。

实时监控财务指标结果,确保经营风险可控。通过在系统中实现对财务指标进行计算与统计分析功能,可随时查看财务考核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盈亏平衡情况的可视化分析结果。

4“三化”管控体系的应用成效

4.1加强内控,防范风险

物资成本“三化”管控体系的建立,使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业务处理透明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最大限度地保证成本信息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易于查询;同时有效实现了物资与财务的信息共享,杜绝信息孤岛现象,解决物资实物与价值管理不分离问题,强化内控执行,防范风险,同时也为后续的业务分析和辅助决策奠定基础。

4.2优化流程,提高效率

物资成本“三化”管控体系的采用全过程的流程化管理模式,上一道工序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下一道工序,乃至整个工作任务的质量和实施进度。这就促使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相互协作,齐心协力,这样才能确保完成任务。同时,由于是流程化管理,每一个流程的管理工作,都将在系统中留下操作记录和日志,有利于考核,也有利于相互监督,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4.3在线监控,降低成本

运用“三化”管控系统将物资成本的管控流程加以固化,实现物资、财务业务的在线监控。物资业务动态和财务指标结果的实时反映,可提高业务处理准确性,并减少人工再整理和再确认的重复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财务管理的人力成本。

参考文献:

[1]张玉萍.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中国市场,2013(33):140-141,144.

[2]高萍.论作业成本法在精细化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4(14):21-22,30.

[3]唐菁.电力企业精益化成本管理浅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22):46.

[4]王磊,雷亮.物资管理与ERP深化应用助力企业实现成本管控[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8):56.

[5]顾伟明.有效管控对企业物资供应及成本的影响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13):207.

[6]郭金玮.浅谈施工企业如何从物资管控中实现效益的“开源”与“节流”[J].甘肃科技,2016(21):67-69.

[7]赵朝府.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管理及控制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6(5):68-69.

关键词:商业智能财务管理OLAP

引言

在信息缺乏的时代,企业管理层更多依靠个人经验和智慧进行管理,制订决策。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使企业管理的效率及劳动生产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企业管理者面对的数据和信息都有了海量的增长,而“无知”则会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与决策的最大威协。据IBM估计,全球每天在线的数据为2EB,而在脱机的媒体中数据则是在线的30倍之多。这无疑将对企业搜集、管理、分析整理数据,以提供它们进行管理所需要的必要信息进而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方面增加新的难度。

商业智能技术应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战略意义

(一)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内在需求

战略目标是对企业战略经营活动预期取得的主要成果的期望值。战略目标的设定,同时也是企业宗旨的展开和具体化,是企业宗旨中确认的企业经营目的、社会使命的进一步阐明和界定,也是企业在既定的领域展开战略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水平的具体规定。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账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信息化的层次在不断演进,第一个阶段是单一部门的信息化,其应用效果主要是单项工作的自动化,这个阶段的财务软件属于记账型财务软件;第二个阶段是跨部门的信息化,这一阶段对应的财务软件是核算型财务软件;第三个阶段是企业级的信息化,这一阶段强调企业整体动作能力的提升,对应的财务软件是管理型财务软件。

随着信息化向纵深方向发展企业的战略目标与财务信息系统目标能更好的整合,企业的业务流程更趋合理,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整合优化企业资源的配置,从而达到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实现的目的,对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作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改进管理模式以适应财务信息化的要求,商业智能技术能够实现财务管理数据深层次描述和指标分析,挖掘出财务数据中深层次的信息并发现企业所存在的问题,使财务数据得到有效地利用。

(二)提高企业财务运营分析的质量

(三)对于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有现实意义

传统的财务管理系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财务战略管理、财务业务管理和财务业务作业管理。其中,财务战略管理是企业财务资源,建立并维持整个企业财务运营秩序,从宏观层次规划企业财务的发展方向及路径;财务业务管理层是对企业的财务资源、计划等进行管理;财务作业管理层是直接帮助员工处理具体的财务业务数据。商业智能并不是完全传统的管理职能,而是以智能化的方式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造,其主要目的是将人工智能和技术因素进行高效和智能整合,使企业变得更加“聪明”。

商业智能虽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它可以为企业带来经过科学武装的管理思维,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并能及时发现问题,这些都是企业提升经济效益的基础和关键。

商业智能的内涵及基本思想

商业智能(BusinessIntelligence)自1996年首次提出以来,其内涵也随着商业理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目前通常认为,商业智能是指利用已有的数据资源做出更好的商业决策,也就是说从数据中提取有效的信息,从信息中及时地发现知识,为人类的思维决策和战略发展服务,尽量减少管理决策中“凭经验、拍脑袋”的风险和隐患。

商业智能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一)商业智能技术与财务管理系统结合的优势

智能财务管理是建立在财务信息管理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科学性,能进行快速、综合的分析,获得的信息容易共享,能形成明确的财务管理模型,对未来的预测具有可靠性。智能财务管理能利用业务知识和信息技术对信息、企业过去的行为和企业的发展情境进行分析集成(而不是简单的统计、汇总),挖掘出潜在的规律,将信息转化为有用的知识。这是智能财务管理优越的关键所在。

(二)智能财务管理系统

首先,智能分析型财务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支持数据仓库的应用,能实现OLAP智能数据的挖掘分析,包括更细致的财务报表,支持进行财务状况的结构分析、财务状况的比较分析、财务状况的趋势分析、损益结构的分析、损益比较的分析、损益趋势的分析、现金流量结构的分析、现金流量比较的分析、现金流量趋势的分析等主要财务指标的分析功能。将一改传统财务软件只重视管理反馈,忽视数据挖掘与分析,将企业过去长期被忽略的多种形式的历史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清洗和整理,能对企业财务和经营管理数据进行多维、多点的在线分析,生成智能化立体透视的分析图表,能够对财务数据进行智能分析、预测和报告,并将这些分析和预测的结果形成报告提交给企业决策者。它强调快速准确的财务控制与分析,以实现经营决策支持为主要目的。

最后,商业智能技术应用于财务管理是一种企业信息集成解决方案,与企业其他的应用系统,如企业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办公自动化(OA)等系统之间均具有数据接口。同时,这些系统也为商业智能提供了数据源,但智能财务的价值又在这些系统之上,因为智能财务可以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商机或威胁,获得洞察力,帮助了解企业和市场的现状,把握趋势,识别异常情况,认清可能正在对企业的业务产生影响的行为及影响程度。

总之,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核算及管理层的会计信息系统会不断完善,企业积累的原始数据会越来越多,企业会形成更大规模的数据库和数据仓库。将商业智能技术应用于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利于从数据仓库中的海量数据筛选出有用的数据,完成转换处理,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使管理者能够从多维度全面快速把握企业整个盈利状况,进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

一、引言

二、研究设计

三、动态跟踪分析

x'ij=1.0-■xij

注:适度区间为一点时,取L1j=L2j;Mj,mj分别为xij的允许上下界。

这里,Mj=■{xij},mj=■{xij}为保证动态跟踪的可比性,本文将Mj和mj固定为2003年度各财务指标数据的极值。第四,按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对各类指标提取主成分,利用SAS软件分别对财务指标盈利能力方面、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方面各提取两个主成分,对成长能力方面求出主成分综合得分,即求得指标值。第五,确定各类指标的主成分与脸谱指标的对应关系。脸谱的特点就是通过人的自然表情来反映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本文以行业平均值作为脸谱表情不悲不喜对应的中间值。设主成分值zij∈[x1j,x2j],x0j为行业平均值对应的主成分值;脸谱指标值yj∈[y1j,y2j],y0j为脸谱表情不悲不喜的取值,则按下式(3)做变换:

yj=■(y0j-y1j)+y1jx1j燮zij燮x0jy0jzij=x0j■(y2j-y0j)+y0jx0j燮zij燮x2j(3)

这里为保证动态跟踪的可比性,本文以2003年度30家钢铁行业的平均值做为基期的定基值,各年度的各上市公司指标值均与该相应平均值按式(3)进行变换,从而利用式(3)即可计算出各上市公司对应的脸谱指标数值。

(二)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脸谱图运用BlandC++编程画出所有30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2003年至2007年的脸谱图。为方便起见,这里报告2003年度30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综合状况的脸谱图如(图2)。利用上述分析结果,则可以展开利用Chernoff脸谱对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状况的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的分析。

四、结论

*本文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方法与多元图形化研究”(编号:06C644)以及怀化学院重点学科金融学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

[1][美]RichardA.Johnson&DeanW.Wichern著、陆璇译:《多元统计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王强:《“银行风险雷达图”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监测中的应用》,《上海金融》2000年第5期。

[3]舒晓惠等:《上市公司财务的树谱分析及实证研究》,《金融经济》2006年第2期。

一、大数据时代国库统计分析转变

(一)树立大数据思维

(二)被动统计到主动分析,从人工统计到智能统计

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无论政府机构还是社会公众都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国库统计分析部门也不例外,更应该变被动为主动,对经济转型期的一些重大问题尤其是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做好数据统计分析,提高发展质量,实现经济转型。涂子沛指出人类使用数据的巅峰形式,是通过数据赋予机器“智能”。大数据在包括国库统计分析中应用的终极形式就是分析智能化。

(三)从事后统计向事前预测转变

二、大数据在国库统计分析全流程应用的探讨

当前,大数据浪潮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国库统计分析要学会积极的运用大数据的思想和方法,来应对各种新挑战。国库统计分析要积极主动建立大数据分析应用机制,破解新常态下面对的各种问题,实现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本文重点分析国库统计分析全流程下大数据的应用。

(一)数据源:建立国库统计分析数据池

目前国库统计分析所用数据主要通过“3T”系统产生基础数据和监管类数据,通过收集各类型政策文件、影像资料、领导讲话、内网信息等形成综合性数据。但这些数据远未达到支撑大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国库统计分析应当建立“数据池”这一基础工程,通过人行内部数据整合、银行和其它机构数据接入、互联网数据抓取和引入等多渠道扩充基础信息源和数据库,为国库统计分析的大数据应用奠定数据基础。

一是加速整合现有国库数据。我国国库汇集了各级政府财务数据和各级国库管理数据,包括从中央到县乡的各级机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也包括税务、海关、财政、银行等部门处理的各类收支退存等国库资金运行数据,涵盖面极广。但现有数据资源存在着部门隶属、无法共享等问题,大数据要求建立统一、高效、共享的国库业务大数据池,就必须打破现有藩篱,尽早实施“国家金库工程”,完善内部数据源。

二是扩大国库统计分析数据源。最重要的是打通各级政府及其下属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实现政府办公、工商行政、招商引资、外贸出口、仲裁诉讼等政府活动所产生的数据接入共享。其次是实现一行三会、商业银行、行业协会、企业实体等生产运营数据的持续传输和报送。最后是互联网数据,互联网是大数据的重要载体,也是数据收集的快捷途径,通过各类互联网平台,门户以及行业网站,可以收集海量数据来增加国库统计分析领域数据采集的前置性和时效性。

(二)数据采集与存储:软件与硬件结合

(三)数据清洗与结构化处理

国库海量的、不规则的数据无法提供有效决策支持,只有通过数据清洗技术将大数据转变为结构化和规则化的数据,才能体现大数据价值。数据清洗包括检查数据一致性,处理无效值和缺失值等,是发现并纠正数据文件中可识别的错误的最后一道程序。经过数据清洗技术处理残缺数据、错误数据和重复数据后将有效数据写入数据库。

(四)国库运行智能化统计分析

三是构建统计分析数据模型,提高预警预测水平。不断进行新的分析预测数学模型的探索和构建,充分利用国库统计大数据平台上的海量数据和动态实时数据,不断提高预测水平。

(五)数据展示与反馈

以智能化统计分析为主的大数据应用技术,为数据结构化和可视化的展示提供了支持。简要国库运行数据、系统化运行指标、国库资金运行报告、国情和舆情监测报告、企业和金融服务报告、国库运行情况预测等为中央银行、各级政府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提供统计信息和参考依据,充分发挥国库在国家预算执行中的促进、反映和监督作用。同时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对现有统计分析结果予以反馈,还包括对未满足需求提出反馈,丰富和完善大数据应用成果,充分发挥国库统计分析应用大数据的社会价值。

综上所述,从全流程看,大数据应用自数据端建立“”数据池“”到处理端智能分析在到应用端数据展示,大致可以通过下图(图1)形象展示:

三、有效提升大数据应用的政策建议

(一)从制度层面保障大数据统计分析的有效开展

制定专门的大数据应用法律法规,在由总行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的基础上,各地区分支机构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特色大数据应用和发展规章制度。从数据产生、采集、存储、挖掘和应用等大数据处理全流程做出明确安排。一是通过总行层面的发文、通知等鼓励通过大数据方法加强国库统计分析,建设大数据共享和应用平台;二是强化大数据统计所需软硬件采购、数据源互联互通及模块化分割等作出具体安排;三是要求大数据应用所应达到的在信息、统计报告、预测与预警等功能上的目标和绩效予以明确,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提供统计分析支持;四是强化信息技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网络攻击、系统失灵等问题,明确应急处置方案。做到严格立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投入,满足大数据应用的软硬件要求

大数据基础设施可分为硬件和软件两类。硬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用于收集、存储、分析和应用大数据的信息化系统架构;软件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各类数据信息、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应用专业软件以及金融企业的人力资源。人民银行应通过专项资金投入等方式构建大数据应用的软硬件设施和和培养专业人才,并通过持续培训使全体员工了解并使用大数据进行国库统计分析。也可邀请专业的大数据解决方案服务商作为咨询顾问,整合国库不同生产系统数据,优化数据应用行为,加快统计系统建设步伐。

(三)提高大数据管理和应用能力

国库统计分析应不断的加强国库运行数据的采集、储存、保护和管理工作,不断提升统计分析水平。加强对国库统计分析中涉及的地方债、营改增、房地产、小微企业经营、财政专户、盘活库存等热点领域可以设计建立相应跟踪监测指标体系。与此同时加强改革数据的统计制度、方法以及程序,研究大数据共享制度,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便捷、坚实的大数据基础。

建立国库大数据分析应用机制是新形势下的当务之急。国库统计分析需不断改革创新,强化大数据的思维,提高大数据的意识和驾驭大数据的能力,积极探索新的大数据应用方法和途径,从而在国家宏观决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库管理方面,进一步提升国库统计分析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1]沈昱池.大数据时代我国财政信息共享的思考[J].地方财政研究,2015(11):47-67

加强财务正规化建设,是当前军队财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军队正规化建设对财务工作的客观要求。自军队财务实行正规化管理以来,各级部队认真落实关于加强正规化管理的指导意见,财务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新的历史时期,深入推进财务正规化管理必须积极借鉴和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及时总结、交流反馈财务管理的经验,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将财务正规化推向深入,以适应部队的发展要求,切实保障好官兵生活需要。

一、新形势下军队财务正规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二)各职能部门关系协调不顺

(三)财务人员数量补充受限

(四)监督考评力度不够

在现行军队财务经费标准中,具有“弹性”性质的经费达200多项,保障性质各不相同,涉及吃、穿、住、行各个方面,在管控环节上又涉及到司、政、后、装各个部门。由于各部门之间权力交错、利益牵制,在审定人员实力、享受级别及提供保障依据方面,财务部门按这些部门提供的依据执行发放或实报实销等,缺乏应有的监控措施和明确的监控标准和依据,造成上述部门的权力失去应有的监督,直接影响到部队财务正规化管理水平。

二、新时期正规化管理对财务工作提出的客观要求

主席指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与经费供应相对不足的矛盾将会长期存在,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路子。”针对经费供应紧与管理工作松并存的现象,新时期正规化管理对财务工作提出了客观要求,迫切需要引入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大力推行科学理财,解决损失浪费、重复建设的问题,切实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保障部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突出精细管理

总体上说,部队财务管理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正规化的要求。但是,要把财务正规化向前推进到新的程度,还必须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一是要细化经费管理。不能沿袭粗放式管理模式,应当针对每一项经费特点细化管理。要加强对各项经费标准的调研论证,制定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对享受人员、享受条件、开支范围、发放标准、发放形式作出具体规定。二是要细化管理环节。如针对会议费、差旅费等难管易超经费,在借款、报销等环节制定出规范的程序,严格审核报销关,做到手续齐全、内容清楚,切实达到细化经费管理的目的。

(二)强化定量管理

定量化管理是从数量上进行考察。实行财务正规化,要严格按照科学的态度办事,以数据为依据,以定量分析为方法。要尽量不使用模棱两可的文字,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在编制年度经费预算以前,要充分进行分析论证,对项目经费需求进行科学预测,算准各个保障任务的经费开支需求,提高预算的准确度,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在答复和解决部队提出的经费问题时,不能凭感情用事,要对部队经费需求认真分析,将经费优先基层部队使用,保证部队需要。在财务正规化考评过程中,要坚持使用量化分析方法,用事实说话,让人心服口服,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三)坚持动态管理

(四)实行科学管理

科学理财,是军队财务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财务正规化的最终目标。实行科学管理,就是在财务管理中采用科学方法,如统计方法、管理方法、计算机编程方法、信息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博弈论方法、模糊论方法、灰色系统理论方法等。这些方法在现代生产、管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样适用于军队财务管理活动,只有充分发挥科学管理方法的效能,才能促使财务正规化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三、新形势下财务正规化管理应抓住的重点

(一)因地制宜,制定本级落实方案

各级财务部门应在落实总部出台的财务管理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本级经费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财务管理方案和经费管理规定,在难管易超经费控制上制定具体有效的办法;上级财务机关应加强对财务正规化的宏观管理,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及时处理和解决问题。每年定期组织会审,对所属单位的财务正规化建设成果进行考评,推广好的做法,鞭策落后单位,促进财务正规化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基层单位财务部门要认真编制年度预算,科学论证、民主决策,加强具体经费项目开支的应用对策研究,主要分析日常工作中哪些经费容易超支,哪些财务管理制度规定还存在漏洞,及时对各种问题提出具体建议等,认真落实,真正把财务正规化落到实处。

(二)调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三)加强培训,增强管理主动性

(四)改进管理手段,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规划,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规划提出,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

智能制造是一系列热点技术的总称,它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于研发、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

智能制造具有以智能工S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以全面深度互联为支撑四大特征,其目标是缩短研发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资源能耗。

C9型客机成功首飞意味着中国实现了民机技术集群式突破,形成了我国大型客机发展的核心能力,其中就包括工业大数据技术。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化中心主任王文捷介绍,大飞机一次飞行产生的数据量达到10个TB的量级,也就是说至少20台500G大硬盘的电脑才能装得下。而中国商飞公司,不仅要成功研制自主知识产权大飞机,还要成功运营大飞机制造商,从适航试飞到供应链管理,分分秒秒、日新月异的大数据堪称天量。

为此,中国商飞已经新合并成立信息化与管理创新部,并专门下设数据处,用数据驱动创新。如今,中国商飞建立起以零件号、版次、物料组等为基础的编码标准,给大大小小每一种零件都配上“身份档案”和“电子履历”,引入11万种以上的物料主数据。王文捷表示,即使在像马航MH370这样的事件中,任何零件都可追溯还原为一架完整的飞机,甚至倒查出某零件的前世今生。目前,C919研制已形成全程管控中心,可实现三维可视化分析。

“对于民用飞机来说,不仅仅是实现技术上的成功,把飞机飞上天,还要让这架飞机在航线上取得商业成功。中国商飞在飞机的研制过程中,伴随产品的演化衍生出各类试飞数据、试演数据、在航线运营过程中关机监控的数据,所有的数据贯穿始终。”王文捷说。

“我国智能制造未来发展潜力巨大,2020年我国智能制造产值有望超过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0%。”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马忠玉在大数据智能应用推动制造业变革与升级研讨会上强调,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支点。

随着产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工业大数据技术将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是驱动研发设计智能化、生产过程智能化、管理经营智能化、市场营销智能化、服务运维智能化、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的关键要素。

工业大数据的演变

社会需求的演进是工业变革的重要动力。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商品极大丰富甚至出现过剩,以个性化、多元化为代表的消费文化,使得工业企业的产出物,要最大限度匹配个性需求和多元需求。

以服装定制为例,通过制订一套数据采集手段,通过线上或线下采集用户身形数据,然后将数据传回总部,结合生产原材料数据,对需求和工艺进行分解,实现柔性生产,达到定制化要求的服装,而且效率和质量都可以得到保证。随着生产线的扩容线性提升和工艺的不断改进,定制化生产的成本将得以显著摊薄,可以满足大批量个性化定制的社会生产需求。

无论是德国工业4.0,还是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其核心都离不开工业大数据。德国“工业4.0”战略的实施重点在于信息互联技术与传统工业制造结合,其中大数据分析作为关键技术将得到较大范围应用。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二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三是“智能物流”,主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物流网,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供应方的效率,需求方则能够快速获得服务匹配。

美国拥有强大的互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处理能力,基于此,提出工业互联网战略,将单个设备、单条生产线、单个工厂的数据联网,通过大数据处理后,在诊断、预测、后服务等方面挖掘工业服务的价值。2014年,美国白宫总统行政办公室《2014年全球大数据白皮书》,指出美国大型企业在投资数据科技方面存在以下几个关键驱动因素:分析运营和交易的能力;洞察客户线上消费的行为,以向市场提供新的高度复杂的产品;对组织中的机器和设备进行更加深入的感知。

中国相对于德国、美国而言,在工业自动化和数字化方面都处于发展期。《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通过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方式,制定一系列的重点工程和推进计划。为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国务院又于2015年8月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强调要发展工业大数据,推动大数据在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全流程各环节的应用,分析感知用户需求,提升产品附加价值,打造智能工厂。建立面向不同行业、不同环节的工业大数据资源聚合和分析应用平台。抓住互联网跨界融合机遇,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三维(3D)打印技术、个性化定制等在制造业全产业链集成运用,推动制造模式变革和工业转型升级。

今天做工业大数据分析,不仅要看自己数据还要看别人的数据,比如优化供应链的时候还需要市场销售的数据、供应商的数据等。风电优化分析除了利用风机的数据,也需要结合气象的数据。很多外部数据原来工业界从来没有尝试过管理这些数据,这是大数据分析的时候传统工业管理数据的机制遇到的一些挑战。

“制造业大数据是一座金矿!”北京大学工学院工业工程与管理系主任侍乐媛表示,制造业拥有的大数据远超其他行业,但到现在为止距开采出来还差得很h,很多数据天天“流淌”都没有办法收集起来。究其原因,制造业大数据具有复杂性,是动态复杂的拆分合并数据。从全球应用现状看,制造业基本上是纵向数据的采集和利用,缺乏横向数据的链接和利用。实际上,制造业需要经纬纵横的数据采集能力。

工业大数据除了具有一般大数据的特征,比如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业界认为还具有实时性、准确性、闭环性、集成性、透明性、预测性等特征。

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工业大数据研究中心总工程师、昆仑数据公司CTO王晨表示,工业大数据主要面临两方面的变化,第一是人才的变化,以前用大数据是互联网公司的复合型极客,这些人有很强的数学功底、编程能力、数据管理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同时掌握领域的业务知识,是具备四大方面的全面型的人才。在产业互联网领域里的人更多的是熟悉领域业务知识,而计算机能力真的很有限。第二是数据种类的变化,以前互联网领域是大量的文本数据、社交数据、多媒体数据等,而产业互联网领域是大量的传感器产生的实时数据、企业内部的业务过程数据,大量的非结构化工程数据、仿真数据、设计的CAD数据,这些数据跟传统互联网的数据都不太一样。

工业大数据如何变革制造业

“大数据驱动智能制造加快发展,加快互联网与制造业快速融合,是传统制造业变革与升级的重要内容。”马忠玉表示,大数据智能应用发展对生产、生活都产生重大影响,以数据挖掘分析为核心的应用和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变革。

工业大数据技术是指工业大数据中所蕴含的价值得以挖掘和展现的一系列技术和方法,包括数据采集、预处理、存储、分析挖掘、可视化和智能控制等。工业大数据是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主要作用是打通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其在智能制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智能制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产品市场需求获取、产品研发、制造、运行、服务直至报废回收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工业大数据在智能化设计、智能化生产、网络协同制造、智能化服务、个性化定制等场景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创新研发设计模式实现个性化定制

私人定制工厂青岛红领也探索出了C2M、M2B等服装定制模式,通过精准的量体裁衣,在其他成衣服装规模关店的市场下,能保持每年150%的收入和利润增长,每件衣服的成本仅比成衣高10%。小米手机也属于这一类。

促进研发资源集成共享和创新协同。企业通过建设和完善研发设计知识库,促进数字化图纸、标准零部件库等设计数据在企业内部以及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创新协同,提升企业跨区域研发资源统筹管理和产业链协同设计能力。提升企业管理利用全球研发资源能力,优化重组研发流程,提高研发效率。例如,C9型客机成功首飞意味着中国实现了民机技术集群式突破,形成了以中国商飞公司为平台,包括设计研发、总装制造、客户服务、适航取证、供应商管理、市场营销等在内的我国民用飞机研制核心能力,形成了以上海为龙头,陕西、四川、江西、辽宁、江苏等22个省市、200多家企业、近20万人参与的民用飞机产业链。

在C919飞机的智能制造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下的协同制造技术、管理方法。C919飞机的研发成员企业包括了设计与主制造商、10家机体结构、24家机载设备、16家材料供应商和54家标准件等供应商,另有200多家企业参与了项目的研制过程。通过协同设计、敏捷生产与智能管理等先进技术手段,将飞机从设计到制造过程中涉及的设计商、制造商、供应商、集成商等成员有机紧密联合。

其中,在协同设计方面,中国商飞通过构建多供应商协同设计环境,并实施基于模型的定义、工艺设计等应用技术,建立起民用飞机联合协同研制的新模式,建设协同研制平台,实现了设计与制造过程的一体化。同时,在智能管理方面,全面实施了PLM、ERP、MES、BI等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互通和集成,支撑了制造现场层、车间控制层、业务操作层、业务管理层、企业决策层的一体化智能管理。

培育研发新模式。基于设计资源的社会化共享和参与,企业能够立足自身研发需求开展众创、众包等研发新模式,提升企业利用社会化创新和资金资源能力。在帝樽空调和天樽空调的研发过程中,海尔集团前期通过互联网平台与数十万用户实时互动,提取用户对产品的共性需求。然后利用HOPE(开放创新平台)平台对接全球100多万个领域专家和上千家全球一流的研发资源。

建立先进生产体系实现智能化生产

提升车间管理水平。现代化工业制造生产线安装有数以千计的小型传感器,来探测温度、压力、热能、振动和噪声等,利用这些数据可以实现很多形式的分析,包括设备诊断、用电量分析、能耗分析、质量事故分析等。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这些大数据,就能分析整个生产流程,一旦某个流程偏离了标准工艺,就会发出报警信号,快速地发现错误或者瓶颈所在。

优化生产流程。将生产制造各个环节的数据整合集聚,并对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建立虚拟模型,仿真并优化生产流程。当所有流程和绩效数据都能在系统中重建时,对各环节制造数据的集成分析有助于制造商改进其生产流程。例如,在能耗分析方面,在设备生产过程中利用传感器集中监控所有的生产流程,能够发现能耗的异常或峰值情形,由此便可在生产过程中优化能源的消耗,对所有流程进行分析,此举将会大大降低能耗。

优化经营管理体系实现精益化管理

优化工业供应链。RFID等电子标识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能帮助工业企业获得完整的产品供应链的大数据,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将带来仓储、配送、销售效率的大幅提升和成本的大幅下降。跟踪产品库存和销售价格,而且准确地预测全球不同区域的需求,从而运用数据分析得到更好的决策来优化供应链。

推动经营管理全流程的衔接和优化。整合企业生产数据、财务数据、管理数据、采购数据、销售数据和消费者行为数据等资源,通过数据挖掘分析,能够帮助企业找到生产要素的最佳投入比例,实现研产供销、经营管理、生产控制、业务与财务全流程的无缝衔接和业务协同,促进业务流程、决策流程、运营流程的整合、重组和优化,推动企业管理从金字塔静态管理组织向扁平化动态管理组织转变,利用云端数据集成驱动提升企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运营一体化能力。

例如,三一公司通过在线跟踪销售出去的挖掘机的开工、负荷情况,就能了解全国各地基建情况,进而对于宏观经济判断、市场销售布局、金融服务提供调整依据。

促进商业模式创新实现服务型制造

大数据将帮助工业企业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发展新的商业模式。通过嵌在产品中的传感器,企业能够实时监测产品的运行状态,通过商务平台,企业能够获得产品的销售数据和客户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预测,企业能够开展故障预警、远程监控、远程运维、质量诊断等在线增值服务,提供个性化、在线化、便捷化的增值服务,扩展产品价值空间,使得以产品为核心的经营模式向“制造+服务”的模式转变。

保利协鑫是中国首家突破年产万吨级以上多晶硅产能和产量、全球最大的光伏切片企业。在光伏切片的生产过程中,有数千个生产参数会影响到切片良品率。

THE END
1.数据挖掘算法(AnalysisServices–数据挖掘)MicrosoftLearn“数据挖掘算法”是创建数据挖掘模型的机制。为了创建模型,算法将首先分析一组数据并查找特定模式和趋势。算法使用此分析的结果来定义挖掘模型的参数。然后,这些参数应用于整个数据集,以便提取可行模式和详细统计信息。 算法创建的挖掘模型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这包括: https://technet.microsoft.com/zh-cn/library/ms175595(v=sql.100).aspx
2.bim数据挖掘bim数据格式有哪些bim 数据挖掘 bim数据格式有哪些 如果你看看数字BIM世界,你会发现有许多文件格式,无论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开放的文件格式是指你可以在任何 BIM 软件中打开和处理的文件格式。但是,封闭的文件格式只能由特定程序处理。在将其导入其他软件时,可能会丢失一些存储的数据。此外,很难确定单个文件的正确目的或每个文件可能https://blog.51cto.com/u_16099186/6625519
3.软考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4版)思维导图模板信息(Information)是物质、能量及其属性的标示的集合,是确定性的增加。它以物质介质为载体,传递和反映世界各种事物存在方式、运动状态等的表征。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力,它以一种普遍形式,表达物质运动规律,在客观世界中大量存在、产生和传递。 信息的特征与质量 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54c455f8f11b40fe56ece43
4.4个步骤,构建一个有指导的数据挖掘模型腾讯云开发者社区交付形式会影响数据挖掘的结果。当我们的目的是提醒销售惊雷时,产生一个营销测试的客户列表是不够的。所谓的如何交付结果,就是在挖掘结果产生之后,我们要如何给用户提供这个结果,目的是好的,但实际的过程中会遇到,会遇到我们没有办法去交付这个结果。因为,你交付的结果,可能会导致一些本不该流失的客户,却流失了。这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041871
5.Netflix:以数据技术加持内容战略落地流媒体网Netflix利用积累的数据技术以及数据分析优势,从内容预测、决策,创新内容形式以及加大海外原创内容的投资三方面来发展自制的原创内容,向深层的内容产业链延伸,以更好地布局自身的内容战略。 以技术优化内容分发及交付 提升用户体验 谈完内容生产,下一步就是内容分发与交付。当内容巨头进入流媒体市场,强敌环伺的竞争环境让https://lmtw.com/mzw/content/detail/id/188746
6.学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4版系列319.3.4.4.数据质量控制 9.3.4.4.1.前期控制 9.3.4.4.2.过程控制 9.3.4.4.3.系统检测 9.3.4.4.4.精度评价 9.3.5.数据清理 9.3.5.1.数据清洗 9.3.5.2.数据分析 9.3.5.3.数据检测 9.3.5.4.数据修正 9.4.数据开发利用 9.4.1.数据集成 9.4.2.数据挖掘 https://www.douban.com/note/855176277/
7.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重点内容汇总(第八天)软件配置管理活动包括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软件配置标识、软件配置控制、软件配置状态记录、软件配置审计、软件发布管理与交付等活动。 2.软件编码 所谓编码就是把软件设计的结果翻译成计算机可以“理解和识别”的形式一-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程序作为软件工程的一个步骤,编码是设计的自然结果,因此,程序的质量主要取决于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416724
8.帮你内推丨中泰证券鼎信泰德中信科技PWC八大南方财经计知识,熟悉常规的统计分析方法和数据挖掘算 法,并有相关应用经验: 2、对商业逻辑敏感,具备良好的结构化思维能力 【申万宏源-申万创新投招聘股权投资实习生(上海)】 申万宏源-申万创新投招聘股权投资实习生(上海) 【公司简介】 申银万国创新证券投资有限公司为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全资设立的另类投资子公司,注册资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14089288.html
9.2022年泸州公需科目答案51教学网2019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0正在成为承裁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A.A.中心城市 正确答案:C 本讲提到.()是国家治理最为重要的部分。A.A.经济治理. 正确答案:C 6.0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前提.A.A.执法必严 https://www.51jiaoxue.cn/post/1321.html
10.数世咨询:网络空间资产测绘(CAM)能力指南即便从机构用户自身拥有的资产角度来看,对于国家、行业,以及一些跨国跨地域的大型机构来说,资产数据也是海量的,其存储和检索具备典型的大数据特征。在资产管理和资产数据应用过程中,会面对快速检索、关联分析、深度挖掘等需求。因此,资产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分布式检索是大型机构用户必须考虑的因素。https://www.dwcon.cn/post/568
11.胜意科技X艾媒咨询2022年中国企业费用管理发展白皮书艾媒咨询——全球领先的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与分析机构,专注于市场地位、消费行为、商业趋势。 ON报告导读 iiMedia Research 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降本增效”成为释放经济发展活力的关键,也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当前,数智化已经成为新时期企业降本增效的必然选择,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与普遍共识。在企https://www.shifair.com/informationDetails/67316.html
12.面对文旅行业解决博物馆游客痛点:启动数字化转型设计思维工作坊挖掘阶段:理解和观察+数据挖掘 这一阶段,本团队主要采用线上工作坊方式,利用微信平台进行讨论,腾讯文档进行对问题理解的记录和process on作思维导图。数字化办公平台帮助本团队更方便地收集产业报告、洞察报告资料,深度挖掘用户痛点,记录团队点子、愿景、思维导图等等。逐步建立起对用户的同理心,发现用户痛点需求及时分享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461180.html
13.系统分析师(必背知识点)建立数据仓库则是处理海量数据的基础; 数据分析是体现系统智能的关键,一般采用联机分析处理(OLAP)和数据挖掘两大技术。 转换步骤一般还要包含数据清洗的过程,针对源数据库中,对出现二义性、重复、不完整、违反业务或逻辑规则等问题的数据进行清洗操作。 网络 http://it.en369.cn/jiaocheng/1725919287a577322.html
14.如何把业务问题转换为数据挖掘问题交付形式往往是一个报表或充满图标和图形的简报。交付形式会影响数据挖掘的结果。当我们的目的是提醒销售惊雷时,产生一个营销测试的客户列表是不够的。所谓的如何交付结果,就是在挖掘结果产生之后,我们要如何给用户提供这个结果,目的是好的,但实际的过程中会遇到,会遇到我们没有办法去交付这个结果。因为,你交付的结果https://bbs.pinggu.org/jg/huiji_huijiku_5021797_1.html
15.《DAMADMBOK2》读书笔记第14章大数据和数据科学数据科学将数据挖掘、统计分析和机器学习与数据集成整合,结合数据建模能力,去构建预测模型、探索数据内容模式。 P387 数据科学家:从数据中探究、研发预测模型、机器学习模型、规范性模型和分析方法并将研发结果进行部署供相关方分析的人。 P388 开发数据科学解决方案,包括将数据源迭代地整合到开发洞察力https://www.jianshu.com/p/bbffac32b9ba
16.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总结(通用6篇)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总结(通用6篇) 紧张而又充实的学习生活结束了,想必你学习了很多新学习技巧,让我们好好总结一下,写一份学习总结吧。那么你知道学习总结该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总结(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https://www.yjbys.com/zongjie/xuexi/697188.html
17.软考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点分析(3)(1)工作分解结构(WBS)用来显示如何把项目可交付成果分解为工作包,有助于明确高层级 的职责。 (2)组织分解结构(OBS)与工作分解结构形式上相似,但是它不是根据项目的可交付成果进 行分解,而是按照组织现有的部门、单元或团队排列,并在每个部门下列出其所负责的项目活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2/1217/09/79973357_1060560287.shtml
18.如何入门大数据(数据挖掘方面)?1、目前在职,工作和大数据不相关,但对大数据(数据挖掘方面)很感兴趣,想通过几年的时间学习准备,以后可以转行大数据(数据挖掘领域)。 2、教育背景:国…显示全部 ? 关注者3,113 被浏览533,713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 ?好问题 33 ?3 条评论 ?分享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292215/answers/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