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的方法8篇

教学方法是教学质量种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但从目前来看,统计学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接受知识比较被动,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应用还不够,而且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比较缺乏。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重视理论传授,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在这种传统的统计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学会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但不利于学生的统计实际应用能力地的提高,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在教学中必须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了。

二、统计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探索

1.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增强自身素质

2.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课堂教学

3.改变教师角色,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搞好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新兴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理论部分内容,教师的讲授会令学生觉得很枯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穿插一些学生熟知的内容或者结合我国的实际来讲解,这样可以转变课堂沉闷的气氛,使课堂活跃起来,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氛围里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所讲述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加强教学效果。

4.将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结合学生状况,灵活设计课堂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和贯彻课程内容对学生能力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信息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建立起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高选.体育教学风格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4(01)

[2]陈婷,郑庆全.关于课程改革中确立新型师生关系的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03)

关键词:小学数学;统计;教学方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经历运用数据绘图、制表,发展学生统计观念,使学生养成数据观念,学习判断分析的能力,要求学生从收集的信息中提炼信息,找寻规律。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收集、整理、表述和分析的环节,学会最为基本的统计方法。

一、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统计的过程中

例如,在元旦联欢会班级准备买什么样的水果时,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制定在规定的数额之内的购买计划。教学时,先让学生先做一些实际调查,而后再去思考具体的统计方法,较为详细地咨询班级同学中每一个人的喜爱,统计每一种水果的人数。最后再对统计的结果做进一步的表达与交流,解决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将统计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情境中

1、大量观察法:指从社会现象的总体出发,对其全部单位或足够多数单位进行数量观察的统计方法。

2、统计分组法:指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将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按照一定标志划分为若干组的方法。

3、综合指标法:指运用各种统计综合指标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一般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统计学兴趣;趣味性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活动

《统计学》作为财经专业中职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是一门适用性很强的科学,是对客观实际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找出事物的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做出预测或决策的学科。这门课程涉及的内容既有概念和原理也有一些数据的计算,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懂实际操作,重在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大部分中职生基础太薄弱,理解能力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兴趣,所以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呢?下面谈几点提高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教学中突出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趣味性的情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2、运用趣味性的事例,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在讲解《统计学》中的概念性问题时,如果不举一些事例,学生不仅感觉枯燥无味而且难以理解,教师举出一些有趣的事例讲解,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抽样调查的用途时教师可举出:通过品尝一勺汤来推断一锅汤的味道;通过抽取少量的血液来检验我们的身体健康情况;通过调查市场上食品色素含量来检验食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等等,这些都需采用抽样调查。通过这些有趣的例子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抽样调查在生活中运用较广,并能快速的记住它的用途,增强学习兴趣。

3、使用趣味性的语言,提高学生的领悟力

作为一个教师,课堂语言仅具规范性和形象性也是不够的,中职学生每天一堂接一堂45分钟的课,一轮又一轮的不断被“轰炸”,学生也是会乏味和走神的,好动并好奇才是学生的天性,枯燥的教学语言只可能成为一种难耐的“煎熬”。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利用具有趣味性的课堂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采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才能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可能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乐趣。

二、案例导入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首先,要做好预备工作,精心选择适当的案例。其次,要组织好案例教学的课堂教学。它是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在讨论中。学生会积极思考,相互启发、讨论,他们会觉得这一学习过程很有趣,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这一过程中,对抽象的理论知识能有更直观、透彻的理解。在《统计学》授课中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得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标志变异指标的作用时,可列举案例:

现请比较两个企业的供货均衡性,并说明理由。同学之间相互讨论,然后让学生们各自说出自己的方法、理由。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供货均衡的企业,也就是供货的差异大小来评判,得出甲企业的供货情况较均衡,也就得出标志变异指标可衡量社会经济现象的均衡性这一作用。

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是由美国运筹学家T.L.Sattyti提出的,主要是对多指标系统方案给出一种层次化、结构化的决策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定性与定量两种决策分析方法,在决策分析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主要是一个模型化、数量化的过程,通过对复杂系统的分解,将其转化为若干因素,在各因素之间通过比较和计算,从而得出不同方案的权重,该权重可为最佳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诸如目标准则层次较多以及非基本结构的复杂决策问题,此时如何能够将该问题简化主要取决于如何从少量的定量信息入手,深入探究问题的本质及其内在关系,将思维的过程数字化,从数学的角度思考,用数字说话,达到准确计量的目的。

层次分析法中各层次的结构反映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何确定该结构是关键所在。通常准则层中的各准则在目标衡量中所占的比重并不一定相同,处理的关键在于如何较为准确的将这些比重进行量化。很多时候,对某个因素有影响的因子比较多,如若直接给出各个因子的比重,难免出现偏差,主要原因有:问题考虑不全面、首尾数据顾此失彼、所有数据可能不符合整体性为1的隐含条件等。

比如我们有这样的生活常识:假如有若干个大小不一的西瓜,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感觉给出每个西瓜所占总体重量的大致比重,但是由于不知道每个西瓜具体的重量,每个人给出的数据都不尽相同,而且由于只是估计值,可能所有的比值会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也容易出现比值和不等于1的情形。因此,当影响某因素的因子较多时,通常将众多专家研判的均值作为各因子的比重,但这些比重只是初始值,通常要在初始值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转化、换算,才能最终得出各准则层的相对权重。

各准则层相对权重求解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1.构造判断矩阵——分析系统中各因素间的关系,对同一层次各元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从而构造得出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2.构造判断转化矩阵——由上一步中的判断矩阵中数据计算各比较元素所在准则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通常由判断矩阵到判断转化矩阵的转化方式不唯一,不同的转化构造方式往往对应不同的适用和使用效果;3.计算各层次对于系统的总排序权重,并进行排序。以上三个步骤中,第二步是关键,最终可以得到各方案对于总目标的总排序。

在用层次分析法解决某些具体问题时,可能会出现相对权重明显集中,权重差距较大的现象。因此,需要对层次分析法相对权重进行改进计算,努力提升层次分析法实际应用效果。本文主要介绍确定相对权数的一种新算法—方程法,并且通过实例检验其使用效果。1层次分析法中相对权重的算法新思路

1.1建立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是在对每一层次中的所有因素进行相对重要性的两两比较的基础上而建立的矩阵,即:

R=r111…1R1n

1

rn11…1rnn,其中r11。,r22,…,rnn=0.5,rij表示第i个元素相对于第j个元素的重要程度关系,采用0.05-0.95标度给予数量表示,且rij+rji=1。江苏理工学院学报第20卷第6期孙丹丹:确定统计权数的新方法——方程法

rij的取值不应由个别人来确定,应由众多专家共同研判,最终取其均值。专家研判的取值是第i个元素相对于第j个元素的重要程度确定:特别重要(0.85-0.95)、重要(0.75-0.85)、相对重要(0.65-0.75)、稍重要(0.55-0.65)、重要程度相当(0.5)。

1.2判断转化矩阵

判断转化矩阵:A=a111…1a1n

an11…1ann,其中a11,a22,…,ann=1。

判断转化矩阵,需要将rij转化为aij。

判断转化矩阵中aij和aji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aij*aji=1;②aij-aji=rij-rji(其中i为i和j两个元素中较重要者,否则条件②改为aij-aji=rij-rji)。

将以上两个条件进行变换,即aij-11aij=rij-rji或aji-11aji=rji-rij,求解可以得aij或aji(取正数解)。

1.3准则层的相对权重的计算

①计算判断矩阵中各行元素乘积:Mi=∏N1j=1aij=ai1·ai2…ain(i=1,2,....n)。

②计算Mi的n-1次方根:Wli=n-11Mi。

判断转化矩阵中涉及元素是n个,反映元素间的关系应是n-1个关系。事实上,由于判断转化矩阵中a11,a12,…,ann=1,因此对角线上的元素对计算判断转化矩阵中各行元素之乘积是没有影响的。基于以上考虑,应该计算Mi的n-1次方根。

③对Wli进行正则化处理:Wi=Wli/∑n1i=1Wli,其中Wli为判断矩阵中各行元素乘积的n-1次方根。正则化处理后,∑n1i=1Wi=1。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新方法中准则层的相对权重计算过程与传统层次分析法相比,区别主要在于第二步,即判断转化矩阵的计算。在判断转化矩阵中,aij保留了最初判断矩阵中rij之间的差异性,并进一步将最初判断矩阵的对角线相应因素和为1转化为了判断转化矩阵中的对角线相应因素积为1,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相对权重明显集中,权重差距较大的现象。下面将通过实例,来验证该方法在处理权重差距较大问题时的可行性和优越性。2层次分析法中相对权重的改进算法实际应用

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工业增加值率、总资产贡献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记这7个指标分别为1、2、3、4、5、6、7。

2.1判断矩阵:11121314151617110.510.2510.8010.5510.7010.8010.75210.7510.510.9010.8010.8510.9510.90310.2010.1010.510.3510.3510.8010.40410.4510.2010.6510.510.5510.8510.60510.3010.1510.6510.4510.510.7510.60610.2010.0510.2010.1510.2510.510.25710.2510.1010.6010.4010.4010.7510.52.2判断转化矩阵

由上述矩阵结合算法新思路中判断转化矩阵的求法,不妨以a12与a21为例。

由r12=0.25,r21=0.75可知:a21·a12=1,

a21-a12=r21-r12,即a21·a12=1,

a21-a12=0.5。

解方程组可得:a12=0.7808;a21=1.2802。

同理,可求得所有a1ij,i,j=1,2,…,7。

汇总整理后可得如下判断转化矩阵:1112131415161711110.780811.34411.051211.219811.34411.2808211.28081111.47711.34411.409511.546611.477310.74410.6771110.861210.861211.34410.905410.951310.74411.16121111.051211.409511.105510.819810.709511.161210.95131111.280811.105610.74410.646610.74410.709510.78081110.7808710.780810.67711.10510.90510.90511.2808112.3准则层的相对权重的计算

由上述矩阵结合算法新思路中准则层的相对权重的计算方法可得:Mi分别为:2.316294,8.186244,0.454378,1.345582,0.909344,0.154815,0.61273。Mi的n-1次方根分别为:1.150268,1.419648,0.876805,1.050715,0.984286,0.732772,0.921605。

从而可以求得每个Mi相对权重,汇总整理如下:

%11121314151617统计局公布权重116120112115114110113新算法权重116.12119.89112.29114.72113.79110.27112.91传统层次分析法权重123.36146.5913.1518.95111.8611.5414.55本例中,由最后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若使用传统层次分析法,则最终计算出的权重值差距较大且仅集中于个别因素;而使用新方法所计算出来的相对权重明显更接近于统计局所公布的数值,且由此方法计算出的权重值也有更为合理的解释。3结语

本文在传统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确定统计学权数的新方法—方程法。不仅给出了新方法的推导过程,并且通过实例计算,证实了该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经济学数理统计方法

一、研究数学化经济学结合的重要性

二、经济学数理统计方法的基本应用概念

三、应用数理统计法于检验经济绝对收入的过程分析

四、数理统计方法与经济学研究的结合方法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经济学反映的是当前社会的演变问题,其目的是为人们构建出一个更为科学合理的经济生活环境[10]。就目前来说,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较为复杂,研究人员要考虑现象产生背后的诸多因素后,才能得出一个具有实际意义和作用和理性的答案。这一过程,是一个需要精确推理、逻辑严谨的过程,研究人员必须通过数学手段,来分析不同因素之间的作用影响。其中很多专家学者认为,数学是掌握这种科学思维方式与运算基本技巧的关键。虽然数学知识学习起来最为枯燥、抽象,但其应用所带来的系统性、精确性,又是经济学问题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因此,经济学初学者和入门研究既要学些理论知识,又要懂应用。从宏观的角度讲,数学有基础数学(在这里也称之为理论数学)和应用数学用数学之分,而经济学同样也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之分。因此,研究人员必须将知识的必须和够用两大因素作为提升自身能力的学习原则。

结束语:

[2]王柱,李晓东.近30年中国旅游经济学文献分析――10种旅游学和经济学主要期刊发表的旅游经济类论文研究[J].旅游研究,2013,02:14-22.

[3]潘永明,贾学学,魏永军.我国团体融资研究回顾与展望――研究主题、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J].贵州社会科学,2013,06:102-108.

[4]解月.统计方法在现代经济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商场现代化,2014,01:206-207.

[5]韩兆洲,王科欣.《统计研究》之统计研究――《统计研究》创刊30周年回眸和展望[J].统计研究,2014,09:11-19.

[6]臧雷振,黄建军.美国政治学研究方法发展现状及趋势――新世纪初的新争论、挑战与反思[J].政治学研究,2014,04:73-89.

[7]王庆芳,杜德瑞.我国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与取向――来自2012至2014年度1126篇论文的分析报告[J].南开经济研究,2015,03:140-153.

[8]李雪.经济学研究的多元化趋势与挑战――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王艳萍教授访谈录[J].经济师,2015,11:6-1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各行各业得到了显著发展,数据统计学方法也变得日趋多样,数据挖掘是建立在数据库与人工智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新技术,其功能是从众多的数据当中挖掘到最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实现对数据资源的高效利用。聚类分析能够被当成一种数据分析工具,能真实反映出数据分布情况,本文主要对统计学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从而表现统计学在数据挖掘应用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统计学方法;数据挖掘;应用分析

数据挖掘就是指从众多实际应用数据中获取批量大、有噪声、且随机性强的数据,将潜在的信息与数据提取出来,就是从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知识,而大多数原始数据具有一定的结构化特征,比如,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也可以通过文本、图形、图像等半结构化发掘有用知识,这些知识可以是数学的也可以是非数学形式的;数据挖掘能以归纳形式存在,能够被广泛应用到信息查询、信息管理、信息决策控制中,方便数据的维护与管理。由此可见,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性强的学科,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意义,下面将对统计方法在数据挖掘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一、数据挖掘与统计学的关系

(一)数据挖掘的内涵

通常来说,数据挖掘的定义较为模糊,没有明确界定,大部分对其的定义只是停留在其背景与观点的内容上。通过对不同观点的统一整理,人们最终将其描述为:从大量多样化的信息中发现隐晦性、规律性等潜在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创造、加工的过程。数据挖掘作为一门重要的交叉学科,能够将数据库、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统计学等众多的科学融入到一起,从而实现技术与理论的创新与发展[1]。其中,数据库、人工智能与统计学是数据挖掘当中的三大支柱理论。数据挖掘的目的是从数据库当中发掘各种隐含的知识与信息,此过程的方法非常多,有统计学知识、遗传算法、粗集方法、决策法、模糊逻辑法等,还可以应用向邻近的可视技术、模式识别技术等,在以上所有技术的支持上能够使数据挖掘更为科学、有序。

(二)数据挖掘与统计学间的关系

通常来说,统计学的主要功能是对统计原理与统计方法进行研究的科学。具体来说就是指对数字资料进行的收集、整理、排序、分析、利用的过程,数字资料是各种信息的归纳与总结,可以将其作为特性原理的认知、推理方法[2]。而统计学则表示的是使用专业的统计学、概率理论原理等对各种属性关系的统计与分析过程,通过分析成功找到属性间的关联与发展的规律。在此过程中,统计分析方法是数据挖掘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在数据挖掘这一课题被提出来之前,统计分析技术对于人们来说更熟悉,也是人们日常开展工作、寻找数据间规律最常使用的方法。但是不能简单的将数据挖掘作为统计学的延伸与替代工具,而是要将两者的区别认识到位,再结合两者间的不同特点分析其应用特点[3]。大部分的统计学分析技术都是建立在数学理论与技巧上的,预测通常较为准确,效果能够让大部分人满意。数据挖掘能够充分借鉴并吸收统计学技术,在融入到自身特点以后成为一种数据挖掘技术。

二、数据挖掘的主要过程

从数据本身出发探讨数据挖掘过程,数据挖掘的过程分为信息的收集、数据集成、数据处理、数据变换、数据挖掘实施等过程。

首先,要将业务对象确定下来,明确不同业务定义,并认清数据挖掘的目的,这是做好数据挖掘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虽然挖掘的结果不能被准确预测到,但却需要对问题的可预见性进行探索[5]。其次,还要做好数据准备工作,包含数据清理、数据变换等工作,数据清理的实际意义是将噪声与空缺值补全,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使用平滑技术,而空缺值的处理则是属性中最常见的,可以将统计中最可能出现的值作为一个空缺值[6]。

三、统计学方法中的聚类分析

在统计学聚类方法基础上能够构建出潜在的概率分布假设,可以使用试图优化的方法构建数据与统计模型的拟合效果。基于统计学聚类方法当中,Cobweb方法是在1987年由Fisher提出的,能够以分类树作为层次聚类创建的方法,在分类树上,每一个节点都能代表着一个概念,该方法就是对节点概率描述的过程。Cobweb方法还使用了启发式估算方式,使用分类效用对分类树的构建进行指导,从而实现对最高分类的划分目的,能够将不同分类对象全部归类到一个类别中,并依据这些内容创建出一个新的类别。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局限性在于假设的属性概率分布都是独立的,并不能始终处于成立状态中。

只有在掌握了Cobweb算法以后才能对概念聚类算法的特点进行探究。Cobweb算法能够以分类树方式创建层次聚类,可以将概率表现为p(Ai=Vii/Ck)条件概率,其中,Ai=Vij是一个类别下的,同属于一个值对,Ck是概念类中的一种。在给出一个特定的对象以后,Cobweb能够将全部对象整合到一个节点上,从而计算出分类效应,分数最高的效用就是对象所在的节点位置[8]。如果对象构建失去节点,则Cobweb能够给出一个新的节点,并对其进行分类使用,这种节点计算方法起步较晚,能够对现有的节点与计算相互对比,从而划分出最高的分类指标,将全部对象统一到已有的分类中,从而构建出一个新的类别。

Classitci是Cobweb方法的一种延伸与发展,能够使用其完成聚类数据的处理,在该方法下,节点中的每一个存储属性都是处于连续分布状态中,能够将其作为分类效果修正的方法,并以度量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度量基础上能够实现连续性的积分,从而降低分散发生率,该方法是积分过程而不是对属性的求和过程。

AutoClass方法也是一种应用较为普遍的聚类方法,该方法主要采用统计分析对结果类的数目进行估算,还可以通过模型搜索方式分析空间中各种分类的可能性,还能够自动对模型数量与模型形态进行描述。在一定类别空间中,不同的类别内属性存在关联性,不同的类别间具有相互继承性,在层次结构当中,共享模型参数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一种使用较为普遍的模型是混合模型,混合模型在统计学聚类方法上使用也非常普遍。该方法最为基本的思想就是概率分布决定着每一种聚类状态,并且模型中的每一个数据都是由多个概率在分布状态下产生的。混合模型还能够作为一种半参数密度评估方法,其能够将参数估计与非参数估计的优点全部集中到一起,并将参数估计法与非参数估价法的诸多优点融合到一起,因为模型具有一定复杂性,为此,不能将其限制在概率密度函数表达形式上,这种复杂性决定了模型与求解存在关联,与样本集合的联系非常少。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了解到,数据发掘中应用聚类方法非常有效,并且较为常见。比如,构建出Cobweb模型与混合模型,采用Clara与Clarans方法中的抽样技术,将Denclue方法用在概率密度函数中。

结束语

统计学方法自产生开始已经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将严谨的数学逻辑作为基础,将分类算法假定作为独立条件,属性值之前能够相互保持独立,对假定进行计算,当假定成立时,可以再与其他分类算法进行对比,这种分类算法准确性非常高。为此,其不仅能够对连续值进行预测,还可以通过线性回归方程对系数进行比较,从而归纳出结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1]张爱菊.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瓦斯气体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3,33(10):2646-2650.

[2]许长福,李雄炎,谭锋奇等.任务驱动数据挖掘方法的提出及在低阻油层识别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42(1):39-46.

[3]郑晓峰,王曙.基于粗糙集与关联规则的道路运输管理信息数据挖掘方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132-138.

[4]周复之.固定收益决策支持系统机理建模与数据挖掘的协同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29(12):38-45.

[5]张继福,张素兰,蒋义勇等.基于约束概念格的天体光谱局部离群数据挖掘系统[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29(2):551-555.

[6]张欣欣,缪弈洲,张月红等.CrossRef文本和数据挖掘服务――《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的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6):594-599.

《医学科研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医学基本科研方法的讲解、医学文献的阅读、医学科研论文的写作等,可以使医药专业的学生了解医学科研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医学科学研究的兴趣以及对专业的热爱。为今后的就业和继续深造做好铺垫。

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从原来的培养临床医生转变到了培养全面的医学创新人才。医学创新型人才应有浓厚的创新意识、高尚的创新人格、丰富的创新知识、饱满的创新精神、活跃的创新思维、高超的创新能力、科学的创新实践[2-3]。为了适应这种转变,很多医学类院校都在研究生中开设了《医学统计学》、《医学科研方法》这两门课程,以达到培养全面型人才的目的。近年来,逐渐在本科学生中也开设了这两门课程。

一、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2012级医学本科本学期开设了《医学统计学》的班级为研究对象,分成三大类,分别是在学习《医学统计学》之前没有学习过《医学科研方法》的班级、在学习《医学统计学》之前的某学期学习过《医学科研方法》的班级、以及在学习《医学统计学》的同时正在学习《医学科研方法》的班级,在这三类中分别随机选择一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称为甲班、乙班和丙班,共208人。这三个班级所使用的《医学统计学》和《医学科研方法》的教材一致,授课学时、内容相同。

1.2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给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

1.3统计学处理

资料录入和分析均采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2.1调查问卷结果

在整个学期的教学结束以后,对所选三个班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表2。

三、讨论

《医学科研方法》这门课程主要的教学内容为:科研设计的基本概念、科研设计的三要素、科研设计的原则、科研设计的类型、动物实验、医学文献的阅读、医学论文的写作等。《医学统计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数据的分类、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等。

在本次调查中,上过《医学科研方法》的班级对科研的兴趣和了解比未上过《医学科研方法》的班级要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医学科研方法确实有开设的必要,能让学生们在本科的学习阶段对科研有所了解,为以后的深造打下基础。

本次研究只是对《医学统计学》和《医学科研方法》这两门课程在内容理解上的相互促进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为以后的学生培养方案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在任何课程的教学中,教学效果不仅仅是由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开课顺序决定的,对教学效果有影响的还有教学模式,要将好的教学模式与合理的培养方案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具有实际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学生。

THE END
1.数据挖掘概念(AnalysisServices与以下关系图的突出显示相同,数据挖掘过程的第一步就是明确定义业务问题,并考虑解答该问题的方法。 该步骤包括分析业务需求,定义问题的范围,定义计算模型所使用的度量,以及定义数据挖掘项目的特定目标。这些任务转换为下列问题: 您在查找什么?您要尝试找到什么类型的关系? https://technet.microsoft.com/zh-cn/library/ms174949(en-us,sql.105).aspx
2.什么是数据挖掘的原理?从理论到实践全面解析数据挖掘7. 概念层次结构生成对类别变量进行概念层次结构生成也是数据预处理的一部分,这有助于提高数据挖掘的成功率。在数据挖掘特征选择过程中,哪些算法或技术被证明最有效?在数据挖掘特征选择过程中,多种算法和技术被证明是有效的。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特征选择方法及其应用:1. 单变量特征选择使用基于统计量的方法来选择最优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0229673671783183&wfr=spider&for=pc
3.python数据挖掘算法的过程详解python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 数据挖掘算法,首先给大家介绍了数据挖掘的过程,基于sklearn主要的算法模型讲解,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目录 1、首先简述数据挖掘的过程 第一步:数据选择 可以通过业务原始数据、公开的数据集、也可通过爬虫的方式获取。 第二https://www.jb51.net/article/238548.htm
4.数据分析的过程主要包含这7个方面数据分析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主要包括如下7个方面。 一个完整的数据分析的过程,应该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提取、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展现、数据应用七个方面。今天我们就来从这几个角度着手,简要介绍一下数据分析的过程。 1.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的意义在于真正了解数据的原始面貌,包括数据产生的时间、条https://www.jiushuyun.com/hywz/2061.html
5.《数据挖掘技术》试读:第三章数据挖掘过程数据挖掘过程 第1章将数据挖掘的良性循环描述为一个业务流程,其中把数据挖掘划分为4个阶段: (1) 识别问题 (2) 将数据转换为信息 (3) 采取行动 (4) 度量结果 本章的重点转向把数据挖掘作为技术过程,把识别业务问题转变为将业务问题转化为数据挖掘问题。同时,第二个阶段——把数据转换为信息,将扩展到几个主题https://book.douban.com/reading/27167261/
6.过程挖掘:数据科学实战MOOC中国首先,课程会大致介绍利用事件数据支持决策和企业过程(再)设计的相关方法和技术;进而重点研究数据挖掘与企业过程建模之间的桥梁——过程挖掘。作为入门级课程,我们还安排了各种实践任务。 课程主要研究三类过程挖掘: 1、第一类过程挖掘是(过程)发现。发现技术通过事件日志制作过程模型,而不利用任何先验信息。例如:通过事件https://www.mooc.cn/course/1271.html
7.数据挖掘的具体工作内容数据挖掘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数据收集:收集需要分析的数据,可以是结构化数据(如数据库)或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本、图像等)。 2. 数据预处理:清洗和转换数据,包括处理缺失值、异常值和重复值,进行特征选择和特征变换等。 3. 模型选择:选择适合问题的数据挖掘模型,如聚类、分类、关联规则挖掘等。 https://www.jianli.com/article/oabjqw.html
8.数据挖掘的流程和方法技巧总结这篇是自己总结的一套比较完整的数据挖掘的流程和常用的技巧,基本上对于任何数据挖掘任务和写作型或结果提交型的数据竞赛都适用(持huan续man更新)。部分内容参考别人写的文章或讨论的结果,部分是自己打比赛做项目时遇到的、用上的方法,同时附上了sklearn中相应工具的文档,便于查找。对于各部分方法,主要以笔记的形式作https://zhuanlan.zhihu.com/p/33429338/voters
9.商战数据挖掘:你需要了解的数据科学与分析思维数据科学的一条重要原则是,数据挖掘的流程可以分解为几个通俗易懂的环节。有些环节涉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如数据中模式的自动发现和评估,而有些则主要依赖数据分析师的创意、常识和商业知识。理解数据挖掘的整个过程,有助于组织数据挖掘项目,使它们更接近系统性的分析,而不是凭借运气和个人智慧的冒险行为。 https://www.ituring.com.cn/book/tupubarticle/28952
10.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挖掘分类及过程模型数据挖掘:首先根据对问题的定义明确挖掘的任务或目的,如分类、聚类、关联规则发现或序列模式发现等。然后选择算法 结果解释与评估:对发现的模式进行可视化,或者把结果转换为用户容易理解的其他表示形式 Fayyad过程模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面向理论,偏向技术的模型,而不是面向工程、面向应用的模型。虽然有模型的评估,但侧重https://www.jianshu.com/p/da25173289b9
11.数据挖掘有哪些工作流程?数据挖掘工作流程: 一、收集数据 收集数据一般是补充外部数据,包括采用爬虫和接口,获取,补充目前数据不足部分。Pythonscrapy,requests是很好的工具。 二、准备数据 主要包括数据清洗,预处理,错值纠正,缺失值填补。连续值离散化,去掉异常值,以及数据归一化的过程。同时需要根据准备采用的挖掘工具准备恰当的数据格式。 https://www.cda.cn/view/17711.html
12.数据挖掘的六个步骤有哪些帆软数字化转型知识库数据挖掘的六个步骤分别是:问题定义、数据收集与准备、数据清洗、数据转换与特征选择、模型建立与评估、结果解释与部署。其中问题定义是数据挖掘过程的首要步骤,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成功与否。问题定义涉及明确业务目标、研究目标和所需的数据类型。只有在问题定义清晰的情况下,后续的每一步骤才能有的放矢,确保数据挖掘的结https://www.fanruan.com/blog/article/594251/
13.终于有人把数据挖掘讲明白了图1 数据挖掘过程 2数据挖掘的内容 2.1 关联规则挖掘 从大规模数据中挖掘对象之间的隐含关系称为关联分析(Associate Analysis)或者关联规则挖掘(Associate Rule Mining),它可以揭示数据中隐藏的关联模式,帮助人们进行市场运作、决策支持等。 考察一些涉及许多物品的事务。事务1中出现了物品甲,事务2中出现了物品乙,事务3https://www.51cto.com/article/698009.html
14.保姆式GEO数据挖掘演示写在前面 模拟1000行代码不如实操训练,重现文章中的数据才是学习GEO数据挖掘的最好途径,基于以上精神,我们就来重现一下高分文章的数据挖掘过程。 至于为什么选择这篇文章,是因为我还是个GEO数据挖掘的小白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0967139.html
15.网络营销全部59.数据挖掘分析方法中,聚类分析的主要目的是()。 A.找出数据之间的属性联系,形成关联规则B.把一组个体按照相似性归成若干类别,形成新的类标识C.把数据的关联性与时间联系起来,预测关联事件发生的时间D.根据示例数据库中的数据建立判别规则,据此对其他数据进行分类20.在企业【注释】:第十章第二节 第283页 聚类https://www.wjx.cn/xz/261160017.aspx
16.网络空间安全(0839)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互联网基础设施安全、网络入侵检测与防护、风险分析与态势感知、网络安全防护与主动防御、网络系统恢复、恶意代码检测与取证、恶意代码逆向分析、应急响应与攻击取证、网络对抗、网络监听、网络安全协议、网络漏洞分析与挖掘、系统软件安全等。 http://xxxy.hainnu.edu.cn/html/2018/pyfa_0716/1174.html
17.基于MapReduce的增量数据挖掘研究AET摘要: 频繁项集挖掘是数据挖掘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传统数据挖掘算法中常用Apriori算法和FP增长算法来挖掘频繁项集。在实际应用中,传统算法往往不能用于频繁更新的数据库,采用IMBT数据结构能从不断更新的数据库中挖掘频繁项集,但是这将导致存储空间不足和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基于MapReduce的增量数据挖掘能够有效解决这些http://www.chinaaet.com/article/218164
18.工程造价论文大全15篇1港航工程造价控制主要内容 港航工程造价控制的内容非常丰富,只有全面了解需要进行造价控制的所有方面,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才能为港航工程造价控制效果的优化提供保障。具体来讲,港航工程施工造价的主要控制内容涵盖以下几点:①工程变更造价。港航是水运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受到勘察数据不准确https://www.unjs.com/lunwen/f/20240817175958_8311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