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算法治理:“大数据杀熟”将被如何监管?大数据技术价格法

2022年新年伊始,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剑指“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活动”,并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近年来,算法应用可谓“双刃剑”。在给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的同时,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诱导沉迷等算法不合理应用导致的问题,也深刻影响着正常的传播秩序、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

树大招风:“杀熟”的表现

近年来,“大数据杀熟”已经成为社会公众关切的热点话题。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调查发现,近九成人认为“大数据杀熟”现象普遍存在,56%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1

2020年10月1日,《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率先在旅游行业对“大数据杀熟”进行规制,拉开了对大数据管理的序幕。

2021年发布的《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明确指出差别待遇情形下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包括基于大数据和算法,根据交易相对人的支付能力、消费偏好、使用习惯等,实行差异性交易价格或者其他交易条件。

好风借力:“杀熟”的立法规制

“大数据杀熟”行为通常包含两个阶段:一是收集数据对用户进行“画像”;二是根据画像对用户进行区别对待。

目前对“大数据杀熟”进行规制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反垄断法、反不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参见下表。

行为知始:“杀熟”的法律实践

在执法案例中,目前我国尚未有仅因“大数据杀熟”而作出的行政处罚。在司法案例中,目前公开检索案例仅有三起明确提及“大数据杀熟”。

在胡女士与某酒店服务平台侵权责任纠纷案2中,胡女士在平台上订购的酒店房间价格为发票实际价格的近两倍,她以采集非必要信息进行大数据“杀熟”为由要求“退一赔三”,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法院判决认为,该平台存在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和欺骗行为,支持原告“退一赔三”。

在另外两起涉及“大数据杀熟”的案件中,原告均无法证明交易条件相同,导致法院无法认定平台采用“大数据杀熟”的手段。

如果不限于平台领域的“大数据杀熟”,而将视角推至各类场景下的差别待遇,目前公开信息显示我国民事诉讼案件中似乎尚不存在一起法院认定构成差别待遇成立并违法的先例。

表2部分涉及“差别待遇”的典型案例整理

从以上司法实践中可以看出,证明不同交易相对人具有相同交易条件颇有难度。

顺水行船:监管的变化趋势

下文将从违法认定标准、监管体系和举证难度三个方面对“大数据杀熟”的规制难点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1.认定标准逐渐明确

就构成要件而言:《反垄断法》下的差别待遇需要证明涉案企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以及交易相对人具有“相同交易条件”;《价格法》下的差别待遇需要证明同一商品或服务具有“相同交易条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的“公平交易权”和“知情权”在实践中的判断标准较为模糊主观。

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和《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等的出台,认定企业从事“大数据杀熟”等违法行为的标准似乎进一步降低,应用场景也进一步细化,平台经营者被认定“大数据杀熟”的违法风险进一步提高。

2.监管体系逐步完善

“大数据杀熟”行为涉及到消费者利益、市场秩序、数据和科技等多种利益,目前由多部法律法规进行规制,需要多个部门联合监管,具体可能涉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信部门、网信办等。

3.举证责任逐步降低

新近出台的《个人信息保护法》采用的是过错推定制度,第六十九条规定“处理个人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造成损害,个人信息处理者不能证明自己没有错过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等侵权责任”,该条或将在实践中减轻用户对于平台经营者违法收集和处理个人信息的举证责任,也加大了平台经营者被认定“大数据杀熟”而受到处罚的风险,但对于平台运用收集的个人信息进行差别定价的证明标准仍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探索。

知而慎行:给企业的合规建议

2021年4月,多家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社会公开的《依法合规经营承诺》中也包括了“不利用技术手段和数据、算法等手段实施不正当竞争和不正当价格行为”等内容。

2021年8月,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浙江省平台企业竞争合规指引》,其中明确将“基于大数据和算法,根据交易相对人的支付能力、消费偏好、使用习惯等,实行差异性交易价格或者其他交易条件”列为高风险敏感行为。

在大数据算法作为互联网平台企业重要分析决策手段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好大数据技术,避免触碰法律红线,是企业共同面对的合规命题,建议平台经营者在必要时聘请外部顾问帮助企业明确合规红线与合规要点,在日常经营中落实合规要求。

《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列举了差别待遇行为可能的正当理由,具体包括:

第一,根据交易相对人实际需求且符合正当的交易习惯和行业惯例实行不同交易条件。

有观点认为,“大数据杀熟”本质上接近一级价格歧视,即平台企业通过大数据、算法分析获知消费者的需求条件,依照消费者愿付最高的保留价格来定价销售,以获得全部消费者剩余。而常见的二级价格歧视(根据消费者购买的数量定价,例如按月租房和按天租房的价格差异)和三级价格歧视(根据消费者类别定价,例如电影票区分学生票与成人票)的差别待遇被认定为“大数据杀熟”的风险相对较低。11

第二,针对新用户在合理期限内开展的优惠活动。

在实践中,平台企业经常采用“首单折扣”的方式,来吸引用户下载和使用APP。建议平台经营者明确新用户的范围与折扣期间,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第三,公平、合理、无歧视的规则实施的随机性交易。

“公平、合理、无歧视(Fair,ReasonableAndNon-Discrimination,FRAND)”原是标准必要专利领域的基本原则,正在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国内反垄断执法领域。

在某电商平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中,总局在《行政指导书》中明确提出,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包括“按照公平合理无歧视的原则与平台内经营者开展合作,不得从事向平台内经营者收取不公平高价服务费、对平台内经营者施加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歧视性对待平台内经营者等行为。”

但对于本项理由,在“大数据杀熟”领域的应用还有待更多实践探索。

2.明确合理定价机制

3.准确划定数据边界

从数据权属来看,立法主要是给个人权利划定保护圈,给数据的采集和使用划定界限。建议平台企业对收集和使用用户信息做进一步细分和说明。例如在平台的隐私政策中明确告知收集的个人信息范围与目的,包括是否跨平台收集用户信息等,并取得用户同意,以避免使平台用户因被收集个人信息而产生被平台经营者“大数据杀熟”的疑虑。

参考资料:

4.参见原告刘权与某外卖平台侵权责任纠纷一案民事判决书,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法院,(2018)湘0102民初13515号,2019.04.01。

5.参见郑育高与某旅行服务平台侵权责任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2020)沪0105民初9010号,2020.10.30。

6.王鑫宇与被告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分公司垄断纠纷一案的民事判决,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2014)宁知民初字第256号。

7.童华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纠纷上诉案判决,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14)沪二中民五(知)初字第59号。

8.冯永明与福建省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纠纷上诉案,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2012)闽民终字第884号。

9.李方平与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垄断纠纷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08)二中民初字第17385号。

10.通源公司与泰州石化公司、扬子石化公司、中石化公司垄断纠纷案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2)宁知民初字第653号。

THE END
1.基于机器学习的大数据分析:算法和应用研究1. 数据处理速度的提高:大数据量导致传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效率低下,而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并行处理大规模数据,显著加快分析速度。例如,使用分布式计算框架如Apache Spark,可以在集群中同时处理大量数据。 2. 数据准确度的提高:机器学习算法能够通过从大数据中学习和训练来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它能够识别复杂的模式和关https://aiqicha.baidu.com/qifuknowledge/detail?id=10211250840
2.大数据机器学习算法概论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大数据 机器学习 算法概论 ?算法概述? 算法是计算机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基石之一,计算机语言和开发平台日新月异,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那些算法和理论,数据结构和算法是软件开发必备的核心基础,是内功心法。下面举例拿推荐算法和分类算法的实际场景做下举例: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479107
3.什么是大数据?一、什么是大数据? 大数据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什么是大数据 大数据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http://www.midohioresearch.com/jijin/47235.html
4.大数据面试——Hadoop篇环形缓冲区内部排序用的快速排序算法 合并文件时用的是归并排序算法 4.16 Reduce怎么知道去哪里拉Map结果集? map任务成功后,它们会使用心跳机制通知它们的AM。因此,对于指定作业,AM知道map输出和主机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reduce中的一个线程定期询问master以便于获取map输出主机的位置,直到获得所有输出位置。 由于第一个https://www.nowcoder.com/discuss/535883802837520384
5.数据是中性的,算法本身只是工具科学的决策,不但需要适合的工具,还需要深刻了解你的业务场景,深刻了解你的客户,算法是为了决策服务,而不应该成为决策本身。 3.开口大数据并不一定最经济有效 主流银行(我不喜欢用传统银行这个词,主流银行更为准确)信贷风险控制,最看重两点:一是贷前审批控制违约概率(PD),二是贷后处置降低违约损失率(LGD)。 https://www.yicai.com/news/100835528.html
6.年终总结&算法数据的思考&结尾彩蛋3. 大数据的反思 每一家公司都在说自己是大数据,要利用大数据,更是出现了“大数据工程师”这个职位,但是在我看来,对于算法工程师而言,该做的不是迷信大数据,而是把大数据给提取成小数据,利用小数据为企业创造价值。大数据标志着需要更大规模的集群,更大规模的计算能力,更长的生产周期,而这些都是企业的“成本”,对https://www.douban.com/note/472267231/?qq-pf-to=pcqq.group
7.Contents/premium.mdatmaster·Newslab2020/Contents·GitHub答:需根据相应的时间长度购买。例如,从第001期到108期是一年的内容,需支付300元购买。 试读文章 通讯358:我们需要怎样的“辟谣”? 通讯253:《黑镜》新片:交互是电影业的未来吗? 通讯165:Facebook“数据门”究竟是怎么回事? 通讯53:一门叫做“抵制狗屁”的大学课程 https://github.com/Newslab2020/Contents/blob/master/premium.md
8.2018年新媒体趋势解读:圈地运营开始3.4 算法分发基于大数据打标签,效率高、性噪比适中,但会出现“回音室”效应——只会展示给你想看的。社交分发基于关系链,但是效率偏低,性噪比不稳定。 围绕社交分发和算法分发的融合,明年会出现更多的形态及可能性。 3.5订阅号改革会成为明年公众号最大的亮点,但预计不会很快,最快也是下半年。此外腾讯不会直接将https://www.wycfw.com/wangluozhuanqian/wltg/ks/42549.html
9.it行业什么岗位最吃香算法薪资:平均工资 ¥21.9K,其中拿 20K-30K 工资的占比最多,达 31.7%。 以上是针对目前IT行业发展趋势总结出来的热门岗位,所展示的薪资数据是基于全国平均数值统计得出,具体地区会有上下偏差,只供大家参考使用。 IT行业开发的人员主要还是看自身所掌握的技术高度,严格来说每个岗位中都有发展很好的人,所以,如果真的https://m.ujiuye.com/jiaoxue/2020/62264.html
10.java大数据算法java大数据是什么意思jacksky的技术博客java 大数据 算法 java大数据是什么意思 一、 大数据 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越来越普及,数据量越来越庞大,大数据应运而生。 1M=1024KB 1G=1024M 1T=1024G 1P=1024TB… 大数据:大(海量)+数据(论文、视频、游戏战绩、购买记录等等)https://blog.51cto.com/u_14125/6788081
11.大数据&算法大数据算法概述大数据和算法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效率、创造更多的价值。大数据需要算法来处理和分析,而算法需要大数据来进行训练和测试。因此,大数据和算法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们的发展将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https://blog.csdn.net/DUXS11/article/details/132427344
12.大数据和算法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1、大数据 大数据(big 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7630512/answer/2846981049
13.大数据推送算法导读:一、什么是大数据推送算法大数据推送算法是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的推送策略,它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数据和个人偏好,将合适的信息、广告或推荐内容推送给用户。这种算法可 本文目录一览 1、大数据推送算法原理 2、大数据推送算法优化 一、什么是大数据推送算法 http://chatgpt.cmpy.cn/article/4911796.html
14.大数据分析是什么通过大数据分析算法,应该对于数据进行一定的推断,这样的数据才更有指导性。 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分析价值不可估量。在防伪行业中,大数据分析可为企业实现更优质的服务;在企业中,大数据分析为企业决策者以及监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也可帮助企业更准确找到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https://www.linkflowtech.com/news/2090
15.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算法”?您是否有过类似经历:在求职网站填写一份有关工作喜好的调查,网站会自动推送匹配的岗位;打开购物软件,发现页面上多是近期搜索或浏览过的商品;通过App阅读一条养生信息,随后便会经常收到养生知识、养生产品的广告推送……伴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大数据广泛应用,算法推荐技术正在将人们带入个性化、定制化、智能化更强的信https://news.jstv.com/wap/a/20201116/1605484129920.shtml
16.大数据训练理想股票技术论坛大数据训练是指利用大规模数据集进行机器学习和模型训练的过程。通过使用大数据训练平台,可以有效地应用各种算法和模型来分析和挖掘海量数据中的潜在规律和信息。大数据训练算法涵盖了诸如神经网络、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等多种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训https://www.55188.com/tag-1258631.html
17.如何看待大数据「杀熟」?所以归根结底,闹出上面的乌龙事件,是无意识算法的锅,但是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和算法算力的提升,很多公司又开始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算法“杀熟”。 商家为盈利故意为之 2017年10月,一位名为刘兴隆的环境工程师在杭州出差,在和几位同事约网约车时,发现他们使用同样收费标准的专车服务,走同样的路线,在几乎同时到达的情况https://www.imooc.com/article/37865
18.涵盖平台算法与分析,从0到1构建用户画像系统个人介绍: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硕士学历,从事数据挖掘、数据算法相关工作10年。18年加入去哪儿网,从事机票大数据,分析挖掘算法相关工作。在画像标签、效果评估、AB实验方面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积累。参与搭建了去哪儿公司画像标签平台,设计实施了包含用户画像和物的画像的画像标签体系,并负责算法类相关画像标签的研发和运维。 https://hub.baai.ac.cn/view/33583
19.“大数据杀熟”为何屡禁不止?对准三个“滥用”下药是关键实际上,自“大数据杀熟”走入公众视野起,多部门都曾介入治理。消费者的质疑、投诉和诉讼也不时出现。但目前来看,尽管监管部门对“大数据杀熟”行为不断进行处罚和整治,依然难以进行有效遏制。“大数据杀熟”本质上是企业对于数据权益、算法权力和市场支配地位的滥用,要有效遏制“大数据杀熟”现象,需要在现有的约谈、处罚https://web.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399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