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基金委医学科学部、信息科学部与政策局主办,海南医学院承办的第122期双清论坛在海口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肿瘤超早期影像诊断及诊疗一体化基础”。中南大学曹亚教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田捷研究员及东南大学顾宁教授共同担任大会执行主席。来自国内影像医学、肿瘤学、纳米医学、生物医学、化学以及
记者从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获悉,在日前广州召开的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工作推进会上,广东省科技厅宣读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建议共同推进双清-南澳青年科学论坛组织工作的函》。高端的交流平台,对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十分重要。中国科学院院士、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校长龚新高表示,南澳科学会议是基础研究领
近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化学科学部和政策局联合举办的第70期双清论坛在无锡召开。来自20多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50名专家出席了论坛。与会专家针对如何进一步推动食品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把握好食品科学基础研究的方向与定位问题,举行了33个大会报告和2个专题的研讨。会议
2023年11月27日-28日,自然科学基金委第358期双清论坛“双碳目标下能源转化与利用科学问题”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化学科学部、计划与政策局联合主办,论坛执行主席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金红光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宣益民院士、西安交通大学郭烈锦院士共同担任。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52期双清论坛在天津召开。本次论坛由医学科学部和政策局共同主办,主题为“干细胞与疾病”。同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为论坛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干细胞医学中心教授程涛担任论坛副主席。来自海内外46所大学及科研院所的52位专家学者出席
11月29日至3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53期双清论坛在京举行。此次论坛主题为“科研诚信建设与学术不端行为防范”,旨在广泛而深入地分析我国学术不端产生的根源,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探究我国科技工作者必须尊崇的道德和规范,为建设符合我国特点的科研诚信体系、有效惩治学术不端行为提供
近日,基金委第164期双清论坛在上海召开,论坛主题为“生物大分子动态修饰与化学干预”。来自中国科学院、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等20多所高校院所的40余位专家参加论坛。论坛共安排了6个主题报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138期双清论坛在武汉举办。本期论坛由化学科学部、数学物理科学部、医学科学部和政策局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承办。论坛主题为“活体分析化学新方法新技术研究”。经研讨,与会专家对活体分析化学的重要意义、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要求以及研究路径等达成了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第162期双清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主题为“面向需求的基础研究资助体制与机制”。基金委主任杨卫院士指出:科学与技术之间存在多种不同而致密的复杂关系;基础研究与战略需求看似对立,实可统一;科技政策研究要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从重要性、成
2023年11月21日-22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第357期双清论坛“RNA与重大疾病诊疗”在杭州召开。本次论坛由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生命科学部、化学科学部和计划与政策局联合主办,北京大学詹启敏院士、中山大学宋尔卫院士和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秦成峰研究员共同
2021年9月8-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第296期双清论坛“虚拟生理人体与医学应用”在北京召开。论坛由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医学科学部和计划与政策局联合主办。论坛执行主席由赵沁平院士、赵玉沛院士和吴朝晖院士共同担任。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承文和信息科
会议现场2月22日至2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59期“双清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由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和政策局主办,中科院过程工程所承办,主题为“复杂化工过程的多尺度机制关联与调控”。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与袁权院士、胡英院士共同担任论坛主席。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梁文
2018年4月26-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第198期双清论坛在重庆召开。本期论坛以“器官发育与再生的细胞和分子基础”为主题,由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医学科学部、化学科学部和政策局共同主办,西南大学承办。清华大学孟安明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2019年8月28-2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第238期双清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期论坛由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信息科学部、数理科学部与政策局联合主办,北京化工大学承办,论坛主题为“新研究范式下的分子化学与分子工程”,论坛主席由陈建峰院士、张希院士、唐勇院士、
6月21-22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第203期双清论坛“航空发动机基础科学问题”在京召开。基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高瑞平出席论坛并致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惠彬院士、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朱荻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李应红院士共同担任论坛主席。
2021年12月4-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第298期双清论坛“5d电子材料中的新奇物性”在北京召开。论坛由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数理科学部、信息科学部和计划与政策局联合主办。论坛执行主席由南策文院士、高鸿钧院士和谷林教授共同担任。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成员
2023年12月7日-8日,自然科学基金委第359期双清论坛“食品科学多学科交叉的关键科学问题”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化学科学部、医学科学部、管理科学部、计划与政策局联合主办,论坛执行主席由北京工商大学孙宝国院士、江南大学陈卫院士、南开大学王硕教授共同担任。自然科学基金
作为双垂直电泳槽维护和保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定期对电泳槽进行清槽,不仅可以及时发现电泳槽是否出现问题,排查问题,并提高生产的效率,比如检查阳极罩;内循环管路、喷嘴,并根据实际疏通或更换;而且还可以通过清槽操作进行排查或者解除,如捡出掉进槽内的工件;清除沉渣等,因此双垂直电泳槽的清槽工作需
6月23日,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高峰论坛“科创中国”智能科技助力“双碳”论坛举办,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延和,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出席活动并致辞,“科创中国”青年百人会轮值主席、天津大学副校长巩金龙主持。罗晖表示,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
双水相技术(Aqueoustwo-phasesystems,ATPS)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1896年Beijerinck发现明胶与琼脂或明胶与可溶淀粉混合时,可以得到一个混浊不透明的溶液,随之分为两相,这个现象被称为聚合物的不相溶性,这就是双水相系统。1979年德国GBF的Kula等首次
“多平台、多技术的利用,提高了检测精准度,可以更好地解决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6月25日,来湖南出席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文清指出,“十四五”是实现我国碳排放达峰的关键期,也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攻坚期。其中,大气环境探测技术应作为碳达峰与碳中和“
据《光明日报》报道,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委将在后续“双一流”建设中,陆续选择具有鲜明特色和综合优势的建设高校,赋予一定自主建设学科的权限。在2月14日正式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均为“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据教育部介绍,北京大学、清华
9月3日,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气候变化与双碳目标下的社会组织与企业合作论坛”在京举行。来自政府部门、学术机构、企业、行业协会、国内外社会组织的各界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就社会组织与企业携手助力双碳目标展开深入探讨。论坛由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秘书长助理许潇潇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