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相位干涉仪测向定位相位模糊定位误差实时处理
相位干涉仪测向技术广泛应用于天文、雷达、声纳等领域。将干涉仪原理用于无线电测向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随着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出现,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来实现高精度实时测向成为可能。
1相位干涉仪测向原理
1.1一维相位干涉仪测向原理
式(1)中,λ为接收电磁波的波长。因此,只要测量出φ,就能算出辐射源的到达方向θ:
1.2测向误差的分析
在实际系统中,两根天线A1和A2接收的信号为:
其中,ni代表对应阵元i接收的噪声,两阵元的噪声统计相互独立,且与信号统计独立。
由(4)式有:
式中,arccos表示反余弦函数,arg代表复数取幅角运算,区间为[-π,π]。k为整数,且满足:
在(6)式中,当d/λ>0.5时,k的取值不唯一,θ有多个解,由此产生测向模糊。
对(5)式求导,有:
1.3二维干涉仪测向原理及去模糊处理
1.3.1多基线五元圆形天线模型
五通道相位干涉仪采用宽口径、多基线的五元圆形天线阵,五边形的五个阵元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的圆上,五个阵源分别为1、2、3、4、5,如图2所示。天线阵平面与地面平行,测得的方位角θ为以天线到地面的垂足为原点,目标在地面上的方位角。测得的俯仰角φ对应于目标到原点的距离(俯仰角0°对应原点)。
方位角θ和俯仰角φ的具体计算如下:
式中,i=1~5,令r56=r51、r67=r12、r78=r23、r89=r34;atan2(y,x)代表四象限求反正切函数;arcsin代表反正弦函数。k1、k2为整数,且满足:
在课题给定的条件下,最大俯仰角为60°。在俯仰角大于28°的情况下,可能出现模糊。
1.3.2去模糊处理
为了消除测向模糊,采用多组基线测向,各组基线得出的解的交集即为真实方向。对于本文研究的多基线五元圆形天线阵,当有信号入射时,每组基线均可得到一组测量值。设为:
(34,51):(θ11,φ11)、(θ12,φ12)…
(12,34):(θ21,φ21)、(θ22,φ22)…
(45,12):(θ31,φ31)、(θ32,φ32)…
(23,45):(θ41,φ41)、(θ42,φ42)…
(51,23):(θ51,φ51)、(θ52,φ52)…
以上五组值中,只有真实方向才会每次都出现。取五组值中数值最相近的一对角度,即可得到真实方向。
2测向算法的硬件调试及仿真
2.1TMS320C6711和TDS510USB-E的特点
TMS320C6711是TI公司于1997年推出的DSP芯片。C6711片内有8个并行处理单元,分相同的两组,C6711的体系结构采用VLIW结构,单指令字长为32bit,8个指令组成一个指令包。芯片内部设置了专门的指令分配模块,可以将每个256bits指令包同时分配到8个处理单元,并由8个单元同时运行。芯片内部时钟频率可以达到150MHz,芯片最大处理能力可达到1200MIPS。
TDS510USB-E是以TMS320C6000为核心的硬件调试系统。仿真器为USB2.0接口设备。
2.2测向处理器硬件设计
测向处理器硬件框图如图3所示。
数字下变频单元输入5通道接收机接收的信号,并去掉载波的零中频I、Q信号(5通道共10路I、Q信号)。
FPGA包括数字下变频单元、时分多路数据接口、DSP的EMIF接口控制及双口RAM控制四大模块。
双口RAM存储测向处理所需数据,考虑到DSP中测向算法所需要的内存容量,因此其不少于10K。
2.3测向算法软件的实现
CCS是TI的集成性DSPs软件开发工具。在一个开放式的插件结构下,CCS内部集成了C6000代码产生工具、软件模拟器、实时基础软件DSP/BIOS等软件工具。在CCS下,开发者可以对软件进行编辑、编译、调试、代码性能测试和项目管理等所有工作。选择C语言作为应用程序的设计,是因为C6000中采用优化ANSIC编译器,它的输入是C语言源代码,输出为TMS320汇编代码。即将符合ANSI标准的C代码转换为目标DSPs的汇编代码,一般的算法可采用C代码实时实现。
五通道干涉仪测向算法软件流程图如图4所示。
2.4五通道相位干涉仪算法的硬件调试及仿真结果
在透彻分析五通道相位干涉仪算法原理的基础上,依据软件工程的原则规范,采用C语言设计出了五通道相位干涉仪算法的软件,然后在PC机上用C6711的C编译器编译、汇编、链接了软件的C源代码,最后将软件加载到目标板上进行运行、调试。
五通道送入TMS320C6711的数据由科学计算语言Matlab6.2在WINDOWS2000操作平台上仿真得出,即采用模拟QPSK信号,调制速率为9600bps,噪声是Matlab6.2内部函数randn产生的高斯白噪声,并用Hilbert变换将其变换为复噪声。
采样信号长度:512点
信噪比:5dB、10dB
仿真频点:1800MHz
2.4.2硬件调试结果
表1、表2、表3分别列出了几种情况下待测俯仰角和方位角与CCS中得到的俯仰角和方位角的对比。其中,phai、theta分别表示待测俯仰角与方位角,phai测量值和theta测量值是由运行CCS2.1中的测向程序得到的。
运行结果表明,五通道相位干涉仪测向信号处理的硬件实现是可行的。当俯仰角大于28°时,用前面所述的去模糊方法,可以完全消除由于模糊带来的角度不确定问题。当仿真数据中不加入噪声时,该硬件系统的输出结果与真实值基本吻合。信噪比对测向性能的影响较大。
参考文献
[1]W.D.斯坦利.数字信号处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2]张贤达,保铮.通信信号处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3]赵淑清,郑薇.随机信号分析.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
[4]陈亚勇.MATLAB信号处理详解.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年
[5]庞伟正.高分辨测向算法对三种信号源测向精度及分辨率的分析与模拟.雷达与对抗,1996(4):1~5
[6]李卿.二维数字化瞬时测向技术.电子对抗,1982;(7):5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