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教师队伍建设作出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广大教师要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为自觉追求,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就教师队伍建设进行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作出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一支宏大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的基础支撑。
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纵观人类历史,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走过了由旧到新、由小到大的非凡历程,实现了从文盲大国向教育大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当前,我国教育正处于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系统性跃升和质变的关键历史节点,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教育强国建成,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从提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到勉励“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再到提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教师队伍建设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高质量教师队伍是教育强国建设的中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强调“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对教师提出高标准、严要求,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民族负责。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铸民魂。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更难培养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因此,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建设教育强国奠定坚实基础,是新时代新征程对教师队伍提出的更高要求。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必须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教师节前夕首次提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和弘道追求六个方面概括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对中华民族数千年优秀教育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对新时代教师精神肖像的高度凝练,更是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上催人奋进的精神旗帜。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是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灵魂所在,彰显出鲜明的国家立场和精神底色;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生动诠释了教育家精神所蕴含的人格魅力;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高度概括了教育专业性的核心内涵;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是教育家永葆教育活力的关键所在;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揭示了教育家精神的情感底色;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是教育家基于人类文明延续和发展的历史使命。广大教师要坚定文化自信,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塑造学生美好心灵。
努力让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加强教师待遇保障,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让教师享有崇高社会声望、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教师队伍重点工作指明了清晰路径。
加强教师地位待遇保障,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重教尚学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当前,我国各级各类专任教师共有1891.78万人,躬耕于49.83万所学校,他们的专业化水平、学历层次稳步提升,撑起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一方面,要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满腔热情地关心教师,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加大教师荣誉表彰力度,创新开展教师宣传工作,讲好中国教育家故事。另一方面,要推动教师待遇不断提高。加大各级各类专任教师待遇保障力度,如提高中小学教师教龄津贴标准,推进高校薪酬制度改革,持续推进乡村惠师激励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扎下根、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
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激励,引导广大教师依法履行教师职责,自觉捍卫教师职业尊严;有序推进教师资源配置优化和管理服务制度改革,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任务负担。深化教师编制使用、考核评价、职称评聘、绩效分配一体化改革,完善高校分类评价机制等,使教师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最大限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广大教师安心从教、潜心育人提供更好的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广大教师要将老一辈教育家的治学精神和治学作风传承下去,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为自觉追求,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