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协调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征求意见稿)

从事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用人单位劳动标准和劳动规章制度制定、劳动合同管理,参与集体协商、劳资沟通、劳动争议预防与处理等工作的人员。

1.4职业技能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

1.5职业环境条件

室内,常温。

1.6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较好的表达和说服能力、沟通能力、调查和分析能力、协调能力、化解冲突和应急处理能力。

1.7普通受教育程度

大学专科毕业(或同等学力)。

1.8职业技能鉴定要求

1.8.1申报条件

申报条件:年龄31-45岁以内,具体需要专门研究

——劳动关系协调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5)具有其他专业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学历证书。

——劳动关系协调员二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劳动关系协调员一级(具备下列条件职业者)

1.8.2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专业技能考核和综合评审。

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实行百分制,60分以上为合格。

专业技能考核采用闭卷方式进行,实行百分制,60分以上为合格。

综合评审采用工作论文、项目评审等方式进行,实行百分制,60分以上为及格。

1.8.3监考人员、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专业技能考核、综合评审项目评审的考评员与考生的配比为1:15,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两名监考人员。

综合评审工作论文由综合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定,评审委员会由3人以上单数专家组成。

1.8.5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考核和综合评审在标准教室或者具备相应条件的会议室进行,室内配备必要的计算机设备、照明设备、投影仪或多媒体设备等,室内卫生、光线、通风条件良好。

2基本要求

2.1职业道德

2.1.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职业守则

2.2基础知识

2.2.1劳动保障法律体系

(1)劳动法律体系概述

(2)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概述

2.2.2劳动关系基础理论

(1)劳动关系理论的渊源

(2)多元主义视角下的劳动关系理论

(3)冲突理论视角下的劳动关系理论

(4)一元主义视角下的劳动关系理论

(5)劳动关系理论的发展

2.2.3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1)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概述

(2)工作分析的基础知识

(3)员工招聘的基础知识

(4)绩效考核的基础知识

(5)薪酬管理的基础知识

2.2.4劳动经济学基础知识

(1)劳动经济学概述

(2)劳动力供给与需求

(3)工资决定与工资结构

(4)劳动力市场制度

2.2.5其他基础知识

(1)经济学基础知识概述

(2)管理学基础知识概述

(3)法学基础知识概述

(4)统计学基础知识概述

3、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的能力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内容。

3.1三级/高级工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1.劳动标准管理

1.1劳动标准信息收集

1.1.1能收集整理用人单位实施劳动标准的情况和问题

1.1.2能收集整理并汇编国家、行业、地方劳动标准

1.1.1劳动标准的概念和分类

1.1.2我国的劳动标准体系

1.1.3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等级

1.2劳动标准的应用

1.2.1能宣讲劳动标准的内容并提供咨询

1.2.2能检查用人单位劳动标准实施情况

1.2.1劳动标准的法律效力

1.2.2企业劳动标准实施的原则

1.2.3劳动保障监察的程序、范围和方式

2.劳动合同管理

2.1劳动合同的订立

2.1.2能依法及时办理订立劳动合同的手续

2.1.2岗位描述的原则和内容

2.1.3劳动合同订立的程序

2.1.4劳动合同档案的管理方法

2.2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2.2.1能定期收集整理劳动合同履行有关情况

2.2.4能依法办理劳动合同变更手续

2.2.1劳动合同变更的原则

2.3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2.3.3能收集试用期满、合同期满、服务期满、医疗期满、停工留薪期等信息

2.3.4能收集整理员工离职的信息数据

2.3.1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法律依据和程序规定

2.3.3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工作交接、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的有关规定。

3.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管理

3.1集体协商的组织开展

3.1.1能征集整理集体协商议题和建议

3.1.3能协调确定集体协商代表

3.1.4能安排集体协商会议

3.1.1集体协商的概念和分类

3.1.2集体协商的主体

3.1.3集体协商代表的确定规则

3.1.4集体协商的作用

3.1.5集体协商的流程

3.2集体合同的订立和履行

3.2.1能向职工解释集体合同内容

3.2.2能收集整理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信息

3.2.1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3.2.2集体合同订立的程序

3.2.3集体合同履行的原则

4.劳动规章制度管理

4.1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

4.1.1能汇编整理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

4.1.2能收集整理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制定需求

4.1.3能组织安排劳动规章制度讨论会,并整理讨论意见

4.1.1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体系

4.1.2劳动规章制度制定程序

4.2劳动规章制度的实施

4.2.1能解释劳动规章制度

4.2.1劳动规章制度实施的原则

4.2.2劳动规章制度实施情况分析

5.企业民主管理

5.1劳企协商管理

5.1.2能安排劳企协商活动

5.1.1管理沟通的基本模型

5.1.2管理沟通的基本策略

5.2职工(代表)大会管理

5.2.1.能收集整理有关职工代表大会议题的意见和建议

5.2.3能拟订职工代表大会会议议程

5.2.1员工民主参与的形式

5.2.2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和组织制度

5.2.3职工代表的选举制度

5.3厂务公开管理

5.3.1能向职工解读厂务公开报告

5.3.2能收集整理职工对厂务公开报告的意见和建议

5.3.1厂务公开的指导原则和要求

5.3.2厂务公开的主要内容

5.4职工董事监事管理

5.4.1能向职工宣讲职工董事监事制度的意义

5.4.2能向职工宣讲职工董事监事的权利义务

5.4.1职工董事监事制度的意义

5.4.2职工董事监事的权利义务

6.劳动争议处理

6.1劳动争议的预防

6.1.1能收集破坏和谐劳动关系的隐患信息

6.1.2能受理员工申诉并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提出处理建议

6.1.3能定期汇总和分析员工申诉情况

6.1.1工作场所冲突的类型

6.1.2员工申诉的概念和特征

6.1.3员工申诉途径和程序

6.2劳动争议的协商和调解

6.2.2能协助双方就争议的问题达成一致,形成和解方案

6.2.3能受理调解申请,并依法完成调解前的准备工作

6.2.4能依法调解处理个别劳动争议

6.2.1劳动争议的类型

6.2.2个别劳动争议和集体劳动争议处理方式的区别

6.2.3劳动争议协商的工作程序

6.2.4劳动争议调解的工作程序

6.3劳动争议的仲裁和诉讼

6.3.1劳动争议仲裁基本程序

6.3.2劳动争议诉讼基本程序

3.2二级/技师

1.1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的制定

1.1.1能够起草用人单位劳动标准

1.1.1企业劳动标准制定的法律依据与程序

1.1.2企业劳动标准的编写规范

1.1.3影响劳动标准制定的因素

1.2劳动标准实施评估

1.2.1能够对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1.2.2能够收集、汇总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1.2.1企业劳动标准实施的原则

1.2.2企业劳动标准实施效果评估的方法

2.1.1能够起草劳动合同文本和劳务派遣协议、专项培训服务协议、竞业限制协议等专项协议文本

2.1.2能够对劳动合同订立协商提供咨询和建议

2.1.1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

2.1.2劳务派遣用工的有关规定

2.1.3非全日制用工的有关规定

2.1.4试用期的有关规定

2.1.5专项培训服务协议的有关规定

2.1.6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的有关规定

2.2.1能够协商解决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问题

2.2.2能够发现导致劳动合同变更的潜在因素,并提出解决预案

2.2.3能够对劳动合同变更协商提供咨询和建议

2.2.1劳动合同履行和变更的政策规定

2.3.1够进行离职面谈,分析离职原因,并提出用工改造建议

2.3.2能够对劳动合同的解除或终止进行合法性审查,提出审查意见,防止或避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

2.3.3能起草经济性裁员方案

2.3.4能监督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的竞业限制、保密、培训等协议的后续履行情况

2.3.1离职面谈和原因分析方法

2.3.2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定情形

2.3.3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定情形

2.3.4经济性裁员的有关规定

2.3.5禁止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

3.1.1能拟定集体协商的议题

3.1.2能分析拟定集体协商谈判思路和策略

3.1.3能协调解决集体协商会议中的争议

3.1.1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的集体谈判实践模式

3.1.2中国情境下的集体协商

3.1.3集体协商的组织准备

3.1.4集体协商的议题准备

3.1.5集体协商的方案准备

3.1.6集体协商的资料准备

3.1.7集体协商的原则和技巧

3.2.1能拟定集体合同草案

3.2.2能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集体合同内容

3.2.3能承担集体合同报送审查工作

3.2.1集体合同和格式和内容

3.2.2拟定集体合同草案的要求

3.2.3订立集体合同的程序

3.2.4集体合同报送审查流程

4.1.1能分析确定需要通过劳动规章制度解决的问题,并拟订劳动规章制度草案

4.1.2能主持劳动规章制度的讨论和平等协商,根据讨论和协商意见修改草案

4.1.1劳动规章制度和劳动保障政策法律法规、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的关系

4.1.2劳动规章制度的编写规范

4.2.1能指导管理人员正确适用劳动规章制度

4.2.2能协调处理劳动规章制度实施中的问题

4.2.3能审核用人单位有关机构提出的违章行为处理意见

4.2.4能组织开展劳动规章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分析劳动规章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4.2.1.劳动规章制度监督检查的方法

4.2.22.违章处理的原则和程序

4.2.3.劳动规章制度的公示要求

5.1.1能拟订劳企协商议题和议程

5.1.2能主持劳企协商会议

5.1.3能拟订劳企协商会议纪要,并检查和评估协商决定事项的实施情况

5.1.1管理沟通的基本步骤

5.1.2管理沟通的策略

5.2.1能组织职工代表的推选工作

5.2.2.能拟订职工代表大会议题,并征集提案

5.2.3能组织、主持职工代表大会会议

5.2.4能根据职工代表大会会议讨论结果,拟订会议决议或会议纪要

5.2.1国外员工民主参与的一般形式

5.2.1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

5.2.2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职权和监督

5.3.1能撰写厂务公开报告

5.3.2能合理选择厂务公开的实现形式

5.3.1厂务公开报告写规范

5.3.2厂务公开实现形式

5.4.1能制定推选职工董事监事工作方案

5.4.2能够组织开展对职工董事监事的更换工作

5.4.1职工董事监事的任职资格

5.4.2职工董事监事的选举程序

5.4.3职工董事监事的工作程序

6.1.1能分析用人单位劳动争议发生风险,并提出解决方案

6.1.2能协调解决员工申诉

6.1.3能制定用人单位员工申诉制度

6.1.1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

6.1.2劳动争议预防的策略

6.1.3申诉程序设计原则

6.2.1能起草和解协议

6.2.2能调解处理用人单位集体争议并起草调解书

6.2.1集体争议的类型

6.2.2处理集体争议的特殊程序

6.2.3劳动争议协商和调解的区别

6.3.1能完成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请、应诉等活动

6.3.2能完成劳动争议诉讼的起诉、应诉等活动

6.3.1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的举证规则

6.3.2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的庭审程序

3.3一级/高级技师

1.1疑难问题解决

1.1.1能对劳动标准实施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1.1.2能分析国家、行业、地方劳动标准及其调整对用人单位的影响

1.1.1国际劳工标准的主要形式、内容和分类

1.1.2核心劳工标准的,,,,

1.1.3中国实施核心劳工标准情况

1.2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的完善

1.2.1能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调整对劳动标准实施的影响,提出防范发生重大问题的方案

1.2.2能根据国家、地方、行业劳动标准的调整,提出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的修改方案

1.2.1国家劳动标准的主要内容

1.2.2行业地方级劳动标准的内容和分类

1.2.3企业必须修改和调整劳动标准的情形

2.1.1能规范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流程,避免用工风险,保证合法用工

2.1.2能依法合理选择用工方式和劳动合同期限

2.1.3能根据法律法规的变化,审查修订劳动合同、专项协议和劳务派遣协议,并保障合同协议文本合法有效

2.1.1不同用工方式和劳动合同期限形式的特点及效果

2.1.2用工的风险点和控制方法

2.2.1能评估关键岗位劳动合同履行中的潜在风险,提出解决预案

2.2.2能指导在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经营方式调整等情况下的劳动合同变更工作

2.2.1商业秘密和竞业限制的政策法规及实施策略

2.2.2反不正当竞争的政策法规及实施策略

2.2.3心理契约的内容和分析方法

2.2.4企业文化的内涵

2.3.1能提出应对企业战略转变和经营困难的用工调整方案

2.3.3能协调解决违法或违约解除劳动合同中的问题

2.3.4能分析单位内外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典型劳动争议案例,指导单位及时修订、完善有关规整制度,有效预防劳动争议

2.3.5能对管理人员进行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的法律及实务培训、指导

2.3.1企业裁员对象的选择

2.3.2企业裁员的程序

2.3.3企业裁员幸存者管理

2.3.4企业裁员的效果评价

3.1.1能够在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

3.1.2能够组织拟定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方案

3.1.3能够主持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代表和首席代表的推选确定工作

3.1.4能够在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中充分履行代表职责

3.1.1集体协商评估的意义、原则、内容、主体和方法

3.1.2集体协商改进的必要性、原则和方法

3.1.3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的准备

3.1.4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的组织开展

3.1.5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的策略和技巧

3.2.1能够起草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草案

3.2.2能够整理汇报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过程和集体合同草案并接受质询

3.2.3能够检视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与本单位集体合同的匹配程度并按需进行整改

3.2.1多雇主集体合同签订的流程设计

3.2.2多雇主集体合同签订的过程控制

3.2.3签订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

3.2.4履行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

4.1.1能够设计符合用人单位特点的劳动规章制度体系

4.1.2能够指导用人单位的有关部门起草劳动规章制度

4.1.3能够审核劳动规章制度草案,保证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和程序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4.1.1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体系

4.1.2劳动规章制度合理性审核方法

4.2.1能够协调处理劳动规章制度实施中劳资双方的分歧

4.2.2能够评估劳动规章制度体系运行状况,并提出调整方案

4.2.1劳动规章制度实施情况评估原则和方法

4.2.2劳动行政部门审查劳动规章制度的形式和内容

5.1.1能拟订用人单位劳企协商制度

5.1.2能评估用人单位劳企协商制度运行状况,并提出解决方案

5.1.1劳动关系氛围的概念

5.1.2劳动关系氛围的维度与测量

5.1.3构建劳动关系氛围的理论基础

5.1.4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氛围的管理策略

5.2.1能够根据企业需要和法律要求,提出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方案

5.2.2能够检查和评估职工代表大会决议的实施情况

5.2.1职工代表大会独特的优势

5.2.1新型民主参与制度的种类

5.3.1能够制定厂务公开实施意见

5.3.2能参与审议厂务公开重大事项

5.3.3能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厂务公开实施中的重大问题

5.3.1厂务公开评议和监督程序

5.3.2各种员工民主参与形式所对应的员工权利

5.4.1能拟订用人单位的职工董事监事管理制度

5.4.2能对用人单位职工董事监事制度进行评估

5.4.1职工董事监事的工作程序

5.4.2民主管理体系评估的常用方法和实施方式

5.4.3民主管理体系评估的内容

6.1.1能分析用人单位、行业和地区的劳动争议特点、趋势,建立企业劳动争议预防机制

6.1.2能处理劳动关系群体性突发事件

6.1.3能在当地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中,就劳动关系运行中可能产生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THE END
1.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查询系统?职业标准系统 (osta.org.cnhttps://jx.xzjsxy.com/info/1073/1366.htm
2.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发布时间: 2023-12-12 平台服务 相关链接 邮政编码:100040 联系电话:010-68607701 传真:010-68607700 电子邮箱:webmaster@miiteec.org.cn 通讯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政达路2号CRD银座A座5层、6层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 工信大赛 您是第10,067,033人https://www.miiteec.org.cn/topics_news_details?code=170231008T6CJ11C
3.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查询系统查询方法一、“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网”-国家职业分类系统:http://osta.mohrss.gov.cn/fenlei.html 二、“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网”-国家职业标准(新)系统:http://osta.mohrss.gov.cn/biaozhun.html 三、“中国职业培训在线”-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查询系统:https://px.class.com.cn/search/index/indexhttps://www.gnhvc.edu.cn/jwc/2023/0613/c1006a12678/page.htm
4.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查询系统为您提供查询服务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查询系统(以下简称查询系统)自2021年6月1日正式上线以来,于2021年6月、8月、12月进行了三次更新维护,目前可供查询的职业共计1164个,覆盖了正式出版的全部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其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1999年版)》规定的职业(工种)制定颁布并正式出版的有898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http://www.ccmalh.com/article/content/2022/01/20220110434.shtml
5.数说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查询系统要闻https://rst.nmg.gov.cn/xwzx/yw/202201/t20220107_1991022.html
6.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关常识职业技能鉴定是一种特殊的考试形式,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与认证的活动。 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者通过鉴定合格后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其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 http://www.rdjs.cn/html/zcfg/51.html
7.飞腾参与人社部《信息系统适配验证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近日,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组织召开《信息系统适配验证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下简称 “标准” )初审会,飞腾作为标准编写组成员单位出席本次会议。 数字经济和信创产业的加速发展派生出了大量的新职业,为了及时反映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对社会职业带来的变化,2021 年 4 月,人力资源https://www.xcc.com/news/detail/5363312
8.第二届全国安防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报道行业要闻本次竞赛为国家级二类职业技能竞赛,以“技能成才 技能报国”为主题。继首届成功举办数据安全管理员和安全防范系统安装维护员赛项后,本届赛事新增了安防无人机驾驶员和智能楼宇管理员S两个赛项,共计四个赛项,均设有职工组和学生组两个参赛类别。 技能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http://news.21csp.com.cn/c3/202403/11423541.html
9.《消防设施操作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工作状态《消防设施操作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第13页第1.1.4条所指的“能判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工作状态”不理解,请问具体指什么状态? 解答 一、《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7第2.1.1条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定义是“由洒水喷头、报警阀组、水流报警装置(水流指示器或压力开关)等组件,以及管道、供水设施等组成http://www.qddfxfpx.com/newsdetail-395102.Html
10.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及优化研究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及优化研究 摘要:在我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体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面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新技术、新业态、新经济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加快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意义重大。分析了影响职业教育的内部和外部标准,基于人才培养周期,构建https://www.hebcpc.cn/gzjy/info/1074/2712.htm
11.千余种职业技能标准可线上免费查询本报讯(记者李丹青)为更好地发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在引导职业教育培训、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规范从业人员行为中的基础性作用,人社部开发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查询系统”。该查询系统覆盖了1109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劳动者可免费线上查询。 近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查询系统”在“中国职业培训在线”平台和“职培云”微信https://tech.huanqiu.com/article/43QLDPRIRwE
12.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40204该【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4-02-04-02 航空运输地面服务员 2022年版 】是由【1660287***】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4-02-04-02 航空运输地面服务员 2022年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https://www.taodocs.com/p-876010809.html
13.数控车工国家职业标准本标准以国家职业标准《车工》中关于数控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工作要求为基础,以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数控工艺培训考核大纲和职业院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为补充,适当增加新技术、新技能等相关知识形成。各等级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 https://www.sctbc.net/info/1234/8597.htm
14.无人机驾驶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1年版)(word精排版).docx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职业编码:4-99-00-00 无人机驾驶员 (202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 4.1.2能拆卸植保载荷 4.1.3能清洁植保载荷 4.1. 4能对机体进行检查及基础维护 4.1. 5能完成系统软件及固件升级 4.1.6能按照维保手册要求定期对紧固 件进行检查维护 4.1.7能完成动力系统的维护 4. 1.https://www.mayiwenku.com/p-33726255.html
15.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后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1.8.3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https://jxgcxy.jvtc.jx.cn/info/1266/16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