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等级条件社会体育指导员是一种特殊的职业,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等级条件。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等级条件。
在一些高级职位中,研究生学历是必要的,且专业应更加专业化,如运动训练学、运动科学等。
二、执教经验:除了学历要求,社会体育指导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执教经验。
这包括在学校、社区、俱乐部等场所担任体育教师、教练或指导员的经历。
三、专业知识:社会体育指导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这包括体育理论知识、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方法、运动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指导员需要对不同运动项目有全面的了解,并能够根据学员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和指导方案。
四、教学技能:作为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教学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这包括教学方法的掌握、组织能力的培养、沟通能力的提升等。
指导员需要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员的兴趣和潜力。
同时,指导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能够组织和管理团队,提高整体训练效果。
五、综合素质: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这包括身体素质、道德修养、职业操守等方面。
指导员需要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能够胜任教学和指导工作。
同时,指导员还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以身作则,为学员树立良好的榜样。
六、继续教育:作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继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学术交流等方式,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总结起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需要具备学历背景、执教经验、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综合素质以及继续教育等多方面的等级条件。
解读《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国家资格证书制度是1993年10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要把人才培养和合理使用结合起来”,“要制订各种执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
”其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都对实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做出了明确规定,从国家基本法律的角度确立了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地位。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专家经过3年的研制,2001年8月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颁布《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并在全国开始正式施行。
一、职业名称及定义(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科学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主要是指在营利性体育场所的劳动岗位从事体育健身指导工作的人员。
1994年6月,原国家体委颁布施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以下简称《制度》),“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个名词从此就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
然而,在这里我们所指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却不同于我们长期以来在《制度》下所认知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为了以示区别,我们按照其工作性质和对象的不同,称呼二者分别为“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
街头巷尾,健身活动站点,活跃着一批义务为大家服务、进行体育指导工作的人员,这批人就是《制度》下各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培养出来的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
他们的工作是一项公益事业,他们承担着指导人民群众进行科学、向上、健康的体育锻炼和活动的重任,他们是我国开展群众体育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追求生活质量、花钱买健康已经不是有闲、有钱阶层的特权,健身意识深入人心,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满足街边或广场、公园的简单集体健身活动,买一张健身卡,工作之余去设备设施齐全的健身场馆,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个性化健身,既使身体得到锻炼,又使精神得到愉悦,成了许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国内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等级划分在国内,社会体育指导员是一项广泛从事的职业,他们承担着引导和推动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使命。
为了提高体育指导员队伍的素质,国家体育总局下发了《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岗位等级划分标准(试行)》,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等级进行了明确的划分。
一、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事该职业的初始阶段。
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具备基本的体育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
他们主要从事社区、学校或企事业单位的体育指导工作,并主要开展体育健康知识普及、体育活动组织和实施等工作。
二、中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中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相应领域能力和经验上有了一定提高,可以独立承担较为复杂的体育指导工作。
他们应具备较强的体育知识、技能和组织能力,能够组织和开展大规模的体育活动,具备一定的体育训练能力,并具备一定的科研和教学能力。
高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具备深厚的体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具备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够设计和实施复杂的体育训练方案,并能够开展体育团队的指导和领导工作。
四、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全国范围内有较高影响力和专业水平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他们应在体育理论和实践方面达到较高水平,能够高效组织和指导大型体育活动,具备较强的科研和教学能力,并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
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社会体育指导员中的顶尖人才,代表了国家社会体育事业的最高水平。
除了以上的等级划分,社会体育指导员还可以根据其从事的领域进行专业细分,比如足球指导员、篮球指导员、羽毛球指导员等,这些专业细分也体现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不同等级和专业水平。
总的来说,国内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等级划分是为了提高指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开展社会体育工作,推动社会体育的发展和普及。
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1、职业概况1.1职业名称社会体育指导员。
1.2职业定义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科学健身指导和管理工作的人员。
1.3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1.4职业环境室内、外,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动作协调、具有较强的示范、讲解与语言表达能力。
1.6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1.7晋级培训要求1.7.1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5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2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90标准学时;社会体育指导师不少于60标准学时。
1.7.3培训场地设备理论知识培训在标准教室内进行,操作培训在室外运动场地上进行。
1.8鉴定要求1.8.1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通过初级运动技术考核,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体育中等专科学校毕业证书。
——中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二级以上(包括二级)运动员等级证书,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至少1年。
(3)高等院校体育专业专科以上毕业。
——高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具有体育专业中专以上毕业证书,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解读国家资格证书制度就是1993年10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要把人才培养与合理使用结合起来”,“要制订各种执业的资格标准与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
”其后,在《中华人民共与国劳动法》与《中华人民共与国职业教育法》中,都对实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做出了明确规定,从国家基本法律的角度确立了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地位。
正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专家经过3年的研制,2001年8月由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正式颁布《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并在全国开始正式施行。
为适应新形势下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经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批准,国家体育总局于2004年6月成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在体育行业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体育行业特有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并将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办事机构设立在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目前,纳入国家职业大典的体育行业特有职业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场地工”、“体育经纪人”与“游泳救生员”。
社会体育指导员暂设47个工种包括:游泳、健美操、滑雪、保龄球、卡丁车、蹦极、攀岩、轮滑、滑冰、射击、射箭、潜水、漂流、滑翔伞、热气球、动力伞、跆拳道、柔道、摔跤、拳击、武术、击剑、马术、帆板、滑水、跳伞、网球、羽毛球、棒球、垒球、高尔夫球、自行车、围棋、象棋、健美、航海模型、足球、篮球、乒乓球、台球、健身教练、散打、空手道、体育舞蹈、国际象棋、拓展、山地户外等。
作为一名从事或准备从事(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正规的职业培训并参加相应等级的考试,才能获取相应级别的(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要想晋级到更高一级别的(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就必须在持有低一级别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基础上,达到一定的条件并通过相应的考核后,才能实现晋级。
国内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等级划分摘要:一、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划分的背景和意义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划分的方法和标准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责和能力要求四、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划分的实施和监管五、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划分对体育事业发展的影响正文:国内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等级划分一、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划分的背景和意义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
为了鼓励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从事社会体育工作,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国家体委于1993年12月4日发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
该制度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等级划分、职责、能力要求、晋升要求、奖励和惩罚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划分的方法和标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分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各级别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能力要求如下:1.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一年以上,基本掌握体育锻炼和比赛的理论与方法,能够承担某项体育活动的技能传授和锻炼指导工作。
2.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三年以上,熟练掌握体育锻炼和比赛的理论与方法,能够承担基层组织社会体育活动的计划、实施和总结工作。
3.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五年以上,具有较高的体育锻炼和比赛水平,能够指导三级和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
4.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具备丰富的社会体育指导经验和专业理论知识,具备指导一级、二级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能力。
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责和能力要求1.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负责组织和指导基层群众性体育活动,普及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群众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
2.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负责组织和指导较大规模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培训和指导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提高群众的体育素养。
3.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负责组织和指导各类体育竞赛和活动,选拔和培训二级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
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是由国家体委于1993年12月4日公布,自1994年6月10日起施行的一项制度,旨在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该制度共十九条,将技术等级称号分为三级、二级、一级、国家级等4个级别。
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工的工作职责、范围、应具备的条件、申请程序、晋升要求、批准授予权限、证章和证书的制作和发放办法、奖励和惩罚方法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指导、辅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
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和指导群众性体育活动,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的实施,对于推动群众体育广泛、经常地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的等级划分如下:1.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满1年,具备基本体育知识和技能,能够指导一般群众体育活动的人员。
2.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满2年,具备较为丰富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能够指导多种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人员。
3.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满3年,具备扎实的体育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指导高水平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和组织体育比赛的人员。
4.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满4年,具备深厚的体育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指导和推广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人员。
2.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应当在15日内颁发相应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
国内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等级划分摘要:一、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定义与作用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划分的依据三、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的具体划分与要求四、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的意义与作用正文: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
他们主要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中的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
为了鼓励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从事社会体育工作,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我国制定了一套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等级划分的依据主要是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规定,社会体育指导员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初级、中级、高级和指导师。
各个等级的要求如下:1.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需要从事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二年以上,基本掌握体育锻炼和比赛的理论与方法,能够承担某项体育活动的技能传授和锻炼指导工作并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
2.中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需要从事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三年以上,基本掌握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熟悉社会体育工作的特点,能够承担基层组织社会体育活动的计划、实施和总结工作并取得比较明显的成绩。
3.高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需要从事中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四年以上,具有较高的体育锻炼和比赛理论水平和技术指导能力,能够承担较大规模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技能传授工作,并在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
4.社会体育指导师:需要从事高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五年以上,具有丰富的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经验和较高的技术指导水平,能够独立承担大型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技能传授工作,并在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
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的意义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全民健身事业提供有力保障。
2.激励社会体育指导员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为全民健身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3.为各类体育活动提供人才支持,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社会体育指导员报考条件1.什么是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等社会组织内从事体育指导、管理、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体育健身指导和教学服务,促进公众的体质健康和身心全面发展。
2.社会体育指导员报考条件2.1学历要求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和管理办法》,社会体育指导员学历要求为大专及以上学历。
申请人必须具备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并须取得符合招生政策规定的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
2.3年龄要求社会体育指导员报考年龄要求一般为18岁以上,无上限。
年龄限制旨在确保考生具有一定的生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2.4健康要求申请人报考社会体育指导员需要符合国家体育总局的健康要求。
一般情况下,申请人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得患有影响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传染性疾病、心脏病、精神疾病等。
2.5评定要求社会体育指导员报考还需要通过相应的评定考试。
申请人必须参加专业知识考试和体育实践考核,通过综合评定方可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证书。
报名材料通常包括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明、报名表格、报考费等。
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1993年12月4日国家体委第19号令发布)第一条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
为鼓励社会体面指导员积极从事社会体育工作,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社会体育指导员系指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部队体育以外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
凡符合条件,履行社会体育指导员职责者,均可根据本制度的规定,申请并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
第三条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分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第四条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法律与社会公德,热心社会体育事业,积极从事社会体育工作。
第五条申请授予技术等级称号或晋升上一等级称号者均应参加相应级别的业务培训,考核合格并具备下列条件: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具备:(一)了解体育锻炼和比赛的一般知识,初步掌握某项体育活动的技能传授方法,能够承担基本的锻炼指导工作;(二)了解社会体育工作的一般知识,初步掌握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的方法,能够根据计划组织实施基层组织的社会体育活动。
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具备;(一)从事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二年以上;(二)基本掌握体育锻炼和比赛的理论与方法,能够承担某项体育活动的技能传授和锻炼指导工作并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三)基本掌握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熟悉社会体育工作的特点,能够承担基层组织社会体育活动的计划、实施和总结工作并取得比较明显的成绩;(四)具有指导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能力。
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具备:(一)从事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三年以上;(二)掌握体育锻炼和比赛的理论与方法,能够承担某项体育活动较高水平的技能传授和锻炼指导工作并取得比较突出的成效;(三)掌握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组织能力,能够指导基层社会体育组织的工作并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四)具有指导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能力,能够进行社会体育的科学研究。
《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标准1.职业概况1.1职业名称社会体育指导员1.2职业定义在经营性健身场所从事运动技能传授、科学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1.3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五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四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二级)。
1.4职业环境室内、外。
1.5职业能力特征四肢灵活,一般智力,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善于与人沟通,动作协调性好。
1.6文化程度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1.7鉴定要求1.7.1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7.2申报条件——社会体育指导员(五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经本职业五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通过五级专业技术考核,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社会体育指导员(四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五级职业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四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通过四级专业技术考核,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可免试基础理论部分)(4)取得国家级和国际专业资质证书,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参加四级专业技术考核,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社会体育指导员(三级)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取得本职业四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经本职业三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社会体育指导员(二级)取得本职业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二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标准一、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条件(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具有志愿服务精神和良好道德素养,遵纪守法;(三)热心全民健身事业,正在开展或准备开展经常性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以下简称志愿服务);(四)接受有关组织和单位的管理,承担指派的工作任务;(五)参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相应等级的培训,考核合格;(六)所传授的体育项目有技能标准要求的,应当参加该体育项目的培训并达到标准。
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等级条件(一)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近1年内开展或协同开展30次以上志愿服务;2.了解体育健身和竞赛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一项体育健身技能的传授方法,能够承担一般性体育健身咨询和指导工作;3.了解全民健身工作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全民健身活动的组织管理方法,能够组织基层组织和单位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二)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获得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后累计(以工作注册为准)开展志愿服务2年以上;2.基本掌握体育健身和竞赛的理论与方法,能够承担一项体育健身技能的传授和指导工作;3.基本掌握全民健身活动组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熟悉全民健身工作的特点,能够承担基层全民健身活动的计划、实施和总结工作;4.在社区(行政村)、单位开展志愿服务产生良好效果和影响;5.具有指导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能力。
(三)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获得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后累计(以工作注册为准)开展志愿服务3年以上;2.掌握体育健身和竞赛的理论与方法,能够承担一项较高水平的体育健身技能传授和指导工作;3.掌握全民健身活动组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多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组织能力,能够指导基层体育组织的工作;4.在社区(行政村)、单位开展志愿服务产生突出的效果和影响或在县级以上区域开展的志愿服务产生良好的效果和影响;5.具有指导二级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能力。
(四)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获得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后累计(以工作注册为准)开展志愿服务4年以上。
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与职业标准社会体育指点员技术等级制度〔1993年12月4日国度体委第19号令发布〕第一条社会体育指点员是开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公民身心安康,提高生活质量,树立社会主义肉体文明的一支重要力气。
为鼓舞社会面子指点员积极从事社会体育任务,增强社会体育指点员队伍的树立与管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社会体育指点员系指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部队体育以外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技艺教授、锻炼指点和组织管理任务的人员。
凡契合条件,实行社会体育指点员职责者,均可依据本制度的规则,央求并取得社会体育指点员技术等级称号。
第三条社会体育指点员技术等级称号分为:三级社会体育指点员、二级社会体育指点员、一级社会体育指点员、国度级社会体育指点员。
第四条社会体育指点员必需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指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恪违法律与社会私德,热心社会体育事业,积极从事社会体育任务。
第五条央求授予技术等级称号或提升上一等级称号者均应参与相应级别的业务培训,考核合格并具有以下条件:三级社会体育指点员必需具有:〔一〕了解体育锻炼和竞赛的普通知识,初步掌握某项体育活动的技艺教授方法,可以承当基本的锻炼指点任务;〔二〕了解社会体育任务的普通知识,初步掌握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的方法,可以依据方案组织实施基层组织的社会体育活动。
二级社会体育指点员必需具有;〔一〕从事三级社会体育指点员任务二年以上;〔二〕基本掌握体育锻炼和竞赛的实际与方法,可以承当某项体育活动的技艺教授和锻炼指点任务并取得比拟清楚的成效;〔三〕基本掌握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的实际与方法,熟习社会体育任务的特点,可以承当基层组织社会体育活动的方案、实施和总结任务并取得比拟清楚的效果;〔四〕具有指点三级社会体育指点员的才干。
一级社会体育指点员必需具有:〔一〕从事二级社会体育指点员任务三年以上;〔二〕掌握体育锻炼和竞赛的实际与方法,可以承当某项体育活动较高水平的技艺教授和锻炼指点任务并取得比拟突出的成效;〔三〕掌握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的实际与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阅历和较强的组织才干,可以指点基层社会体育组织的任务并取得比拟突出的效果;〔四〕具有指点二级社会体育指点员的才干,可以停止社会体育的迷信研讨。
《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标准1.职业概况职业名称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定义在经营性健身场所从事运动技能传授、科学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五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四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二级)。
职业环境室内、外。
职业能力特征四肢灵活,一般智力,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善于与人沟通,动作协调性好。
文化程度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鉴定要求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申报条件——社会体育指导员(五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经本职业五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通过五级专业技术考核,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鉴定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与技能操作考核,其中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技能操作考核内容结构为讲解、示范、组织。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社会体育指导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指导师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1.8.3鉴定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与技能操作考核,其中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技能操作考核内容结构为讲解、示范、组织。
理论知识考试与技能操作考核均采用百分制,两项(考试)考核皆达到60分以上者为合格。
1.8.4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理论知识考试每个标准考场每30名考生配备2名监考人员;技能操作考核由3名以上(含3名)考评员组成考评小组,考评员按照标准考评得分表中细则内容的规定,各自分别打分,取考评小组成员的平均分为考核得分(特殊运动项目的鉴定方式按有关文件的规定执行)。
1.8.6鉴定场所设备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
技能操作考核场所应具备开展相应运动项目必需的基本器材、设备和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