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十七)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多选、或不选得0分。

1.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展开的教学策略是【】

A.形式型策略

B.综合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目标型策略

2.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班主任工作

B.团队活动

C.学科教学

D.课外校外活动

3.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一重要思想的著作是【】

A.《论语》

B.《理想国》

C.《大教学论》

D.《学记》

4.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A.场独立

B.自主性

C.场依存

D.沉思型

5.研究表明,要获得最佳记忆效果,学习的熟练程度需达到【】

A.50%

B.100%

C.150%

D.200%

6.组织策略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认知策略

B.情感管理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7.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称为【】

A.态度

B.定势

C.迁移

D.技能

8.教师义务的实质是教师的职责【】

A.在行为上的体现

B.在意志上的体现

C.在信念上的体现

D.在意识上的体现

9.具体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的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是【】

A.依法执教

B.廉洁从教

C.爱岗敬业

D.团结协作

10.《义务教育法实施条例》属于【】

A.教育行政法规

B.教育法律

C.地方性教育法规

D.教育规章

A.国家财政拨款

B.城乡教育费附加

C.社会集资款

D.教育专项资金

12.教师在对教具和实验进行演示操作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必须【】

A.讲解操作的要领

C.指导学生观察

D.激发学生的兴趣

13.检验教师教学技能是否达标的测评属于【】

A.水平测评

B.选拔测评

C.诊断测评

D.相对测评

14.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过多的奖励会使学生产生对奖励的依赖心理

B.不必要的奖励会削弱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C.不恰当的惩罚会降低学生的内在惩罚机制

D.惩罚会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对立

15.班主任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是【】

A.有正确的学生观

B.要树立育人意识

C.应具备管理能力

D.应具备专业化素质

16.下面关于教学方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教学方法就是教法

B.教学方法包含教法、学法和教与学的方法

C.教学方法就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D.教学方法就是学法

17.在中学体育、音乐、美术等技能性比较强的课程中,应用最多的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

B.练习法

C.实习法

D.讨论法

18.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是【】

A.愉快教学法

B.尝试教学法

C.情境教学法

D.成功教学法

19.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

A.选拔功能

B.甄别功能

C.鉴定功能

D.激励功能

20.教学研究的第一步是【】

A.研究方案的设计

B.研究课题的选择

C.研究方案的实施

D.论文和报告的撰写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2分,选错、多选、少选或不选得0分。

1.课程评价的阶段包括【】

A.搜集信息

B.组织材料

C.分析资料

D.报告结果

E.确定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

2.在学业成功与失败的归因中,努力属于【】

A.稳定性因素

B.不稳定因素

C.内在因素

D.外在因素

E.可控因素

3.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主要表现在【】

A.行为功能

B.动力功能

C.意识功能

D.调节功能

E.评价功能

4.义务性规则的表述词是【】

A.有权

B.不得

C.应当

D.可以

E.必须

5.教学语言按其传递方向和传递方式的不同,可分为【1

A.内部语言

B.提问语言

C.对话语言

D.朗读语言

E.独自语言

6.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学生有与学习无关的活动,比较合适的做法有【】

A.用眼神提醒学生

B.用语调变化提醒学生

C.边讲课边走到学生旁边并稍作停留

D.敲击讲台,提醒学生

E.暂停讲课,提问违纪学生的同桌

7.学生管理的原则包括【】

A.全员性原则

B.激励性原则

C.主体性原则

D.联动性原则

E.可接受性原则

8.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中学共青团工作中的激励应特别重视【】

A.目标激励

B.任务激励

C.环境激励

D.榜样激励

E.强化激励

9.教学设计时,应考虑的基本要索主要有【】

A.教学环境

B.教学内容

C.教学策略和媒体

D.教学目标

E.教学评价

10.以直观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参观法

D.实习法

E.实验法

三、判断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判断下列命题正误,请将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号,错误的打“×”号。

1.根据一节课所要完成任务的类型数,可将课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和实验课()

2.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叫研究型课程。()

4.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

5.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

6.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过程包括教师和学生两大要素。()

7.心理健康有高低层次之分。()

8.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9.从根本上来说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标准,就是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

10.我国的教育法规必须经全国人大通过才有效。()

11.公民行为能力与自然人的年龄有关。()

12.教学目标表述的可操作性是要指出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途径。()

13.强化是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进行表扬,以使其发扬光大。()

14.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班主任要贯彻“多关心、少评价”的行动原理。()

15.德育强调无私奉献与重视德育的“享用功能”并不矛盾。()

16.教学效果是评价选用教学方法好坏的唯一标准。()

17.教学设计是联系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有利于教师的创造性发挥。()

18.先行组织者是呈现给学生的一个引导性或背景性知识材料。()

20.按照评价的功能,教学评价方法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件评价、总结性评价。()

四、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简述教师布置作业的基本要求。

2.简述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3.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

4.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5.如何提高新课导入环节的效果

6.中学共青团的活动如何更有效地配合教学工作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刘老师在初中任教已近30年。教学成绩突出,深受学生喜爱,曾获得过省级优秀教师等荣誉。但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普及,学校要求在教学中必须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刘老师对这种要求很不以为然,校长找他谈话并要求他学习电脑、网络和多媒体知识,他却说:“我课本、粉笔加黑板照样能讲过多媒体。”试运用所学习的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对刘老师的做法和说法进行分析。

2.某乡一所初中进行危房改造,乡政府公开向学生家长集资。由于进度缓慢,乡政府便向学校下了一道命令,凡是缴了集资款的家庭,其子女可以在学校正常上课,否则要让学生停课回家催家长缴款。结果,该校50多人的教学班只剩下10多名学生。教师无法正常上课,只好停课一周。请从法律角度分析这一事件。

六、论述题(本题共3小题,第1、2小题每小题13分,第3小题12分,共38分)

1.根据少年期的年龄特征,学校教育应如何“帮助少年起飞”

2.在学校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为什么教育要以人为本你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应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四、简答题

2.答案要点:①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分)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2分)③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2分)

3.答案要点:①有效的说服(2分)②树立良好的榜样(1分)③利用群体约定(1分)④价值辨析(1分)⑤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1分)

4.答案要点:①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2分)②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1分)③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1分)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1分)⑤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1分)

5.答案要点:①要有明确的目的性(1.5分)②要有明确的针对性(1.5分)③导人的方式要多样化(1.5分)④导人的过程要有趣味性(1.5分)

6.答案要点:①帮助同学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1分)②要教育团员在学习中奋勇拼搏。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全班同学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2分)③经常沟通教与学的情况,一方面及时向老师反应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及时了解和转达教学意图,主动配合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2分)④要配合教学开展多种活动。(1分)

五、案例分析题

1.答案要点:①刘老师的做法和说法是错误的。(2分)②刘老师违背了锐意创新这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4分)③略加阐述锐意创新的内容。(2分)

2.答案要点:①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改善主要是政府的责任,不应摊派集资。(2分)②乡政府的做法是错误的,违反了义务教育法。(2分)③不缴集资款就停止学生上学,剥夺了学生的受教育权。也是违法的。(2分)④教师因为学生少,而停止其他学生的课。侵犯了这些学生的受教育权,同样违反了义务教育法。(2分)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①少年期的年龄特征: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4分)⑦帮助少年起飞: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1分)在身体发展方面: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2分)在认知方面: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2分)在情意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2分)在自我教育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其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2分)(只答要点,没有论述扣3分。)

2.答案要点:①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4分)②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分)③提供多种练习机会。(3分)④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3分)(只答要点,没有论述扣5分。)

THE END
1.20241217(3)提倡以问导学。学历案的学习活动一般都是以问题的形式推动,借问题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一步一步推动由浅到深,层层深入,恰当地引导学生释疑解惑,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认知,从而提升其核心素养。 4.坚持“学一教一评”一致性原则。所谓“学一教一评”一致性原则,就是指学历案的学习过程设计要按https://www.jianshu.com/p/f48989491ddb
2.潮州日报数字报成果展示是检查学生对核心知识深入理解程度的体现手段,是项目式教学设计的一种评价方式,任何学习方式都需以评价方式作为总结来体现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呈现和学生的学,是一种好或坏的结果,结果的呈现有助于教师教学技能的改进与提升。学习成果展示的类型较多样化,如思维导图、调查报告、请柬等。 http://www.chaozhoudaily.com/upload/content/202412/18/c13687.html
3.教学设计三大理论是什么,课程与教学论现代化的三大理论支柱是什么7、教学反思。 4,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核心理论是什么 多思考:老舍先生说:“读一篇文章,读完要仔细想想。会写文章的人,他用一个字就能顶几个字,他会找一个顶合适的字来用。读文章的时候,只念一念,不仔细想一想,是体会不到它的好处的。 市场营销学的核心理论可概括为目标市场和市场营销组合两个方面。前者http://www.qiatong.com/yy/shwd/85307.html
4.抽象主义欣赏教学设计高清油画大图下载绘画名家代表作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核心理论是A:提供资源B:教师辅导C:建构主义D:同学互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该模岩以载文汽助依要义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认知工具整合于教学,是运用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为中间环节加以实现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学习理论的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随着建https://hd.zhongyiminghua.com/18021010289.html
5.自考教育学临考背诵要点:第8章教学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的关系: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它主要描述的是人或动物学习的性质、过程和影响学习的因素;课程理论主要研究教学内容的设计、编制和改革;教学理论主要研究如何促进学习,学习理论是描述性的,教学理论既是描述性的又是处方性的。 https://m.qh.huatu.com/2016/1025/1495753.html
6.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三、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单元课时整体教学目标设计有效性的策略与方法 1.根据教学实际设定课时教学目标。为了让学生告别“哑巴英语”,更好地做到学以致用,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实际设定课时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做到通过教授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思维品质,更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运https://www.oh100.com/kaoshi/jiaoxuesheji/629208.html
7.小学语文新课标大单元教学设计心得体会(通用19篇)学习是无止境的,每次的深入学习都有收获和提高,今后我还会多多学习教育理论,充实自己,使自己永远对课堂充满激情和梦想。 小学语文新课标大单元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3 古典诗歌的教学目的是传承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文学趣味、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明确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喜好和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古https://m.ruiwen.com/xindetihui/6573623.html
8.100091现代教育技术学作业(专升本)答案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这是哪种学习理论的观点?( )? 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C.建构主义?D.人本主义 34.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是( )的学习理论。? 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C.建构主义?D.人本主义 35.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是按照一定阶段的心理结构形成和http://www.zjb360.com/news/?7893.html
9.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学习理论。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是( )学习理论。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C.建构主义D.人本主义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https://www.shuashuati.com/ti/d34ef289c83e4737a0a82b53d849a08a.html?fm=bdbdsbdd138f6dd894123c4247cd277b6fd8d
10.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精选7篇)当然每一种理论都不是完美的,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实践中我们更要完备其理论的不足之处,让理论更好地为实践服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2 摘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目前,该理论备受教育界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以学为中心”的新课程改革,https://www.unjs.com/lunwen/f/20190107064914_1842522.html
1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本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通过课后实践研学、小组探究等活动,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注意处理好理论与实践、教与学、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的关系;注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与本课程学习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注意引导学生对党和国家最新政策方针的认识;树立教学以学生为本,教育http://www.fzmjtc.cn/mmkszyxy/info/1177/3291.htm
1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有效课堂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刘欣在《浅谈现代教育技术的利与弊》中论述道: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手段。近年来,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逐渐进入课堂,将课堂教学引入到了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境界,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迅猛https://wjez.wjjy.cn/newsInfo.aspx?pkId=494
13.中学地理教学设计参考资料随堂检测——地理教学设计理论知多少 1、【单选题】衡量教学设计成败的关键是能否有助于( )。 A、核心素养的落实 B、达到最佳课堂效果 C、学生知识的构建 D、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 参考资料【 】 2、【单选题】( )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描述或说明人类和动物学习的类型、过程,以及学习的条件,其https://blog.csdn.net/m0_53223332/article/details/123600944
14.浅谈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论文(通用11篇)教师应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进行教学。根据认知心理学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生的。 三、改进教学过程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来实现。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shuxue/730056.html
15.2023年高教动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不仅包括要建立高质量发展的质量观, 还需要一种趋于理想的发展理念指导下的高等教育整体性的高质量发展,形成遵循高等教育根本性价值以育人为核心的系统性发展思维,以教育教学改革为重点维度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实现协调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https://fgc.tsu.edu.cn/2023/0905/c960a85373/page.htm
16.教学教研工作总结(精选18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教育行为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基本的问题。现代化的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有"经验性"转向"科研型",有"知识型"转向"学者型"。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有驾驭课堂的艺术,还要掌握现代教https://www.jy135.com/gongzuozongjie/1389176.html
17.现代教育技术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6、【多选题】主导—主体教学设计从方法和步骤上来说,是( )和( )方法和步骤的综合 A、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 B、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 C、班级授课 D、分组教学7、【多选题】满足以下条件则适合选择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 ) A、大班教学 B、教学时间紧教学内容多 C、学内容属于结构严谨的学科 D、教学条件不太http://zunyi.ehqc.cn/ask/93_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