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对外交流促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代中国青年义不容辞,青年对外交流工作大有可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他在中美、中越等多个双边外交场合指出外交关系的未来在青年。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代中国青年义不容辞,青年对外交流工作大有可为。青年群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的重要力量,青年参与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青年网络是中国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的重要一环,中国青年与世界各国青年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将为中国推动世界的长期和平发展和共同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新时期青年对外交流工作需要乘势而上、不断提升,为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贡献青年智慧和力量。

增强青年对外交流的内容深度

青年对外交流要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深入了解各个文明的文化底蕴,从多个层次不同方面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文化既有“海平面”以上容易观察了解到的可见部分,如语言、文艺、习俗、节日、饮食等,也有潜藏在“海平面”以下不易观察却支撑着整个文化冰山的深层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和思维方式等。青年人文交流要首先以可见文化的交流互鉴为切入点和着力点,让各国青年在各类活泼生动的文化互动中多交流、多交友,进而多交心,逐步实现深层文化价值观念的相互尊重,最终实现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倡导目标。

丰富青年对外交流的形式和广度

创新青年交流形式,邀请外国青年短期来华参与多层次多途径青年交流对话和论坛活动,合力构建中外青年交流合作网络。由我方主动发起的中外青年交流要更加具有创造力和生动性,调动青联、高校、智库等多主体,利用线上线下多媒介,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聚集全球气候变化、人工智能治理、青年赋能和参与等多主题,覆盖青年领袖、青年科研人员、中小学生等众多群体,形成百花齐放的多主体、多形式、多主题、多群体全方位互动,编织青年交流网络并形成稳定的青年伙伴关系。

用好多边交流平台,扩大选派中国青年参与多边交流机制,在世界舞台上与各国青年广泛互动。除了主动吸引外国青年“走进来”,还要积极推荐中国优秀青年“走出去”,在以联合国为首的国际组织多边交流机制中发挥作用、展现风采。一方面,应当鼓励各级青年群团组织和高校广泛外联、积极推送,让中国青年广泛参与到全球发展中。另一方面,应当持续加强全球发展和国际组织人才合作,鼓励和推动更多青年投身于国际组织和国际智库等机构的实习任职,常态化地参与全球治理工作。虽然青年参与国际组织工作的级别有限,但其参与形式更加灵活、机会更加多元、门槛更低,能够形成对外交流和全球治理的特殊梯度和人才基础。

培养青年对外交流的能力和态度

中国青年对外交流需要价值观念和能力素养同步提高,而且要发展应对快速科技创新的学习适应能力。纵览国际机构和专家学者提出的各类国际交流人才培养模型,均包含价值态度层面和行为能力层面的培养要求,这为青年国际人才培养提供了工作遵循。如联合国于1999年出台了“面向未来的胜任力”(“386”框架)并于2020年升级为“联合国价值观和行为框架”(“4+5”框架)。两个框架均指出参与全球治理需要具备正直、包容(或称尊重多样性)、谦逊等道德与责任方面的价值追求;同时需要具备联系与协作、分析与规划、学习和发展等跨文化人际能力和领导力,以及熟练运用语言的能力和通晓国际规则的工作经验。特别是面向科技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联合国提出了变革五重奏,强调提高创新、数据、数字化、前瞻性和行为科学等方面的技能,为支持落实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培养对外交流所需要的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要从价值、能力、知识全方位着手,并且要始终具有前瞻性和敏捷性。

THE END
1.加强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助力强国建设摘要: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启了参与国际多边组织和全球多边机制的进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主持人: 段风华 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执行总编,2012—2017年任中国驻美国休斯敦总领馆一秘教育领http://www.jyb.cn/rmtsy1240/zt/jyyzpzt/jyyzpgj/202403/t20240328_2111174098.html
2.国际学者给中国学生两条建议加强国际交流与参与新闻频道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秋色中,由北京大学等机构主办的北京论坛(2024)正式开幕。众多嘉宾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文明和谐之道。在接受采访时,国际知名学者建议中国学生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为传递中国声音贡献年轻力量。面对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学者们强调加强国际交流的重要性,呼吁建立共识,推动形势向好发展。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1105/47517777.html
3.成年人出国留学进修解决方案交流访问学者文章来源于《光速空间》。2021年11月4日,光速空间家族办公室在成都举办《成都国际教育交流与子女如何弯道超车》的线下交流会。 美国极妙国际教育集团中国中心主任张伟用老师受邀请做主题分享《教授名人热衷的交流访问学者可望不可及吗?》。如下为演讲稿。 https://www.rbc.cn/shangxun/2021-12/01/cms1261751article.shtml
4.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 截至2024年5月,学校与中国国外60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建有中泰新能源丝路学院等海外教学点3个,参与泰国、塞舌尔教育部职教标准的制定2个。截至2023年12月,学校积极推进国外高校学分互认工作,联合新西兰东部理工大学、韩国朝鲜大学、韩国清州大学等多所海外高校开展联合培养交换生项目。2023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5%99%E6%B1%9F%E4%B8%9C%E6%96%B9%E8%81%8C%E4%B8%9A%E6%8A%80%E6%9C%AF%E5%AD%A6%E9%99%A2/985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