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外交流中强化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新华日报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在对外交流交往中展示文明素养”。大学生是参与域外交流的活跃群体之一,生动展现着中国人的国际风貌与文明素养,因此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意义重大。大学生公民道德意识的提高离不开教育活动,我们要从思想宣传、文化育人、心态培育等角度深入思考国际视野下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实践路径。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认知水平

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以及良好道德的养成离不开道德知识的学习。《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实施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推动出入境管理机构、海关、驻外机构、旅行社、网络旅游平台等,加强文明宣传教育,引导中国公民在境外旅游、求学、经商、探亲中,尊重当地法律法规和文化习俗,展现中华美德,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该文件强调,提升公民道德素质需要系统化、常态化的宣传教育。

推进以文化人,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具有隐性的教化功能,我们在开展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时候要以民族精神为价值坐标,将国际视野下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有机融入各类精神文化产品以及文化活动之中,在对外交流交往中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要用好三大文化,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提供精神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文化基础,要将这三大文化融入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全过程,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典籍、中华传统节日、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过程中所产生的精神文化,蕴含着革命精神、革命理想与革命道德。在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中需要传承革命文化中的艰苦奋斗、爱国奉献、实事求是等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并符合中国特色的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文化,具有人民性、民族性、科学性等特征,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提供了精神支撑。

要强调文以载道,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提供思想引擎。文艺是公民追求美好道德的物质载体,具有柔性的道德教育功能。文艺的形象性、想象性与公民道德相结合能够带给受教育者有趣的情感体验,具有独特的道德教育优势,开展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要把德育寓于美育之中,用优秀文艺作品感染人、塑造人、教育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离不开文学、电影、电视、纪录片等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与传播,文艺实践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目标。在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中,我们要使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艺作品,展示良好的道德风貌,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提供思想引擎。

培育国民心态,增强精神力量

国民心态是一国国民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影响域外交往中的语言和行为,是公民道德水平的重要表现,关乎国家形象的建设。《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培育健康理性的国民心态,引导人们在各种国际场合、涉外活动和交流交往中,树立自尊自信、开放包容、积极向上的良好形象。”良好的国民心态有利于公民正确认识自我以及看待外部世界,大国公民应有大国心态与大国胸襟,要教育大学生努力培养自尊自信、开放包容、理性平和、积极进取的国民心态。

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理性的国民心态建立在对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在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了解国内国外发展形势,平衡本国他国利益关系。在国际交往中,认清极端的历史虚无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的真实面目,避免陷入狭隘的民族利己主义或者西方中心主义的思想误区。教育大学生深刻认识爱国主义精神,正确表达爱国情感,塑造良好的大学生形象。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林业大学基地、南京林业大学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本文系2024年度南京林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尊敬的读者:

感谢各位一如既往的信任和关爱,更感谢各位长期以来的支持。

该数字报电子版半年内的所有报纸版面为免费阅读,其他版面开始收费阅读。更权威的资讯,更便捷的形式,更周到的服务将大幅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THE END
1.加强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助力强国建设摘要: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启了参与国际多边组织和全球多边机制的进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主持人: 段风华 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执行总编,2012—2017年任中国驻美国休斯敦总领馆一秘教育领http://www.jyb.cn/rmtsy1240/zt/jyyzpzt/jyyzpgj/202403/t20240328_2111174098.html
2.国际学者给中国学生两条建议加强国际交流与参与新闻频道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秋色中,由北京大学等机构主办的北京论坛(2024)正式开幕。众多嘉宾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文明和谐之道。在接受采访时,国际知名学者建议中国学生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为传递中国声音贡献年轻力量。面对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学者们强调加强国际交流的重要性,呼吁建立共识,推动形势向好发展。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1105/47517777.html
3.成年人出国留学进修解决方案交流访问学者文章来源于《光速空间》。2021年11月4日,光速空间家族办公室在成都举办《成都国际教育交流与子女如何弯道超车》的线下交流会。 美国极妙国际教育集团中国中心主任张伟用老师受邀请做主题分享《教授名人热衷的交流访问学者可望不可及吗?》。如下为演讲稿。 https://www.rbc.cn/shangxun/2021-12/01/cms1261751article.shtml
4.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 截至2024年5月,学校与中国国外60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建有中泰新能源丝路学院等海外教学点3个,参与泰国、塞舌尔教育部职教标准的制定2个。截至2023年12月,学校积极推进国外高校学分互认工作,联合新西兰东部理工大学、韩国朝鲜大学、韩国清州大学等多所海外高校开展联合培养交换生项目。2023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5%99%E6%B1%9F%E4%B8%9C%E6%96%B9%E8%81%8C%E4%B8%9A%E6%8A%80%E6%9C%AF%E5%AD%A6%E9%99%A2/985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