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经常碰到家长跟自己吐槽,“为什么明明自己和孩子都很努力了,但是成绩还是上不去,是孩子真的不适合学习吗?”
有些孩子即使很努力地学习了,但是做题的时候还是不会;或者很努力地背诵了,但是没过多久,又完全忘光了。
希望看完这一篇家长能够找到问题所在~让孩子所有真实的努力都能有成果出现。
PART.01
什么是学习力
某专业研究指出,在人脑中,人类的学习力是由“有机的知识体系、强大的认知能力、持续的学习动机”三个非常重要的系统构成。
有机的知识体系指的是大脑所有的知识会按照从具体到抽象分成不同的层次,基于相似性,或者连接的方式来形成一套完整的网络。也就是说知识只有体系化,才能记得更加牢固,碎片化的知识很容易就被忘记。
强大的认知能力指的是组织、分析、加工、创新需要的能力,细分的话可能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反应力、自控力等。体现在学习中,就是将基础知识深入消化,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并且不管如何变形,都能做到追本溯源,找到问题核心解法所在。
持续的学习动机指的是人生下来所具备的好奇心,渴望成长的内在动力;也包含了在不断发展当中形成的自控能力。即在日常学习中,我们需要真正发现学习的乐趣,找到自己的内在动力与目标,而不是被动地输入知识。
PART.02
学习力不足的表现
知道了什么是学习力,家长们可能还是有点疑惑,那孩子成绩上不去,到底是不是学习力不足的问题。以下就是学习力不足可能会有的表现,家长们可以核对一下哦~
01
02
记忆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不是特别强。表现为:需要背诵的内容,明明已经记住了,但是过几天又忘记了,或者考试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但是交卷之后立马又想起来了。另外在需要考验逻辑思维的科目表现不佳,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03
情绪和状态不是特别稳定,容易产生挫败感,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学习,为什么已经很努力了,但是依然没有成果。也没有找到学习的意义,只是简单认为,学习只是这个年纪不得不做的事情,缺乏学习动力和学习毅力,时常徘徊在想要放弃的边缘。
PART.03
怎么提高学习力
目标效应
在学习中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长远的人生目标。这个目标不是我要前进多少名,或是家里人希望我考多少分,而是你最终的人生目标。有了这个目标,学习就不再是讨厌的、与自己人生无关的负担了,所有的困难都只是“成神”路上的小怪而已。只有这样,你的学习才是主动的、自觉的,而不是被迫的、压抑的。
改变学习态度
有一项研究显示,“在学习中,结果决定于行为,而行为决定于态度”。所以要想真正提高学习力,还是要改变学习态度,你需要从潜意识里正确看待学习这件事,不要排斥。如果每次一想到要去学校,你就产生抗拒心理,那肯定是没有办法提高成绩的。
问题觉察
如果你目前已经产生了“厌学心理”,即一想到学习就很焦虑,感觉压力非常大,就不要想着提高学习力了,还是先想办法找到厌学的原因,然后解决它。如果你自己解决不了的话,不妨求助同学、老师或者家长。
04
了解自己
你需要了解自己的大脑,适合什么学习方法,什么时候状态最佳,不要盲目去追求那些所谓的【快速学习法】或【学霸学习法】。要知道,只有利用自己感觉最舒适、自己觉得最有兴趣的方法,才能把自己从学习中真正解放出来,才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果。不妨多多尝试与探索,真正了解自己。
05
深入思考
不要总是把自己局限在课本的知识框架里,应该经常跳出来,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去思考。比如在做一道题时,你可以想想这道题背后的逻辑,或者出题老师为什么这么出题,经常做这样的思考,你的解题思路会清晰很多。
06
建立知识体系
在学习完各个科目的基础知识之后,要学会搭建知识框架,并且能够联系到日常情境中,这样知识会记得更加牢靠。其实大部分知识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所以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并不是从零开始,要学会用你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联系起来,这样既能加快你学习新知识的速度,又能加深你对新知识的理解。
07
避免陷入学习误区
一旦使用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可能只会“越努力,越心酸”,最终只是感动了自己,成绩却一点进步没有。
学习力的提升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长久的训练与坚持。但是一旦学习力得到了提升,一定是受益终身的,毕竟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