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学习者学习行为模式及其对学习成效的影响——基于网络学习资源视角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网络学习资源;聚类分析;行为模式;学习成效

一、引言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1],“互联网+”催生了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推动了教育服务模式的变革。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国家对网络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推进,网络学习资源获得了井喷式的建设与发展[2]。

网络学习资源是网络学习的内容保障之一,关乎网络学习的可持续发展,且不同类型的网络学习资源具有不同的特点。视频资源将文字、声像元素融为一体,刺激学习者的多种感官并将复杂的知识变得更形象、更直观,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并能更好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3];文本资源为学习者提供课程内容概述,具有信息储量大、携带方便、利用率较高并且方便作笔记等特点[4];论坛中的讨论和反馈信息是学习者进行自我反思的重要资源,有利于促进知识的理解和迁移,缩短知识更新的周期。此外,从资源的产生方式来看,视频资源、文档资源、作业模板属于预设性资源,论坛中发布的主题和回复讨论产生的资源属于生成性资源。不同学习模块的评价得分是学习成效的最直接体现,学习成效优良的学习者在学习方式方法上可为其他学习者提供借鉴。

具有不同的目标、偏好和学习动机的学习者在访问不同类型的网络学习资源时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参与水平和行为模式,不同的参与水平和行为模式反过来会影响学习成效。因此,探究学习者访问不同类型网络学习资源的行为模式以及不同行为模式对学习成效的影响,可以为教学设计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进而改善现有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安排和网络学习资源呈现方式;同时,还可以为教学设计者提供参考条件,从而开发出个性化的学习支持系统。

二、研究基础和研究问题

1.网络学习资源

2.学习者行为

3.研究问题

基于以上讨论,将研究问题分解成以下三个子问题:

(1)什么类型的网络学习资源让学习者花费更多的时长

(2)当学习者访问网络学习资源时,会出现什么样的行为模式

三、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

以选修中国大学MOOC网站课程“教师如何做研究”的6258名学习者为样本,本研究捜集课程报表和成绩日志,包括学习者浏览文本资源、观看视频资源、参加讨论活动、完成作业情况等学习行为数据,并进行数据清洗和整理,筛选出成绩及格并且有行为记录的学习者1439人加以研究分析。

在这门课程中,学习者可以学习的资源类型有视频资源、文档资源、期末作业模板和论坛中发布的讨论信息。在期末考试之前,共有43个文档资源、76个视频资源、1个期末作业模板和2469个讨论主题。

本课程的评价分为课程讨论、章节测验、作业和期末考试四个部分,课程总分则由占不同比例的四种评价得分组成,分别是课程讨论15%、章节测验50%、作业15%和期末考试20%。本研究将不同模块的评价得分作为学习成效的测量指标。

2.数据收集

本研究收集的数据有两种:系统日志数据和学习者的学习成效数据(讨论评价得分、章节测试评价得分、作业评价得分、考试评价得分)。

3.研究过程

使用聚类间比较方法分析三个聚类的学习者在线参与行为和学习成效。如果变量是区间连续并且满足独立观察、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次性的假设,使用参数检验比较适合。如果变量是区间离散并且满足独立观察的假设,则可以使用非参数检验来确定因变量的三个聚类之间是否存在统计显著性;如果非参数检验具有统计意义,表明至少有一组不同于另一组;之后,可进行事后检验发现聚类群组间的差异[20]。

在分析之前,检查变量的正态分布和方差的齐次性,结果显示除了观看视频资源的时长和次数外,所有变量都违反了原假设。因此,本研究使用了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测量三个聚类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显著性,使用Mann-WhitneyU检验进行事后分析。

本研究首先使用SPSS中的层次聚类分析来确定基于树形图的聚类数量;接下来,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产生三个聚类。为了汇总课程中给定类型的形成性评估的评价得分,首先使用Z-score方案标准化相同类型的评价得分,然后将其总结为该评估类型的指标值,最后,在合并成一个完整的数据集之前,使用Z-score方案再次标准化每个课程的所有指标和学习者的最终评价得分。

四、研究结果

1.访问网络学习资源所花费的时长

在所有成绩及格的学习者中,有1363人观看了视频网络学习资源,1209人学习了文档网络学习资源,1241人查看了作业模板,916人在讨论论坛中阅读和回复了其他学习者发起的讨论帖,721人在讨论论坛中发起讨论主题。表1列出了访问不同类型网络学习资源的行为变量及其均值和标准差。可以发现,学习者频繁地观看视频资源,观看视频资源花费的时长和次数均多于学习其他类型的资源;其余依次是浏览文档资源、参考作业模板、阅读回复讨论信息和发起讨论主题。

2.学习者访问网络学习资源的差异

为了将具有相似学习模式的学习者分为同类组,对五个变量进行了k均值聚类分析:观看视频资源的时长、测览文档资源的时长、参考作业模板的时长、阅读回复讨论的时长以及发起讨论主题的时长。在进行分析之前,对五个变量进行了标准化转换,以减少聚类分析中的偏差。如表2所示,确定了三个聚类。从花费在观看视频资源、浏览文档资源和参考作业模板等预设性资源上的时长看,聚类1(n=575)和聚类3(n=84)明显多于聚类2(n=780),并且聚类1(n=575)略少于聚类3(n=84)。从花费在阅读回复讨论和发起讨论主题等生成性资源上的时长看,聚类3(n=84)明显多于聚类1(n=575)和聚类2(n=780)。

为了清楚地了解三个聚类中的学习者访问不同类型网络学习资源的行为,使用Kruskal-Wallis测试来比较三个聚类的学习者访问各类资源的次数和花费的时长,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中成对Mann-WhitneyUTest揭示了聚类之间的均值存在显著的差异,从访问视频、文档和参考作业模板等预设性资源的时长和次数来看,聚类1与聚类3均大于聚类2,且和聚类2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聚类3的学习者观看视频资源的次数和参考作业模板的次数均大于聚类1的学习者,且存在明显差异;除此之外,聚类1和聚类3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在阅读回复讨论和发起讨论主题等生成性资源的时长和次数方面,聚类1与聚类3均大于聚类2,且和聚类2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聚类3大于聚类1,二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总之,从表3中发现三个聚类中的学习者访问不同类型的网络学习资源的行为存在差异。由于聚类2的学习者访问各类网络学习资源的时长和次数明显少于聚类1和聚类3,且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可将聚类2标记为“网络学习资源低频率学习者”。聚类3观看视频资源时长、浏览文档资源的时长和次数以及参考作业模板的时长略高于聚类1,但并没有明显差异;聚类3观看视频资源的次数,发起讨论主题的时长和次数以及阅读回复讨论信息的次数和时长均高于聚类1,并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分析可发现,积极访问网络学习资源的学习者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集中使用所有网络学习资源和选择性地集中使用一部分网络学习资源。因此可将聚类3标记为“网络学习资源高频率学习者”,聚类1标记为“预设性资源密集学习者”。

3.行为模式与学习成效的关系

为了检验这三个聚类的学习者在学习成效方面是否存在不同,本研究进行了Kruskal-Wallis检验。如表4所示,章节测试评价得分(P=0.463)和考试评价得分(P=0.067)不存在显著差异,三个聚类的作业评价得分(P=0.000)、讨论评价得分(P=0.000)和课程总分方面有显著差异(P=0.000)。在成对Mann-WhitneyUTest比较结果中,“网络学习资源高频率学习者”和“预设性资源密集学习者”之间的作业评价得分(P=0.427)、讨论评价得分(P=0.914)和课程总分(P=0.697)不存在显著差异,剩余所有比较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

三个聚类中学习者的考试评价得分显示出略微的差异(P=0.067),Mann-WhitneyUTest显示在聚类1和聚类2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24<0.05)。

如表4所示,三个聚类学习者的章节测试评价得分和考试评价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网络学习资源高频率学习者”(聚类3)和“预设性资源密集学习者”(聚类1)获得的作业评价得分、讨论评价得分和课程总分都高于“网络学习资源低频率学习者”(聚类2),且存在明显差异;“网络学习资源高频率学习者”和“预设性资源密集学习者”之间的作业评价得分、讨论评价得分和课程总分无明显差异;但“预设性资源密集学习者”的考试评价得分高于“网络学习资源低频率学习者”,且存在显著差异。

五、结论与启示

1.完善网络学习资源多样性建设,均衡提升各类资源应用

本研究基于MOOC平台的系统日志,探究哪种类型的网络学习资源让学习者花费更多的时长和次数学习。研究发现,学习者更频繁地观看视频资源,观看视频资源花费的时长和次数均多于其他类学习资源;其次是文档资源、作业模板、阅读回复讨论和发起讨论主题。

2.满足学习者对网络学习资源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

本研究对观看视频资源、浏览文档资源、参考作业模板、阅读回复讨论和发起讨论主题所花费的时长进行聚类分析,将具有相似访问网络学习资源行为的学习者进行聚类,产生三个聚类:“网络学习资源低频率学习者”、“网络学习资源高频率学习者”和“预设性资源密集学习者”。“网络学习资源低频率学习者”访问各类网络学习资源花费的时长和访问的次数都少于“网络学习资源高频率学习者”和“预设性资源密集学习者”;而“网络学习资源高频率学习者”访问各类网络学习资源花费的时长和访问的次数都是最多的;“预设性资源密集学习者”仅仅是访问视频资源、文档资源和作业模板等预设性资源的时长和次数比较多。

教育技术的一个核心和持久问题是适应和支持学习者个体因不同学习目标和学习能力而规划并提供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22]。不同的学习者由于学习偏好、学习动机和已具备的知识水平不同对网络学习资源的需求也不同。在网络学习资源组织和课程建设方面,以真实的问题为起点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以学习者的兴趣为动力触发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逐步热爱学习。资源的建设者需要理性思考网络学习资源的内容、呈现方式以及资源交互是否足够“人性化”,是否满足了学习者对网络学习资源的个性化需求,遵循“简约而不简单”的基本原则,最大化地提升每位学习者的学习满意度,真正获取有价值的知识,从而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3.不断完善评价体系,促进优质网络学习资源建设

在学习课程结束之前,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对学习者最终的学习效果进行预测,针对学习效果不理想的学习者可进行学习预警和干预。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提供相应的干预策略,这就要求对学习者的聚类分析是不断更新的,保证实时进行分析,整个学习周期循环进行。倘若学习者在某一阶段出现学习危机,应及时给予恰当的干预。针对“网络学习资源低频率学习者”,应该推送一些其感兴趣和难度相对较低的网络学习资源,不能加重其认知负荷,同时需要加强对“网络学习资源低频率学习者”的监督,使用任务驱动的形式(设置奖励措施等)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从而提升其学习效果。针对“网络学习资源高频率学习者”和“预设性资源密集学习者”可以推送一些其感兴趣的课外网络学习资源,扩展视野,丰富学习内容,保持其学习的热情,促使学习效果最优化。

一方面加强优质网络学习资源建设,按照“开放、共享、合作、共赢、融合、创新”的要求,聚焦网络学习资源建设,全力推进网络学习资源建设最优化,再上新台阶。另一方面构建立体评价体系,评价要从多个方面准确地反映学习者的学习状况,还要有激励性,要能够促进学习者在学习上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六、研究展望

研究和探索学习者在学习开放课程中网络学习资源的学习行为大数据,可以更好地促进在线开放课程中网络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充实,教学过程更加流畅和有效,对实现学习者的高效学习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对在线学习者的网络学习资源访问行为如何影响学习成效开展了验证性分析,后续研究可以对这些因果关系做进一步的对照实验,并进一步探究在线学习者选择不同类型网络学习资源的影响因素。此外,本研究仅考虑了在线行为作为量化学生参与度的指标,未来的研究还应该考虑认知和情感参与的指标,进而解释不同类型的参与和在线学习成效之间的关系。

致谢:本研究所用数据来自北京大学数字化学习研究中心“教师如何做研究”,特此感谢!

基金项目:教育部—中国移动科研基金2017年度项目“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区域教研模式研究及试点”(编号:MCM20170502)。

作者简介:赵呈领,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敏,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疏凤芳,黄琰,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THE END
1.社会学习平台对学生知识拓展的重要性与意义公司动态社会学习平台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平台,它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以及高度的互动性,这些特点使得社会学习平台在教育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学生知识拓展方面。 1、丰富的资源:社会学习平台拥有海量的学习资源,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从基础知识到高级技能,应有尽有。 https://m.dayunyingshi.com/post/7936.html
2.教育数字化:重塑教育生态,驱动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国中小学已全面实现互联网接入,并成功完成了“三通两平台”及“三全两高一大”等基础建设任务。此外,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已跃升为全球领先的教育资源数字化中心和服务平台,有力促进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学习愿景的逐步实现。 数字化学习的浪潮正深刻重塑着教育模式,引领教育领域的革新。它不仅将https://hea.china.com/article/20241219/122024_1619030.html
3.互联网教学系统:重塑教育未来的力量丰富性:互联网教学系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三、互联网教学系统的优势 提高教学效率:互联网教学系统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教学效率。 促进教育公平:通过互联网教学系统,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https://www.pbids.com/aboutUs/pbidsNews/1861300118482948096
4.移动互联网时代在线教育的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除了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外,WPSAI还注重用户的学习互动和社交体验。通过在线学习社区、在线问答等功能,用户可以与老师、同学进行实时互动和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这种互动和社交不仅能够提高用户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共享。 站长个人见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在线教育创新与实践正在不断深入。WPSAI作为AI工作https://www.1asp.com.cn/html/yidong/2024-12-21/374971.html
5.数字化学习资源及其应用专题培训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学生可以不受时空和传递呈现方式的限制,通过多种设备,使用各种学习平台获得高质量课程相关信息,可以实现随意的信息的传送、接收、共享、组织和储存。 2.形式的多样性 数字化学习资源以电子数据的形式表现信息内容,其主要的媒体呈现形式有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极大地丰富了信息内容的表现http://www.zpxx.wj.czedu.cn/html/article731078.html
6.互联网调研报告(精选5篇)3、互联网应用的多样化 互联网应用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社交、购物、娱乐、教育等各个领域。社交应用如微信、微博等成为人们日常沟通的重要工具;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等成为人们购物的首选;在线教育平台如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等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途径。 https://www.ruiwen.com/word/hulianwangdiaoyanbaogao.html
7.20240910(现代教育技术)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学生可以不受时空和传递呈现方式的限制,通过多种设备,使用各种学习平台获得高质量课程相关信息,可以实现随意的信息的传送、接收、共享、组织和储存。 2. 形式的多样性 数字化学习资源以电子数据的形式表现信息内容,其主要的媒体呈现形式有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极大地丰富了信息内容的表现https://www.jianshu.com/p/991dbf7a3980
8.上市企业品牌建设与员工认同和组织文化的塑造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社交媒体已成为企业品牌推广的重要渠道。上市企业应该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建立品牌形象,与消费者进行互动,推广产品和服务。通过社交媒体,企业可以快速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反馈,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采用创新营销手段 https://www.rhtimes.com/news/Design-NEWS7662.html
9.数据采集挖掘系统有哪些帆软数字化转型知识库数据采集挖掘系统包括多种类型的工具和技术,主要有:网络爬虫、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清洗工具、数据可视化工具、机器学习平台、云计算服务等。其中,网络爬虫用于从互联网中自动提取数据。网络爬虫是一种自动化程序,它按照预设的规则从网页中提取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爬虫可以模拟人类浏览网页的行为,通过访问网https://www.fanruan.com/blog/article/600320/
10.新媒体的发展与创新12篇(全文)摘要: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发展,我们如今的娱乐方式变得更具多样性,尤其是手机,电脑。手机几乎人手一台,它满足了我们更多的需求,除了打电话,更多地用其来上网、看视频、看新闻。在这些新媒体的普及下,电视媒体的地位逐渐下降,并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新媒体的方便快捷优势使电视逐渐被取代,因此,在这个充斥着新媒体的时代https://www.99xueshu.com/w/ikey2buwv5uq.html
11.acca少女网课视频入口在哪里可以找到?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普及,很多学习者开始通过网络课程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那么,ACCA少女网课视频入口在哪里可以找到?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学习平台的选择、网课资源的质量以及学习方法的正确性。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来详细解答这个问题,帮助有意学习ACCA的朋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http://m.plus1688.com/wfsxsi/26778.html
12.精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15篇1.提高市场营销优越性 网络是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的基础平台,为市场营销工作的开展提供最大的便捷和优势条件。企业首先必须注重消费者的价值,传统市场营销注重量的销售,而忽略了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策略强调与消费者建立和培养长期的合作关系,注重消费者对商品的评价和需求。在市场营销策略制定https://www.yjbys.com/biyelunwen/fanwen/shichangyingxiao/735266.html
13.辅导员说丨浅析网络时代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思政工作西安培华学院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占据了人们的大部分休闲时间,无论在生活、学习、消费、娱乐、沟通等各个方面都与网络相交融。高校辅导员作为网络思政工作的主体力量,将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做好思政工作,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https://www.peihua.cn/xsfwzx/info/1067/3284.htm
14.2022年度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目录考核指标:搭建技术应用测试验证环境,支撑≥5 类设备仿真,5 类应用运行;具备平台脆弱性检测能力,实现常规业务场景下平台内部脆弱性威胁识别种类数量≥7 类;具备主动防御能力,实现常规业务场景下,主动检测外部攻击威胁识别种类数量≥8 类;蜜网支持通信协议种类≥11 种;工业互联网平台敏感数据保护高于 2 级等保要求;基于http://www.kt180.com/html/sxs/9889.html
15.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1第37期(总期87期)在线培训课程9月26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发布了《全球碳中和之路》《生物多样性与能源电力革命》两份报告,提出了以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协同治理的综合方案。 两份报告指出,根据全球主要机构的预测分析,预计2020至2030年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大力度的能源结构转型和确定中长期碳排放战略是目前很多国家要面对https://zzql.cc/?list_89/1313.html
16.自媒体互联网运营推广学习平台本站给用户提供专业的自媒体互联网运营推广学习平台,其中包含自媒体推广,抖音推广,快手推广,视频号运营,产品运营营销等等内容,学习互联网运营推广就到抖媒推。https://www.3835.com/
17.17种组织架构类型白睿一个基于项目的虚拟组织的例子自互联网出现以来就一直存在,它是人力资本技术行业,它与其他 ERP 供应商组没有什么不同。 为了减轻负担,这些公司将其实施外包给独立的合作伙伴和分包商。他们处理空闲时间的一种创造性方法是聘请顾问开发软件产品和服务。 好处:它有助于计划、实施和控制;导致强大的团队专注于项目目标。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1093243.html
18.算力网络系列文章(二):从云计算到算力网络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在通用计算的时代,x86占据绝大部分市场,基本上不存在多样性算力平台的问题。但随着ARM CPU、RISC-v CPU的逐渐成熟,不同架构的CPU也逐渐共存于同一个数据中心。随着深度学习和大模型的流行,GPU异构计算逐渐成为主流。但NVIDIA GPU成本很高,其他品牌/架构GPU也越来越多的得到应用。此外,还有专用于AI等场合的专用加速处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401425
19.互联网教育讲座心得体会范文(精选9篇)要利用好“三通两平台”,因为“宽带网络校校通”实现提速增智,“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实现提质增效,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与教育管理公共服务体系有效融合;在教育资源共享、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治理优化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互联网+教育”新模式。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xdth/20210708092546_3832468.html
20.网络中心11.1规范性引用文件 11.2术语与缩略语 前言 当今社会,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VR/AR、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教育领域数字校园已成为办学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已成为支撑教育教学、沟通校企合作、促进师生发展的必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21.数字化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9篇)教学软件的引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课外的数字资源平台,为学生的课后复习与课外自学提供了条件,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当然,传统教学方法手段中的一些优点,也应该继承下来,与数字化教学结合起来更好的开展教学。比如,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用ppt课件,动画视频的时候,适当的讲解辅助适量的板书https://www.cnfla.com/xindetihui/3294502.html
22.“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五大优势赵永利名师工作室互联网推动教育的发展,教师可结合线上移动教学平台,利用网络技术远程掌握和管理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学时间限制的问题。网络教育灵活方便、多样性的“五个任何”,在教学模式上最直接体现了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特点,充分体现了成长中的现代网络教育的基本规定。http://studio.nxeduyun.com/index.php?r=studio/activies/activiesdetail&sid=946&aid=165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