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的优缺点(精选5篇)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这个平台,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学习等等各项所需都可以利用网络来实现。随着“MOCC”等教学平台和“网络在线教师”这一新兴职业的产生,还真的需要教师这一传统职业了吗?

1互联网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2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建议

(1)在传统教学中,应采用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模式。充分体现以“学”为主,学与教兼顾,以保证学生学习顺利进行。这种教学模式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既注重教师的教,又注重学生的学,能够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的主导与控制,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的优势,在上课前为学生提供可参考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有利的指导和控制,这是实施互联网环境下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2)注重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强调以学为主,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横向思维能力,课堂重点剖析重点知识点和提供实践操作环境,采用探究式、问题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全面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协作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3)注重师生情感交流,充分师生交互。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和学生人格形成的过程。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师生、生生交互,实现师生之间的多向性互动,从交互中碰撞出对知识的渴求和创新的火花。

在互联网时代,不能否定传统的教学手段,各种手段都具有其各自的特点和独特的功能,在教学中,将互联网和传统教学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实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一、互联网教育的进程及其优缺点分析

互联网由于其简便快捷且资源丰富的特点,应用在了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已经开始渗透到社会技能培训、学生的课外补习、大学生学习中,并且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

(一)缺点

(二)优势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微课教学及作用

微课就是以视频为主要传播手段,然后在实际课堂中将老师讲述的内容,尤其是针对某个知识点所做的阐述的过程,另外,还包括课前预习、上课期间的思考、课后的联系和反思,在利用互联网的时候,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加深学生的印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微课逐渐成为一种既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是又在传统的基础上逐渐发展的主流教学方式。

(二)本文认为基于互联网的微课教学主要具有以下作用,具体到农家乐的培训中,主要分三个方面:一个是对于学习者本身的;一个是对于授课教师素质的提高;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对于我国目前教育的改革的实践意义。

总之,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教师和教育本身而言,微课无疑都是一次教育的改革,并且在目前来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种自主学习模式,提供了教师自我提升的机会,促成了学习者学习和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在教育上,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基于互联网教育下微课教学在农家乐技能服务培训的应用与研究

(一)微课在农家乐技能服务培训中的好处。

微课在农家乐服务技能培训过程中可以说是大有裨益,不仅对员工、讲师有着高效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于整个农家乐的发展都是锦上添花,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1、促进员工有效自主的学习

2、促进讲师的专业技能的发展

在微课的题材选取上,都是经过讲师悉心的挑选,试想,如果讲师没有相当高水平的专业技能能不能够制作出具有高水平的技能培训视频呢?答案可想而知。因此,微课在农家乐服务技能培训课程上的另一点优势就是可以促进教师不断的巩固和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以便教导自己的学员。

(二)微课可以针对农家乐培训的需求进行教学。

在微课视频的制作过程中,在了解视频的制作方式后,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来说,内容的规划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农家乐是另一种的旅游生活,主要是为了吸引消费人群,那么在内容的设计上,主要是以生活中的实例为背景,主要去讲述气氛的营造,这样才有稳定的客源,稳定的利益空间。规划内容方面,涉及农家乐风格的装修思想的培养、主题内容的确定、农家乐收入与投资的关系、收费与收入计算、消费人群的安全问题等内容,这样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不同的学习。

既然是以互联网为背景下的微课教学,而且实践又是最好的检测微课教学效果的方式,那么本文认为去建立一个农家乐技能学习者交流的微课平台,然后,众多的农家乐投资人可以交流实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总结的经验,这样也不失为另一种的微课教学,也将微课的学习理念进行了拓展。

(三)微课有利于在农家乐的技能培训过程中,微课还可以大胆的去创新,将实践和微课教学进行结合,在农家乐的技能培训中,由于涉及范围比较广,必须处理好利益与投资与安全三者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微课教学中,尽量去农家乐实际场地,结合理论,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讲述,也使学习者更容易去接受,获得良好效果。

由于学习者在安全专业技术方面有欠缺,所以在农家乐的微课教学中,要重点去讲述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这也是学习者最想了解的方面,在收费方面,要进行合理的控制,毕竟,当今微课还处于发展阶段,这样的手段也有利于农家乐微课的推广。

(一)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以互联网为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依托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数据挖掘、云计算、移动支付和社交网络等)来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是现代信息科技与传统金融业相结合产生的新兴领域。近几年来,互联网科技不断发展,给传统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助力,也带来了竞争。

(二)互联网金融下的大学生理财

大学生这个群体在理财方面存有着独特的特点,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发展,当代大学生理财在观念和方式上都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虽然从个体看,当个大学生资金少,理财意识不强,但通过互联网金融能将众多大学生的闲散资金聚集起来,这就是一股庞大的资金。而且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大学生会成为经济生活的主要参与者,大学阶段所养成的理财习惯,将会对其未来整个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三)研究的意义

长期以来,大学生理财理念的教育并不被人重视,对其理财行为特征的研究有诸多不足,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研究比存在许多空白之处。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和理财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许多大学生也亲身参与其中。通过大学生互联网金融理财行为的研究,我们可以帮助大学生的理财行为更加科学合理;还可以找出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对大学生这一群体而言,存在的不足之处。当代大学生的理财和互联网金融有密切的联系,大学生现在的理财行为对其进入社会之后理财也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对大学生互联网金融理财研究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二、互联网金融下大学生理财现状

为深入了解互联网金融下大学生理财现状,笔者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在湖南省内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实地抽样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98份,有效回收率99.8%。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信息、互联网金融下理财行为,互联网金融下理财观念。下文将对此次调查结果以及其深层原因进行研究阐述,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一)互联网金融理财参与度有待提高

从研究结果看,近半数大学生是在近两年才参与互联网金融的。这表明这两年以来,当代大学生已经成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理财的参与人数增长迅速。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对互联网比较熟悉,乐于尝试新生事物,喜欢追求方便快捷的生活服务,对互联网金融理财有很高的接受力。大学生有一定闲散资金可以用于理财投资,市场潜力大。

(二)互联网金融理财投入水平低

由于大学生每月可支配资金有限、理财意识不强,大学生理财投资整体还是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许多大学生认为只需要打理好每天的生活就好,并不需要专门划分出一些资金进行理财投资。还认为理财投资收益较少,手续又比较麻烦,没有进行理财投资的必要。

(三)互联网金融理财方式高度相同

三、深层原因分析

(一)理财观念落后

当前,中国大学生理财意识比较落后。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理财意识。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的是重义轻利、耻于谈钱,所以大多数中国家庭传统教育在理财方面都比较淡泊,大学生从小接触的理财知识就比较少。而且中学时期以来长期应试教育,使得家长们教育重点主要集中在考试内容和书本知识上。家庭教育普遍认为,“只要考上好大学,就有光明的前途。”而忽略了对孩子理财观等其他世界观的教育。在这种成长环境下,最终导致了家长对孩子各种开支一手包办的现状,也导致了大学生们理财意识缺乏的现实。现实中,有的大学生花钱没有计划,甚至有奢侈浪费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是不具备应有的理财观。二是虽然有的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财意识,但对理财的理解上存在误区。有的大学生认为理财是富人的事情,普通学生钱少没有理财的必要;有的大学生认为,理财就是把每月剩下的生活费存在余额宝;还有些学生认为理财就是省钱,节约就是理财。这些混乱的理财意识使得在校大学生无法形成一个正确合理的理财观,这是大学生互联网金融理财过程中主观意识上的不足。

(二)自身特点限制

四、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理财教育

一、学校方面高校的理财教育课程应当做好理财知识的广泛普及,可以通过讲座、开设理财选修课程等方式向各专业学生提供接触理财、了解理财的机会。另外,各高校在开展理财课程的同时,应注重于学生之间的广泛交流,真正了解学生对理财知识的需求在哪些方面,同时多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二、教育方式老师和家长应改变教育方式,鼓励学生去体验一下适当的理财方式,为学生明确理财意识和理财的重要意义,让学生重视理财,教导学生如何让正确的理财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三、大学生自身。大学生自身必须要学会理性的消费,要有计划有目的花钱。与此同时,也要多阅读一些专业理财方面的书,主动的提升一下自身的理财意识,学习理财的专业知识。大学生可以去体验一下适宜的理财产品。

(二)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

目前互联网上的理财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货币基金、网上销售的银行理财产品、保险类理财产品、P2P网贷、网络销售的其他基金产品、比特币。我们通过分析这些产品的优缺点,就可以找出哪些产品是适合大学生进行投资的。

其实很多大学生第一个接触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余额宝,就是货币基金。余额宝依托银行卡的快捷支付和支付宝,以看得见的收益率和快捷的操作吸引了大量大学生进行投资。而且余额宝手机客户端的操作也很简洁,和支付宝一同为大学生网上购物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渠道,这对很多喜欢网购的大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

银行理财产品虽然预期收益率高,但是投资门槛通常也很高,不是普通大学生有能力购买的。而较低门槛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和同期宝宝类产品收益率差不多,甚至低于同期宝宝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再加上这种理财产品交易手续比较繁琐,需要几天资金才能到账,实在难以满足大学生群体存取方面的要求。

P2P网贷这种理财方式比较新颖,但是各种P2P理财产品风险较高,手续也很繁琐。P2P网贷审核担保还分线上审核担保和线下审核担保,其中线上平台审核担保风险很高,有借款人违约的新闻。P2P网贷的高风险,让很多大学生在选择理财产品的时候望而却步。

网络销售的其他基金产品,其实就是通过网上的各种销售平台购买基金。相比于线下购买,网上购买有手续费方面的优惠,而且操作方便,哪怕通过手机客户端也可以交易。但这类产品有一定的风险,有时候也会出现亏损。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的学习不是记忆事实,而是建构知识,是从输入的信息中建构意义。Blggs认为在课堂环境中,学生需要机会来形成知识。经验网络化学习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学习模式,认为知识是在社会环境中通过建构获得的。Luckmann认为环境既指个人环境,也指社会环境。Rogoff认为学习就是学习参与环境,她指出社会文化参与能使学习者获得个人技能、理解力以及胜任力。经验学习理论(experientialeducation)是DavidKolb提出的,他认为学习不是内容的获得与传递,而是通过经验的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是网络学习的一个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在帮助学习者跨越“最近发展区”方面有重要作用,表现为学生通过网络论坛、网络聊天,或网络测试等手段来评估他们对所学课程材料的记忆和理解程度。社会认知连通图式理论(SCCS理论)研究的是学习过程中图式的形成,尤其是社会连通图式和认知连通图式的形成。社会连通图式支配着学习者与社会联系的能力和需求。当今的技术使得学习者的社会连通图式产生了巨大变化,因为他们拥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广泛的社会环境发生联系。研究表明社会连通图式和认知连通图式的教学设计模式能促进学习迁移和帮助学生取得学习成效。

布尔迪厄的习性理论也是网络学习的一个理论基础。布尔迪厄认为,生活条件的总体对人的习性产生影响,每个人的习性都是独特的,人的习性从生下来后逐渐形成,如果人们生活体验相似,他们的习性也会相似。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原有的习性会对改变他们习性的新经验新信息(如教化行动)的同化产生影响,教化行动会改变学生的习性。师资培训者必须利用教化行动培养师范生使用技术的意向,向他们灌输整合技术的意向,从而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建构主义和技术整合的教化行动必须长期进行,且至少要融入内容方法课程。

二、外语教育技术种类

1.Google作为教育工具,有五大作用:资讯、产出、协作、交流、集合。其优点是:它是真实的文本库,是书面产出及交流的有益参照;其缺点为:内容的著作权、内容是否经过审查、内容是否涉及隐私。

美国外语教育的网络学习模式有多种:

四、外语教育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其次,在为语言教学选择什么样的新技术方面,尤其是对语言管理系统(LMS)的选择方面,语言教师缺乏主要的话语权(Levy,2009:778)。在很多情况下,学校管理者常常并不清楚语言教学的教育技术的使用和普通技术使用的差别,甚至是和其他学科教育技术使用的差别。这就使得很多学校的语言媒体中心或语言技术中心或语言资源中心被普通信息技术服务替代,把这些实验室变成一般用途的计算机室。技术服务工作人员因为对语言教育技术的使用知之甚少,他们不给学生配备耳机,不允许学生大声说话,这样学生就无法在语言实验室完成视听作业,无法上其他国家的网站,聊天一类的交互工具的使用被严格限制阻碍了外语教育技术的使用和推广。

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高校学生;党建

一、“互联网+”时代和大数据思维的基本概念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政府将制定“互联网+”行动。“互联网+”,不是简单的互联网相加传统行业,而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创新融合,指的是互联网借助于其信息透明化、低成本、深化分工和提升效率等功能特点,推动各行各业转型升级。“互联网+”时代将互联网与社会各领域建立有效连接,叠加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打破信息的不对称,将各个领域的数据信息、科学资源整合优化,并结合各自优势,实现融合发展,改变了人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随着“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我国教育数据不断丰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使得教育领域的大数据应用成为可能。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党建领域的大数据思维

(一)传统互联网与高校学生党建结合的缺点和不足

(二)“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思维在高校学生党建领域的应用

三、“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思维在高校学生党建领域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学生党建参与者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思维的观念淡薄

一些高校学生党建参与者对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开展党建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往往担心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形式的应用会给党建工作带来问题和不便,对运用网络和大数据技术开展党建工作持十分谨慎的态度。更有甚者,有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对网络信息和模式等新形式采取回避态度,忽略了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对人们生活方式产生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目前高校学生党建领域信息化建设还停留“+互联网”模式上,“互联网+”平台的融合创新基本没有涉及,大数据技术的建设还未启动或者提及。传统管理模式还占主导地位,凭经验和感觉办事占比较高,高校学生党建参与者缺乏“互联网+”的融合应用意识和大数据思维,觉得大数据复杂,不注重数据采集和储存,不会数据分析和处理,也不愿意学习或者培养专门人才。

(二)高校学生党建参与者对“互联网+”和大数据思维的运用存在较大的难度

高校学生党建参与者虽然也使用了一些互联网形式,如建立专用的党建网站,但实际功能发挥不足,吸引力不强,在线平台或反馈平台通常处于休眠状态,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低下,更难提“互联网+”各领域各平台的大数据技术应用。高校学生党建使用大数据技术的统一平台尚难以创建,缺乏统一规范,各系统和平台之间的兼容存在问题,数据存储、挖掘和分析技术水平较低,大数据信息的内在关联隐蔽,有用数据的挖掘存在困难,大数据建设发展受限。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党建领域缺乏专业从事大数据分析专门人才,数据信息使用、收集、存储没有统一标准,影响大数据技术的精准性;面对海量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筛选、挖掘、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三)高校学生党建参与部门各自为战,数据信息共享存在壁垒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党建的数据和信息需要通过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在云端进行充分融合,但因与高校学生党建存在密切关联的部门多,信息分布广,数据信息共享尚存在壁垒,更难提云端共享。党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各领域各部门应用平台不一,数据信息存储和管理模式不一,数据规模不等,格式各异,对数据采集的重视程度不一,没有共享平台,各部门各自为战,难以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难度大。再加上受目前的体制机制影响,各领域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难以根除,相互之间非但存在数据共享的困难,甚至还互相抵触,造成数据质和量的不均衡,严重制约高校学生党建领域大数据技术的发展。

(四)高校学生党建网络信息泄密隐患大,安全防范力量不强

目前,高校虽然在信息技术和管理上得到了一定的加强,但在信息安全领域还存在极大的安全挑战。因缺乏信息安全专业技术人才,再加上信息安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通常依赖外界厂商提供,给信息安全埋下隐患。同时,现阶段亦缺乏有针对性的信息安全保护制度,比如党建工作云端信息和各领域各部门信息归属谁管辖,谁有权限收集和使用大数据,大数据销毁的时限和准则,大数据信息的转让和共享范围等没有清晰和明确的规范制度和法律。如近几年社会上频频出现因信息泄露造成的电信诈骗问题,尚难以处理和解决。

四、“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思维在高校学生党建领域应用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高校学生党建育人模式改革,做好“互联网+”时代基于大数据思维的高校学生党建模式顶层设计

(二)加强“互联网+”和大数据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高大数据思维素养

(三)着手建立数据共享平台,整合“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党建数据资源

(四)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增强高校学生党建信息的风险防御能力

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学生党建领域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管理不善可能带来不良后果。高校学生党建参与者在实施大数据技术过程中一定要树立安全观念,制定安全规范规章制度,防止数据泄露,明确大数据使用渠道和范围,提高网络安全防范能力,保障“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思维在高校学生党建领域应用的有序发展。“互联网+”时代在数据收集时亦可能会侵犯学生的隐私权,这就对数据使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据使用时需要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高校学生党建管理部门也要提高风险预判能力,通过大数据技术来加强应用平台的风险防控水平,建立风险控制机制,严格监管,维护信息安全。另外,大数据也可能没有那么可靠,数据的质量可能很差,数据分析可能存在错误或者具有误导性,需要制定详细、缜密的数据质量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陈丽珊.“互联网+大数据”与创新营销[J].通信企业管理,2015,06:18-19.

[2]俞立平.大数据与大数据经济学[J].中国软科学,2013,07:177-183.

[3]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02:70-73.

THE END
1.教育培训平台的优势教育网站优点教育培训平台具有多方面的优势,这些优势使其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是教育培训平台的主要优势: 灵活性和便利性:在线教育平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员可以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时间表学习,无需前往特定地点。这种灵活性不仅提高了学习的便利性,还使更多人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https://blog.csdn.net/2401_84109346/article/details/142782435
2.在线学习平台的功能与特点介绍.pptx在线学习平台的功能与特点介绍汇报人:PPT可修改20240124目 录引言在线学习平台的核心功能在线学习平台的特点在线学习平台的优势在线学习平台的应用场景在线学习平台的挑战与发展趋势01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https://m.renrendoc.com/paper/319365774.html
3.“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平台优势初探在“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都已完成的背景下,各地都在建设“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平台,这些平台都以把“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全面互动,真正把技术与教学实践的融合落实到每个教师与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中为目标。但人人通平台对学校、老师、学生三者来说,分别具备什么样的优势呢?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208/16/5494559_447245373.shtml
4.线上教学平台运行总结(通用15篇)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我们常规的集体教研模式,我们组四位数学老师转到线上教研备课。制定教学计划,调整教学策略,每周都会进行一次的集体交流,利用网络的优势和平台随时交流,集大家之思路,达到随时随地真教研的目的。 2.认真筛选,推送优秀的学习资源 认真钻研教材,把握重难点,搜集优秀网络授课资源、微课、PPT课件,线上推https://m.oh100.com/kaoshi/jiaoxuezongjie/646722.html
5.moodle什么是moodle平台Moodle是一个开源软件包,用于建立基于互联网的课程和网站,它的架构和发展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教育哲学,Moodle专注于通过简单易学的操作界面和流畅的网络环境,快速提供教师的课程管理和教学。 一、什么是moodle平台 Moodle在线学习平台早在2002年就由澳大利亚的Martin Dougiamas博士发布了1.0版本,之后又经过几年的发展,在https://www.yunduoketang.com/article/lj242.html
6.“互联网+教育”读本题库青铜峡市第三中学人人通空间3.“互联网+”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4.“互联网+”的新基础设施可概括为云、网、端三个层次。云是由大数据和云计算构成的基础资源;网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多重网络技术的融合;端是用户直接使用的个人电脑、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传感器https://yun.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2149616
7.万维全自动网络考试平台计算机基础答案万维全自动网络考试平台是一款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在线考试系统,旨在为广大考生提供便捷、高效的计算机考试服务。该平台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的各个方面,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应用、网络基础等知识点,为考生提供了全面的学习资源。 二、万维全自动网络考试平台的特点与优势 https://blog.51cto.com/u_16236295/9408630
8.传统教学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的优势互补研究10篇(全文)⑶探索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个性差异和科学的学习方式以 及对学习资源的科学处理能力。 课题的研究措施 ⑴依托互联网或校园宽带多媒体网络,构建课件开发环境(备课 环境)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环境、网络环境。利用特色资源库,构建完 善的多媒体课件环境、学科网络资源环境和操作平台。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5a5a7fog.html
9.网络中心当今社会,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VR/AR、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教育领域数字校园已成为办学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已成为支撑教育教学、沟通校企合作、促进师生发展的必需环境。 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10.什么是PLC?一文快速了解PLC基础知识互联网上有大量的PLC学习资源,包括教学视频和教程。通过这些资源,你可以在家里自学PLC,并按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 3.PLC仿真软件 PLC仿真软件可以模拟真实的PLC硬件环境,允许你在计算机上进行实践操作。这样的软件通常提供了完整的开发环境和仿真器,是学习PLC的理想选择。 https://www.eefocus.com/e/1594897.html
11.计算机网络应用论文3.1 以互联网为平台整理节目资料与信息 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和电脑部件的使用可以实现广播电视台内部网络的有效连接,这样从节目制作过程中就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在节目制作中,互联网的利用有利于减轻节目制作过程中的工作量,简化电视台播放节目的步骤,提高节目制作播放的整体效率,同时也有利于电台制作出更多能够满足受众实际需求https://www.fwsir.com/ligong/html/ligong_20240517092245_3843457.html
12.进修要闻为探索常态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分享各地教研机构和学校混合式教学与教研的实践探索和研究成果,2020年4月29日,“在线与在校——面向未来的混合式教学与教研”研讨会在线上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承办,中国教研网提供技术平台支持。本次https://www.hdjx.org.cn/plus/view.php?aid=9279
13.以媒体融合优势做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同时,“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贴近企业员工、学校师生、机关干部、农村党员、社区群众、部队官兵和广大网民;注重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建立学习组织架构,实现有组织、有指导、有管理、有服务的学习;注重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技术,增强针对性、互动性和参与度,提高覆盖面和影响力,http://www.scllxx.cn/html/news/show-38708-1.html
14.打造网络育人新通路,建构学术出圈新模式工作案例团队成员就青少年在“互联网+育人”的现状与实际需求展开调研,针对青少年(尤其是西部青少年)在深度访谈中提到的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对外交流机会少、社会交往能力薄弱等问题,本项目利用融媒体的传播优势,聚合优质学术资源,帮助提升青少年和大学生群体的知识和信息获取能力、启发他们深入使用新媒体技术、引导他们更有效地进行https://dxs.moe.gov.cn/zx/a/fdy_zt_dljytx_gzal/230505/1829895.shtml
15.如何在山东教师教育网进行远程研修?山东教师教育网提供的学习平台具有良好的交互性,教师们可以通过在线讨论、视频会议等方式与授课老师和其他学员进行互动交流。这种交互式的学习模式能够促进教师们之间的合作和分享,提高学习效果。 5. 实用性强的学习资源 在山东教师教育网进行远程研修,教师们可以获得丰富实用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包括课件、案例分析、视频https://www.68jy.net/zixun/jianzhang/81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