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摘要:人类跨进21世纪,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已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教育也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冲击、挑战和机遇。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信息化教学应运而生,网络为师生创设了广阔自由的教学环境、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延伸了教学时空、丰富了师生互动方式,对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转变产生深远的影响,信息化教学对传统教学发起了挑战。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具有两面性,信息化教学和传统教学一样,有各自存在的优势,也有先天不足的缺陷,如
2、何使它们优势互补,扬长补短,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值得长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一、课堂教学有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传统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教学方法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师生交流是教学过程中占绝对地位的互动方式,以掌握教材内容为教学目的,这样的教学模式具有教学效率高、易组织教学等优点,但也同样存在着学生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难以实施因材施教,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等诸多缺陷。网络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在课堂中运用网络为新的教学环境、计算机为新的教学工具、多媒体为新的教学媒体,改变了传统教学单纯依靠教室、黑板和课本进行课堂
3、教学的状况。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网络教学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从讲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学媒体从过去静态单向的,书本为主的传统教学媒体转变为以书本为主,辅之以由声音、图像和影像构成的多媒体和采用超文本、超媒体链接方式、具有检索功能的网络媒体,具有动态交互的特点;教学传播也从单一的师生交流转变成教师、学生和电脑的三方交流,教学目的从使学生掌握知识为主转变为使学生学会学习为主。网络教学由信息时代孕育而生,也是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它具有许多传统教学所不及的优点,使课堂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得以扩充和发展,但它决不是万能的,更不能取代传统教学。二、信息
5、试教育的“紧箍咒”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信息技术等继续教育培训形式主义严重,领导和教师对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满足于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根本没有兴趣和能力尝试网络教学的改革,产生网络教学的理论研究超前而实际运用落后的局面。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前提下,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使教师对网络教学的特性、学生的学习特性、教学的互动设计等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并结合到教学实际的需要中去,在学中用,用中学,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培训效率。2、学生角色的转变首先,学生要从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学习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及操作实践;其
6、次,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在学校里、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家庭学习、社会学习和终身学习也将成为重要的方面;第三,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学生必须学习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学生角色的转变中,学习方式的转变尤为重要和困难,学生接受了多年的应试教育,已经习惯于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学习的目的就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听课、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考试就能考出好成绩,就能成为一个好学生。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严重缺乏,根本没有意识到信息社会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3、教学内容的转变传统教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按照逻辑体系和学科划分编写的教科书,且学科体系相对封
7、闭,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网络资源成为教学内容必要的补充,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网络资源动态反映的当前现实世界中的信息,师生运用这些信息,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具有实效性;其次,网络资源的多样性使师生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程度、需要、能力和兴趣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有助于个性化学习;第三,网络资源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有助于拓宽和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运用网络资源要防止以下倾向:网络技术尽管也是学习的内容之一,但更重要的是要将它们作为一种学习工具而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树立技术为学习服务的意识;学生在接受学习信息时决不可能像计算机被输入信息那样简单,
8、影响学习效果的还有许多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只注重信息的获取而不指导学生进行信息的重组和再加工,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4、教学媒体的转变多媒体教材具有多重感官刺激、传输质量高、速度快、信息量大,使用方便等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网络具有海量资源、非线性结构、检索方便和交互性强等优势,对扩充学生的学习视野,形成创造性思维有利。但是,多媒体和网络形式的教学媒体形式也存在以下弊端:网络信息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大量的有害信息难以过滤,这对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而又极富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学生,思维意识很容易受到这些信息的负面影响;网络的动态超文本链接形式可能造成信息检索的重
9、复、不可用、部分使用和无作用,使学生产生挫折感、迷失甚至放弃等情况,影响了学习效果;多媒体展示具有形象易懂的优点,但过分依赖也会使学生容易养成只知其表而不知其里,只产生好奇心而忽视所呈现的学习内容,学习的兴趣也难以持续,且容易导致动手能力下降,缺乏想像力和创造性。此外,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网络教学,即使有些内容适合网络教学,但具有实施仍具有相当大的难度。正确的理解运用多媒体和网络媒体,是能否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关键。我们应当意识到,“媒体是人体的延伸”,人类借助于媒体工具能够更加有效的接触和了解世界,决不能过分夸大媒体的作用而忽略了人的作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只能用来提供给教师导学的手段,而
12、流,削弱了人与人面对面交流时情感因素、语言交流和肢体语言的作用。2、学生面对大量的无关刺激,注意力难以集中,兴趣易转移。3、过多的接触多媒体和网络信息,会使学生基本的读、写、说等能力相对下降。4、学生过度接触虚幻的网络世界,会增加孤独感、忧郁感,降低人际交往能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易形成不良影响。要解决上述的问题,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对各类教学资源作一定的代理和导航;要建立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即自主学习环境、交流和协作环境和教学评估环境,鼓励和协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将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诚信美德、认真精神和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的人文素质与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此外,必须认识到网络教学环境应当用来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效果,而不应成为隔断师生交流的屏障,网络应是学生更加高效的吸取知识和了解社会的工具,是学生更加高效的吸取知识和了解社会的工具,而不是阻碍学生与社会接触的壁垒。四、结语综上所述,网络作为传统教学的辅助工具,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其在构建多媒体化和个性化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网络资源、拓展教学时空的作用,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