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表2.对于经监管级、科学级或研究级验证的分析方法在研究中样本分析的接受标准

参照(比)标准物

监管级验证:对于校准曲线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评估应该在6次独立运行中进行且持续几天,在验证期间由多位分析人员执行。

经监管验证的方法必须具有至少6个非零校准点浓度的STD,其中至少75%的校准点浓度的准确度(偏差bias)和精密度(%CV)均应≤20%。在LLOQ和ULOQ校准点水平上:准确度≤25%偏差,精密度≤25%CV。锚定点可以用于取得最佳的曲线拟合,但是其浓度超出了定量范围(ROQ),因此不用于对校准曲线的评估。用于研究前方法验证的非线性曲线拟合和加权方式也必须应用于研究中样本分析,样本分析对STD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要求与验证阶段相同。不能对LLOQ以下或ULOQ以上的未知样本浓度结果进行外推计算。

在研究中样本分析时,一般使用3个水平的QCs(HQC、MQC和LQC)进行复孔分析,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偏差和%CV均需≤20%。如果每个校准点(复孔分析)的50%和6个QCs中的至少4个满足上述标准,则该分析运行可以接受,这符合“4-6-20”规则。

在样本分析时,应使用三个级别的QCs(HQC、MQC和LQC,复孔分析),其准确度和精密度的目标偏差和%CV均≤20%,如果每个校准点(复孔分析)的50%和6个QCs中的至少4个满足上述接受标准,则该分析运行可以接受,这符合“4-6-20”规则,也适用于监管级验证的分析方法。

应该注意的是,如果在科学级验证的研究前验证阶段,更宽泛的接受标准被证明是合理的,并适用于STDs和QCs的准确性和精密度,那么在样本分析阶段,这些更宽泛的接受标准也应该适用于分析运行的接受。

研究级验证:研究级验证的准确性和精密度以及STD评估应由一个分析人员在3次独立的运行中进行评估,这表示研究级方法验证的严谨性降低了,但这却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它反映了该方法只是有限地用于样本分析,以支持内部的早期决策。

研究级验证的研究前验证和研究中样本分析的目标接受标准应该比基于科学级或监管级验证(例如偏差>20%和%CV>20%)更为宽松。更宽泛的准确性和精密度接受标准可用于对STDs的评估(例如30%偏差,在LLOQ和ULOQ可以有40%偏差)。在另一方面,如果STD的表现说明可以达到更严格的接受标准,则应该使用监管级或科学级验证中采用的目标接受标准或者其他更严格但合理的接受标准。

对于使用经研究级验证方法进行的样本分析,如果在研究前验证时,使用了更宽泛的接受标准,则可以扩展用于经监管级和科学级验证的“4-6-20”规则。应该评估3个级别的QCs(HQC、MQC和LQC,复孔分析)。HQC、MQC和LQC的6个稀释QCs中必须有4个回算到其标称值的30%以内(“4-6-30”规则);在接受了的QCs中,必须有4个QCs的%CV≤20%。如果在研究前验证阶段使用了更严格的接受标准,则在样本分析期间也必须采用那些标准。

监管级、科学级或研究级:通常,许多LBA方法的ROQ有限,因此有必要对高浓度样本进行(多次)稀释,以使其进入到ROQ之内。对于所有级别的验证,都有必要证明浓度接近或超过最高剂量水平的预计最大浓度(Cmax),或大于分析方法的既定ULOQ的样本,可以稀释进入既定的ROQ。

为了评估稀释线性度,将已知的待测物加入到空白混合样本基质中来制备浓度在Cmax或附近(或高于ULOQ)的样品,然后稀释这些“稀释线性样品”,使稀释后的浓度落在ROQ之内。如果回算的稀释前浓度在标称浓度的20%以内,则该方法的稀释线性度对于需要进行监管验证的方法是可以接受的。对于科学级和研究级验证,可以使用更宽泛的接受标准(即验收标准与QC样品相同)。

此外,稀释线性实验还能够识别可能的"钩状效应",需要评估钩状效应(prozoneeffect)以便为研究中样本分析确立一个合理的稀释方案。在经科学级或研究级验证的方法支持的研究中,分析方法规定的最低稀释倍数(MRD)下如果预期的Cmax不高于ULOQ,那么所有样本分析均可在单一稀释倍数下进行,这意味着可能不需要评估稀释线性度,同一微孔板上QCs的稀释足以证明这一点。

科学级:经科学级验证的分析方法的生命周期通常很短,而且参照(比)标准物本身的稳定性往往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参照(比)标准物稳定性数据的缺乏也意味着没有必要研究待测物在生物基质中的长期稳定性,建议只进行短期稳定性研究,以便于在样本分析时合适地存储和处理研究样本。因此,在研究前验证阶段,通常建议在计划的储存条件下进行有限的冷冻-解冻测试和短期的稳定性研究(数周或数月,而不是数年)。如果在研究开始前,预知需要某些独特的存储环境,则应在研究前阶段评估那些条件下的稳定性。与监管级验证一样,至少应在HQC和LQC水平上评估稳定性在科学级验证中使用的接受标准,可用于稳定性样品(但是如果对验证QCs使用更宽泛的接受标准,那这也适用于稳定性样品)。

研究级:经研究级验证的方法的生命周期特别短,因为许多使用这些方法的研究也是短期的。参照(比)标准物的稳定性一般未知,因此也不需要长期稳定性数据,常规地(routinely)评估短期稳定性,应该只有在对待测物的经验有限的情况下进行。如果存在已知或疑似的药物不稳定性,那么了解它们对样本分析结果的影响很可能是有益的。因此,建立样本的基本稳定性如冻融或有限的工作台稳定性,以进行样本处理,会有助于获得可靠的分析结果。如果需要评估稳定性,至少应该在HQC和LQC水平上进行,研究级验证中使用的接受标准应适用于接受稳定性样品(如果对验证QCs使用更窄的接受标准,这也适用于稳定性样本)。

研究级:由于经研究级验证的方法的应用非常有限,因而对研究级验证的分析方法一般不需要评估其稳健性和耐用性,但如果要分析大量的或体积有限的样本,则评估运行大小(batchsizeassessment)可能是有益的。

科学级:需要经科学级验证的方法应该评估其选择性,与监管级验证一样,评估应包含10个单体的生物基质样本,并且要评估外加和未外加待测物的样品。相反,并不需要对高脂质或溶血样本(血清或血浆样本)评估选择性。另外,只有在疾病状态已知会引入干扰物质的情况下,才建议评估疾病状态的生物基质。接受标准与监管级验证一致:80%的样本的回收率偏差需要在25%之内。

研究级:可省略特异性测试。对研究级验证的方法,无需全面地描述或减轻干扰,因此不需要评估方法的特异性。

监管级:由于研究前验证所用的STDs和QCs可能不能完全模拟研究样本的性能,作为监管机构的要求,ISR是为了确保所报告的样本浓度的可靠性,且视为准确性的模拟评估。对于1000个样本以内的研究,ISR需要测试10%的样本;而对于1000个样本以上的研究,应进行5%的ISR测试或者测试7%的所有研究样本。这些样本应来自Cmax附近和药物消除阶段。在这一评估中,ISR样本在另一个日期重新测试(重复repeat),以模拟最初的生物分析(原始original)。该评估比较重复(repeat)和原始(original)测定结果之间的百分比差异,如果二者结果相差≤30%,则认为样本的测定结果是可以接受的。如果2/3的测试样本(67%)符合样品接受标准,则整个评估合格。如果评估失败,必须进行调查以确定失败原因,并采取适当措施,尽量减少不准确的结果。

此外,还应该使用ISR样本评估方法的平行性。平行性在概念上类似于稀释线性,但使用实际研究样本进行连续稀释,单个样本之间的个别基质成分的差异可能会干扰测定结果。虽然FDA指南草案规定,“稀释后研究样本的平行性应使用稀释后的校准品进行评估,以检测基质效应”,但没有就接受标准提出指导。EMA指南对评估样本平行性的期望提供了更多信息:"应使用空白基质稀释高浓度的研究样本(最好接近Cmax)到至少三个浓度。稀释系列中样本之间的精密度不应超过30%。”因此,应选择在Cmax附近的研究样本并连续稀释,使得至少三个稀释浓度在方法的ROQ内。如果稀释结果回算后浓度的%CV≤30%,则样品符合验收要求。如果评估失败,必须制定一个计划,说明如何报告稀释样本的测定浓度。

科学级:对于经科学级验证的方法,常规的话不会在研究中对ISR和平行性做一步的验证/评估。如果在研究中样本分析过程观察到样本稀释的非平行性,则可以按照与监管级验证相同的设计和接受标准来评估平行性。监管级验证的指南文件规定:对支持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关键PK或PD研究以及非临床安全性研究必须评估ISR和平行性,这些研究的结果将被纳入向监管机构提交的文件。科学级验证并非是为了长期应用该分析方法而验证的,使用该类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支持非GLP(non-GLP)或非关键性研究,这些研究的数据不会用于支持监管申报文件中的主要结论。

研究级:经研究级验证的方法仅会短期使用,主要用于候选药物的选择或早期临床前研究,其数据仅用于内部决策。因此,不需要评估ISR和平行性,除非特别有必要。

THE END
1.环境科学概论总结篇1:环境科学概论总结 第一章绪论 环境:是指与体系有关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 生态学中环境是指某一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环境科学中所研究的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P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dcwm698.html
2.参加培训的心得体会我有幸参加了本次培训,现就本次培训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强本固基,提升项目财务总监综合能力 无论财务基础管理工作要点讲解、资产保险税务等相关专项管理制度的学习,还是近期报表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讲解,都传达出公司对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财务基础工作是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根本,只有靠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xdth/20221111110135_5927376.html
3.生物工程概论课程总结生物工程概论总结生物工程: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新技术。包括近代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化学工程等。五个方面: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https://m.renrendoc.com/paper/209741816.html
4.化学前沿知识教学计划范例9篇1.《化学教育学概论》,朱灿盛、刘海燕,科学出版社 2.《材料科学与工程》,邓耀南,高等教育出版社 3.《生物有机化学》,林家斌、钟华勋、成昱,高等教育出版社 4.《手性化学理论与应用》,陈哲荣,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学前沿知识教学计划【篇6】 化学前沿知识教学计划是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它以丰富生动的方式向学生传授https://www.liuxue86.com/a/4978290.html
5.生物技术概论心得体会总结(精选5篇)生物技术概论心得体会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物技术概论心得体会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https://www.1mishu.com/haowen/336983.html
6.生物实验课的课外活动总结(精选35篇)生物实验课的课外活动总结(精选35篇) 生物实验课的课外活动总结篇1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的感受和体验,形成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态度,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自主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活动课题确立的指导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问题和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huodongzongjiefanwen/14646446.html
7.生命科学概论论文(精选7篇)生命科学概论论文 篇1 当前,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提升,各个学科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对于生命科学,还处于起步阶段,人类对于生命的研究还有许多未知领域,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有必要生命科学和生物科学结合起来,这两门学科有许多是共同的,结合起来可以提升研究的效果,有助于实现研究上的突破。 https://www.yjbys.com/biyelunwen/fanwen/shengming/671453.html
8.初中生物教学论文而生物实验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与思考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例如,教师布置生态瓶的作业时,让学生自己创建或帮助同学创建一个小小的生态瓶,并要求学生观察和记录生态瓶中各类生物物质与非生物物质每天的变化,进行思考与总结,或者组织小组间的协作交流,使学生在https://www.fwsir.com/jy/html/jy_20220714141553_1891167.html
9.前期工作总结15篇前期工作总结15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前期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前期工作总结1 https://www.qunzou.com/gongzuo/225748.html
10.农事训练总结农事训练总结(2) 一、农学概论(黑体小四) 对实习的好奇与向往,让我一天都处在无比的兴奋中。课堂上听老师讲授着不同的农作物,农机,中国乃至世界的农业发展状况,这些将我带到了一个我从未来到过的领域。同时老师都还对华农对祖国农业所做的贡献,以及其研究成果有所提及,让我从心底为我是一名华农人而感到自豪。https://www.wenshubang.com/gongzuozongjie/gerenzongjie/223489.html
11.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精选9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生物环境以人生物圈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科学方法练习,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练习学生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科技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然观科学世界观,树立振兴中华责任感使命感,培养他们科学精神科学态度,让他们有社会决策http://www.jiaoyubaba.com/gaozhong/80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