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为考试抓耳挠腮吗?分享一份亲测有效的作弊秘籍

话说之前看了一部泰国的电影,叫《天才枪手》,看电影中的角色作弊比让我上去作弊都紧张,也靠着紧张的情节和合理的剧情,这电影在国内的口碑相当不错,豆瓣上达到了8.3分,对这样一个低成本电影来说已经是很喜人的成绩了。

一些影评人也是把这个话题引向了“为啥人家拍的青春片这么好看?我们就不行”。

为啥人家拍的好看还是留给真正做电影的人去说,对我来说这部片子最激动人心的是它触碰到了那个几乎所有人都做过,但没有人敢说的事,作弊。

作弊当然是错误的,但是考生为了和家里好交代,或者是为了奖励,总有鬼迷心窍的时候,想着不劳而获,想着靠别人的帮助拿到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不然就自己啥都没学,进考场就开始乱答题,出了考场赶紧逍遥,直到拿到成绩的那一刹那……

想想你看到自己不及格时的样子吧

现在考试能决定的是你大学念什么,在大清还没亡的时候,科举几乎是读书人唯一的出路,春秋时代管仲就提出了“士农工商”的概念,虽然有人说这个职业的分配并没有排名的意思,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还是能说明一些事情的。

科举考试制度在我国沿袭了1300多年,总共产生了591名状元,状元这种全国挑一个的当然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只要在三年一次的科举得到个“功名”,就已经达到了很多读书人的预期,如果能考上举人顺利当官简直是祖坟冒青烟的大好事儿。

在《武林外传》中“吕秀才”就是个典型,作为一位书生,参加了科举考试中最低级的“童试”并在考试中通过了“院试”获得了秀才的头衔,这算是有了“功名”,享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

在“秀才”之后再通过“乡试”就可以正式当官了,通过“乡试”的人被称为“举人”,《范进中举》时狂喜的样子就是知道自己终于熬出头了: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高兴成这样也有道理,只是中了秀才朝廷并不给什么财产补助,范进的岳父是这么说这位万年秀才的:

“我女孩儿……自从进了你家门,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可怜!可怜!”

在成为举人之后,家里的状况瞬间逆转,来人都是直接塞钱的,塞完钱还嫌不够,还要再给房,这位昔日遭人嫌弃的落榜秀才,如今摇身一变,成了谁都要巴结的香饽饽:

张乡绅四面将眼睛望了一望,说道:“世先生果是清贫。”随在跟的家人手里拿过一封银子来,说道:“弟却也无以为敬,谨具贺仪五十两,世先生权且收着。这华居其实住不得,将来当事拜往,俱不甚便。弟有空房一所,就在东门大街上,三进三间,虽不轩敞,也还干净,就送与世先生;搬到那里去住,早晚也好请教些。”范进再三推辞,张乡绅急了,道:“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见外了。”范进方才把银子收下,作揖谢了。

秀才是真的穷啊……

为了能进入特权阶级,苦读书算是普通人的办法,那些自知读书考不上的人就选择了作弊。一般来说古代人的作弊分三种:买考官、夹带和替考。

1.贿买考官

也有过考生在考试前向考官买试题的情况,但之后就出现了试题泄露的事故,会审之后是准备将出事考官判处斩首的,但念在这位考官在临刑前告发了很多人,就免去了死罪,被流放到了岭南,这是唐代科举考试中主考官因泄露试题所受处罚最严厉的一次,这事风险太大后来也就不这么玩了,主要靠着记考生名字给高分。

这事到了武则天才有了改观,从武则天开始考生的名字才要被遮住,但也有人会和考官事先说好上面做个特殊标记去相认。到宋代开始实行“誊(teng,二声)录”彻底断了这个办法,考生的原始卷子被称“墨卷”,之后有专人用红墨水誊抄个副本,这份副本被称为“朱卷”,把朱卷交给考官去判卷,从此完全避免了靠着特殊标记给高分的套路。

最后能私通考官的办法只能是“对暗号”了,这在刚实行誊录的时候就出了一档子事,几个考生去拜访了同乡的考官希望能得到“考前辅导”,这位考官立刻生气就往门里走,边走边喊了句“丕休哉”,这是一句骂人的话。有几个考生聪明,听出来了,在试卷上写了这个“丕休哉”就都被录取了。

后来为了防止“对暗号”发生,实行了“锁院”制度,考官分为正副的好几个,都是临时委派,接到任命后要在当天进入判卷的贡院,直到发榜当天才能出来。要是贿买被揭发的话,行贿受贿者都可能被处死,同场的考官也可能被牵连受罚。

2.夹带小抄

既然不能靠上面那就靠自己呗,认真背又背不下来那就写小抄带吧,这里要先说下当时的科举怎么考试。

科举从乡试(通过乡试的就已经是举人了)开始就是连考三天,从宋朝开始,考试在贡院内进行,贡院内考生之间是以墙壁隔开的,称为“号舍”。考生不可以喧哗、离场,以防止传话。考生的吃喝拉撒睡都在“号舍”内完成,夹带的人一般会在半夜监考官困乏的时候拿出小抄赶紧抄。

贡院长这样

号舍长这样

从唐朝开始就有士兵在门口检查,早期夹带的办法还比较朴实,例如这种把四书五经写满内衣:

带袖珍书:

或者小抄藏在鞋里:

为了防止夹带,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搜身了,考生进入考场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搜身检查,甚至打开发结,脱去衣服进行检查。

明清时甚至要求“片纸只字皆不得带入考场”,后来读书人觉得这样有辱斯文,于是朝廷想出另一种绝妙的方法来:开考前,让考生脱去自己的衣服进入沐池沐浴,浴毕则让考生换上统一的考生礼服,再由贡院差役带领进入考场,参加考试。

这个方法一出常规的夹带都算是完蛋。

科举博物馆的一组陶俑,反映考生入场前接受检查的情景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就不把小抄放在衣服里,放在随身的物品里不行么?因为要在“贡院”连考三天,而且吃喝拉撒睡都在“号舍”里,有人想出把蜡烛内部沿引线从底往上掏空,塞入纸条后再用蜡油将底部封平,然后带入考场。

比较讲究的考生选择了蜡烛,不讲究的考生选择了马桶。他们把马桶的做成中空或者夹层的,里面放上小抄,这样就算是再严格的监考官也不至于抱着别人的马桶使劲看,不说干净不干净,他臭啊!

还有人的套路就更深了,考生的家人在后半夜让训练有素的信鸽飞入考场,考生将不会做的题目写成纸条,绑在信鸽腿上再传回家。家人请的场外援助都是答题老手,他们快速答题后,再让信鸽带回考场。可以说是很高效了!

3.替考

当这位考生完全没希望的时候,替考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了,宋代以前都是直接真人替考,考生在家里坐着,需要考试的环节都由枪手去完成,直到录取才由本人出面。

宋代还出现了现代准考证的雏形“浮票”,当时也没技术印照片,只能是用几个字粗略地描述考生身高及胡须式样,还是很难防止身材胡须相似的考生顶替。

古代最牛的“枪手”当属与李商隐齐名的唐朝诗人温庭筠。由于“枪手”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温庭筠得了个绰号“温八叉”。关于这个绰号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是说他答题从不打草稿,叉八次手就能写一篇八韵律赋。唐代科举考试重诗赋,作诗对他来说简直是小儿科的游戏。

另一种说法就很传奇了,说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虽然不中,但他科场经验丰富,常被他人请做“枪手”。根据《登科记考》记载,大中九年(855)的一天,温庭筠再次参加考试。主考官知道他作弊厉害,特意把他的座位安排在自己幕帐正对面。只见温庭筠奋笔疾书,别的考生还在抓耳挠腮想不出答案的时候,他早早就交卷走人了。主考官以为他这次做不了“枪手”生意,事后才发现,温庭筠竟在自己眼皮底下,给八个人传了答案!

古代是流放,现在可没那么好了。从2015年11月1日起,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比如普通高考、成人高考、自学考试、公务员(课程)考试、教师资格考试和司法考试等,作弊的话,最高可以判处7年有期徒刑。

所以说啊,认真学习好好考试,别想有的没的,《天才枪手》里最后都……(此处没有剧透)了,你还不知道作弊的下场有多惨么!

THE END
1.28种方法来利用学习用品作弊如何利用学习用品作弊. 考试作弊绝对不是什么好主意。你以为骗过了老师,其实受骗的人是你,你糊弄的是自己的未来。话虽这么说,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要作弊,你至少得掌握正确的方法吧! 将草稿纸带进考场。很明显,这种方法只有在允许使用草稿纸的时候才管用。你需要和别的同https://zh.wikihow.com/%E5%88%A9%E7%94%A8%E5%AD%A6%E4%B9%A0%E7%94%A8%E5%93%81%E4%BD%9C%E5%BC%8A
2.在国家考试中作弊会怎么样在国家考试中作弊的应当终止参加的科目考试,并且其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目考试成绩无效;考试作弊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理;考试作弊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关于在国家考试中作弊会怎么样的问题,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https://www.66law.cn/laws/1699282.aspx
3.说说你们见过最牛逼的作弊方法?御机嫌如何的回答御机嫌如何 嗨,要下地狱喽关注 5 人赞同了该回答 回味一下之前搞的骚操作: 1.初中英语课考试的时候喜欢这样:中间的人要累一点,踢一脚是开始,踢一下就是十位,隔两秒后的就是个位,一下就是A,两下B……试卷前面是的听力,我们都不对听力答案,这个主要用于后面的阅读选择 2.默写前先把文章使劲抄一遍(或者直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173717/answer/3494202167
4.在这些考试中作弊替考,出了考惩等着进牢房!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释》当中明确了《刑法》中对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最高“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具体解释。 哪些属于“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 https://www.hntv.tv/sehui/article/1/1169054676801425408
5.如何在防作弊考试系统中使用人脸识别?人脸识别技术是指通过人脸识别或身份识别的技术或系统。目前,人脸识别主要用于公安刑事调查、门禁系统、网络支付应用程序、摄像头监控等,即一些需要实时查找人脸,实时与人脸数据库进行比较,实现快速身份识别的认证。目前,在教育培训行业,人脸识别技术主要用于防作弊考试系统,可以帮助学校和机构进行严肃的在线考试。 https://www.kaoshixing.com/news/n414/
6.家长如何对待孩子考试作弊家长如何对待孩子考试作弊 说实话,学生中考试作弊的情况不在少数。虽然儿童作弊的最直接原闪都是为了获得好的成绩,但隐藏在这种行为背后的内在原因还有许多。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家长如何对待孩子考试作弊,希望有所帮助! 孩子考试作弊原因 1.来自家长的压力 https://www.ruiwen.com/ziliao/jiating/3012341.html
7.法治在线丨一支笔怎么成了“作弊神器”?起底“逢考必过”里的玄机一支中性笔,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常见,但就是这些看起来普通的生活用具,却被人改造成了考试中的“作弊神器”。除了作弊笔,还有作弊口罩、作弊水杯等。小小一件日常用品,里面装置的作弊机关超出我们的想象,而这些作弊设备居然出现在了全国建造师资格考试的考场。 This is a modal window. 无法找到此视频兼容的源或者https://www.cnr.cn/newscenter/native/gd/20240314/t20240314_526626804.shtml
8.在考试中利用手机作弊的翻译是:Usethephoneintheexama参观时要认真听,仔细看,并记下有趣的东西。不可以在博物馆内大声喧哗及拍照. When visit must listen earnestly, looked carefully, and takes down the interesting thing.May not clamor loudly in the museum and the photograph.[translate] a在考试中利用手机作弊 Cheats in the test using the handset[trahttp://eyu.zaixian-fanyi.com/fan_yi_1694470
9.雅思口语考试当天注意事项雅思口语考场注意事出国留学考生不得转考、退考或退费,并有可能被永久取消雅思考试资格。考生的违规作弊行为将被报告给全球各个雅思考试主管机构,并有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突发情况类 1. 如果认为收到的笔试试卷有问题怎么办? 立即举手通知监考人员。 2. 如果在听力考试过程中耳机出现问题怎么办? https://www.eol.cn/waiyu/yasi/165072.html
10.如何对组织考试作弊罪进行司法认定?独家如何对组织考试作弊罪进行司法认定? 核心提示:进入新世纪以来,在高考、自学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国家考试中屡屡爆出“作弊门”,在全国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高考、自学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国家考试中屡屡爆出“作弊门”,在全国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如2015年的江西替考案,2014年的河南杞县替考案,http://www.mzyfz.com/index.php/cms/item-view-id-1345687
11.2023国考报名2023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23. 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考试如何安排? 答:报考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葡萄牙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人员,先参加2022年12月3日下午的外语水平测试,然后参加12月4日的公共科目笔试,其外语水平测试成绩与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一同公布。笔试成绩按照行政http://www.lgwy.net/html/p/p_115253.html
12.如果孩子考试作弊,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如果孩子作弊了,家长首先需要进行严肃的教育和指导。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https://www.ximalaya.com/ask/q10864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