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通识课的小型课程图书馆模式设计与实践——以君子图书馆为例2021年第1期

西南交通大学孔祥彬、陈一宁、屈霖、刘怡琳

收录于《通识教育研究》(第七辑),武汉:长江出版社,2020.9

【摘要】课程图书馆是指以某一门课程为主题进行购书、藏书、借阅的机构。通识课《悠然见君子》以君子人格养成为目标,除课堂讲授和躬行实践外,还设置了课外阅读主线。为增加课程的深度、广度和活性,作为课程的外接平台,课程重点建设了小型课程图书馆——君子图书馆,采用实体建设、学生运行、多元活动的模式,与课程一起构建了“谛听、品读、写作、思辨、讲演”五位一体育人模式,取得了一定效果,为通识教育同行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通识;课程图书馆;君子图书馆;育人模式

相较于专业教育培养某一领域的专门人才,通识教育则致力于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从而培养完整的人(又称全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1]。从全人教育角度出发,可以说通识教育首要在于人格陶冶,而人格陶冶则重在感召与唤醒,因为人格陶冶的本质在于使人实现由个别性向普遍性的提升[2]。

笔者从人格陶冶目标出发,在通识课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特别是尝试在课程中多设计布局一些人格感召的“触发点”,起到了一定效果。

一、课程介绍

君子人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最为“普遍”之人格[3]。西南交通大学跨学科通识课《悠然见君子》即是一门以儒家君子观为学理基础的人格养成通识课。该课程开设于2018年,开课院系为茅以升学院,是该校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荣誉学院。

该课程教学目标为促进学生对儒家君子观的了解,引导学生向成为一名新时代君子而努力,即致力于学生的君子人格养成。课程根植于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追仿孔子开坛设教、从游育人之法,结合新时代“三全育人”理念,以人格感召为切入点,通过研习、思辨、教练、躬行等方式,构建师生从游共同体,给予选课学生儒家文化的熏陶、修德赋能的平台和成长发展的指导,致力于培养文质彬彬的新时代君子。

该课程在君子人格养成方面有三条主线:

第一条主线为新君子六艺之课堂教学。开课人受《论语》中“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一句启发,提出了以文、质为两个维度的“知识、方法、情怀、表达、沟通、行动”的“新君子六艺”,并以此为课程内容框架进行课堂教学安排。

第二条主线为君子躬行之课外实践。课程秉承儒家传统的“从游”育人模式,由课程负责人带领学员拜访名师大儒、指导学员参加科创竞赛等活动,在实践中践行“新君子六艺”。

在以上三条主线中,又分别设置了不同的“触发点”,如本文所述“君子图书馆”即为课外阅读主线的触发点之一。

二、课程图书馆的设立意义

(一)增加课程的深度

作为一门人格养成通识课,仅仅通过一学期的课堂讲授,难以就一些知识点讲深讲透。且本门通识课并未仅就儒家君子观而谈儒家君子观,而是通过其外延——“新君子六艺”来设置课程,所以就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儒家君子观的深度学习。建设小型课程图书馆这样的模式,就是对课程讲授的一个有益补充,强调学生对儒家文化、儒家君子观的扩展阅读和深度思考,从而增加课程深度。

(二)增加课程的广度

如上所述,本门课程并非就君子而讲君子,更多侧重于君子养成的方法论,也就是前文所提的“新君子六艺”,即知识、方法、情怀、表达、沟通、行动。君子图书馆在重点增设儒学文化方面书籍外,也注重从“新君子六艺”方面增设相应书籍,以供学生们拓展阅读范围,增加课程的广度。

(三)增加课程的活性

从讲台到读本,君子图书馆成为《悠然见君子》课程的“外接平台”。基于这样一个平台,课程负责人继承并发扬中国书院模式,设计并开展了一系列君子图书馆活动,让同学们可以在交流中学、在游历中学、在实践中学,让传统文化、君子人格鲜活起来,展示一种既严肃庄重又融洽和谐,既带有仪式感、神圣感,又具有机动性、灵活性的课堂延伸形式[4]。

三、课程图书馆的建设模式

(一)实体建设模式

(二)学生运行模式

(三)多元活动模式

君子图书馆不仅强调通识课堂延伸,更体现学生之间的协作,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关心、相互激励,打破专业年级的限制,无形中增强了同学们的联系交流。图书馆设计了谛听、品读、写作、思辩、讲演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对经典书籍进行深入发散式思考,以多元化方式将传统经典文化书籍与当代大学生阅读习惯相融合,使学生在阅读经典中从不同侧面感受君子人格的魅力和养成方式,亦能更好地服务于《悠然见君子》课程的培育目标。

四、君子图书馆“听、读、写、辩、讲”五位一体运营实践

(一)谛听诸君阔论

君子图书馆的依托载体是《悠然见君子》课程。“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5]课程在主讲人安排上注重“谈笑有鸿儒”以及“从游育人”理念,针对不同内容邀请了不同方面的老师、学生、校友进行讲授(见表1)。

表1.《悠然见君子》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排课表

(二)品读六艺群书

“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朱熹把读书看做是以约施博,由博返约的过程,熟读精思能使人确立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实现博与约的转化[6]。

借还方式:课程参与同学在书目中选择心仪书籍,与君子图书管理员联系借还事宜,图书管理员统一与老师接洽。书院其他同学或院外诸君,亦可借阅,但须以一篇心得作为借酬。

读者守则:一次最多可借阅书籍、归还期限均有规定。借阅者于书中正文不得做勾画批注,然须阅毕签姓名日期于书末。选修《悠然见君子》课程者,须于期末提交读书心得一篇,并于期末讲演,即为考试。

表2.君子图书馆书目(节选)

(三)写作感悟心得

君子读书会通过“听”“读”两种模式的实践,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有效积累。而在这之后,学生们知识的反向“输出”也必不可少。因此,《悠然见君子》课程规定参与学生需在君子图书馆藏书中选择书目进行阅读,并在学期末前提交至少一份读书报告,即为学期作业。书院鼓励大家在读书报告中畅所欲言,将对于书目的理解、认识记录下来,今后也可以供其他读者互相品鉴。

《悠然见君子》已开展课程达7期,君子图书馆伴随运营了其中5期。书院学生总计达156人,累计收录读书心得116篇(见表3)。

表3.书院学子读书心得(节选)

(四)思辩儒学经典

活动中,君子书院、孔子学堂的同学们就“君子六艺”“君子九思”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在与他人思想认识的碰撞中感悟心得。今后君子读书会也会继续思考,如何更好地开展类似的交流活动,以儒家思想、传统文化为基础,以“思”“辩”为实践主体,进一步激发学生热情、促进书院师生共同进步。

(五)讲演君子之道

四、小结与思考

君子图书馆采用读书会的形式,将课堂内容、书本知识有机结合,两者相辅相成,探索出一条课内课外融合式教学、理论与实践互补式教学、老师讲授与学生自组织相结合的教学路子,达到到完善课堂内容、服务课堂主题、促进君子人格养成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03):64-68.

[2]鲁洁.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J].教育研究,1997(04):16-19.

[3]石莹,刘占祥.孔子君子人格观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发[J].教学与管理,2019(30):18-20.

[4]韩晓.讲问并重的书院教育模式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J].通识教育研究,2017(00):133-140.

[5]梅贻琦.大学一解[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44-47.

[6]郝如新.朱子读书法及其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5.

[7]肖群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与人格完善——大学通识课“中国传统道德智慧”的教学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04):46-49.

THE END
1.网络资源共享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意义网络教学资源共享的在线开放课程是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院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在线开放式的精品课程建设的宗旨是把高校教师和学习者作为服务的主体,实现优化教学资源共享,建设全民终身学习课程平台,推动高等学校优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促进高校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https://mkszyxy.lyvc.edu.cn/info/1028/2297.htm
2.教学资源库建设实用(14篇)教学资源库建设 篇1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校园网建设的不断完善,教学信息化已成为我国高职院校新一轮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指标。利用校园网,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合理建设和应用信息化课程教学资源库,是高职院校实现教学信息化的重要手段。 https://www.unjs.com/w/436353.html
3.在线课程网站设计开题报告(通用8篇)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下面是在线课程网站设计开题报告,请参考! 在线课程网站设计开题报告 篇1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 https://www.yjbys.com/biyelunwen/kaitibaogao/668725.html
4.城市建设理论研究大全11篇一、课程建设的意义 本课程主要针对日语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设立,是笔译方向和口译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必修核心课程。2012年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开始在日语专业招收翻译专业硕士,其培养目标在于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笔头与口头的翻译能力,帮助学生胜任我国企事业单位内的一般翻译工作。而本专业2012级、2013级所有翻译专业硕士均修读https://gjkqyx.fabiao.com.cn/haowen/11734.html
5.会计基础论文一、“基础会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xx年~20xx年)》中要求:“新建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及立项建设省级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0个左右)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00门左右)”;要深化落实《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建设与国家教育现代化https://www.fwsir.com/shangwu/html/shangwu_20221122113317_2092288.html
6.二十大强调“建设全民学习型社会”,数字化在线学习发展势在必行教学网络公开课、数字图书馆、在线教育平台等数字化教育资源,不仅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学习需求,还有利于提高教育公平和质量。这为大众提供了更加普惠和公平的学习机会,为实现全民学习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支持。 二、 如何利用数字化建设课程制作 数字化时代对于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数字化技https://dy.163.com/article/I0U2FMM0055386VW.html
7.网络中心本次修订力求适应新形势、落实新政策、顺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将原《建设规范》共计7章内容扩展为11章,其中将原“应用服务”分为“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两章,加强了职业教育教学中信息化对产教融合办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验实训与顶岗实习、职业培训等的支撑要求;将原“基础设施”改为“支撑条件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8.包装设计精品教案6篇(全文)结合“优化设计”课程的特点和精品课程建设要求, 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网络教学环境、教材建设与选用、师资队伍建设、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推进精品课程的建设, 对提高“优化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全颖, 赖一楠, 白清顺.机械优化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https://www.99xueshu.com/w/fileuhlxd85y.html
9.地理信息科学论文纵观全球各国的 MOOC平台,它们均提供学习课程的网络平台,全部教学资源,定期开课,按时布置作业和测验,强化师生互动等。这些海量、优质的教学资源对我国开放课程建设具有参考意义,同时也可以成为高校教师进行自我学习和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9]。 二、MOOC 平台GIS相关课程 https://www.youfabiao.com/fanwen/22263.html
10.“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中国优势挑战与关键路径一、背景与意义 党和国家的重点部署和重要任务安排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一带一路”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引和实践指导。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陆续发布“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文件。2016年9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外交部、https://stm.castscs.org.cn/yw/40513.jhtml
11.培训心得体会1500字(通用24篇)3、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的葛文杰教授与我们分享了互联网+教育下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教学设计。他提到,“互联网”是手段,是工具;“教育”是内容,是目的;“好教育”就是科学合理的教育,是符合人的发展和时代要求的教育,是高效且容易被学生接纳的教育。互联网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资源限制,给今天正处在https://www.ruiwen.com/xindetihui/5414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