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二十六中的“智慧课堂”课堂建设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充分融合,利用平台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参与性与趣味性,多角度、全方位收集学生学习信息,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校内校外智能化、课前课中课后连续化,将一线教师、学生及家长和学校管理者构建成一个完整的教育生态圈。让教与学在课堂上真实发生。让学生更智慧、让教师更智慧、让课堂更智慧。
郑州26中“智慧课堂”形态建设以多元智能教学理论为基础,将课堂形态总结为:知、行、思、创。知:是真正理解;行:是学以致用;思:是思维培养;创:是创新迁移。知是基础、行是方式、思是核心、创是目的。学校教师理解课堂形态下理念,课上根据教材内容,不拘泥于模式,灵活进行教学。
将现代科技有效地辅助传统教学,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实现数据支撑下的深度精准个性化教学。依托12xue智慧平台数据优势,教师精准地进行高品质教学设计,将学生带入真实的问题情境,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依据高质量的学习单指引,“学习共同体”借助平板,通过四段八步环节,层层深入、步步提升。依靠智慧课堂丰富的学习资源、方便的终端设备、快捷的学习数据反馈,12xue智慧课堂技术为实现师生、生生互动插上科技的翅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学以致用并能创新迁移,实现高品质学习。2019年被郑州市教育局认定为道德课堂有效形态之“智慧课堂”。
(二)智慧课堂的模式
26中不断探索和实践,进一步丰富课堂内涵,构建我校特色的体现师生互动的智慧课堂模式:四段八步。
四段如图1:课前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明确目标;课中自主学习:尊重深层差异,深层学习;课中合作学习:思维碰撞,精讲助学;课后评价反馈:评估检测,梳理反馈。
图1
八步如图2
导:指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是指教师借助12xue平台推送资源,学生借助平板自主学习;
测:是指课前通过平板测试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精准学情有的放矢;
究:是指合作探究,学生借助平板拍照上传成果展示;
讲:是指教师精讲点拨,通过平板随机提问等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
练:是指教师通过平台组题、平板推送、限时答题等让学生练习知识点,练习巩固;
思:是指总结提升,构建思维导图,学生拍照上传共享和保存;
评:是指教师讲评课后作业,学生的错题自动保存在平板的错题本,可以订正,以后复习亦可供使用。
图2
二、模式解决的问题
(一)解决了教学理念的更新问题:
智慧课堂的形态:“知.行.思.创”,即真正理解、学以致用、思维培养、创新迁移,它更多地体现在对理念的更新和认同,旨在让教师明确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学以致用;启迪思维、重视思维的培养;重视生成、注重创新。教学理念认同,知行思创就可以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不拘泥于形式、不拘泥于内容,根据学生的学情和状态,及时进行调整。有时一节课不能同时体现“知.行.思.创”的四个方面,每节课可以突出其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即可。
(二)解决了教学流程的完善问题
课堂教学模式(或者教学流程),就比较具体,我们分了:四段八步:四段即情境导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评价反馈;八步就更具体,即导-学-测-究-讲-练-思-评。有的学者教师的探索,还分了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等课型,不同课型还有不同的模式流程或步骤。这里面我们汇集了8步,这样的模式涵盖了学习的各个流程和环节,但是教学的内容不同、采取的方式不同,老师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方式,侧重突出其中的某些环节,即为不同的课型,如:自学课突出“学”的环节;探究课突出“究”的环节;习题课侧重“练”的环节;复习课侧重“思”的环节等等。
(三)解决了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助力问题
从我校一位资深优秀教师使用12xue“智慧课堂”之后的技术助力课堂教学经验总结说起,这位教师已经是一位资深的省市级教学名师,她对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调节教学、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思维导图应用教学等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课改意识。自我校引进12xue智慧平台开展学科技术深度融合教改实验后总结到:使用12xue智慧课堂平台,学生自带终端设备,进行学科技术融合教学,能将现代科技有效地辅助传统高效教学,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实现数据支撑下的深度精准个性化教学。信息技术优化传统教学,对教学助力表现在:
助力之二:精准掌握学情及时调节教学。该教师以往的课堂,若想了解学生的课前及学后学情,往往最多的就是通过课堂提问、课上检测、学生作业,学生掌握情况老师会根据学生齐答和举手进行粗略掌握和统计,凭感觉进行教学调节。使用12xue之后,学生做题速度、正确率,反馈数据快捷,该教师能迅速真实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从而及时调节教学。
助力之四:她课上重要组成部分是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时,一般最常用的是讨论和活动时,小组的交流和学习活动时充分的,但是在检测或者提交小组合作的成果是我们多是语言表述总结,在对小组回答展示表现的评价方面,最多就是在黑板上划分一定的区域进行标记或打分,小组的学习情况评价表现形式比较单一又不具体。使用12xue后,学生个人不但可以随机抢答、点名答题,以小组合作时,也可以实现小组成果展示,将小组合作的结果结论成果上传,各组又可以进行比较,直观高效并且全部小组的情况都可以一目了然。
三、模式的创新点或优势
我校“智慧课堂”四段八步模式的流程完整清晰,不难理解,而且可操作性强,老师们很容易就能掌握并能运用。信息技术12学及学习终端(平板)地使用,逐渐显示出技术助力课堂的优势。
(一)精准数据的反馈
图5
在错题分析、班级分析、学生分析、数据反馈、作业统计等,方面用数据说话,并且可以实时数据反馈,以便老师真实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的调整教学。
(二)自学素材的推送
图6
(三)课上测试的快捷
课上根据学习情况随时推送,可以看到学生做题速度、正确率,反馈数据快捷,及时调整教学。有的题目带解析,必要看时,学生自行打开,就像随身携带了一位“小老师”。同时错题收录到平板的“错题本”里,复习时可以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回顾思考。
(四)互动方式的多样
可以实现随机抢答、点名答题,增加互动。
(五)成果展示的便捷
以小组合作时,也可以实现小组成果展示,将小组合作的结果结论成果上传,各组又可以进行比较,直观高效并且全部小组的情况都可以一目了然。
四、模式的应用成效(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成效)
(一)教的成效
就是合理的用好信息技术。用好它,就是优化,提高效率。合理、恰到好处地用。我们分这几个层次:简单替代(替代课件)、增强演示(视频微课使用)、活动交互(随机抢答、人与终端的互动等)、即时生成(数据生成后的使用、学习问题生成)。中庸之道,并非平庸,讲究的是不偏不倚,也非正中,而是合理。不极左不极右,不走极端,不被陈见所束缚,不被技术所绑架,充分创新运用现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融合。
(二)学的成效
1.学习更加自主
使用12xue技术,可以提前推送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我校“智慧课堂”以自主学习单为抓手,以问题为导向,阶梯式层层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设置的一个个任务及问题,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解惑。并非否定老师的主观能动性,而是教与学并进,不是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学习。平衡两者的关系。课堂改革在课堂。要相信学生,敢于放手,给学生学习的空间。
2.互动更加多样
我们称之为外在的活动程序。设计实施学习活动,体验感悟互动。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工具(教具、学习终端、学习软件)进行互动。借助12xue技术,学生自带终端设备,技术及技术的有形设备在学习中的使用,体现了技术在学习中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可以说技术与学习的融合更加密切深入。
3.思维得以培养
我们称之为内在的思维活动,思维的培养就是核心。素养的本质和关键。学习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科思维、学科思想。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学生不再是简单的视觉感知者,听觉感知者,而是充分动脑,思考、探知,由浅层学习向深层学习,由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