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发现,近15年来中国学生的考试焦虑发生率,平均达到22.32%。初、高中生的考试焦虑发生率,显著高于大学生,达到29.8%。
家长如何辨别孩子是否考试焦虑
对于每个人来说,在考试之前心理上都会有一些波动,这是很常见的现象。如果孩子能够从容不迫地应对这些压力,那他的心理上不会产生什么变化。
如果这些压力超过了孩子应对的范畴,他没有能力来应对这些压力,这个时候,就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上的反应,甚至会导致心理上的问题,从而影响孩子的行为、生活和学习。
考试焦虑是一种情境特异性的人格特质,表现为在面临考试或评价情境时,部分学生会表现出过度担忧、无关思维、心理混乱、紧张及相应的生理唤醒。
"一想到高考,我就大脑空白,看不下书,也睡不着觉怎么办"
"如果我发挥不好,考不到理想的学校和专业怎么办"
“如果考不好,让爸妈和老师失望,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在高考这个重要的转折点上,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地幻想成功或失败的场景,从而产生巨大的心理负担。
每到考前,许多考生紧张得夜不能寐,复习时就肚子疼,吃不下饭。进入考场后出现大脑宕机、心跳加速、额头出汗甚至发抖等状况,记得自己复习过很多知识,但大脑却一片空白搜索不出答案来。
患有考试焦虑症的学生具有隐蔽性,因为生病的学生通常不太主动求助,甚至相反,他们会坚决否认,只有当考试严重怯场时,才会被家长或老师注意到。
为什么会考试焦虑?
环境因素
主要是指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考试环境,比如,有的家庭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较高的期待,对孩子有严苛的要求。
个体遗传和人格特质
有的同学对自己严格要求,努力学习、追求完美,个性上偏于敏感。
个体认知思维
心理学认为如果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我们可能会产生考试焦虑:
一是认为这个重要的任务可能会失败;
二是怀疑这个失败不可避免;
另外,有时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夸大一次考试结果所带来的影响,结果的好坏反过来会很大程度牵动和引导我们的情绪和动机,产生明显的开心或沮丧情绪。
我们在不知不觉间扭曲自己的期望和考试价值之间的联系。
最后,在大脑的运作机制下,我们越是感到压力和紧张,我们的大脑不断假设未来发生的最坏结果,自动脑补各种情绪,并且认为这些就是现实,这也加剧了我们的焦虑。
考试焦虑,我们可以做什么?
接纳焦虑的存在
接纳焦虑是缓解焦虑的第一步!
我们每一位同学在面对考试时,都会感到焦虑,这种适度的焦虑情绪甚至是有益的。
即使是“考试焦虑”,根据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发生率也达到29.8%,你要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人,在这样的压力情境下有焦虑的情绪太正常不过了!
带着焦虑的情绪,仍然可以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复习状态偶尔有波动是很正常的。
做学习计划
将学习任务分解成具体的小目标,建立学习记录,逐个攻破,掌握自己的节奏,学了什么,没学什么,一眼望去了如指掌。
如果实在不知道该先学什么时,从你最感兴趣的那门课开始学,行动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调整认知,专注当下
我们无法控制自己胡思乱想时,不如干脆停下来,仔细觉察脑海里的念头都是什么。
记录下来,告诉自己,“这些都只是想法,并不是现实”。专注于当下,专注于眼前的这一道题,一段话,认真思考总结,哪个知识点会了,哪个不会。
愿望清单
容易开小差,或者忍不住想玩的时候,可以拿个小本本,写在“愿望清单”上,先记下来,和自己约定,考完试后全部一一实现。
放松小技巧
1、腹式呼吸放松法——
进行深呼吸,采用腹式呼吸,慢慢吸气
想象肚子像气球一样,缓缓充气
屏住4-5秒后,尽量放慢速度吐气,反复数次
2、自我暗示训练——
对自己重复关键短句去放松你的身体。
短句包括:
·缓和有节奏的呼吸
·我的心跳是平和且规律的
·我的手臂和手掌是沉重且温暖的
·我的腿和脚是沉重且温暖的
·我感觉平静
3、被动性肌肉放松训练——
逐渐聚焦到身体里每一个肌肉群,从头或者脚开始
然后用意志力去放松这些部分
可以想象一个放松波贯穿你的身体
给肠胃敏感者的建议
为什么紧张的时候会肚子痛
因为肠胃和大脑紧密关联在一起。
具体而言,是肠胃对于压力的过激反应。
肠胃和大脑的关系常常被说成“肠脑相连”,它们之间的信息会紧密传递。
而且,还有可能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压力导致肠胃紧绷、疼痛,这些会继续传达到脑部形成新的压力,进而肠胃对压力进行过激反应,形成腹泻的循环。
这样体质的人,很可能就有肠易激综合征。
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这类疾病是由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以慢性或反复发作的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但尚未发生器质性改变的一组消化系统疾病。
紧张、焦虑、压力等情绪可诱导或加重IBS症状,而IBS患者也常常伴发焦虑、抑郁等表现。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模索自己的放松方法。
要点是摸索让自己身体松弛的方法,少依赖咖啡因或者功能饮料。
另外,对于感觉到压力就会肠胃变坏的人
首先要接受“自己的身体不善于抗压”这样一个事实。
在这个基础之上,寻找减压放松的方式。
实在不济,在重要场合提前准备止疼药或者止泻药也是一个可行的选项。
应对考试焦虑,家长可以做什么?
1、帮助孩子规律作息
考试前夕,我们要有意识地规律孩子的作息。
比如早上几点起床、晚上几点睡觉……此外,我们还要让孩子在休息好的同时,充实起来。
平等地和孩子沟通和交流,借此缓解他的焦虑情绪。
2、营造轻松家庭氛围
由于焦虑,往常温和的孩子,现在开始随时发脾气。
这时,家庭的氛围和父母的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家长,要真诚面对孩子当下所有的状态,给予他们一些积极的鼓励与暗示,鼓励孩子相信自己。
比如在孩子考试前这几天,营造一个良好的、祥和的、安静的家庭氛围。
这对于稳定孩子情绪十分有帮助。
父母还可以多陪孩子进行休闲运动,在散步、聊天的过程中,耐心倾听孩子的担忧与诉说,从而有效缓解孩子的心理疲劳,宣泄不良情绪,同时能增强亲子间的互相信任。
3、做好后勤饮食保障
考前健康是第一位的,突然改变口味可能引起肠胃不适应,出现腹泻、腹涨等情况。
父母可按平时的菜谱准备饭菜,粮食和蛋奶肉科学搭配,均衡饮食,不做过多的改变。
4、考前“忌语”
“别的事都甭管,你只要好好复习就行了”×
紧张的备考期间,孩子适当做一些家务和运动,帮助换脑,也是放松。
“一定要好好复习,考试时来个超常发挥”×
考试是考生学习水平的测试,需设立一个合理的成绩目标,即“常态发挥”。考生只要把自己平时的水平发挥出来就好。
考试只是我们漫长人生的一个小节点,放平心态,我们终将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