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发展史互联网mooc电子商务o2o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想要面向未来寻找答案,最好先能够深刻理解过去,并知晓过去到现在何以如此。

在线教育游戏化的发展史,可以拆解为:游戏发展史,游戏化发展史,在线教育发展史,以及在线教育游戏化发展史。

首先,我们明确一下什么是在线教育:

在原始社会,教育的主流是小范围、个性化的教育。在古代的时候,实行的是私塾制,师傅会带领徒弟学习。譬如孔子门下有七十二贤士,每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孔子会根据弟子们的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工业社会以后,开始把教学内容分为不同的学科,按照班级开设不同的课程,然后进行统一授课。这种授课方式大规模、大范围地提高了教育的覆盖面,但是失去了个性化教学的优势。可以说,教育的互联网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个性化和教育的高覆盖率。

在线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的一项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在线教育的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发展的程度,决定了在线教育的成熟度。与传统教育机构的教育方式相比,在线教育具有效率高、方便、低门槛、教学资源丰富的特点。

4G网络的高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APP也成为了学习神器强力,更是成为各大在线教育公司的必争之地。基于上述特点,再加上互联网的推动,在线教育平台兴起,规模逐渐扩张,并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

在线教育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诞生初期,模式探索,行业爆发。

一、诞生初期

互联网在中国的起步始于1994年,中国的在线教育在20世纪末开始了缓慢的起步。

早期的在线教育发展受限于外部环境,主要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如网络带宽的限制)和家用电脑的使用,另一方面,用户尚未养成接受线上教育的习惯,更谈不上付费接受线上教育。

二、模式摸索

2010年前后,美国可汗学院的运营模式开始影响世界,而此时的中国互联网行业,对于投资者而言,如电子商务、网络游戏机会已经不多,而在线教育成为“新宠”。

2012年,美国三大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的大规模融资强烈冲击着人们的心理预期,导致国内在线教育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

2012这一年,后来也被称为在线教育元年。

MOOC的发展为互联网企业介入在线高等教育提供了机会,从国外MOOC课程受益的互联网教育公司中,较有影响的有果壳网和网易公司,国内高校自建中文慕课平台的需求,受益的如清华控股公司北京慕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卓越智慧树等。

除这些企业外,在线高等教育对精品资源的需求也为传统出版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可能的内容提供商,传统出版企业有互联网巨头和新兴互联网教育企业所不能比拟的资源优势。

在这个阶段,在线教育呈现井喷式发展,在线教育作为互联网产业的一个细分行业,开始受到互联网巨头(腾讯、网易、百度)的重视,数以百计的新兴互联网教育企业进入在线教育这个市场。

流量来了,规模化变化却迟迟无法实现。

另一批玩家则把希望寄托在“免费”上,“羊毛出在狗身上让猪来买单”的互联网式商业打法也曾在行业内流行。

YY总裁李学凌便曾表态,传统的教育机构需要每个学员都缴费,而互联网公司少部分用户付费就足够,对大部分用户可以提供免费的优质服务。但与众多移动互联网造就的其他风口相比,在线教育实属特殊。

2014年上线的100教育最初思路便是做免费课程平台,其负责人刘豫军曾透露,两年内要投入10亿,以免费模式吸引培养用户。其商业逻辑与其母公司YY的发展策略一脉相承:通过YY语音吸引用户,在获得足够多用户后提供增值服务谋求盈利。

不过“免费”这个互联网的大杀器在在线教育赛道却失灵了。打着免费招牌的100教育初期通过收购、整合快速搭起课程体系,但招生量和营收却不如人意。一位前100教育高管曾披露,平台带来的免费流量无法持续,团队营收随之下降。

对此,俞敏洪认为,YY的做法并没有任何新意,“秀场模式是利用网民的从众心理,用比拼模式来激发用户不理性的消费,教育领域的消费是理性消费,互联网时代的盈利玩法替代不了传统教育的盈利模式。”

免费模式行不通,在线教育公司们另寻出路。

2015年前后,O2O热潮兴起,在线教育公司们又开始尝试做O2O,疯狂老师、老师好、请他教、跟谁学等O2O项目陆续获得融资,入场的投资者中不乏腾讯这样的巨头身影——2015年6月,疯狂老师宣布获得由腾讯领投的两千万美元B轮融资。

但是O2O的好运并未延续到在线教育身上,自2017年起,疯狂老师便被传资金链断裂,深陷危机的跟谁学则迅速从O2O中抽身谋求转型。

无论是工具、免费还是O2O,在尝试了所有可能的利器、风口后,在线教育却仍旧未能取得进展,沮丧的情绪在行业蔓延。

粉笔网CEO张小龙将行业初期的失败归为两个傲慢:知识的傲慢和技术的傲慢。

“当时做在线教育主要两批人,一批是原来做教育培训的出来创业,这批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原来是行业的名师,他们想用互联网把影响力扩大,但因为盗版等原因,实际收益反而会被削弱。还有一帮人是做互联网产品出身的,他们的想法就更简单——做一个工具,比如拍照搜题APP,但纯粹的工具很难变现。”两个傲慢的共同症结是缺乏服务,“现在很流行双师,你让最好的老师讲课,传播之后,还得有一个老师在现场服务,解答学生的个性化、针对性的问题,这就是服务。”

这也是在当时,在线教育圈内流传着“懂教育的不懂产品,懂产品的不懂教育”这句话的原因。

直到2016年,直播元年的到来,在线教育似乎找到了更为有效的发展模式:以直播方式作为知识传播手段,建立教育直播平台,通过它,讲师和学员能够进行互动,例如讲师能够在线答疑解决学生问题,而学生也能通过连麦的方式与讲师对话,不可否认的是,教育直播平台的出现是在线教育领域一个巨大的飞跃,它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习成本,也是卓有成效的学习工具。

之后围绕着教育直播平台的功能升级,引入了白板技术,发展了众多直播模式,做到了移动端和PC段之间的互通,能适用于1V1直播,小班课,大班课,双师教学等多种模式,这个过程中也诞生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在线教育玩家:以VIPKID为首的在线1V1少儿英语,以猿辅导,学而思为首的K12网校,以火花思维为首的在线小班课等等。

与行业初期不同,如今的直播课不只是老师在屏幕那端讲课,更是一个涵盖完整课程研发体系,包括主讲、辅导老师、班主任在内的多重服务模式。这意味着在线教育公司们突破了名师局限的规模化问题,也找到了解决在线学习效果不佳短板的方法。

就这样,跌跌撞撞中,在线教育公司们终于探索到了突破瓶颈的钥匙。

三、行业爆发

苦熬多年,摸索出商业模式后,在线教育公司们终于等来了爆发的时点。不过互联网造就的风口下,并非所有人都能乘势起飞。

2017年资本密集入场、2018年团队规模扩张,2019年暑期头部玩家通过重金营销进行了面对面的第一回合较量,2020年疫情的全面加速,都不断把在线教育这个“慢”行业推上了快车道。

阴差阳错间,在隆隆的历史车轮上,在线教育于这个特殊时期,来到拐点。

这些数字放到在线教育赛道非常可观。

一个可以对比的维度是,2019年暑假,在线教育公司们投入40亿元,将行业正价课付费用户数从十万量级提升到百万量级。如今,疫情下的免费在线直播课在线、报名人数动辄上百万、千万。尽管免费直播课与正价付费课不能完全等同,但这仍旧意味着,行业用户量已经再上一个台阶。

在头部玩家的猛烈分流下,淘汰赛仍在进行。

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进程中,在线教育被推至风口,但遇到了机会窗口的在线教育公司们并非高枕无忧,与机遇一同到来的便是风险。摆在在线教育公司们面前的还有如何将巨大流量做好转化,如何优化技术、产品以提供更流畅的服务等问题。

更重要的是,自诞生始,在线教育面对的就是一个存量市场,任何一方势力向前一步,都会带来利益格局的巨大变动。深耕线下多年,传统教培机构面对来势汹汹的互联网势力不会坐以待毙;而当行业进入成熟期,巨头也已经踏足而入准备摘果子。

在一个高达万亿人民币规模的市场前景下,没有人会轻易放弃吃下更大蛋糕的野心,一切充满变数。

四、另外两个视角

1.技术视角

先让我们从技术的视角,来分析分析在线教育的发展历程,这里有一个很清晰的发展主线:技术发展。

在线教育,加上了“在线”两个字之后,就注定了这个行业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如今的大数据及AI等技术的强依赖。

从技术的视角,回过头来看在线教育的发展历程,很清晰的可以看到技术的发展对在线教育的影响有几个非常明显的拐点:互联网的诞生,Web2.0时代,4G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直播时代,大数据时代以及AI时代。

互联网的诞生:这个不用多说,没有互联网的诞生,就不可能有所谓的“在线”教育。

Web2.0时代:可以回过头去看看2012年被称为在线教育元年的核心原因,是因为美国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兴起和大规模融资,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大规模”,如果没有Web2.0时代的到来,仅仅依靠着Web1.0时代的内容服务商自己去生产内容,是没有大规模可言的。

4G移动互联网时代:4G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给在线教育带来了新的载体和更多的可能性,正是基于4G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在线教育诞生了很多工具型App,这些工具型App建立起来的流量池对在线教育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直播时代:直播技术的成熟为在线教育带来规模化变现渠道,在线教育迎来加速发展期,促使教育直播平台诞生,教育直播平台的出现是在线教育领域一个巨大的飞跃,它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在线教学的师生互动性,降低了学习成本,也是卓有成效的在线教学方式。

大数据及AI时代:这是当前在线教育正在经历的另一个重要拐点,得益于大数据和AI技术的发展,使得在线教育能够根据用户的学习大数据进行自适应教学自适应出题,借助自然语言理解以及语音识别技术对用户进行纠音,借助人脸识别技术来检测用户在直播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变化和学习状态等等,这些都只是开始,大数据、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变革还将持续发酵。

未来,以大数据实现教育个性化,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在成倍放大教育产能的同时,将使得优质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2.用户视角

通过用户的视角来分析在线教育发展历程时,有两条清晰的主线。

一是,面向的用户人群。

回过头来看整个在线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在线教育面向的用户范围有一条清晰的发展路径:职业培训->成人教育->K12教育->学前教育。

在这条发展路径中,有一个明显的规律是:面向的用户范围对学习这件事儿的接受度和主动性是依次下降的。

在在线教育发展初期,当技术还没有那么成熟时,在线教育更多的是一个辅助工具的角色,可以线上去找一些资料进行学习,这个阶段的用户主要是以接受职业培训(企业培训,职业考试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以及成人教育(考研,留学)的用户为主,这部分用户对学习的接受度和主动性都很高。

二是,面向用户的客单价。

在直播技术成熟后,在线教育其实有一条很清晰的发展路径:面向用户的客单价越来越低。

从最开始的1V1直播课,毫无疑问1V1直播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但与之相伴的是高客单价,以VIPKID为首的在线1V1直播教育平台,面向用户的客单价基本都在1w左右,客单价还是相当高的,这也就决定了1V1直播的模式用户规模天花板会非常低。

最后是目前诞生的以斑马AI课为首的AI课,以及洪恩少儿系列的成品课,这些课程模式的最大优势是,几乎是用一套相同的内容来面向所有用户,这样以来企业在内容生产的成本上几乎是一次性的研发投入,后续只用进行内容升级优化,可以极大程度上降低内容生产成本,如此一来面向用户的客单价也大大降低,以斑马AI课为首的学前启蒙教育客单价基本在3k以内/年,又可以往下提升用户规模。

在线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成熟且庞大的行业,很荣幸自己也能够成为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为在线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作为一名在线教育行业的产品经理,每当我在视频中看到一个个小孩儿,通过自己设计的产品,进行学习并获得乐趣张开笑脸时,深感欣慰。

本文由@AlecZheng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THE END
1.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我国慕课的发展历程与总体特征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我国慕课的发展历程与总体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开启了教育数字化建设的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借助数字化的发展浪潮和技术优势,慕课等在线教育为人们更为快速便捷地获取丰富的信息和知识提供了强大助力,形成了一种时时、处处和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1/t20240102_5724011.shtml
2.数字时代的教育变革:在线教育的发展与未来趋势——顶端新闻一、在线教育的发展历程 在线教育,又称远程教育或网络教育,其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中期。然而,真正意义上大规模、系统化的在线教育,则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21世纪初开始崭露头角。 萌芽阶段(20世纪中期-90年代):早期的在线教育主要以函授教育、电视大学等形式存在,资源有限,互动性不强,难以满足学习者的多样https://www.dingxinwen.cn/detail/175184E448BB4A79BF649761CBC253
3.在线教育10年:从萌发鼎盛到转折,未来能否走出困境?近十年来,在线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以互联网经济著称于世的中国,更是发展迅猛。无论是技术应用,还是市场规模,都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尤其在2020年,疫情期间,3亿大中小学生开启网课模式。 但最近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在线教育行业也迎来了历史的转折,那么在过去十年中,在线教育到底经历了什么?都经历了https://zhuanlan.zhihu.com/p/400788954
4.云课堂习作,探究在线教育的兴起与深远影响我是管理者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教育行业亦步亦趋地迈向了全新的时代,云课堂,作为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融合的典型代表,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崭露头角,从初期的在线课程试点到如今的全球在线教育大趋势,云课堂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探索与突破。 https://5g.kaozhibao.com/post/4687.html
5.共话在线教育发展简史,开课吧首届教育节开幕其中,在线教育2.0时代表现最为突出的模式应属“翻转课堂”,让学生提前看视频、听播客的方式极大满足了个性化教学,以及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性,让在线教育得到了更大程度的释放,也使在线职业教育迎来了加速发展的契机。 开课吧也从这个时期开始,正式搭建自己的专业职业教育团队,一连收购了三家职业教育机构,并组建职业教育事http://cn.chinadaily.com.cn/a/202012/14/WS5fd6e388a3101e7ce9734fee.html
6.智慧课堂从开创潮流到成为主流“我读小学时,老师就用这种屏幕,已经不算新鲜了,”连州市慧光中学九年级学生卢晓楠说。她最喜欢和屏幕互动的小游戏,大家比拼看谁答得快,课堂内外都十分精彩。 如今,连州60多所完全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全部实现互联网接入,基本每间课室都装上了希沃交互智能平板等多媒体设备。连州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潘三林表示https://wap.eastmoney.com/a/202210132528120688.html
7.在线课程平台推动在线教育十年发展的研究与展望我国慕课的兴起既有赖于世界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也是我国在线课程发展史的必然结果。我国高等教育在线课程的发展始于2003年,历经了国家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等四个主要阶段,时近二十年,从弱到强,从“重建轻用”到“建以致用”,体现着政策领航与创新牵引,遵循着教育规律和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清晰地呈现出与高校教http://m.jyb.cn/rmtzcg/xwy/wzxw/202302/t20230223_2111003330_wa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