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却认为“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是算法,而不是数据。”
马云数博会演讲
马化腾数博会演讲
以下分别为:马云、李彦宏、马化腾演讲全文
马云:未来三十年是最佳的超车时
其实大家知道,贵州这个地方在我看来是先天不足,交通也不行,基础设施也不行,说到人才,这个地方我听说只要有点才华的人都跑出去了。但是现在不一样,全世界的顶尖IT在DT时代最优秀人都跑到这里,而现在把先天不足变成了先天优势,对未来整个数据时代的把握是让人觉得非常振奋。
2016年,贵州在电商网购的增速是全国第一,网上销售增速全国第二,2016年,贵州上云的中小企业增长达到55%,增速也是全国第二。
一个非常落后贫困的地区能够把握住新的机会冲起来,我相信,十年以前你跟任何人讲贵州有可能发展大数据,谁都不相信。但是今天,我觉得这里就正在发生这样的奇迹。我在想,如果贵州可以,你为什么不可以?如果贵州这样的人才资源都可以,你为什么不可以?
1、大数据时代,人人有机会
我今天主要讲一个观点,我们人类在进入重新定义很多事情的世界。贵州现在做的事情,我觉得每个城市都可以做。
大数据时代,人人有机会。但是我们对做的事情的定义要进行重新定义。什么是重新定义?我觉得,我们绝大部分的人是生活在昨天,以昨天的思考来判断明天或者至少在解决今天的问题。如何能够把生活在昨天和后天的人结合在一起,我们对很多问题将会重新定义。
未来的三十年会把很多今天看来很可能的事情变成了不可能,会把很多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我想先讲一些比较哲学方面的问题,也跟大家思考。
去年我提了一个观点,我说由于大数据时代的出现,我们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将进行重新定义,我们在过去的五六十年,大家认为市场经济要比计划经济好很多。但我个人觉得,未来三十年,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将会被重新定义。我这个观点在国内得到了很多的经济学家一致批判,大家觉得我是胡说八道。
这里我自己先告诉大家,我指的计划经济不是那时候苏联的计划经济,也不是中国刚开始的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最大的差异是,市场经济有一只无形的手,我想问大家,如果这只无形的手你愿意摸到,你愿意做计划吗?
在大数据时代,特别是万物互联的时代,人类获得数据的能力远远超过大家想象,人类取得对数据进行重新处理以及处理的速度的能力也远远超过大家,不管是AI也好,MI也好,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将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所以,我想说明的一个问题,由于大数据让市场变得更加聪明。由于大数据,让计划和预判成为了可能。两个简单的例子,以前的渔民出去下海捞鱼,由于对气象不把握,只能靠老船长的经验来做,所以有没有暴风雨纯粹凭经验,所以经验主义成为了第一步。但是气象台出来,气象就是数据。
我们能够准确的预判下午2点45分有暴风雨,这些出来以后,使得捕鱼的计划性就有可能出现。当然,反馈气象台第一波人就是那些老船长。第二步,我们今天在讲以前没有X光、没有CT机的时候,我们只能号脉,但是有X、CT就去照,其实X光、CT都是数据。加入这个万物互联的世界,数据的驱动,我们对很多昨天困境的认识要进行重新定义。
二、五个新
我去年讲了一句话,我讲五个新,未来三十年,这五个新将会深刻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社会、政治方方面面,新零售,新制造、新技术、新能源、新金融,这五个新很多人批判,其实这五个新是重新定义这五个事。新零售就是必须重新定义零售。
大家都知道,零售以前是当做销售的渠道,未来零售我看成是一种服务,以前零售是卖货,未来零售是做服务。未来零售是计算要做的,所有物流也好,产品流也好,经营流也好,服务流,必须合在一起。20世纪如果是工业制造的能力,那么21世纪是服务的能力。所以,新零售是我们必须对零售重新定义,原来卖货,未来卖服务。
新制造更是重新定义。我在很多地方讲了很多遍,15年以前我说电子商务会冲击零售行业,大家并没有想回事,这两年大家都骂电子商务冲击了传统零售,其实我觉得不是电子商务冲击了传统零售,而是你的保守,思想活在昨天希望留住昨天的思想冲击了今天的模式。
下一波巨大的冲击在未来十年以内,制造业会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因为新制造将重新定义原来所谓流水线、标准化、规模化、集装箱、低成本,将会彻底会被改变,所以定制化将会越来越多,IOT、大数据,这个行业出来,大数据对传统制造业的冲击远远超过电子商务对零售行业的冲击,请各制造业要高度重视。
新金融,不是钱等待钱,所有金融机构最担心是钱不能到需要的人手上。过去金融是二八理论,只要服务20%大客户就能够得到80%的利润,未来是八二理论,必须扶持80%的中小企业、年轻人和需要钱的人,获得20%的利润。金融机构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
其实,金融本身是做个信用体系,在没有信用体系下,中国很多金融体系机构我今天看来跟一两百年前的当铺没有什么差异的。但是未来新金融必须建立信用体系,必须建立各种各样以数据为基础的信用体系,所以这方面希望大家高度重视。
第四个是新技术,昨天我们认为是强大的技术很有可能今天并不重要。在座很多人觉得很郁闷,很多人都还没有搞清楚IT是什么,现在我们进入了DT时代。我也告诉大家,昨天IT越强的企业,今天越痛苦。
你去想一下,过去所谓八大IT公司,哪一家公司今天不在折腾,不在痛苦之中?因为这是一个新的时代的道理。我们必须去思考,不是弯道超车,而是换道超车,必须在另外一道上竞争。弯道超车概率赢的几率很低。原来是PC为主,现在是在移动端为主。
设想,如果我们的汽车装上了操作系统,加上数据,世界会变成什么样?设想,电灯泡、电视机、电冰箱全部装上操作系统,全部进行数据集成以后,世界会变成怎么样?
以前的电器是插上了电以后就听你话,未来电器不仅要通电,更要通数据,由于机器收到的数据,机器比人变得越来越聪明。按照昨天聪明的标准来讲,机器一定会聪明。所以我们对“聪明”二字也要重新进行定义。
然后就是新能源。第一次工业革命能源是煤,诞生商业模式是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主要能源是石油,诞生的行为是公司。这一切皆是创新,数据将成为主要的能源,如果离开了数据,任何组织的创新都基本上是空壳。如果没有数据,如果不对未来进行准备,我觉得灾难会是非常之大的。所以,对未来把控我觉得大家要去思考这些问题。
2、未来30年应该避免的误区
未来三十年是最佳的超车时代,是重新定义变革时代。我觉得我们对未来三十年看法过程中要避免几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美国人这么干,所以我们也必须这么干。我们最早是苏联这么干,我们就这么干。后来是美国这么干我们就这么干。我们不断的追赶,不断的说必须,我们好不容易做了一件事情,我们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空白,为什么不让别人填补我们的空白?
所以,以前我们讲中国有市场,但中国没有技术,中国没有资金。今天中国有技术,有资金,我们今天也有市场,为什么我们不可以用自己的思考重新定义一下未来,超越任何一个国家、超越任何一家公司都没有多大意义,超越未来、追赶未来,为别人、为世界、为未来创造独特的价值才是真正的意义。
假设贵州不是走自己大数据对未来的把控,假设今天的贵州也跟着广州后面,跟着上海后面,跟在浙江上面,我难以想象贵州在五十年以内能够赶得上。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对未来的把握,走自己的路,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
我想,这是我们今天要去看。我们做事情要避免一种,中国人常常讲我要争一口气,争气干嘛?我们认为这样做不是因为争口气,是这样做是对的,这样做才有未来,我们永远希望超越对手,很多人超越对手之后又是一片迷茫,我们要超越的是把握未来,超越的是解决未来的问题,那你永远会有机会赢。
所以MI、AI的讨论,我觉得我们今天讨论很有意思,我们的定义没有定义清楚很正常,定义清楚了才不正常。一百年以后我们一定会为今天的大胆、今天的幼稚、今天的天真而感到有意思,那时候一百多年前还这么讨论。一百年前讨论电的时候认为电就是电灯泡,哪会想到有电冰箱、电视机、电饭煲,哪会想到电会无处所在。
这两天比较热闹的柯洁下围棋,我觉得人类是最有意思的动物,好象AlphaGo和人类下围棋之前,人绝大部分认为机器肯定会被人搞死掉,打输了之后,所有人认为,机器一定会把人搞死掉。我并不以为然,尤其中国很多公司,别再去搞AlphaGo这样的东西了,没有多大意义,你们可以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我们诞生石油之后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我们一定跑不过火车、飞机,从人类第一次发明计算机之后,我们就会预感,原来定义这些东西将会重新定义。
我们一定不可能在机器计算、储存、理性、持久度上胜过它。所以我在想,这就是人类一定要去思考,我觉得不要让机器去学习人类,我们要想机器必须要有机器方式方法,机器独特的思考,能够整合人类,能够整合动物,甚至整合各种各样的,让机器有自己思考去弥补做人类做不到的东西。汽车如果按照人类去走是两条腿走路,那永远跑不快。
所以,人类要呈现自己局限性,呈现局限也是一种智慧。在人类知识急剧爆发情况下,人类过去两千年来,知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眼睛看到月亮,人争取走到火星上,但是人类对于智慧我认为两千年来几乎没有进步过。无论孔子、道子,儒家、佛家这些思想,今天看来比我们还是聪明。知识是可以学来的,但是智慧是一种体验。
3、让机器去做人类做不到的事情
所以,我们人类和机器竞争是体验的竞争,这对我们今天最大调整是教育体制改革,如果我们继续以前教学方法,对我们的孩子进行记、背、算这些东西,不让孩子去体验,不让他们去学会琴棋书画,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因为他没有办法竞争过机器时代。
过去一百年是知识的时代、科技的时代,未来一百年是体验的时代、是服务的时代,机器将会取代过去两百年来很多知识和技术。
4、人类历史上变化永远超过我们想象
我是22年以前做互联网,1994年年底,我从美国西雅图看见互联网以后,我觉得这玩意儿不错,可能将来会搞大,但没想到会搞得那么大,这是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就像阿里巴巴一样,1999年做阿里巴巴的时候,我们永远没有想过阿里巴巴今天会变成这样一个东西。
所以我想,今天我们对未来得畅想应该更加务实去思考,有更加开放的心态。我自己觉得,人类任何一次革命是五十年,过去二十年我们称之为互联网技术二十年,未来的三十年称之为互联网时代的三十年。
任何一次技术的应用,都会带来巨大的社会进步,但是任何一次技术的应用都会带来社会巨大的冲击。包括商人也一样,未来的商人全部是在互联网上,80%企业都会在互联网上进行,80%产品都在网上卖。
5、未来三十年既是一个好时代,也是一个坏时代
好时代是,我们人类永远总生活在一个平稳的时代。但另一方面,我们将进入一个变革的时代。今天人类在进入一个变革的时代,不是危言耸听。技术革命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大家都已经享受很多,但是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带一带来的冲击不知道在座有多少人思考过。
第一次技术革命带来的冲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技术革命带来冲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第三次技术革命,如果人类不能找到一个共同团结起来的对付,贫困、就业、环境保护,我个人认为这是第三次技术革命带来的冲击。我觉得中国全面的脱贫,小康社会就是必须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能够让贫穷消灭。
但未来的就业挑战也会超越大家的想象,社会价值观导向,每一次技术革命对未来的应用三十年都是社会动荡的三十年,如果把握不当,将会造成巨大的伤害。
讲到就业,我个人这么认为,大家都担心,就业未来二三十年冲击之大超过大家想象,昨天我们认为最好的白领工作将会没有,昨天我们机器设备投入的大量的流水线作业将会被个性化所取代,所以绝大部分的人会生活在恐慌和对未来没有把握之中。
6、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工业革命蒸汽机起来的时候,所有农民最讨厌就是蒸汽机,但是蒸汽机最后带来了巨大的就业。第二次工业革命,火车、汽车这些出来之后,多少马车夫恨之入骨,结果带来了铁路工人的岗位。原来码头工人最讨厌的火车进来,但是火车进来后在中国就创造了200万铁路就业。
所以我自己觉得,越来越多就业会诞生出来。但是可怕的是,未来三十年去就业的速度和增长新就业速度来比的话,失去速度会更快,增加的速度要到三十年以后才会形成,而且这个三十年以后也必须要和今天的教育体系、教育课程、教育设置进行重新定义和思考。
今天所谓的一技之长可能明天变成无计可施,今天大家数据分析师特别抢手,十年以后根本没有数据分析师这个职业,全是机器做。这一点希望大家要想清楚。大家说,这样下去,我们工作怎么办?
二三十年内,你肯定能看到一天工作不会超过4个小时,一个礼拜最多工作3天到4天。大家说不可能。你爷爷的爷爷一天工作16小时,在地里面觉得很忙,你现在一天工作8小时,一个礼拜还有2天休息,你觉得很忙。
我告诉你,你一天工作4小时,你觉得比8小时还要忙。所以以后的世界很大的变化就是原来我们这些人一辈子最多只能去30个地方,但是未来十年以后一辈子可能去300个地方,你可能就在汽车里、火车上、飞机上,那时候汽车、火车和飞机就像今天的手机,是重新定义了,因为这些机器全部离不开数据,有了数据之后,人类社会就真的发生了巨大变化。
所以我希望大家所有人记住,在展望未来好时代的时候要做好不好的准备,并且谁能够解决这些不好的问题,谁就能够成为巨大成功的企业或者个人。
7、机会一定出在别人恐慌中
什么是机会?机会一种是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好的机会,第二种是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灾难,并且你把灾难消灭掉,机会就来了,机会一定是在别人抱怨之中,一定是在别人恐慌中。
未来三十年,这是一个好时代,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但是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是,未来这个时代是每个人都可以像贵州一样可以跨越。因为没有人可以阻碍大数据时代,没有人可以阻碍互联网,就像没有人在一百年前可以拔掉电一样。
今天有人在讲要反全球化,没有人可以反全球化,年轻人就是全球化的,因为世界是移动的。当然,我们要坚决杜绝各种各样的我比较担心的所谓红旗法案。
大家记住,在一八六几年的时候,英国最早发明了汽车,这个汽车出来的时候,首先上门砸汽车的是马车夫,马车夫认为,汽车出现消灭了我们的就业,我们一定要抗争到底,最后强迫政府出了机动车法令,后来称之为红旗法案,每一辆里面必须有个人,有一个人必须在前面五十米拿红旗招展,汽车的要求永远不能超过马车,如果汽车速度超过马车,汽车将吊销运营牌子,以此来限制汽车,保护整个非机动车也就是马车工人利益。
结果三十年以内德国超上了,法国超长了,美国把握这个技术,迅速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车轮上的国家。由于汽车,又变成石油能源的起来。但是我们今天想出红旗法案的人还是很多,或者是不自觉出红旗法案的人还是很多。
所以,在于出任何法案的时候要想明白,遏制人类本性中恶的东西,倡导开放面对未来,这是我觉得我们今天这个社会巨大的机会。
在贵州我们看到了跨越,看到了换道超车的机会,在贵阳这样一个我认为不说二流三流,可能是四流到五流的一个省份今天能够站在未来探讨问题。
李彦宏:技术和创新将推动时代进步
大家好,感谢杨澜的介绍,我其实很早就看了杨澜拍的“人工智能”纪录片,我还蛮惊讶的是杨澜对人工智能有这么深入的了解,确实也花了很多工夫去采访全球各个地方人工智能方面的大咖。
我对这个领域非常热爱,以至于前两天我们在重庆开百度联盟峰会,当时我有一个演讲,讲到“百度不应该被称作一个互联网公司,而应该被称作一个人工智能的公司”,昨天见到杨澜她也问我为什么这么说?我当时在重庆没有展开说,今天借这个机会正好讲一下。
我觉得互联网公司这个概念现在确实不是特别合适了,原因就是互联网的普及程度已经非常非常高了。比如说今天我们在这儿开会,这个酒店叫凯悦酒店,我们不会说凯悦酒店是一个电力公司,虽然我们在这个酒店不管干什么都要用到电,互联网也是一样的,任何一个公司今天在做它的业务的时候,不管是什么业务你都要用到互联网,所以这个时候再说我是一个互联网公司,我觉得意义已经不大了。
但是为什么说我们是一个人工智能公司呢?因为人工智能现在才刚刚开始进入到各个领域,很多技术还在飞速发展,很多应用还没有获得足够多的重视,所以我们现在更希望给大家讲人工智能带来了哪些新的可能性。
1、很多人对人工智能存在误解
刚才的片子里面其实也有很多的争论,人工智能会不会是一个不归路,会不会随着技术的发展,给大家带来很多不可预知的后果?
这里头我想,首先要讲一下我在这方面的判断——很多时候是因为大家不了解所以才恐惧,很多人认为说人工智能就是让计算机在模拟人脑的工作方法进行工作,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而且这个误解是非常非常普遍的,几乎我见到的人当中有一半的人都觉得人工智能是仿生学,就是让计算机来模拟人的大脑神经元是怎么工作的,怎么作出判断的,怎么作出推演的,那我们也这么去做,其实这是错误的。
有时候我拿它和原子弹相比,原子弹在发明之前,人类隔个几十年就要有大的战争,原子弹发明之后可能所有人都觉得人类的末日就快要到了,但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发生大的战争,也许因为原子弹的诞生人类再也不会有大的战争,因为这样的战争会毁灭掉所有的人,大家还是知道如何来控制的,所以人类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这种探索、开发、演进我也是非常乐观的认为它带来的影响主要是正面的影响,负面的影响完全是可控的。
3、人工智能已取得的进步
语音识别过去这一年它的进步就很明显,今天我们要进行搜索的话,比如你和朋友进行聊天,他说了一些词或者说了什么事情你不是很清楚,你甚至不知道他说的那个词是哪几个字,没有关系你用语音去搜索,它会知道你说的是哪几个字,按照我们的评测,人类对于搜索词的听力、识别能力大概只有82%的正确率,机器达到86%、87%的正确率,过去这一年语音识别准确率已经有了飞速的提升。
图象识别其实也是一样的,今天大家不管是在公园里面或者是办公室里面看到什么植物,你想知道它叫什么,你拍张照片立刻就能识别出来这个植物的名字,过去你用文字描述不出来一棵阴性树长什么样子,图象很好的能被计算机所理解,准确率过去一年也有很大的提升。
人脸识别过去一年准确率非常高,一年前大数据人脸识别场景是一对一的,比如金融场景里面你要开一个会,你把身份证递交给他,或者你提交你的身份证号码,让你远程拍一个照片来验证一下你是不是你,今天的人脸技术可以搞清楚你是谁,你不用事先告诉他说我叫李彦宏,他拍一下就能知道你是谁。所以现在变成1对N的识别,这是最近一年有比较大的进步。
今天百度不是刷工卡进入门禁,而是刷脸进入门禁,几万人的场景它立刻可以认出来你是谁。最近还有一个两个传播比较广的例子,就是寻人的例子,其中有一个是重庆的孩子,他在5岁左右的时候走失,后来可能被拐卖到了福建,经过了27年之后,我们再来比对他小时候的照片和他现在的照片,发现他确实是同一个人。
更接近的一个例子是有一对老夫妇带着他的智障孩子去北京治病结果孩子走丢了,因为是智障说不出来自己叫什么,说不出来家里在什么地方,老夫妇在北京待了八个月一直在找他的孩子,最近也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顺利找到了这个孩子,找到的时候他走失八个月,胡子拉碴,一般靠人脸识别很难识别出来他是走失的孩子。
过去我们觉得搜索场景可以使用自然语言,未来其他电器都可以进行自然语言交流,
过去人发明工具之后都要重新学习一遍如何使用工具,未来不需要使用工具。我们最近在电视里面植入了DuerOS操作系统,它就可以听懂人话,现在看浙江卫视说切换到江苏卫视它就给你切换了,你看电视你说这个演员叫什么,它马上告诉你这个演员叫刘涛。
4、数据不是根本,推动时代进步的是技术和创新
当然,这些提升其实和今天的主题“大数据”也是非常有关系的,之所以技术进步这么快,它就是依赖过去积累的大量的有价值的数据,再加上计算资源越来越丰富,计算成本越来越低,所以过去我们认为不可能的技术现在变得可能了。
是不是这样呢?我觉得这个数据确实重要,没有数据训练的话人工智能走不到今天的,但是数据是不是根本呢?数据不是根本,数据有点像新时代的能源,像燃料,那么推动时代进步的是技术,是创新,不是这些资源。
我经常讲人工智能这一次革命是堪比工业革命的那一次革命,我们回想一下工业革命当时最标志性的东西是什么呢?
是蒸汽机,不是煤,当然最早的蒸汽机就是诞生在煤矿,最早的蒸汽机是挖煤的时候有很多渗水,把渗水从矿井下面提上去,蒸汽机在煤矿发明的当时一开始它非常效率低下,就是因为不缺能源,所以没有关系,效率低下一点可以,但是我们绝大多数人不知道蒸汽机是谁发明的,你们知道瓦特,瓦特是在蒸汽机发明九十年以后才发明了比较高效的蒸汽机。
所以工业时代最宝贵的东西不是煤,是蒸汽机这样的技术革命、革新,而人工智能时代最宝贵的也不是数据,是因为数据带来的技术的创新。而且过去一年就有这么多的创新,有大幅度的提升,连我在这个领域的人都要觉得要改变心态,适应这种环境,适应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所以我们有时候就想,这个技术很多时候是指数的在增长,今天上午的时候也提到了摩尔定律,就是技术能力,计算能力是在指数增长的,可是人的思维方式大多数时候是在线性增长的,你看它现在是这个样子,它未来可能只是比现在好一点点。
但其实不是的,一旦量积累到一定地步的时候,它会产生一些质的变化,是常人很难适应甚至无法想象的一个变化。比如说传说当中有一个过往为了奖励国际象棋的发明人,他说我很喜欢国际象棋,我想给你一个奖励,你要什么?这个发明人说,没有关系,我就要点麦子,你能不能在象棋的格里面第一个格子放一粒,第二格放两粒,第三格放四粒,这个看起来很少,但是全世界的麦子都放不满这个想起格子。
5、我们为什么要培养AI思维
所以最近我在讲我们为什么要培养AI思维,这样的思维方式不是我们习惯的思维方式,技术革命带来不断的可能性,我们需要极早为未来的这种可能性做准备。
所以,我也是想借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这方面的看法,希望贵阳能够未来不仅抓住大数据的机会,也抓住人工智能时代各种各样创新的机会。谢谢。
马化腾:未来互联网发展,更重要的一个要素是“场景”
非常荣幸,参加第三届的数博会,到今天,数博会已经成为国际的盛会。今年我们腾讯整个团队都全情投入,我们也有幸成为这一届数博会的战略合作伙伴。我看到,BAT三家是第一次在同一届数博会到齐。除了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深圳IT峰会,又一次看到BAT三家再一次聚首。数博会的确非常成功。
很有意思的是,这次马云和李彦宏隔空对战,做了“人工智能”和“机器智能”两个高峰论坛,有一点火药味。特别是对大数据本身,他们的看法有所不同。马云认为数据很重要,是原料,没有数据什么都不行,听起来很有道理。李彦宏提出不太一样的观点,认为数据不重要,创新和技术更关键,并且还举例,说工业时代煤像数据一样是原料,但煤的重要性肯定不如蒸汽机,听起来也很有道理。
我就大胆点评一下,我相信李彦宏谈的是从0到1,需要由创新技术驱动;马云讲的是从1到N,这个过程需要持续不断的数据驱动。所以,他们谈的是不同阶段。
我想讲另外一个观点:未来互联网发展,更重要的一个要素是“场景”,或者我们称之为“战场”,再通俗一点就是“市场”,我觉得这是最关键的。有了应用场景,有了市场,数据自然会产生,也会驱动技术发展,人才也会随之而来。
1、市场和人才是不可复制的
有了这样的战场,未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就可以借助新技术,从而把握先机,否则的话,你空有技术、空有数据是远远不够的,你提供给谁?通过什么渠道给用户呢?所以最关键的还是场景。
2、“数字经济”,是互联网+产生的结果
在第一届数博会上,我们和贵州省签了《互联网+的战略合作协议》,今天在贵州,医疗、社保、交通、警务等很多城市服务,都和“互联网+”充分结合了。在2017“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发布的互联网+指数中,贵州的互联网+指数在全国排名上升了2位,也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3、数字经济的三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实”,实体经济的实。
实体经济正在全面数字化转型,深入到每一个角落。在这个过程中,腾讯的定位非常清楚,我们做连接器,做基础设施,我们只做配角,主角是各行各业的传统企业,我们给他们提供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能力。
第二个特点,“新”,也就是创新。
大家看到,数字经济的时代,每一个垂直领域都蕴藏着大量的创新机会。有一个贵州的企业叫货车帮,在全国360多个城市开通服务,把全国货车和货物的情况精准对接起来,极大地降低了空载率,这个公司还给司机提供金融的服务。
第二个案例是链家,做房产中介,这是一个很传统的行业。他们面对互联网的压力,敢于突破和跨界,积极地往线上转型,目前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房产服务业中成为龙头老大。
第三个案例是蔚来汽车,有人说是中国版的特斯拉,它很巧妙,先做电动跑车,做赛车,在全球各大主要的赛道上,打破了很多记录,拿了很多第一名。通过这些案例证明自己在电动车领域的研发能力,蔚来汽车会把无人驾驶、音乐、云以及线下服务结合起来。未来,工业制造和农业方面也会迈向数字化、互联网化、信息化,各行各业都在全面拥抱数字经济。
第三个特点是“通”,也就是连通。
中国的数字文化产品就是“新丝绸”,中国应该抓住现在的大好机会,积极地“走出去”,和国外的知识产权企业多合作,去布局全球的数字文化产业。
与此同时,腾讯云在海外的业务正快速成长。我们在多伦多、香港、新加坡、美国硅谷已经有海外数据节点,我们在法兰克福也正在建。今年全球结点将不低于29个,这些海外数据节点可以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服务。
4、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是云化程度
工业时代,衡量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指标就是用电量、耗电量,工业用多少电、民用多少电。未来数字经济时代,大家通过计算云的数量,来衡量发展程度。我和团队讨论,云的使用量到底怎么表达呢?我们目前还没有答案,可以是计算能力CPU、GPU的内核,也可以是带宽,还可以是存储。它们是一个综合概念,我们现在没有找到一个具体的衡量单位,但是感觉未来“用云量”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字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