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触网”低龄化,如何科学应对——学龄前儿童移动终端使用现状与干预措施调查

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许多学龄前儿童(3—6岁)早早接触、使用或拥有了手机、平板电脑、儿童手表等移动终端,在享受愉悦便利的同时,更面临着视力下降、网络依赖与不良信息侵蚀等问题。当前,我国学龄前儿童手机等移动终端使用现状如何?家长对孩子使用移动终端的管理与干预是否到位?对此,光明日报记者联合有关专家,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学龄前儿童家庭展开抽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5020份;此外,又对北京、浙江、重庆等多地学龄前儿童及家长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当前学龄前儿童移动终端使用状况及家长隐忧,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应对这一问题的对策建议。

1.现状:学龄前儿童“触网”呈现低龄化趋势

一根稚嫩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娴熟地划过一道道弧线,一则则短视频随之闪现,一双童真的眼睛紧紧盯着这五光十色的画面,而屏幕前的这个孩子,还是个正在上幼儿园的3岁小朋友……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与移动终端的普及,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龄前儿童的家庭里。

“我女儿4岁了,每次拿着手机刷短视频、玩游戏,一玩就是2小时。我想要拿下手机,她就大哭大闹拒绝。”北京市民王丽十分苦恼,很希望有什么办法能让女儿放下手机……

平板电脑、手机玩得早、放不下,这成为许多学龄前儿童家庭共同的烦恼。调查显示,学龄前儿童移动终端使用情况呈现以下特点:

另外,在“触网”的孩子中,有很大一部分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专属设备。其中,拥有率最高的是平板电脑(18.7%),其次是儿童手表(18.25%),再次是手机(14.39%),拥有其他设备的占4.77%。

一位妈妈说起自己5岁儿子结识手机这个“玩伴”的过程:孩子的第一次远距离爬行,是从大床的一个角爬到另一个对角,吸引他的是一部播放着儿歌视频的手机;当他能自己坐在宝宝椅上吃饭了,手机内的短视频就成了老人们喂娃的超级帮手,小胖手滑动屏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孩子从小就对手机非常熟悉,使用起来也是自然而然。

看动画、刷短视频是最主要需求。调查显示,学龄前儿童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参与的活动项目较为丰富。在已经“触网”的孩子中,有68.47%会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看动画片,位居首位;紧随其后,有41.18%的孩子会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刷短视频;再次是拍照、拍视频(25.7%)。此外,上在线课(19.54%)、学习手工制作(18.84%)、打游戏(17.6%)等也是儿童使用移动终端的重要内容。可以看出,手机等移动终端为学龄前儿童的娱乐生活提供了便利。

在北京一家游乐场,记者看到一个男孩正在用手机刷短视频。20分钟过去了,男孩的眼睛还紧紧盯着手机屏幕。向家长询问孩子的年龄时,他说:“孩子5岁多了,正上幼儿园大班,平时一抓到手机就要看,一看就停不下来。”说到这里,家长一脸无奈。

2.成因:儿童成长环境变化,家长高质量陪伴不足

移动互联网发展带来儿童成长环境的巨大变化。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10.6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8%。当下,移动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应用,几乎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龄前儿童自出生起,便很难避免与手机等移动终端有着或被动或主动的接触。

“过去老人拧开收音机给孩子听故事,打开电视给孩子放动画片,现在通通可以用手机、平板替代了。”国务院妇儿工委儿童工作智库专家宗春山说。相比图书、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移动终端能为孩子提供声光电影音的强烈刺激,同时各类资源方便易得,无论是儿歌音乐、动画片还是早教课,都一应俱全。加之操作简单上手、适应场景丰富,自然而然成为家庭育儿的重要工具。

父母在儿童成长早期缺少高质量陪伴。调查显示,有12.6%的家长会经常主动用手机“陪伴”孩子,有68.75%的家长偶尔用手机“陪伴”孩子,仅有18.66%的家长从来不用手机“陪伴”孩子;有六成多家长会让孩子浏览自己的手机。此外,还有30.43%的家长选择让孩子用手机等移动终端伴听入睡,代替传统的父母讲故事哄睡。

不少父母因为忙于工作,习惯用手机替代自己“陪伴”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缺少高质量的陪伴、缺乏亲情与沟通,对电子设备越来越依赖。这种替代性“陪伴”,实质上阻碍了孩子的身心发展。

宗春山说:“国际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孩子对父母早期依恋关系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好的依恋关系,第一能给孩子安全感,第二会刺激孩子大脑神经的发育,第三也会培养孩子的社会性。”而用手机“代替陪伴”,不利于依恋关系的培养。

此外,很多父母和长辈在孩子使用手机等行为的管理尺度上存在明显分歧。例如,一些父母觉得孩子玩了半小时,该停下来了,但老人往往爱孙心切,觉得“再玩会儿也没关系”。父母试图说服孩子交出手机的过程中,家里的老人往往出面阻拦,甚至双方产生争吵。“每每这个时候,孩子更要执意玩个够。”一位家长说。

3.困扰:过早“触网”,多维度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调查显示,对于学龄前儿童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家长有着诸多担忧。

担心影响视力。调查显示,对于孩子过早接触手机等移动终端,有91.09%的家长担心孩子的视力受到影响。采访中,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孩子现在4岁半,每天去户外运动两个小时,体检时却被告知远视储备消失。”这位家长在震惊之余,回想了可能导致孩子视力下降的原因,就是家里老人经常给孩子玩手机,对于孩子刷短视频、看动画片,没有严格控制。这样的情况在学龄前儿童中并非个例。根据国家卫健委2021年公布的数据,2020年各地6岁儿童近视率均超过9%,最高可达19.1%;在幼儿园6岁儿童中,有1.5%为高度近视。

担忧陷入网络依赖。调查中,有62.09%的家长对于孩子使用移动终端可能导致网络依赖表示了担忧。在访谈中,不少家长反映,孩子总是见缝插针地玩手机。“吃饭之前要玩,大人一不留神没看好,就偷偷拿着手机刷短视频、玩游戏,甚至上厕所时都提出要玩。”专家表示,面对孩子过度依赖手机,家长如果缺乏科学引导,一味批评、指责甚至生硬阻挠,很容易激化亲子矛盾,导致亲子关系恶化,适得其反。

接触不良信息。调查中,有42.02%的家长表示担心孩子接触不良信息。一位5岁孩子的外公告诉记者,他在和孩子一起刷短视频时遭遇过“措手不及”的情况:“有一次,我给外孙看越野车爬陡坡短视频,一分多钟的长度,在最后车辆接近坡顶的时候,视频中现场围观的人却爆出粗口。这让我惊出一身冷汗。”此外,不少孩子刷短视频时使用的是大人的手机,算法推荐视频内容时难免出现一些不适合少儿观看的内容,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利。

4.求解:网络时代,引导孩子与电子设备和谐共处

“21世纪是网络和科技的时代,所有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孩子,都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从出生伊始就面临着挑战——既要用好这些网络设备,又要能够在网络的丛林中保持独立的自我,不能迷失方向。”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黄翯青表示。

幼儿园作为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主体之一,要做到科学引导。一方面,通过游戏、课程、活动,帮助孩子科学认识手机等移动终端。在幼儿园教学中,要自觉减少屏幕的使用强度,减少各类作业对手机的使用。另一方面,通过家长会、家长沙龙、家长个案咨询指导等途径,指导家长处理好孩子与手机的关系,遵循“可控不可怕、放开不放任”的原则,依据儿童发展发育的科学原理,帮助家长和孩子一起解决难题。

社会层面,群团组织要为家庭教育提供保障,早教机构等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教育、卫生、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应投入足够的力量,高度重视学龄前孩子使用移动终端的现象与趋势,注重调查研究,帮助家长更新理念、提升能力。社会各界应科学、客观、全面地看待学龄前儿童的手机使用,切忌全面否定,不以极端个案替代社会整体情况,而是应严谨分析、科学论证。市场监管机构要加强有效监管,督促各类早教幼教产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不能只为盈利,生产、销售不利于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的电子产品。(本调查的问卷设计、发放及数据分析由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学院客座教授朱煦与本报记者唐芊尔共同完成)

THE END
1.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吗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即信息时代,阿里巴巴的成功,”互联网+“的概念被普遍提出,21世纪成为网络的时代。 21世纪信息时代具有的特点: 1、用纸记录信息和知识,过书本传递知识. 2、有电视、电话、互联网; 3、传播速度加快,信息量增大,知识爆炸; 4、变化加快,技术含量增大,复杂性增加。 ?21世纪信息化不断加强,互联网模https://edu.iask.sina.com.cn/jy/2tiX8hdVQDb.html
2.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21世纪,是一个虚拟时代;21世纪,是一个网络【试题参考答案】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21世纪,是一个虚拟时代;21世纪,是一个网络时代。 关于互联网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互联网无所不能②它超越时空限制,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渠道③它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有时却关闭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④网上交往具有虚http://mtiku.zujuan.com/map/question-6243213.shtml
3.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的翻译是:21stcenturyistheageofa在日本有着全球最高的自杀率 Has the global highest suicide in Japan rate[translate] a内蒙古蒙能招标有限公司 The Inner Mongolian Mongolia can tender the limited company[translate] a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 The 21st century are the network times[translate]http://eyu.zaixian-fanyi.com/fan_yi_9476202
4.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2.网络生活丰富多彩。3.网络生活只是我们生活的问答题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 2.网络生活丰富多彩。 3.网络生活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参考答案:The Life on the Internet21st century is a century of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延伸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填空题As a result of sufficient preparation, the heart operation was performed successfully. http://www.ppkao.com/shiti/6869348/
5.21世纪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下的社会发展该计算机网络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现在,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的信息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与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当前,人类社会正处于历史性飞跃时期,从高度工业化时代迈向初步计算机网络时代。 。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那么未来,我http://www.qichelingyu.com/h-nd-278028.html
6.关于21世纪信息时代你了解多少?本文带你去了解21世纪生活与方式21世纪,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这场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的应用、云计算的崛起以及人工智能的突破,我们正身处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本文旨在全面解析21世纪信息时代的特征、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对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https://m.sohu.com/a/840172826_100240553
7.21世纪是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正在从21世纪是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正在从整体上引导人类社会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以网络技术为重要内容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倍增器.全球电子商务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市场信息和商务信息的处理和传递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市场的各种要素高效、及时融合,提高了整个市场的经济运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730630420580087539&fr=search
8.21世纪是网络时代吗?《信息化建设》2000年12期21世纪是网络时代吗? 罗伯特·萨米埃尔森,徐新明开通知网号 支撑21世纪人类世界的科学技术,不少人认为首推因特网莫属。如果我们回顾一下人类发展史,很可能会对持这一看法的人产生似怪非怪的疑惑。因为任何时代的任何人都有权以主观中心来评价本时代所发生的一切事物,当然,其中包括那些“划时代的新发明”和“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XXJS2000120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