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处理方式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档案处理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灾害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原则。

一、灾害应急指挥组织机构

(一)组织领导机构

区档案局(馆)成立档案灾害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应急行动领导小组,负责紧急情况下的指挥调度工作。由局长(馆长)任组长,亲自抓、负总责,分管副局长(副馆长)和科长任副组长,靠上抓,并坚决实行责任追究制,确保领导、措施、工作“三到位”。

(二)应急行动机动队

全局(馆)工作人员经严格培训后,组成应急行动机动队,专门负责应急处理工作(成员见上)。

二、指挥组织机构职责

1、全面负责市中区档案馆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组织和协调工作。

2、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赶赴现场,了解情况,制定应急救援方案。

4、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紧急调用必要的物资、设备、场地和人员。

三、灾害紧急处理措施

(一)事故报告

区档案局(馆)成立档案灾害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要立即报告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必要时同时通知公安、安监等部门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开展抢险救灾。

(二)现场保护

灾害事故发生后,档案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因防止事故扩大,减少档案资料损失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要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的重要物证。

(三)现场救援

应急行动机动队和各有关单位接到通知后,要立即赶赴现场,并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现场指挥部和现场保卫、医疗救护、后勤保障等紧急救援小组,组织有关部门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1、在发生地震、水淹、火灾、盗窃、有害气体、盗窃等灾害事故时公安、安监、环保等部门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危险源,测定事故危害区域及程度,采取封闭、隔离等措施。

2、鉴于档案资料载体的特殊性,实施应急救援、抢救时,所用的设备和材料应尽可能避免损害档案资料。

3、在发生火灾、盗窃、有害气体、盗窃等灾害事故时,鉴于档案资料的保密性,必要时可由公安、交警等部门要迅速组织警戒,维护现场秩序,疏导车辆、人员,并对肇事者要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防止其逃逸。

6在发生火灾、水淹、有害气体等灾害事故时,应立即寻找并切断事故源,防止事故的进一步发展扩大。

7、区财政准备一定的应急救援资金。各有关部门要确保抢险救灾物资供应和运输。

8、遇有重大灾害事故发生初期,档案馆工作人员应积极采取自救措施,防止灾害事故扩大。

(四)其它事项

1、本《预案》是档案馆灾害事故发生后,实施抢险救援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的指导性预案,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2、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支援档案馆灾害事故抢险救灾的义务。在抢险救灾过程中由指挥部紧急调用的物资、设备、场地和人员,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阻拦或拒绝。

四、灾害事故的预防

1、档案库房选址和建筑质量符合规范要求。档案库房的地址对档案的安全保管关系极大,因此新建档案库房因选择环境有利于档案保管,地势高,不受有害气体影响的地址。档案馆是长久保管档案的物质基础,新建档案馆舍应符合国家制定的《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构造坚固耐久,要防6极地震。

2、做好库房的基础防潮工作,一是升高地面,二是设防潮层,并定期检查。一旦发生墙体潮湿现象,要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做好补救工作,确保档案不受影响。

3、档案库房的门窗要坚固密闭,既保温防尘又防盗。库房内不能铺设明电线,并配有特殊照明、通风、温湿测试、去湿(加湿)、空调、报警消防、安全监护、运输等设备以及档案装具。

4、档案馆工作人员要按时记录库房温湿度,并及时调节库房温湿度,库房管理人员能够正确使用和操作各种设备,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5、档案馆工作人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消毒,并放置防虫剂、灭鼠设施等,有效防止虫害、鼠害的发生。

【关键词】社会保险管理重要意义问题解决方式

1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

社会保险档案是规范社会保险经办操作的首要载体。社会保险经办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社会保险制度是否能够健康运行。社会保险档案是社会保险办理和服务的记载,是考量经办工作是否依法进行的依据。无论是绩效考核、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都需要依托档案资料。

社会保险档案是服务参保对象的重要媒介。社会保险也是用人单位保履行义务和参保人员缴纳保险费用的一种历史凭证,通过此凭证,社保人员享受社会保险缴纳范围内的各种权益。随着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广大参保单位和职工对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社会保险档案的记录与民众的社会保障越来越密切,记录着民众享受社会保险的详细内容,服务范围将逐渐的扩大。

做好社会保险档案工作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保证。党和国家提出要建立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毕本内容,也是实现中国梦和改善民生的根本。做好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是提高社会保险部门服务质量的重要前提。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也是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重要历史资料。通过对档案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可以为保险行政部门制定保险费用的收缴和保险服务的方式提供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完善保险管理体制。

2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高。社会保险办理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文件资料如身份证、死亡证和收入证明等都来自于其他社会职能部门。这些资料可以直接从这些部门单位的网上进行下载,大量的数据资料堆积造成了档案资料的膨胀,部分单位部门的档案信息形成封闭式的管理方式,档案资料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限制了档案信息的闲置浪费。社会保险机构本身的信息化程度不高,限制着档案资源的信息共享和信息利用。

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当前,档案的存在形式主要是纸质为主,计算机信息档案为辅。纸质的档案占据了大量的空间,增加了档案管理的成本,在档案借阅是提供原件或进行复印时,很容易造成实体的损坏,纸质的档案调阅非常繁琐,档案的使用效率比较低。

档案资源利用不够充分。社会保险档案的管理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档案的整理、归档、阅览、借出和复制。档案仅仅在机构内部和参保人员之间进行传递和借阅,档案跨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比较少,档案的利用性你比较差。档案管理技术的多媒体化、数字化和网络信息化水平比较低,档案的公开性和共享性难度大,档案的保密水平不够,不利用档案信息的利用。

3加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档案工作体系。档案管理工作体系的建立,必须加强组织建设,形成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的方式,做好档案管理各个环节的协调和沟通,正确有效的落实档案管理工作目标。社会保险机构的各级主要领导要对档案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关系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对档案工作进行详细、全面的部署,并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员工考核的范围之内。县级以上的社会保险机构应该建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和科室,配置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制定专门的管理规章和设置专门的领导机构。

完善制度规定,实现档案管理制度化。为适应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模式,建立一套完备的业务档案管理制度势在必行。系统化、标准化的档案管理流程和规章制度,可以大大促进档案工作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国家档案局正在制定《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准备出台一套符合社会保险特点的专业档案管理制度,将在科学界定社会保险经办业务中所形成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和分类方式等方面,为全国制定框架性的管理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庆悦.做好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山东档案,2011(3):56-57.

[2]王彦英.浅谈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现代商业,2012(32):123-124.

[3]钟闻.社会保险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几点思考[J].中国档案,2007(9):68-69.

关键词:Silverlight;档案;系统

0、引言

学生档案是在中学、大学学习期间所形成的各种材料的汇总,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成长的真实记录。学生档案管理旨在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形成的各种材料进行整理、归档,提供学生档案的查、借阅服务及毕业学生档案的转递、管理等工作。一方面近年来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张,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学生的档案信息的数量也在成几何级数增长。面对如此庞大的海量信息,传统的纸质管理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另外为适应学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实现学生档案管理动态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确保学生档案的安全及管理的严肃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充分发挥学生档案在学生管理工作的作用,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对学生的档案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在国内外都已普遍存在,档案资料的数字化、光盘存储、计算机管理和网上检索查询利用是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1、Silverlight技术

2、系统设计与开发

2.1系统开发的必要性

开发学生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做到对毕业学生档案信息进行安全、规范和高效的管理,为各级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准确的查询手段,让毕业学生可以快速和清楚地查找学生档案的基本信息和档案的处理方式及去向,从而解决因学生档案信息管理而产生的大量繁琐工作,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通过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认真了解分析,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学生的档案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理清并优化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使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更加安全、准确、及时、迅捷、高效;从而推动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

2.2软件环境要求

该系统是基于Web的一个开放式系统,需要在服务器端进行软件环境设置,操作系统为WindowsServer2008;数据库为SQLServer2008Express;开发平台为VisualStudio2010sp1+Silverlight4.0;开发语言使用C#4.0;

软件客户端需要用户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其他兼容浏览器(FireFox等)。

2.3系统体系结构

本系统包括服务器端应用程序和客户端Silverlight应用程序。表现层(Silverlight+浏览器)通过WCF与服务器端进行数据交互,数据约定公开了服务器应用程序中的实体类结构[3]。WCF技术最基本的通信机制是SOAP(SimpleObjectAccessProtocol简易对象访问协议),这就保证了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即使是运行不同的上下文中[2]。因此使用WCF可以跨进程、跨机器甚至于跨平台的通信,只要支持标准的WebService,即可进行通信,减少了开发的难度,是系统兼容性更强。

2.4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数据主要包括了毕业生的基本信息和档案信息,数据库字段主要包括:姓名、学号、性别、专业、所在学院、档案寄送地址、机要号、材料(包括报到证信息和登记表信息)。采用SQLServer2008数据库可以快速、方便的存储和读取,实现和Silverlight平台的无缝集成。

2.5系统主要功能

①系统管理:对系统进行初始化,对用户进行管理;

②数据导入功能:将每年的毕业生信息导入到SQL数据库中;

③毕业学生档案信息查询:学生档案实时状况,档案存放情况,档案去向及处理方式,档案查询;

系统运行界面图如图1所示:

3、结论

Silverlight技术是RIA应用的开发技术之一,具有丰富的媒体元素,能够呈现绚丽的界面、流畅的动画、开发时数据内容分离,以及支持与客户端的多种方式的网络通信能力,能够开发具备丰富表现力和互动要求高的应用程序[4]。西南林业大学学生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利用Silverlight技术的特点,进行对毕业学生档案信息进行安全、规范和高效的管理,为毕业生提供了充足的信息和快捷准确的查询手段,让毕业学生可以快速和清楚地查找学生档案的基本信息和档案的处理方式及去向,从而解决因学生档案信息管理而产生的大量繁琐工作,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1]魏永超,银光志.Silverlight3.0开发详解与最佳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谭淇.基于WCF服务框架与Silverlight的Web应用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1,(01).

【摘要】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文件和档案的形式也不只是局限于传统的纸质图书和资料,更多的现代化新型的软格式材料应运而生,同时在档案管理上如果还继续使用针对传统文件和资料的管理方法,势必在对新型电子化资料的管理中受到限制。

【关键词】

档案;现代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文件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和现代化,传统文件的管理方式因其管理对象的性质有着根本上的不同,所以不能适应新型的现代化档案管理要求。因此,为了适应不断更新变化的现代档案形式,只有通过对现有档案管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改进,结合现代化档案的特点,制定出能够适应新型档案管理的现代管理方法。

1存在的问题

2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对策

2.1更新档案管理观念

要改变当前社会中档案管理工作落后甚至缺失的现状,首先要提高社会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档案是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重要参考资料,如果不注重档案保护和管理工作,对现代化的档案继续以传统的落后管理形式进行管理,势必会造成档案被严重破坏,而且对档案的有效利用将会起到直接的制约作用。另外对档案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进一步加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负面管理效果,造成档案管理系统性缺失,管理秩序混乱、内容无条理可言。因此,只有对现代化的档案特点进行分析,提出能够保证档案有条理进行管理、安全系统的进行保管等基本要求得到满足的新型档案管理制度,然后结合传统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原因和管理缺陷,利用科学的现代化档案管理理论,对传统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改进,将管理制度发展成可以适应目前科技化档案形势的现代化档案管理制度。

2.2采取标准化流程

要适应现代化档案管理要求,更应注重管理流程标准化的重要性。只有采用标准化的档案管理手段,才能使档案在管理过程中以一种明确、有条理的形式存在,从而令档案在使用选取上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标准化的档案管理流程对现代化档案进行管理还能保证档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从而保证档案质量和完善保存。

2.3手工处理和现代化技术的协调

档案的现代化存在形式包括传统的图书文献和一切纸质资料,还有现代的新型电子资料和多媒体资料,对不同形式的档案管理方法肯定也会不同,这就需要针对各种形式档案的特点,采用相应的管理方法,对档案进行正确的操作和保存。传统资料的整理和保存都需要通过手工处理去实现,现代资料的搜集和审核工作也要一步一步通过手工完成,因此通过手工处理方式是对档案管理的基本管理要求。另外,针对传统资料的归档、分类、编目等工作,通过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进行的话,则比手工处理方式更加高效和精细,同时对先进科技资料的保存也是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管理的,所以现代化的管理技术能够保证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更高效、更准确。综上所述,档案管理在技术方面应当以手工处理为主要形式,现代化技术手段为辅助支持,去更好的完成档案管理工作。

2.4实现档案的现代化

传统的档案形式在管理和保存的工作中相对电子化资料更占据空间,保存环境要求更加复杂,而且保管方式要求更繁琐,而现代化的电子档案在保存上占据空间小,保存环境要求低,保管方式也更加简单,如果将档案的形式逐渐电子化,再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那么将会使档案管理的工作更加容易进行。

3结束语

目前的科技形势下随着现代化档案形式的不断加入,对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当前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现代化的档案形式特点,结合先进的档案管理理论,对当前档案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建立起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制度,保证档案能够被更好的利用。

[1]杨淑梅,崔立红.浅谈档案管理现代化[J].机电兵船档案,2014(2):2425

[2]李春风.浅谈档案管理现代化趋势[J].商情,2014(11):257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数据的异构性

(二)高度的分散性

(三)管理的滞后性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中,除了做好信息化工作以外,档案管理工作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档案和定量人员针对实际情况来进一步精简、优化和重组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同时还需要加大对信息化无毒的融入,从而确保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在当前许多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着管理滞后性的问题,而且由于管理上的滞后性,从而导存在较大的问题,甚至导致较大的安全隐患存在,不利于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强化措施

(一)加强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第二,加强对本单位电子文件积累、鉴定、归档等一系列的工作,保证产生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真实、完整。此项工作是总体工作当中的重点,并且对后续工作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因为一时心急或者某些主观上的因素,导致最后的价值缺失,势必对档案管理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提高现代化管理手段,实行资源共享

在当前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中遇到了较多的困难,因此为了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则需要加大对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应用,加快推动信息资源的共享进程。当前我国现代化档案管理手段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再加之通过加快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不仅可以有效的避免数据重复情况的发生,而且对于提高数据处理和记录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提升服务意识

过去的档案管理属于被动性质,只有别人向档案管理人员和部门寻求帮助,这种情况的长期持续,导致很多地区的档案管理工作陷入了一种困境。未来的档案管理工作绝对不能被动接受,而是要主动出击,只有提升服务意识,深入挖掘市民的需求和企业的需要,才能更好的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档案的数量及其庞大,如果错漏了某些人或者是某些地方,势必导致我国在后续的发展中,遇到很大的阻碍。本文认为,临时需求分为主动性和反应性两类,主动性需求是指在用户提出要求之前就已经准备好答案的需求,反应性需求则要求作调查研究。因此,自助式服务是解决档案部门穷于应付无暇他顾的基本对策,也是信息化管理系统优势的体现。

(四)坚持质量第一

其次,档案从业人员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加快自身专业知识的更新,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确保为档案需求者提供标准的档案服务。对于来访者需要热情接待,耐心的给予帮助,能够更好的满足来访者的需求。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性能优化;数据库优化

Abstract:Internetandarchivalinformationresourcessharingplatformisbeingintegrateddeeply.Itisneedtoprocessdatabetweenserver,Webclient,mobileclientandotherplatforms.Withtheincreaseofthenumberofusers,theperformancerequirementsofthesystemshouldbeimprovedwiththeuseofthefileinformationresourcessharingplatform.Notonlyshouldtheplatformbeabletoadapttotheexistingnetworkenvironment,butalsotomakethedataprocessingresponsetofavorablycontrol,theplatform'sconcurrentserviceprocessingabilityhasbeenenhanced.Therefore,wecanoptimizetheperformanceofthesharedplatformfromthreeaspectsofthefunctionofthefileinformationresourcessharingplatform,thedatanetworktransmissionlevel,thedatabaselevel,theplatformservicearchitecturelevelandsoon,Optimizedplatformcanmeettheperformancerequirementsoftheeraofbigdataandpromotetheuseofthesystemfluency,andtomaximizetheuserexperienceintheuseoftheplatform.

Keywords:Bigdataera;archivesinformationresources;sharingplatform;performanceoptimization;databaseoptimization

档案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其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不仅是社会技术进步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档案信息创新成果能否充分运用到社会生产和各项活动中。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便于档案机构向外部提供公开的各种档案信息资源[1],而大数据具有大量、高速、多样、价值等特征,它正在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和手段对海量数据集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2],将互联网技术与档案信息进行创新融合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实现提供了新的实现,其中将传统的Web平台上的资源共享于移动平台的性能瓶颈成为打通平台互联互通的难点。在大数据时代,针对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从实际使用平台用户的体验方面入手,在数据传输、后台数据处理方式和应用服务架构等三个方面对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进行优化,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性能优化提供了综合的解决方案参考。

1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性能需求

1.1平台能够适应现有的网络环境。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在大数据时代应用的最大的特点是支持移动客户端,移动设备可以支持的网络已发展到今天的3G、4G,但仍存在大量的只支持2G的移动设备,这就限制了使用移动客户端进行检索利用的效果,主要表现为数据传输速度慢。另一方面,4G网络虽然网络速度可以满足要求,但是使用现有的平台进行检索利用,需要耗费大量的流量,由于目前流量资费的限制,会使用户转向采用移动互联网进行学术研究的习惯转变带来障碍。由于以上用户实际体验及网络环境实际的限制,就需要对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做实质性的优化,目标是优化数据网络传输及提升后端处理的效率。

1.2平台的数据处理响应有效控制。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是面向终端用户的应用,平台上线应用后随着用户量的增长,档案信息的利用量也会快速增长。用户使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最多的是档案信息的检索与档案信息的处理,在实际的档案信息处理中需要一体化、便捷化、知识化的数字化融合服务[4],这就要求平台的检索效率有较大提升。现实情况是对于数据量非常大的表,其检索效率随着数量的增长会变得越来越低。同时,平台对于档案信息的操作比较频繁,比如上传、审核、编辑数字化的档案信息等操作,在实际的档案信息处理过程中会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因此,平台在数据处理响应方面要求系统能够满足高效检索、实时处理信息的能力。

1.3平台的并发服务处理能力增强。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会出现终端用户同时对平台进行操作,这就会产生很多的并发数据请求,遇到该情况系统的服务会出现死锁现象,同时会影响后继用户正常使用系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优化后需要能够有效提升用户体验,做到用户同时使用平台不会出现请求得不到有效处理,进一步改变用户使用该平台进行检索利用的方式,做到随时随地采用移动客户端进行档案信息的实时交互。

2数据网络传输层面优化

数据网络传输层面的优化目标主要有最大限度减少档案信息数据中间传输过程中的数据量,另外对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对超长信息上传与浏览操作产生的传输数据量压缩至最低,并使系统能够适应用户实际的网络环境。

2.1采用JSON提升数据传输效率。对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首先要解决的是传输效率问题,使用户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够正常使用系统,从系统开发与实践的角度看,主要是减少平台在数据交互中的传输的数据量。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在数据传输前会将需要传输的数据转换成JSON(JavaScriptObjectNotation),它是一种轻量级独立于编程语言的文本型数据传输格式[5],相对于传统的XML格式数据传输,JSON数据格式比较简单,易于读写,格式都是压缩的,占用带宽小[6],实际的平台中会将需要传输的原始信息转换为JSON格式,到达目标后将JSON数据再次转换成需要操作的数据类型,具体的方式如图1所示:

2.2采用GZIP进行传输数据压缩。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上传与下载的档案信息量,在传输过程中需要占用大量的网络资源,因此系统操作员在实际的浏览与上传档案信息过程中会出现卡顿现象。针对大信息容量的数据传输,可以采用GZIP压缩的方式进行优化。该方式最早由Jean-loupGailly和MarkAdler创建,一般对纯文本内容可压缩到原大小的40%[7],这样文件的体积就缩减很多,传输速度相应提高,采用gzip虽然可以取得较好的压缩比,但它在分析和压缩编码的过程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8],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采用.NET提供的GZipStream类进行压缩与解压处理,此类在.NETFramework2.0版中是新增的,提供用于压缩和解压缩流的方法和属性,用户完成档案信息资源的上传下载压缩解压过程如图2:

采用GZIP压缩可以大大节省服务器的网络带宽,内容压缩后可以大大提升用户使用平台的体验。

通过以上方式对数据传输方面进行优化,数据中间传输过程可以有效减少传输的信息量,有效减少无效的数据传输,同时在另网络层面减轻带宽压力。

3数据库层面优化

数据库层面优化主要处理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数据操作指令到达数据库服务器后进行的优化,主要目的是让数据层面的检索与操作均在数据库上进行处理,仅传入数据处理需要的信息,在处理后也仅输出用户需要的数据信息,包括采用存储过程、检索服务加索引,大表数据采用分离加分区的处理方式。

3.1采用存储过程技术减少网络流量。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用户在实际的系统使用过程中,数据操作是最频繁的动作,在实际的网络中进行数据交互时如果采用大量的SQL语句,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随着用户量的增长,数据的频繁操作会使数据库的执行效率变差;二是复杂的SQL的传输会使网络的通信量增加,通信速率会降低。

为了避免以上面临的性能瓶颈,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在实际的数据操作过程中采用存储过程技术,在使用存储过程时只需用提供存储过程名和必要的参数信息,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减少网络流量、减轻网络负担。由于存储过程在创建时即在数据库服务器上进行了编译并存储在数据库中,所以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数据处理采用存储过程运行要比单个的SQL语句块要快。

3.2采用索引技术提升数据检索效率。快速检索档案信息是平台用户最基本的需求,平台上线之初,由于用户数据量有限,档案信息检索效率较高,随着用户数据量的增长,用户需求的档案信息也会出现爆炸式增长,信息检索的效率会随着数据量的增长而降低。针对检索效率性能瓶颈,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采用了索引技术来提升数据检索效率。索引分为聚簇索引和非聚簇索引两种,聚簇索引是按照数据存放的物理位置为顺序的,而非聚簇索引就不一样了;聚簇索引能提高多行检索的速度,而非聚簇索引对于单行的检索很快,根据数据库的功能有唯一索引、主键索引和聚集索引。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在实际的应用中将表的主键作为惟一索引,对于索引列是选择数据类型较小且常作为检索条件的字段作为索引字段。

3.3采用分区表技术提高访问速度。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存储档案信息的表随着用户新增信息的增加会变得十分庞大,此时需要将大型表拆分为多个较小的表,表数据会按指定的规则分放到不同的文件里,把一个大的数据文件拆分为多个小文件,还可以把这些小文件放在不同的磁盘下由多个CPU进行处理。通过使用数据分区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访问速度,分区可以显著提高访问大表时的性能,并且分区的存在对应用系统是透明的[11]。对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大数据量的数据表进行分区后,除了可以提高查询效率,还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区分存档。

4平台服务架构层面优化

平台服务架构层面优化主要解决多用户及并发用户使用平台时调用服务的瓶颈问题,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终端用户使用客户端进行数据操作都离不开对服务的调用,如何使用户的体验达到最佳,即用户使用系统过程中能够使用最快的方式完成一次服务调用,这部分优化具体思路为采用WCF架构,并对WCF进行优化,同时对于档案信息的存储与转发采用MSMQ(微软MessageQueue)技术,数据库服务与应用服务采用独立布置的方式。

4.3采用服务集群来提升平台的整体服务能力。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广泛普及以及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用户数量的增长,完成应用程序自身与数据库方面的优化后,需要从硬件部署方面来提升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性能。该部分的优化思路为采用WCF服务集群来提升平台的整体服务能力,同时在数据处理上采用主备数据库的架构来完善数据库服务能力以及确保数据库服务的稳定性,具体的部署方式如下图所示:

如图5所示,在软件优化完成后,通过增加硬件资源的方式来优化平台是最有效的性能优化方式之一,该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服务的分布式处理与并发处理能力。

经过对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架构层面的优化,采用WCF技术集中处理数据[13],在服务器层面优化了服务的处理效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JSON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对于文件资料的传输经过gzip压缩后进行传输方式,大大减少了传输过程中的信息量,所有的应用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均采用存储过程的方式,既减少了调用服务传输的信息量,又加快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在经常使用的平台档案信息检索方面,数据库层面关键字段加上了索引,从而大大提升了信息检索的效率。多层面、全方位的平台优化使系统满足了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系统对性能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更是满足了终端用户对平台体验的需求,从而使平台能够真正满足用户对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性能需求,真正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信息、数据加工和提供档案信息的检索利用的一体化建设[14]。

*本文系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构建的研究》(项目编号:16YJA870001)阶段性成果。

[1]黄小忠.建设区域性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机制和途径研究[J].山西档案,2015(4):77~80

[2]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斯库克耶合.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4

[3]王运彬,王小云,陈燕.档案信息资源配置的目标定位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2(6):36~38

[4]王萍,,赵红颖.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评价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2):34~40

[5]孙光明,王硕.基于JSON的Ajax数据通信快速算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5,32(1):263~266

[6]卞咸杰.基于WCF技术的档案信息共享平台数据传输模型设计与实现[J].档案管理,2016(2):25~28

[7]QingtingWei,JihongGuan,ShuigengZhou,XinWang.ANewandEffectiveApproachtoGMLDocumentsCompression[J].ComputerJournal.2014,57:1727~1740

[8]宋刚,蒋孟奇,张云泉,刘胜飞.基于共享存储和Gzip的并行压缩算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30(4):781~784

[9]PallisG,VakaliA.Insightandperspectivesforcontentdeliverynetworks[J].CommunACM,2006,49(1):101~106.

[10]HAAlzoubi,SLee,MRabinovich,OSpatscheck,VDMJacobus.APracticalArchitectureforanAnycastCDN[J].AcmTransactionsontheWeb.2011,5(4):2209~2220

[11]唐世伟,许Z龙,刘万伟,荣海亮.基于分区表的RAC优化技术应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2,21(3):190~192

[12]孟培超,胡圣波,舒恒,鄢富玉.基于ADO数据库连接池优化策略[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3,34(5):1706~1710

[13]卞咸杰.基于WCF技术的跨平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研究[J].档案管理.2016(4):37~41

关键词:高校档案档案管理创新档案管理数字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发展就要有创新,档案事业也是如此。高校档案管理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档案事业适应和服务于社会,跟上当今和未来世界发展的步伐,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环境对档案工作的需要。

1.1档案信息时展的要求

1.2高校档案信息数字化是计算机大量应用于高校管理的必然结果

首先,高校档案部门出于自身管理需要使用计算机管理档案,形成了大量的数字化档案信息。计算机管理档案可使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形式的档案信息对象转为机读档案,它以光盘、磁盘作为信息存储的载体,向数字格式转变。许多高等院校建立了校园网,并与教育科研网和国际互联网相连。校园网的开通为学校教学、科研及管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崭新的网络环境,广大师生可以不出校门、不出国门就与国内外的专家进行科研项目合作、查询资料、学术交流、筹备各种会议等等。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出现,使计算机从辅的工具很快发展成一种工作环境,并伴随着应用的普及而演变成一种工作方式。伴随工作方式的变化而产生的大量机读文件,即电子文件也就应运而生。

1.3高校档案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

1.3.1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筑起中国互联网(chinanet)、中国教育科研网(caep.cetinnet)、中国科技网(cstnet)和中国金桥网(chinagbnet),并均与国际互联网internet接轨。就全国高校来看,1994年以来,由于"211工程"和cernet工程的促进,很多高校纷纷着手建设校园网,至1996年底,已有220所高校建成校园网并连入cernet,800余所高校的校园网自2000年底开始陆续建成。我国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建设的迅速崛起,为高校档案馆网络化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1.3.2高校档案馆自动化建设初见成效

自动化是高校档案馆走向网络化的必由之路。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高校档案馆自动化建设经过10多年的努力,开发出数百个自动化专用软件。许多档案馆均采用比较成熟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已基本实现了收集、整理、编目、检索、利用等主要服务功能的自动化管理。自动化建设大大改善了档案馆的服务手段,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了各项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尤其可喜的是,计算机应用正在改变着档案人员的观念,锻炼和培养出了一批计算机系统开发、维护和应用人才。数据库建设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所有这些为档案馆网络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2现在高校档案数字化、网络化存在的问题

2.1数字化、辅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现有的高校档案工作计算机管理模式,多数是建立在原有的手工管理模式基础上,这种管理模式的特点是以档案信息载体为核心,工作对象不是档案信息,而是纸张、塑胶等载体材料。计算机的作用只是辅助人工管理档案实体,而不是处理档案数据。其结果是非但没代替手工管理工作,而且是大大的增加额外手工劳动的投入。表现在:首先是档案计算机辅助管理模式仅局限于档案工作内部的编目和检索环节发生局部作用,而且是辅助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实体进行编目和检索,不是针对具体的档案信息,比如,这种形式编目须大量依靠手工劳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常常须先手工做好著录或填写好手工目录后,再往计算机中录入。编目的实际目的是为了让计算机排版和打印出“至臻完美”案卷目录。以供展示或手工查阅。其次是档案工作计算机辅助管理不同外界发生关系,它只为档案部门内部服务,作用是辅助档案工作人员人工管理档案实体。这样做档案工作计算机辅助管理发展也失去了外在的动力。

2.2高校档案馆网络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2.1缺乏统一的网络化协调机构

由于受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影响,不同的高校隶属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这种分散管理体制无形中使各高校档案馆形成了条块分割、自成系统、各自为政、自我完善、自找发展的局面。虽然许多高校档案馆已意识到资源共享的重要与必要,但缺乏馆际合作的行动。而国家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机构来规划协调档案馆网络化建设和资源共享工作。大多数档案馆仍然是采取封闭式的办馆方式,无论是软硬件的购置,还是数据库的建设,都处于各自为政的低水平重复状态,这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也影响了我国档案馆的标准化、自动化和网络化的进程。

2.2.2标准化水平低

由于历史的原因,高校档案馆自动化建设走的是一条各自为政、自给自足的发展道路。各个档案馆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选择硬件设备,机型五花八门,水平参差不齐。目前研制出的不少档案馆系统应用软件,都没有遵循相应国家标准,功能单一、标准化水平低,数据不完整,致使大多数档案馆无主题标引,共享性差。而国家至今没有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标准,各馆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盲目性。这种状况发展下去,势必给档案网络化建设和资源共享造成隐患。

2.2.3数据库建设滞后;

经过多年的努力,高校档案馆大都建成了规模大小不等的档案数据库。由于各个档案馆各自为政,在建库过程中,各馆均存在浮躁情绪及急功近利倾向。主要表现在建库缺乏整体性,数据库大多自建自用,建成的数据库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类型单一,而且大多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数据无规范化控制,商业服务水平差。大多数据库仅仅供本单位使用,严重地影响了数据库的利用率。而且目前高校档案馆所建的数据库大多为条目数据库,缺少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无法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许多高校档案馆虽与cernet和internet联网,但只能访问其主页,根本无实质性的资源司共享。

2.2.4经费保障率低

目前虽然硬件的质量在不断提高而价格在不断下跌,但档案馆网络化的实现仍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目前高校档案馆的经费投入较少,用于档案馆网络化建设的经费非常有限,无法购置好的硬软件,建立高起点的档案馆网络,更谈不上对设备的及时更新。目前经费仍是影响高校档案馆网络化发展的最大障碍。

3高校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初步构想

关键词计算机环境会计电算化风险

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应用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推动了会计电算化系统向深度和广度的方向发展―即实现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网络化。因此本文对我国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对策及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一、计算机环境下会计电算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1.计算机软硬件的固有属性带来的风险

在计算机环境下,计算机的强大功能一方面大大加快了会计数据的处理速度,另一方面由于技术上和管理上的缺陷,也造成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无法得到保证。会计电算化网络在运作过程中,其正确性和有效性常受到物质基础和技术障碍的威胁。

2.会计电算化数据风险

3.会计数据的高保密性面临威胁

通常会计数据对外具有较高的保密性。为了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安全,在会计岗位的设置上要讲求层次分明,在会计业务的控制上要确保审批严格,这些都是手工会计方式下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方法。现在变手工分散操作为计算机集中数据处理,新型磁介质载体将取代纸质档案成为新的管理方式[2]。磁介质载体信息具有可变性、可操作性和对系统的依赖性。

二、推进计算机环境下会计电算化的对策

1.加强新技术运用,提高网络系统安全性

计算机病毒也是网络安全的一大劲敌,要采取适当的防病毒措施。对病毒的防御现在通用的方法是采用防火墙技术,它可以将包括病毒在内的非法人侵访问抵挡在内部网络之外,从而起到对内部信息的保护作用。对于信息流则普遍采用加密技术,以防止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泄密,数据加密的主要方法是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2.加强对数据输人的管理、控制

3.建立健全计算机环境下的会计电算化制度

(1)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对会计人员的管理要体现“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内部牵制,保护资金财产的安全[4];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系统的运行效益。此外,还要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逐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2)规范日常操作管理。首先,规范计算机使用系统管理。保护计算机设备,防止各种非指定人员进人机房和操作计算机,保证机内的程序与会计数据的安全;其次,规范上机操作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上机操作的规定,操作人员的职责等。

(3)做好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的管理。要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处理会计业务,保证输人数据正确合法,会计软件处理正确,当天会计业务当天记帐,期末要及时结帐和打印输出会计报表,灵活运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4)实施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维护管理。系统维护人员负责系统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的维护工作,及时排除故障,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5]。系统维护员可进行维护工作但不得操作会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工作。

(5)强化会计档案管理。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档案的磁性化和不可见性,要求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应准备双份。

三、会计电算化的前景展望

1.会计电算化向网络化的进一步发展

会计软件的网络化目前大多限于局域网,信息传输的范围小,制约电算化会计效能的发挥,未来的电算化会计将向着广域网的方向发展,信息传输范围大大增加,使会计数据的异地共享成为可能。

2.会计电算化新领域――在线财务报告

四、结语

目前,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基本还停留在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上,对财务信息及业务信息的利用和分析还比较薄弱。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财务管理信息的深化处理,达到提高企业效益的根本目的。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的下一步发展目标是网络财务,充分利用互联网使上下级单位联网运行。要赶上网络财务这班快车,就必须在管理模式、观念和人员素质方面努力提高自己,使财务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1]孙莲香.会计电算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郝晓岚.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经济研究导刊.2011.6.

[3]何柳芳.浅谈中国会计信息化的三十年发展.商业会计.2010.10.

[4]魏庆辉.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9).

关键词:中央银行;影像系统;事后监督;作用;功能

一、IAS系统发挥的积极作用

1.提高凭证资料传递时效,有效解决了事后监督滞后问题。一方面,有效地排除了地域限制因素。由于离中支较远,一些支行网点的原始凭证不能于次日传递至事后监督中心,严重地影响了监督的及时性。系统上线运行后,县支行网点的凭证资料均能在核算当日通过系统扫描上传至事后监督中心,实现了县支行网点核算业务的次日监督。另一方面,有效地排除了非人为因素。天气、路况或车辆故障等情况都会直接影响到县支行凭证资料的传递和监督时效,特别是在今年年初,冰雪灾害天气严重影响了县支行凭证资料的传递。有些中支充分利用了IAS系统,先根据凭证影像对其核算业务进行全面监督,待纸质核算资料送达后再将其与凭证影像进行比对,保证了事后监督工作进程。

3.促进核算部门加强内控,全面提升了基层会计核算质量。《IAS系统操作规程》第二章第二节规定,“IMS网点主管依据原始凭证及其他资料全面核对该网点凭证影像及业务信息,确保凭证影像信息真实准确。核对不符,由操作员进行更正后,主管重新审核。全部核对相符后网点主管应及时进行业务截止处理”。这进一步明确了会计核算网点业务主管和前台会计人员的职责,促使核算部门不断加强内部控制,更侧重于事前事中的操作环节,提高了会计工作人员的操作谨慎性和工作责任心,杜绝了屡查屡犯的现象,提高了核算质量。

4.实现会计核算资料信息化,为电子档案的建立奠定了基础。IAS系统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档案电子化。这为电子档案的建立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会计档案的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一方面,可以提高会计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对凭证影像资料进行基础性的整理和分类,使得档案管理员从对原始凭证资料和整理、打码和装订等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效减轻了档案管理员整理档案的工作量,避免了档案整理过程中人为错误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会计档案资料的保管成本。形成的电子档案资料不再受温湿度、灰尘、蠹虫的影响,延长了档案资料的寿命,而且可免去原始凭证资料的装箱装盒,大大降低了成本。

二、IAS系统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存在“瓶颈”

1.支付业务事中控制的流程未有效落实

2.凭证影像处理的高效性未充分体现

系统建设的原则之一就是高效性原则,即通过数据交换的方式减少业务人员的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有些中支已实现了对县支行网点会计核算业务的次日监督,系统上线运行后,一方面增加了县支行网点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工作人员除了要整理审核各类凭证及清单报表报送事后监督中心外,还要将各类凭证转化为影像传至事后监督中心,工作量无形中倍增;另一方面,增加了事后监督部门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监督员除了要完成在AAS系统中再次录入凭证信息与从ABS系统提取的数据进行自动比对监督,以及对会计凭证的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完整性及处理手续是否规范等进行全面的人工再次审核外,增加了原始凭证与凭证影像的比对环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凭证影像监督,而是一种重复劳动,降低了工作效率。

3.县支行网点凭证影像数据的完整性难以保证

4.内部控制和风险控制环节仍存在漏洞

5.查询查复和影像档案调阅管理功能尚未利用

数据显示,IAS系统上线运行近一年来,有些中支辖区内县支行网点通过系统办理查询查复和影像档案调阅的笔数几乎为零。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县支行网点根本不了解这些系统功能的存在,不知道可以通过系统办理查询查复业务和影像档案的调阅,更不明白这些功能的操作程序;有些网点还错误地认为,每日的凭证资料扫描上传事后监督中心后,需要自己备份保存系统之外的凭证影像文件,以供随时查阅。《操作规程》中第二章第一节“业务截止”中已明确规定:“当日业务全部处理完毕后,IMS网点主管应及时清空网点客户端保留的影像文件。”如需调阅历史会计档案,应按规定程序通过IMS系统向事后监督部门申请电子档案的调阅。

三、IAS系统功能作用需进一步完善和拓展

1.实现凭证截留,建立电子档案。IAS系统运行到一定阶段后,考虑将所有的会计核算部门纳入IAS系统,实行纸质凭证截留,实现凭证资料电子化,各会计核算网点不再需要将纸质核算资料传递至事后监督部门,体现成本节约原则,降低核算资料传递过程中可能丢失的风险。核算中心联行柜可依据支行网点上传的凭证影像信息,逐笔审核支行网点发起的支付往账业务,强化联行事中控制。事后监督部门则直接根据凭证影像录入AAS系统并与从ABS系统中提取的核算数据进行比对监督,减少监督程序,提高监督效率。

3.加强业务培训,增强功能认知。加强系统业务知识培训,使监督人员和核算人员进一步了解系统的功能和作用,熟悉系统的操作流程。IMS各网点主管应按照《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严格内部控制,认真复查凭证影像,杜绝因业务截止处理过早而造成凭证影像不完整的情况,确保凭证影像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性;IMS网点主管应及时清空网点客户端保留的影像文件,如需调阅,应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理查询查复和影像资料的调阅手续。

关键词高校档案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现代化

高校档案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的动因

1.1档案信息数字化、网络化是时展的要求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戈德海伯于1997年指出,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中,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对人们来说,信息已不再是一种稀缺的资源,而是相对地过剩,稀缺的是人的注意力,因此,目前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其实质就是“注意力经济”。高校档案信息数字化、网络化是提高档案注意力的有效手段,同时可以提高档案的管理效率。

校园网中各类数据库的建立,使各类数据“数出一门”,使各类归档的数据能非常及时、准确。学校内的管理对象多,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如学生入学与毕业、教职工的调离与退休等,要想准确统计、动态了解这些情况,按以往传统管理方法,必须“归档”后,才能查知,而通过网上计算机管理的数字化档案却能随时准确反映当前的情况。

首先,高校档案部门出于自身管理需要使用计算机管理档案,形成了大量的数字化档案信息。计算机管理档案可使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形式的档案信息对象转为机读档案,它以光盘、磁盘作为信息存储的载体,向数字格式转变。

许多高等院校建立了校园网,并与教育科研网和国际互联网相连。校园网的开通为学校教学、科研及管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崭新的网络环境,广大师生可以不出校门、不出国门就与国内外的专家进行科研项目合作、查询资料、学术交流、筹备各种会议等等。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出现,使计算机从辅的工具很快发展成一种工作环境,并伴随着应用的普及而演变成一种工作方式。伴随工作方式的变化而产生的大量机读文件,即电子文件也就应运而生。

1.3.1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

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筑起中国互联网(Chinanet)、中国教育科研网(CER鄄net)、中国科技网(CSTnet)和中国金桥网(ChinaGBnet),并均与国际互联网Internet接轨。就全国高校来看,1994年以来,由于"211工程"和CERnet工程的促进,很多高校纷纷着手建设校园网,至1996年底,已有220所高校建成校园网并连入CERNET,800余所高校的校园网自2000年底开始陆续建成。我国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建设的迅速崛起,为高校档案馆网络化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自动化是高校档案馆走向网络化的必由之路。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高校档案馆自动化建设经过10多年的努力,开发出数百个自动化专用软件。许多档案馆均采用比较成熟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已基本实现了收集、整理、编目、检索、利用等主要服务功能的自动化管理。自动化建设大大改善了档案馆的服务手段,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了各项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尤其可喜的是,计算机应用正在改变着档案人员的观念,锻炼和培养出了一批计算机系统开发、维护和应用人才。数据库建设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所有这些为档案馆网络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1.3.3经费紧张状况得到初步缓解

经费不足是影响档案馆走向网络化的最大障碍。加大投入取决于学校领导对现代化档案馆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程度。通过Internet、CERnet网可以看到,网络化的优越性和作用是巨大的,作为学校信息服务中心的档案馆,其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已经初步认识到档案馆网络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领导的重视,预示着经费的加大投入。档案馆自身通过多种创收渠道增加收入,增强了造血功能。近年来,许多高校拨专款给档案馆购置了性能较好的计算机、扫描仪、光盘刻录机、激光打印机等设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极大改观。

事实上现有的高校档案工作计算机管理模式,多数是建立在原有的手工管理模式基础上,这种管理模式的特点是以档案信息载体为核心,工作对象不是档案信息,而是纸张、塑胶等载体材料。计算机的作用只是辅助人工管理档案实体,而不是处理档案数据。其结果是非但没代替手工管理工作,而且是大大的增加额外手工劳动的投入。表现在:

首先是档案计算机辅助管理模式仅局限于档案工作内部的编目和检索环节发生局部作用,而且是辅助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实体进行编目和检索,不是针对具体的档案信息,比如,这种形式编目须大量依靠手工劳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常常须先手工做好著录或填写好手工目录后,再往计算机中录入。编目的实际目的是为了让计算机排版和打印出“至臻完美”案卷目录。以供展示或手工查阅。

其次是档案工作计算机辅助管理不同外界发生关系,它只为档案部门内部服务,作用是辅助档案工作人员人工管理档案实体。这样做档案工作计算机辅助管理发展也失去了外在的动力。

由于受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影响,不同的高校隶属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这种分散领导的管理体制,无形中使各高校档案馆形成了条块分割、自成系统、各自为政、自我完善、自找发展的自给自足的局面。虽然许多高校档案馆已意识到资源共享的重要与必要,但缺乏馆际合作的行动。而国家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机构来规划协调档案馆网络化建设和资源共享工作。大多数档案馆仍然是采取封闭式的办馆方式,无论是软硬件的购置,还是数据库的建设,都处于各自为政的低水平重复状态,这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也影响了我国档案馆的标准化、自动化和网络化的进程。

由于历史的原因,高校档案馆自动化建设走的是一条各自为政、自给自足的发展道路。各个档案馆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选择硬件设备,机型五花八门,水平参差不齐。目前研制出的不少档案馆系统应用软件,都没有遵循国际标准。功能单一、标准化水平低,数据不完整,致使大多数档案馆无主题标引,共享性差。而国家至今没有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标准,各馆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盲目性。这种状况发展下去,势必给档案网络化建设和资源共享造成隐患。

2.2.3数据库建设滞后

经过多年的努力,高校档案馆大都建成了规模大小不等的档案数据库。由于各个档案馆各自为政,在建库过程中,各馆均有不同程度的浮躁情绪,急功近利倾向严重。主要表现在建库缺乏整体性,数据库大多自建自用,建成的数据库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类型单一,而且大多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数据无规范化控制,商业服务水平差。大多数据库仅仅供本单位使用,严重地影响了数据库的利用率。而且目前高校档案馆所建的数据库大多为条目数据库,缺少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无法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许多高校档案馆虽与Cernet和Internet联网,但只能访问其主页,根本无实质性的资源司共享。

目前虽然硬件的质量在不断提高而价格在不断下跌,但档案馆网络化的实现仍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目前高校档案馆的经费投入较少,用于档案馆网络化建设的经费非常有限,无法购置好的硬软件,建立高起点的档案馆网络,更谈不上对设备的及时更新。目前经费仍是影响高校档案馆网络化发展的最大障碍。

2.2.5人员整体素质低弱

在档案馆现代化建设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网络化的实现和管理都离不开人,各种技术以及软硬件都必须通过档案人员才能发挥作用。档案馆网络化建设,对档案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传统的档案业务,而且必须掌握自动化、网络化技术,成为信息和知识的导航员。目前高校档案队伍整体素质仍普遍较低,不适应高速发展的计算机工作环境,馆内严重缺乏既懂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又精通档案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不适应档案网络化建设和高校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

3.1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体系结构模式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模式是通过网络把分散的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系统把这些计算机根据其功能划分为服务器与客户机C/S结构系统处理方式同以往的“文件共享型”网络处理方式相比,其主要的不同点在于将一种应用分解成为若干部分,如用户界面、商业逻缉和数据库,并将这些部分交给多台机器(包括工作站、一个或多个服务器)分别执行,共同实现整体应用。用户在工作站(前台)看到的通常是用户界面,当前台需要调用某些数据时,工作站向被称为后台的数据库服务器(Server)发出请求,服务器即对此做出响应,并把处理的结果返回给前台,这样工作站就成了数据库服务器的客户(Client)。

C/S模式实际上是一种软件运行和组织方式,不是指工作站、服务器等硬件结构系统,它必须依赖网络系统而存在,并且充分利用了网络的资源优势,但它对具体的网络硬件、网络操作系统并无严格的要求。在WindowsNT、Netware上均可以构造起实用C/S结构系统。服务器作为信息集中处理和交换的中心,硬件上选用市面上常见的高档微机即可。

3.2建立基于Web的服务体系

在学校综合集成管理信息中,档案工作将以计算机管理档案信息为主要形式,通过计算机检索查询和提供档案信息将成为主要的服务方式,因此为利用者提供的信息组织结构应是网状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沿着信息之间的关系链进行浏览,而不是按照规定途径进行检索和查询档案信息。手工劳动则成为辅助形式。而让利用者通过Web浏览器访问,是目前先进、有效和最为大家乐于使用的访问方式,因此高校档案馆都应建立自己的Web服务器,向校内外档案利用者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在PC机上Web建立站点变得相当的简单,只需选用适当的Web服务器软件,有些操作系统,如WindowsNT,已把建立Web服务器的功能内置在系统之中。今后,值得档案部门炫耀的不是拥有几台微机而是有无Web服务器。

3.3档案信息的管理离不开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要建立在Internet/Web技术基础上,也就是说,选择数据库系统不仅要支持C/S体系结构,还要支持分布式处理。既要具备联机事务、处理数据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支持能力,又要有较强的安全控制能力,同时还要适应多种硬件平台、多种操作系统,并具备同其他数据库系统进行连接和交换数据的能力。现在高校档案部门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多用DBase,FoxBASE,FoxPro等编写,这些程序严格讲仅是一般操作系统的延伸,作为数据库管理软件在单机状态下应用还是可以胜任的,但是要建立覆盖全校各类信息的集成的MIS系统,它们无论在功能上,安全性和数据完整性等方面都不能很好的满足需要。应该选择适用于多种操作系统,多种硬件平台的具有多用户、多任务和能在网络环境下运行,具有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Ora鄄cle、Sybase、Informix、IBM的DB2、微软的SQLServer等。这些软件不仅具有上述功能特点,而且还提供数据库互连工具(ODBC驱动程序)、数据库———Web连接软件,使用户可以轻松地建立起Web站点上的数据库服务。

THE END
1.深入解析“Web”一词的含义起源与发展以及对现代生活的深远影响时Web是什么意思,web.ohocorp.com,?(What Does Web Mean?) 在今天这个数字时代,“Web”这个词几乎无处不在。你可能每天都在使用互联网,浏览网页,发送电子邮件,但你有没有想过“Web”到底是什么意思呢,wwk.yuyi13.com,?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这个词的含义,历史,以及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skaderhb.com,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Q4DOO30556A727.html
2.2020年是web几点0时代现是网络时代,你觉得下一个时代是什么时代?互联网时代之后的下一个时代是一个充满科幻和智慧的时代。高度智能化的机器将取代人们的脑力和体力来处理一切日常事务。人们不必工作。他们可以享受帝王的生活,享受神仙的舒适生活。别以为科幻梦是真的。谢谢你的邀请。 前端需要学多久,都学哪些知识? 首先,我们必须掌握基本的web前端开发技术,包括CSS、HTML、DOM、BOMhttp://www.zzfmdn.com/article/972475
3.Web3.0技术(精选八篇)Web2.0时代, 催生了Edu2.0, 开放、分享、平等、互惠、共生等理念成为教育的核心理念, 替代过去集中化、等级化、权威化的教育。Web3.0技术应用于整个教育领域, 势必将会催生E-du3.0, 更加强调“智能、个性、人性”的理念, 将互联网上的工具整合起来为教育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从而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这有利于全面实现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huf8irk.html
4.web3什么时候到来(web三个发展阶段)现在是web几点0时代? 现在是web2.0时代,迈向web3.0。 近几年,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渐趋成熟,以区块链为基础设施的领域:如DeFi、元宇宙、NFT等,也都获得了显著进步和长足发展。其中,Web3.0作为与区块链发展相辅相成的技术生态,更是被广泛讨论。那么,Web3.0由何而来,它是否已经发展成熟? 我们可以从Web,也就是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52801542374508884.html
5.Springboot(0)一JAVAWeb发展史和springboo发展史在HTML代码中写Java代码,当网站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处理代码的时候,JSP文件将很难维护。因此单纯使用JSP,开发效率依旧不高。 在结合Servlet和JSP各自的优缺点后,诞生了Web开发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架构设计模式:MVC 4、MVC时代 MVC模式(Model-View-Controller)是软件工程中的一种软件架构模式,把软件系统分为三个基本部分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981464
6.电子商务的论文优秀15篇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也在逐年提高,现在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也是一个设计时代,优秀的平面作品能以最简单的形式打动人心,最大能量的传递信息,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目前电子商务招贴设计还是一个起步的阶段,需要更多的技术创新,也需要更多的设计创新。我们相信在未来电子海报设计将更加专业化,品牌https://www.yjbys.com/biyelunwen/fanwen/dianzixinxigongcheng/735555.html
7.XToEarn赛道万字研报–比特币行情六、GameFi X.0的发展趋势 6.1 多样化的X to Earn 6.2 技术方案与经济模型分析 6.3 传游厂商涉足Web3 6.4 Gaming的回归 6.5 风险与机遇 参考文献 投资风险与免责声明 版权信息 一、引言 什么时候投资行为变得具有带入感与群体性? 通常是弱化了投资逻辑,并且符合绝大多数人的谋生需求。 https://www.btchangqing.cn/438595.html
8.进入社区选择CEO的年代:专访Web3先锋0N1ForceWeb3世界我们想结合 0N1 Force 的 IP 和我们社区的创造力,来创作动漫和漫画。 此外,通过利用 Web3/ 区块链,我们希望在不做现有 Web2 公司所做的事情,而是专注于我们活动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我们希望我们的新内容充满创意,让人们在与 AI 共处的时代感受到人性。 我在硅谷长大,见过很多像 Facebook 这样的公司只关注利润https://www.web3sj.com/daonews/66545/
9.0基础学web前端还是java后端?现在火星时代教育针对web前端开设了免费的试听课程,前期主要是为学生介绍语法基础,零基础的学生也是能够试听的,联系我们的在线老师就可以获得更多试听详情!https://wap.hxsd.com/content/12533/
10.多校区校园网络论文12篇(全文)0.引言 目前,全球信息化大潮正推动着高校的信息化进程,各高校积极拓宽网络范围。仅仅依靠原始的设备连接,简单网络维护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高校多校区网络安全管理的需求。那么究竟如何来完善高校多校区的网络安全呢?本文将从校园网络功能出发,逐渐提出一套全面的网络管理策略。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3yfd56xj.html
11.库存管理论文在新时代的物流管理领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在这场变革之中,最受到重视的就是库存管理领域,这个曾经的冷门正在逐渐升温。我们的鑫源顺工贸实业有限公司要想不落后于时代,并被抛弃,必须从自身出发实实在在地去抓好库存管理工作,这样才能让企业在多变的市场风暴中生存和发展。 https://www.ruiwen.com/lunwen/6499479.html
12.2024火必.下载3胜利证券发起香港首支可接受稳定币认购的Web3多策略基金 据悉报道,据官方消息,与香港证监会进行磋商后,胜利证券于2024年10月10日成功通过相关的监管问询程序,可以发起及管理Victory VSG虚拟资产多策略基金(简称基金),并接受投资者以稳定币认购基金单位。此基金将会是自香港证监会于2018年落实有关针对虚拟资产投资组织者https://www.huoyifang.com/news/zx/39374.html
13.Web2.0时代图书馆服务与新理念,新思考——由阮冈纳赞与图书馆海南省高校图书馆 2008年学术研讨会 Web2.0时代图书馆服务的新理念、新思考 ——由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说起 周天旻 [摘要]由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开篇,介绍了戈曼的图书馆学新五律、Talis白皮书提出的图书馆2.0四项原则、Web2.0时代新图书馆学五定律等表达的关于服务的思想,阐释了在图书馆服务本质不变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5/0128/11838530.shtm
14.畅玩无阻登录国际:今日趣图:魔笛热刺0冠现28冠!姆总半年2冠老队友恩凯提亚现在过得这么困难,我再送一个很合理吧 裁员裁到大动脉了? 这球连牌都没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今日趣图:魔笛热刺0冠现28冠!姆总半年2冠!凯恩:我请问呢 这是什么犯规? 吧友们可以开始想塞尔吉尼奥的中文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今日趣图:魔笛热刺0冠现28冠!姆总半年2冠!凯http://m.meiriyituan.net.cn/JNB/detail/ucTO.html
15.我们不想清楚web2.0的得失成败,我们就无法成功开启web3.0有的人说现在还是Web2.0时代,Web3.0应该是以P2P网络通信技术和区块链数据技术为支撑、去中心化应用、一切数字(包含内容和点击点赞)都可资产化、互联网原生的数字加密货币价值衡量的。 有的人是根据创业热潮期来划分的。说2007年iPhone发布意味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启,移动互联网是App不是Web,Web是网状,很便捷地Link连https://blog.csdn.net/david_lv/article/details/124521631
16.深入解读Web3.0未来趋势,盘点代表性项目撰文:HooResearch1、什么是Web3.01.1 Web3.0的诞生关于Web3.0这个概念,普遍认为是2014年由以太坊联合创始人、Polkadot创建者Gavin Wood博士提出的。Gavin Wood博士认为Web3.0将带来一个全新的数字时代,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产生大量的自下而上的创新(如现在的DAO),也能解决当前网络的数据存储、数据发布等问题。1.2https://www.528btc.com/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116&id=77665
17.计算机信息论文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的传播效率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而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更好的融合,对于及时掌握最新的信息,并从中筛选出具有使用价值的信息给企业提供决策依据具有重大意义[2]。办公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计算机、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及时地了解到与行业有关的最新信息,了解政府政策,及时地做出https://www.unjs.com/lunwen/jisuanji/20221213175617_6104297.html
18.ChinaDailyWebsiteChinadaily.com.cn is the largest English portal in China, providing news, business information, BBS, learning materials. The Website has channels as China, BizChina, World, Opinion, Sports/Olympics, Entertainment, Lifestyle, Culture, Citylife, Photo, Forhttp://www.chinadaily.com.cn/
19.旅游产品在Web2.0时代的网络营销文献综述旅游景点二、关于Web2卡巴利亚在什么地方.0时代的网络营销 在邹璘的《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研究——以李宁公司为例》(《商业经济》2011.01 期)中有写到:网络营销使得市场竞争透明化,也使大公司的规模经济的竞争优势被削弱,这就 迫使企业必须改变营销战略以迎接网络营销带来的挑战。网络营销对传统营销的冲击包括一是 https://www.loghao.com/lvyou/xinxi/79/123713.html
20.地理信息系统论文大全15篇0引言 GIS的发展一方面使得计算机知识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我国信息技术。对基于计算机技术的GIS 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能够有效指导GIS 研究工作的开展。 1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1.1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GIS肠eogarphiealIL-oflrmationSystem)是一种决策支持系统,具有信息系统的各种特点,一方https://www.fwsir.com/jy/html/jy_20240623160609_3888001.html
21.AIWeb3:塔楼与广场领域OK后者 8 0G B 版本的单价在 30, 000 至 40, 000 美元之间,这需要 4-7 亿美元的计算硬件投资(GPU 网络芯片),同时,每月的训练需要消耗 16 亿千瓦时,能源支出每月近 2000 万美元。 对于AI 算力的解压,也正是 Web3 最早与 AI 交叉的领域——DePin(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目前,DePin Ninja 数据网站已经https://www.lingyuok.net/contributions/106248.html
22.畅享人生入口入口:今日趣图:魔笛热刺0冠现28冠!姆总半年2冠老队友恩凯提亚现在过得这么困难,我再送一个很合理吧 裁员裁到大动脉了? 这球连牌都没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今日趣图:魔笛热刺0冠现28冠!姆总半年2冠!凯恩:我请问呢 这是什么犯规? 吧友们可以开始想塞尔吉尼奥的中文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今日趣图:魔笛热刺0冠现28冠!姆总半年2冠!凯http://m.lengtong6.com/OMJ/moa/tCYvPeJHykF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