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精选5篇)

近些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便利条件,这极大地推动了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3G技术的不断完善和移动4G技术的快人一步,使得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这不仅有利于推进互联网和通信网络更深层次地融合,还有利于推动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移动无线信号的范围得到适当地普及,有利于推动整个信息网络时代的蓬勃发展。

一、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及内涵

1.1移动互联网概念

现阶段,社会各界人士对“移动互联网”缺乏清晰统一的科学定义。比如,有的人将移动网络终端使用的数据服务视为是移动互联网;有的人将无线应用协议,英文简称是WAP,作为对移动互联网的定义;还有的人将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等同,并把“移动”视为一种网络信息的接入方式。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的《移动互联网白皮书》将移动互联网定义为一种以移动网络为接入点的,包括移动网络、移动终端和应用服务的互联网和网络服务的统称。[1]具体而言,移动互联网技术是对移动通信网络和传统互联网进行有效融合的一种技术,其终端用户主要通过2G网络信号、3G网络信号、4G网络信号和WLAN热点等移动通信网络接入到传统的互联网体系中的。移动互联网是一种集众多创新应用业务和新型应用服务于一体的网络服务,其能够充分结合移动终端的便携性和可定位的优势,进而实现能够为移动用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灵活化的网络信息服务的目标。

1.2移动互联网的组成结构

从宏观的角度看移动互联网的组成结构可知,移动互联网主要由移动接入网络、移动子网、核心网络和移动终端这三个部分组成。移动互联网的主体是移动子网和移动终端,移动互联网的接入网络主要是为移动子网和异质异构的移动终端提供专门的移动接入服务,并将影响移动核心网络的复杂介质进行有效屏蔽,实现移动子网和移动终端的顺利运行。[2]移动核心网络主要进行路由信息的有效维护,实现互联网主干网络拓扑结构的合理组合,实现交换路由接入网络的数据统一和严格的标准划分。移动互联网组成结构的优化有利于为移动终端用户提供一种多样化、个性化的能够适时适地地感知周围环境的网络应用服务,进而完善移动互联网参考模型的构建。

1.3移动互联网的技术特点

为了实现移动互联网的融合性,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者应当综合考虑多样化、个性化的移动用户,实现移动互联网业务渠道的高度融合和开放。移动性主要体现在终端用户能够在移动状态下随时享受到互联网服务,方便携带和使用移动终端产品。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开放性主要借鉴Web和SOA业务模式,实现移动互联网内容和业务开发者对移动电信网络业务的合理开放。移动互联网的隐私性主要体现在对移动互联网业务使用的私密性,实现对移动终端用户内容和服务个人隐私方面的保护。

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2.1国内外发展现状简述

现阶段,美国的移动互联网主要由接入网、主干网、近距网络和编队网构成,并且开启了研发空间互联网路由器的网络历程。

国内外互联网主要存在传输时延大、传输距离远和传输误码率高等问题,使得移动互联网中的数据链路资源容易流失,造成移动网络通信的时延较大,使得移动互联网的空间环境受到严重干扰,降低了传输协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降低了移动互联网的功能指标,限制了移动的空间网络和移动宽带,使得移动网络空间资源的互联操作受到制约,不利于异构网络的传输安全,削弱了移动接入资源的互联互通性和互联网的可扩展性。

2.2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中存在的技术瓶颈

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中遇到的技术瓶颈主要是WLAN利用的速率有待提高,能够增加移动互联网能源的消耗和蓝牙的能耗,降低了网络信息资源的传输速率,不利于移动设备的有效识别和连接,不利于蓝牙技术的运用率,降低了WLAN技术在数据传输中的速率,降低了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有效发挥和创新,不利于整体网络系统能耗的减少和终端定位节能技术的运用效率。

因而在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定位过程中,降低移动接入资源的耗能是我国遇到的技术瓶颈。此外,我国在移动操作系统、网络定位技术、移动应用程序、移动网络接入和管理等服务技术还应当不断完善。

三、未来趋势及展望

3.1向着多样化和便携式发展

融合移动通信和无线通信的移动互联网作为传统互联网和电信网络的融合产物,其向着便携式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移动互联网主要向着宽带化、多样化的移动终端和移动网络接入技术,实现手机操作系统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实现移动网络用户内容体验和制作的丰富化,进而促进多元化移动网络业务模式的形成,促进各种业务应用的快速发展,实现移动接入网络无线接入手段的多样化。

3.2向着高校定位发展

未来移动互联网定位技术将向着高效精确、综合利用的方向发展。这有利于提升高校定位技术研究的精准度。尤其是在多类定位技术的重叠区域,应当提升移动互联网感知定位和网络定位的综合利用率,以便为移动终端用户提供精确高效的定位服务,进而提升移动互联网定位技术的效率和质量。因而,移动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交流方式,提升了信息定位的效率。

3.3与物联网高度结合

物联网作为绝大多数国家大力推广和创新发展的一种信息网络技术,其用途十分广泛,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为了丰富物联网的功能,提高物联网的信息传输效率,未来的移动互联网络应当努力实现与物联网的高度融合,优化移动终端的识别和网络信息采集等重要节点,实现移动互联网接入方式的创新和接入点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物联网处理能力和运行效率的提升。因而,未来应当完善物联网的传输、定位和节能等环节。

3.4与高效智能化接轨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传统的传送地址无法满足移动终端用户的信息需求。为了实现移动互联网与高效智能化完美接轨,信息传送设置应当保护移动互联网的特性,进而满足网络结构的规模化需求,实现移动互联网传送数据的完整性和技术的安全性,实现移动互联网接入点的自动化配置和计算,有利于保持网络路由聚类的有效性,提升网络服务的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个性化、多样化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移动终端用户的不断增多,移动互联网技术仍然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移动互联网网络和终端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移动网络的传输能力、传输环境、信息容量方面。

为了实现移动互联网终端定位的智能化,实现对周边环境温度信息的采集,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和移动终端应当坚持个性化发展道路,这有利于实现个人消费与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合理绑定,进而促进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

随着3G业务的推广和三网融合的推进,学术界和产业界陆续开展有关移动互联网的研究与讨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移动互联网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就我国移动互联网现状和发展趋势详细阐述的基础上,分析移动互联网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提供的市场空间和商业机会。

一、移动互联网概述

移动互联网是基于移动通信技术,广域网、局域网及各种移动信息终端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互联网络。广义上指手持移动终端通过各种无线网络进行通信,与互联网结合就产生了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两者的结合,在知识结构上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其首先体现了移动互联网对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融合贯通。其次体现了移动互联网与计算机科学、通讯工程、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服务科学、应用经济学、数字媒体、传媒学科等多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

二、移动互联网的生态系统

“商务生态系统”这一概念首先是由JamesFMoore在他的著作《ThedeathofCompetition:LeadershipandStrategyintheAge0fBusinessEcosystem》中提出的。这个概念的灵感来自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JamesFMoore指出商务生态系统正是模拟了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机制。企业作为有生命的经济实体,同时还作为经济细胞,组成和推动着整个国民经济乃至整个国际经济的发展,形成一种功能协调、优势互补、和谐增长的共生共荣的生态环境。

随着移动通讯业与互联网业务的逐步融合,移动互联网生态圈带动了原有产业链从产业链向生态系统的变化。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主要包括终端制造商、移动运营商、信息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芯片厂商、手机操作系统厂商、手机浏览器开发商、业务平台开发商、应用开发商等,基本上可以归纳为移动终端提供商(手机厂商)、电信运营商、服务提供商及内容提供商(IT厂商)。其关联如下图1所示:

自从苹果开创了产品形态的生态体系之后,各厂商开始争相模仿,当今正在形成的主流移动生态系统有:苹果的iOS生态系统、谷歌Android生态系统、微软(及诺基亚)的WindowsPhone生态系统。

iOS是苹果的私有移动操作系统,最初是为iPhone开发的,现在主要是给iPhone、iPodtouch、iPad以及AppleTv使用。从操作系统、终端硬件的生产到软件平台,苹果对其有绝对的主导权。如下图2所示,lOS的成功除了本身领先的用户操作体验外,更在于苹果以AppStore模式团结了大批开发者,至今已为iOS设备开发了超过30万款应用,使得iOS终端的功能得到不断强化和完善。

谷歌公司于2007年11月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后转由开放手机联盟(OHA,OpenHandsetAlliance)开发,联盟成员包括终端制造商、移动运营商、芯片公司、软件公司,整体上仍由谷歌主导。由于是开放的平台,Android获得了众多终端厂商、移动运营商的支持。如图3所示,Android平台拥有松散的生态体系,由终端及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内容服务提供商)、运营商等产业各环节参与,生态圈的自由度高。由于该生态圈自由度高,具有高度可定制的主界面,因而创造出各个品牌的差异。

为了改变之前WindowsMobile系列发展的颓势,微软于2010年2月了全新的WindowsPhone7手机操作系统,简称WP7。主要的生产厂商有三星、HTC、LG。随着微软与诺基亚的战略结盟,将转由双方共同主导WindowPhone系统。两家公司期望通过互相之间高度互补的资产和专长将WindowsPhone打造成为“第三个生态系统”。

目前,手机厂家和用户在服务使用选择存在差异偏好,Android、iOS、Windows三大生态系统的全球市场格局还在不段变化,2011年易传媒统计,全球移动用户应用率如下图4所示。

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最新数据,如下图5显示,截止2011年12月底,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用户规模已达到3.6亿,全年市场规模达到851亿元,预计将在2012年再增长148.3%,跃升至976亿元。这标志着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已经进入到全面发展的时期。当前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网络带宽不断提高,无线宽带广泛部署

从全世界的情况看,3G无线宽带已经日益普及。2011年,我国手机网民的规模为3.6亿人,而接入3G网络的用户总数为1.28亿,3G网络渗透率达到13.0%。同时4G网络技术已经成熟,目前美国4G网络在大城市已经进入试运营阶段,在未来5年内将广泛部署,实现98%的覆盖。而我国则在2010年底,由工信部宣布正式开展TD.LTE试验网规模试验,在上海、北京等7个城市建设试验网。

2、智能无线终端设备爆炸式增长

以苹果lOS和GoogleAndroid操作系统为主导的智能手机、ipad、智能电视技术的不断更新,极大地带动了连接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无线终端的爆炸式增长。到2011年底,全球智能手机的出厂数目已经超过了台式机的数量。目前,美国手机中超过一半都是智能手机,而我国2011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已经接近3千万部,市场占有率大约20%,相比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3、移动互联网应用日益丰富,推动移动网络的发展

当前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以个人娱乐、游戏等为主,同时移动社交网络、多媒体视频应用、基于位置的个性化搜索和信息服务应用以及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正在迅速增长,这些在线式移动式应用大大加快了移动网络的使用。预计未来5年内,多媒体数据流量,特别是视频数据流将占到移动互联网络的70%左右。

4、移动互联网实现技术多元化

5、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多元化

6、移动互联网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移动互联网时代是融合的时代,是设备与服务融合的时代,是产业间互相进入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移动互联网业务参与主体的多样性是一个显著的特征。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产业间、以及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的技术和资金门槛,推动了传统电信业向电信、互联网、媒体、娱乐等产业融合的大ICT产业的演进,在产业融合和演进的过程中,不同产业原有的运作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都在改变,产生了更多新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智能终端普及范围不够和渗透率低,市场占有率尚未达到50%。(2)移动互联网数据流量急剧增长,而目前运营商的网络建设滞后,无形中增加了移动互联网的运行成本。在宽带移动网络技术还不太成熟,特别是4G网络还有待开展部署。(3)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软件支撑平台薄弱,还需继续和云计算技术紧密结合,适应超量移动“云”终端接入的需求。(4)移动互联网服务内容与应用方面还不够丰富和个性化,尚不能满足用户的多样性需求,缺乏优质应用和服务应用。(5)与国外业已形成的移动互联网络生态环境比,我国的产业生态环境还不太成熟,尚未形成综合系统、终端、内容和服务共同组成的垂直生态系统。

三、我国移动互联网当前问题与机会分析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信息产业运作模式正在被打破,新的运作模式正在形成。对于手机厂商、互联网公司、消费电子公司和网络运营商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移动互联网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可表现在如下几点:

基于以上分析,我国移动互联网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扑捉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各种机会:

1、移动互联网的自主技术

根据统计显示,有47.4%的互联网用户认为,网速是移动互联网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有49.7%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认为网速是移动互联网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终端用户的不普及,终端及硬件不够匹配,不能提供很好的用户体验,甚至不能支撑关键功能,移动互联网就很难发展壮大。宽带无线和下一代互联网自主技术的研发,我国以IPv6路由器为代表的关键技术及设备产业化已初成规模,在此基础上,我们要研发自己的移动操作系统,中间件技术及企业级终端应用技术,形成从核心网络设备、软件到应用系统等较为完整的产业化体系,为中国参与全球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竞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2、移动互联网的自主产业生态

目前,移动操作系统工形成Android、lOS、WindowsMobile三大阵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产业生态系统。中国移动也开发了开放式手机操作系统(OMS),正式基于TD制式的OPhone智能手机解决方案,但我国自主的生态产业还很薄弱。企业移动应用大部分是将企业中基于PC的应用延伸到移动终端上,而基于移动终端特点建立的原生态产业非常少。移动互联网的原生态应用开发难度大,部署难度和推广难度也很大,正因为如此,才能带来更大的商业创新,带来更大的市场价值。目前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刚刚起步,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竞争格局远未成熟,面对这一历史机遇,我们要大力发展自主移动生态产业,争取在将来的移动互联的生态产业系统中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

3、商业模式和服务创新问题

4、移动互联网的安全与管理

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带来日益突出的网络安全问题。互联网上原有的恶意程序传播、远程控制、网络攻击等传统网络安全威胁向移动互联网快速蔓延。移动互联网终端和业务与用户个人利益的关联度更高,大量的用户,海量的数据,用户隐私、文化管理与垃圾短信等使移动互联网面临着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的挑战。安全问题及管理问题是移动互联网必须面对解决的问题。

5、社会经济良性融合问题

本文作者:

杨晴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商务很好的与金融行业发展融入到了一起,这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形式大大改变了传统金融行业发展的格局,对于传统金融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但是目前来看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不容乐观,下面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

1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

在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就是第三方支付,以支付宝等支付平台为首的第三方支付在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发展极为迅速。一方面随着当前我国移动设备的增加,人们基本上实现了移动设备的普及,而出门在外的人大多数都喜欢通过支付宝以及网上支付的方式来消费,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第三方支付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目前来看,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一方面第三方支付的竞争平台是非常多的,对于一个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来说,如果企业没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是很难在市场中立足的,因此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信用程度是非常高的,也就是说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激烈市场竞争促进了第三方平台的发展,反过来,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又作用于激烈的市场竞争。

虽然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但是实际上具有一定市场竞争能力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数量是非常少的。一方面当前第三方支付平台主要被几大巨头所盘踞,很难有新的竞争者出现,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潜力。当前虽然支付平台的信誉问题值得保证,但是在实际的网络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其他安全隐患也是非常多的。一方面当前网络黑客盛行,人们会通过手机病毒以及计算机病毒的方式窃取客户的信息从而导致客户的损失。另一方面客户的一些不合理操作可能会导致一定的损失。

2直销银行的发展现状

对于我国当前的直销银行发展来说,由于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存在的问题是较大的。直销银行主要就是指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来实现资金的转让、理财以及支取等。直销银行不同于传统银行的最大特点就是直销银行没有实际的营业点,也就是说客户在进行资金的转让和理财过程中都是通过网上操作来实现的。

相比与传统银行的发展,直销银行大大降低了客户的成本,而且也提高了客户资金转让等业务的办理效率。但是由于直销银行大部分都是通过网上操作来实现业务的办理,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一定的业务风险。当前互联网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是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因此直销银行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如果受到黑客以及计算机病毒的攻击,很容易造成客户的损失。

二、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趋势

前面我们对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主要从第三方支付平台和直销银行两个模式进行探讨,可以看出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下面我们主要来分析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

1与传统金融业有机结合

虽然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对传统金融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使得传统金融行业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但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如果完全脱离了传统金融业这一基础性行业,那么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一定不会长久。因此对于互联网金融业来说,应当合理有效的与传统金融实现共生。

2向移动终端的转变

总结

综合上文所述,本文我们主要对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中我们主要从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及直销银行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可以发现当前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依然存在较大的问题。后面我们在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展望中主要从互联网金融与传统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和互联网金融向移动终端设备的转型两个方面展开讨论。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能够实现更加合理有效的转型。[3]

[1]陈聪,王斌.浅析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4,(1):46-46.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应用信息技术

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日新月异的移动互联网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互联网产业乃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不容忽视的技术支撑。得益于移动互联网,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也逐渐多元发展,即从传统的应用领域逐渐向商业化、生产化、服务化转变。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不断优化和升级,互联网服务进入更多企业应用与管理中来,而越多越多的企业商务交易、资料获取、合作沟通、协同管理等需求也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作为移动互联网应用中最突出的一大亮点,电子商务类应用以其独特优势风靡全球。2G时代带来了信息化,3G时代宣告了移动互联网地位,随着4G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移动互联网产品也抱有更多期待和幻想,甚至将移动互联网视作有望改变人们未来生活、企业商业活动和全球市场经济发展的颠覆性技术力量。这或许标志着不久的将来,我国移动互联网将进入全球化、商业化的发展模式。

二、移动互联网在企业中的应用

首先,传统行业对移动互联网的需求仍旧比较明显。作为移动互联网应用客户资源最多的传统行业比较容易接受信息化、现代化办公设备,同时传统行业对工作中信息的传递效率与质量有较高要求。

其次,96%的企业在商务方面有强烈的移动应用需求。原因是因为企业高层领导强烈需要移动商务应用来协助他们完成各项复杂的商务业务。而93%的企业希望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来实现信息化办公,并能够随时随地完成公司交待的工作。

最后,随着我国企业管理的不断发展,企业对移动互联网的应用需求表现为以下方面:企业用户个性化信息服务需求、企业商业信息资源整合需求、企业管理人性化、高效化服务需求和企业运行可移动性、便捷化服务需求。当下,企业由于发展需要将致力于为不同客户、不同商业伙伴提供更加精确的信息,而企业每一个移动互联网应用需求,都为我国有待全面开发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三、移动互联网在企业的应用发展趋势

现阶段,我国企业移动互联网应用模型由以下三部分核心组成:企业服务平台、移动互联网络、个人移动终端,我国企业移动互联网应用满足了各行业企业最基本业务的信息化服务需求,比如常见移动互联网应用有维护企业与客户关系管理的移动CRM;改善企业办公方法,提高企业办公效率的移动OA;解决企业设备、资产等方面问题的移动EAM;保障企业资源计划管理顺利实施,着重企业财务资金管理的移动ERP。目前我国企业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处于发展初期,移动技术在企业的应用系统也才刚刚启动。但是,据移动互联网业内有关人士的预计,在未来几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在企业的应用比例将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可观局面。

毋庸置疑,移动互联网俨然已成为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正向我国企业生产及企业管理领域深入应用。未来数年,移动互联网将代替固定互联网引领企业进入全面信息应用时代,移动互联网也将对企业经济效益、管理模式、资源整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贡献更多力量。

[1]赵慧玲.移动互联网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探索[J].移动通信,2009(01)

[2]刘淑敏.移动互联网应用任重道远[J].通信企业管理,2013(6)

关键词:WAP;移动互联网;移动业务

DiscussionontheDevelopmentofMobileInternet

WUNan1,HUBin2

(1.HenanPolytechnicUniversity,Jiaozuo454000,China;2.ChinaInformationTechnologyDesigning&ConsultingInstituteCo.,Ltd.,Beijing100048,China)

Abstract:Withthemutualpenetrationoftheinternetandmobilenetwork,mobileinternetbecomethefutureofmobileservices.thispaperintroducethefeaturesandpresentstatusofthemobileinternet,analysistherelationshipofinternetandmobilenetwork,finallygivesomediscussandproposalsforthedevelopmentofmobileinternet.

Keywords:wap;mobileinternet;mobileservice

随着全球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和电信网两个领域相互渗透,单一的电信业务和单一的互联网业务已不能满足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和移动中对信息感知的需求,人们希望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并交互信息,而电信网络移动性的特点和互联网丰富业务的优势相互结合,产生了质的飞跃,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但是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成熟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本文主要讨论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及发展现状,提出有利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建议,为电信运营商的后续发展演进提供参考。

1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图1移动互联网示意图

从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情况看出,电信运营商最初在移动互联网整个产业价值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拥有的广大用户资源使其在竞争中拥有绝对优势,他们不仅扮演着网络接入商的角色,还是服务提供商,同时对终端制造行业和内容提供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产业价值链的各环节几乎都可以涉足。但是随着互联网和电信网之间围墙的打破,电信运营商的优势正在逐步减弱,丧失了对数据业务的全面掌握,同时,原有的基础电信业务也受到了互联网业务的冲击,电信运营商不能用以往封闭的心态主导产业链,而应该以开发的心态面对竞争,加强合作共赢,促使移动互联网向着健康的方向的发展。

2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需解决的问题

从移动互联网发展角度来看,可以看到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移动终端上开展业务的互联网新兴企业都取得了高速增长,比如腾讯、苹果等公司增幅都超过了百分之百;而传统电信运营商相对互联网企业来说增长较慢,增长普遍偏低,如AT&T、中国联通、中国移动都基本在百分之十左右或更低,电信运营商相比互联网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相对落后,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其移动互联网的健康发展仍需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

1)掌控业务控制权

电信运营商最初开展数据增值业务的时候,通过的WAP、短信等平台开放出来数据增值业务掌控权在自己手中,CP/SP通过分成的模式是与电信运营商结算的,如图2所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运营商已经很难像以前那样掌控所有的数据增值业务,移动互联网运营商取代电信运营商与业务提供商分成结算。而这部分业务在运营商的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正逐年上升,直逼传统的语音业务。电信产业链发生变化使运营商产业链地位降低,互联网运营商在新业务服务提供上占据主动。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应该结合移动通信独有的属性,更好的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特色的业务,并掌握业务控制权,从而达到提升用户体验,提高用户黏性的目的。

图2移动互联网业务构架示意图

2)改变运营商盈利困境

原有的电信网更多强调控制、运营和管理,而互联网自发展之初就强调灵活、开放,移动互联网可以说是两个网络融合交汇,两个网络的融合和交汇打破了电信运营商原有的围墙花园模式,改变用户传统的信息沟通方式。而伴随着智能手机终端的逐步普及,电信运营商面临的外部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终端的智能化使得运营商对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控制力逐渐削弱,而这部分业务在运营商的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正逐年上升,直逼传统的语音业务,电信运营商有沦为“管道”的风险。因此,运营商应积极转型,创新和改变传统的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以保障企业盈利,实现移动互联网的可持续发展。

3移动互联网发展策略建议

1)加强业务互联互通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很多成功的互联网业务提供商把业务向移动终端上转移,互联互通是最终实现用户价值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如果移动互联网的基础业务假如能够实现互联通,例如,即时消息互联互通能够像当初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短信互通一样。它将产生巨大的影响,给用户带来良好体验的同时,也能为运营商带来更好的利润,虽然互联互通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但是互联互通问题本身更多的是一个政策性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因此,建议政府能够有效督导业务在不同运营商间的互通,同时建议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各方能够通过开放的心态去寻求合作得到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共赢。

2)加强监管和安全保证

3)新商业模式和积极转型

4)开展差异化合作

与日本、韩国运营商相比,欧美运营商由于缺乏较强势的产业链地位和对新业务的开发能力,通常采取与传统互联网公司合作开展移动互联网业务。该种方式在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初期,不仅能有效增加用户基础,而且成熟的业务模式对于新型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开发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性。对于国内运营商来说,与传统互联网公司合作开展移动互联网业务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业务提供方式。可针对不同的互联网业务,与不同的互联网公司国内运营商应采取不同的合作模式。

5)建立适合网络和支撑系统

从国际标准组织的技术发展目标来看,移动网络正在向着扁平化,原有的网络结构已经不适合于未来的全IP化的要求。在选择设备的时候,需要考虑设备的后向演进和前向兼容,使网络逐渐平滑向全IP构架过渡。此外,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是一个网络融合的过程,融合后的资费管理模式与现有资费管理模式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融合通信业务提供给用户一个集话音、视频、数据、无线等为一体的通信,用户用一个终端就可以享受顺畅的通信方式。为支持融合业务实施整合,运营商需要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现有市场、客户群体以及增值业务和捆绑产品组合,需要建立合适的IT支撑系统构架来更好的适应市场。

4结束语

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终端、网络的不断发展,实现技术、商业模式及参与主体的不断多元化,移动互联网上的应用将与互联网上一样丰富,移动互联网的产业规模将会超过互联网,电信运营商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要有开发的心态,与产业链密切合作,创新商业模式,分析终端用户的需求,构建适合自己的核心体系,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将真正走向融合,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大卫.移动互联网业务逻辑──互联网正向无线世界演进,运营商受益无穷[J].电信建设,2001(3).

[2]王挚琦.创建移动互联网全新商业模式[J].通信企业管理,2009(12).

[3]张宏科.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现状与未来[J].电信科学,2004(10).

[4]张鹏.运营商、传统SNS争先布局移动互联网[J].通信世界,2009(46).

THE END
1.互联网互联网互联网(internet)又称因特网,即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是指将两台计算机或者是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终端、客户端、服务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手段互相联系起来的结果,人们可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相互发送邮件、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共同娱乐。同时,互联网还是物https://baike.sogou.com/v15489.htm
2.互联网的结构与数据交换互联网的组成 一、组成结构 互联网的拓扑结构非常复杂 ,并且在地理位置上覆盖了全球,从工作方式上看,可以划分为两大块: 1)边缘部分这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 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用来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https://blog.csdn.net/codejas/article/details/80048231
3.互联网是如何工作的为了做这些,我们需要把我们的网络连接到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ISP 是一家可以管理一些特殊的路由器的公司,这些路由器连接其他 ISP 的路由器。你的网络消息可以被 ISP 捕获并发送到相应的网络。互联网就是由这些所有的网络设施所组成。寻找电脑 如果你想给一台电脑发送一条信息,你必须指明它是哪台电脑。因此,http://developer.mozilla.org/zh-CN/docs/learn/How_the_Internet_works
4.互联网的组成互联网的组成从工作方式上看,可以分为两大块: 1)边缘部分 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这个部分是由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通信(传送数据,视频和音频)和资源共享。 2)核心部分 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https://www.jianshu.com/p/b0f00b6f78d3
5.互联网的组成有什么部分?主要组成部分:1. 电脑网络:通过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技术连接的复杂网络。2. 服务器:用于路由互联网数据,承载网站和提供服务的计算机。3. 中继:例如ISP,用于将数据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设备。4. 路由器:用于将数据传输到不同网络中的设备,以及确定适当路由的设备。5. 链接器https://wen.baidu.com/question/1712865229178153180.html
6.互联网的组成(1)互联网的组成(1)#计算机网络 未来加油dz 174 11 [5.1.1]--5.1运输层概述与UDP协议 jf_75936199 1200 46 [4.15.1]--4.9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 jf_75936199 884 30 [4.9.1]--4.5.2RIP协议 jf_75936199 801 31 [4.6.1]--4.3.2无类别域间路由 jf_75936199 754 30 [4.8.1]--4.5.1路由选择协议的https://www.elecfans.com/v/386044
7.互联网的组成(边缘部分+核心部分)互联网的组成(边缘部分+核心部分) 技术标签:计算机网络网络 (参考谢希仁老师的《计算机网络》和一些网络资料) 按照工作方式划分为两大块: (1)边缘部分:就是连接在互联网上的所有的主机,主机又可称为“端系统”。 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2)核心部分:由大量的网络和连接https://www.pianshen.com/article/15261180149/
8.1.1.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腾讯云开发者社区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供用户直接使用的主机组成,用来进行通信(如传输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核心部分由大量的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它为边缘部分提供连通性和交换服务。 3)从功能组成上看,计算机网络有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通信子网由各种传输介质, 通信设备和相应的网络协议组成,它使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194978
9.什么是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的知识介绍互联网技术是指一系列用于实现全球范围内计算机网络互联互通的技术和协议。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模式和信息传播方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能够相互连接,共享信息资源,实现远程通信与合作。本文将介绍互联网技术的概念、组成结构和发展历史。 1.互联网https://www.eefocus.com/baike/1561353.html
10.计算机网络应用论文在连接的过程中,通过网络服务器、工作站、打印机、网卡、互联设备与网络传输介质等方式组成局域网络。局域网络不会受到网络系统的操作或者监控。局域网的使用一般都控制在地理范围较小的地方,通过专门铺设的传输介质进行局域网络连接,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延迟低,并且支持多种传输介质,是当前工厂、学校、公司等需要进行大量https://www.yjbys.com/biyelunwen/fanwen/jisuanji/734231.html
11.Internet的构成是怎样的?爱问知识人1、internet的网络结构 internet具有分级的网络结构:一般可分三层,最下面一层为校园网和企业网,中间层https://iask.sina.com.cn/b/1SZ9U8zHY9Az.html
12.20241.5 、工业互联网组成要素 1.6 、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的核心需求 1.6.1 、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稀缺资源 1.6.2 、下游需求持续复苏 1.6.3 、企业自身盈利追求 1.7 、主要国家发展战略 1.7.1 、美国:先进制造业家战略创新网络计划 1.7.2 、德国工业4.0计划 https://txt.cir.cn/2550595.html
13.互联网包括哪些方面(解析互联网的构成要素包括哪些)互联网、因特网、万维网三者的关系是:互联网包含因特网,因特网包含万维网,互联网并不等同万维网,万维网只是一键基于超文本相互链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统,且是互联网所能提供的服务其中之一。一般是能彼此通信的设备组成的网络就叫互联网。 互联网用户数量,用户占比,上网时长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162256-1.html
14.工业APP是工业互联网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级APP以移动终端为运行载体,其通用性强,功能相对单一,主要价值在于提高生活效率。而工业APP则运行于各类工业终端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其专用性强、功能相对复杂,主要价值在于提高生产效率。相对于消费级APP,工业APP更注重时效性、可靠性,以及功能的安全性。 http://www.hignton.com/article/360.html
15.传感网是物联网的组成部分,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泛在网是物联网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传感网是物联网的组成部分,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泛在网是物联网发展的愿景。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https://www.shuashuati.com/ti/3b49649c51db4cbd921c473b276fbb20.html
16.互联网标题党是危害新闻真实性的毒瘤独家转载或转发的便捷性是互联网传播的重要组成方式,基于对用户关注度的考虑,网络服务提供者在转载新闻信息时,更倾向于对原有标题进行所谓的“加工”,这就形成了互联网信息传播所特有的“标题党”传播模式。 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出现后,用户对新闻的选择性关注和深入了解,绝http://www.mzyfz.com/cms/benwangzhuanfang/xinwenzhongxin/zuixinbaodao/html/1040/2016-03-01/content-1180385.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17.汪文勇:CERNET已经成为国际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汪文勇:经过二十多年发展,CERNET已然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教育科研网络,成为国际互联网重要的组成部分。CERNET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一流,在实践过程中所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不仅带动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也使得全球互联网受益。 未来,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无论是在下一代互联网还是在中国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中,一定会扮演越来越https://www.edu.cn/info/media/zcjd/25/201910/t20191024_1688903.shtml
18.入驻这栋大楼的企业,组成了中国互联网创业简史一栋楼和它见证的互联网创业时代。https://www.yicai.com/news/100057583.html
19.杭州互联网法院审理首例涉短视频模板著作权侵权纠纷案近日,“剪映”平台却在某平台上发现一条与自己相同的短视频模板,“剪映”认为对方的行为侵害了自己的权益,遂将某平台运营公司诉至杭州互联网法院。 11月26日,杭州互联网法院组成合议庭,由杜前院长担任审判长,在线开庭审理了脸萌公司、微播视界公司诉杭州某科技公司和杭州某影股份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一案。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16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