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义男,常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规划与发展研究室主任,

1、刘忠义:男,常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规划与发展研究室主任,常德市首届学科带头人,湖南首批“国培”专家,湖南科大硕士生导师。教育部课程研究湖南师范大学中心研究员、湖南省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中心特聘教授、湖南省教育科学专家库专家、湖南省心理学会理事、湖南省教育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与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常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学。黄恭福:常德市教科院任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中学室副主任。曾先后担任桃源县教育局教研室担任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研员,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等职务。曾当选中

2、共湖南省第10次党代会党代表、桃源县首届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姜平:湖南省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兼任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核心成员,全国综合实践活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教育部全国骨干教师培训计划首批培训专家,全国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远程网络研修主持专家,湖南省课改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等职。参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大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学校形象设计”课题研究;国家重点立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系统建构”课题研究获得获全国首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先后在高等教育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新华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4、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班授课教师。撰写的论文走进综合实践享受研究之乐获得省级一等奖;执教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十字绣探究中期反馈课获得省级一等奖;指导学生进行的关于工农小学厕所文化的研究关于工农小学校服的调查研究关于工农小学行动口号的调查研究关于工农小学厕所用纸的调查研究等研究性学习成果多次获得省级、市级奖励;指导81班学生进行的工农小学学生使用有毒文具情况的调查研究获得省级奖励,并入选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践探索创新湖南省中小学首届研究性学习成果获奖作品选编一书。徐猛:成都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初等教育系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师专业发展、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入选教育部“国培计划

5、”首批500名专家库成员,四川省教师继续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担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少数民族教师培训首席专家,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指导专家,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综合实践活动学术委员会理事等。主研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基于有效教学经验建构的教师实践成长研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项目四川省中小学教学名师的现状调研与培训模式研究等省市课题。主研教学成果获得四川省普教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成都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主编现代教师教与学,在知行合一中践行、“影子教师”培训的课程模型建构与实施、中小学名师:课程的滋养与提升等多篇论文发表于中国教育报、中小学教师培训、世界教育信息

THE END
1.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闭幕式上,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吴向明教授总结本次会议的成果,并宣读了《2019现代职业教育西湖共识》 现代职业教育西湖论坛创办于2015年,是由浙江工业大学发起主办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学术交流平台。论坛宗旨是创新现代职业教育建设机制,推广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建立现代院校管理模式,搭建职业教育学术交流平台http://www.et.zjut.edu.cn/frontend/showNews.html?hashcode=738306300
2.教育学学科如何全面发展,开放融通?关键在于科学性的提升!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教育学的科学发展,就是秉持着实践真理观,加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互动性。将具体教育情境中的教育实践升华到教育理论,并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努力做到通过不断增强理论的解释力与批判力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5618407140825177&wfr=spider&for=pc
3.沂水县教育科学研究与发展中心(二)承担教育政策研究工作,参与全县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决策咨询等工作。(三)承担教学理论、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教育教学研究,承担课程、教学、作业、考试评价等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的研究工作。承担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提出教育管理、政策与实践研究的相关建议。 (四http://www.yishui.gov.cn/zwgk1/ztzl/jgzn/xzfbm/xjyhtyj/jgsz1/ysxjykxyjyfzzx.htm
4.教育与教育学(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教育的科技功能】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能够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四、教育与文化 (一)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https://www.jianshu.com/p/25d9f4604916
5.重建生态:价值与系统的力量——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11月启幕国际青年教育者之声:“我们如何学习,我们如何存在” 全球学习方式创新报告 胡明明(蒲公英教育智库学校内涵发展研究院负责人) 教育神经科学与课程教学设计 周加仙(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组织进化视角下的学习方式创新 张阳(北京探月学校社会科学部负责人) 深度学习的评价工具箱 美国卡斯湾高https://sghexport.shobserver.com/html/toutiao/2020/08/26/250533.html
6.市教育科学研究与发展中心补充选调部分高中教研员公告临沂教育发布 临沂市教育局唯一官方 关注 为进一步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改进和提高教学研究、教育科研工作水平,更好地服务全市教育教学发展与质量提升,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单位编制空缺,市教育科学研究与发展中心现面向全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补充选调5名优秀高中教研员。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597626
7.科学教育≠简单‘科学+教育’:揭秘开展科学教育需绕开的几大误区在当今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培养未来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摇篮,更是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促进社会进步的关键。然而,当我们谈论科学教育时,是否真正理解了它的内涵?是否避免了那些看似理所当然,实则阻碍科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A0Njg5NA==&mid=2650383732&idx=1&sn=650f8f8f4a754bfdd55d6922123a848d&chksm=bf689a40da9142a0b9a86122bf060c2d0550c2fb27a3e303908a420dd85c244673120fe82ae0&scene=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