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2023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遴选结果914门课程助力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教学思政教师

“高聚物材料作为材料世界三大支柱之一,是发展高新技术的基石……”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课堂上,“高聚物生产技术”主讲教师陈艳君正在用自己铿锵有力的嗓音给同学们讲课。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新一批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名单,914门课程经过层层遴选,脱颖而出。课程内容精品、教师水平精湛、教学效果精准、课程思政精彩,是本次入选课程的突出亮点。这些课程是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成果,有力促进了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建设、开放和共享,增强了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

课程内容精品,紧贴时代脉搏

本次课程遴选充分考虑职业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新目标,与以往相比,入选课程内容内涵更加丰富、特色愈发鲜明。

“本次入选的很多课程都是由学校和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开发的,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都纳入进了课程中,还实现了内容的动态更新。”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姜丽萍教授这样称赞道。

围绕航空装备制造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飞机钣金成形技术”课程以机翼带筋壁板、机身蒙皮等典型的飞机钣金零件为载体,围绕成形原理、工艺过程、质量检验等典型生产环节,设计8大模块32个学习任务,并将机翼整体壁板喷丸成形、大型蒙皮拉伸成形等8项国产大飞机新技术、新工艺引入课程。

“无论是新兴的科技企业,还是正在转型的传统企业,都急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领域的人才。”“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导论”课程主持人,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的童世华表示,“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具备智能产品开发和解决产品故障的基本能力”。

传承技能文明,培育工匠精神。本次入选的课程不仅注重培养技能,更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培育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山西旅游职业学院“陶瓷文物修复与保护”课程,在陶瓷器文物修复与保护操作流程、管理要求等模块中,充分融入文物修复匠人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等内容,让学生感悟民族技艺传承千年的技能文明。“陶瓷文物修复与保护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极强的工作,不仅需要细心与耐心,更需要择一事、终一生的匠心。课程厚植行业基因,着重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为塑造德学兼修的高素质文物修复保护技能人才提供有力支撑”,课程主持人磨占雄表示。

走向世界舞台,服务国际产能合作和中国企业“走出去”。推动“职教出海”也是本次课程遴选的关键词之一。入选课程中有60余门已在国(境)外应用,为20多个国家(地区)培养技能人才,服务多个大中型国际产能合作项目。

“紧跟‘一带一路’步伐,培养更多‘一带一路’建设急需的本地化专业技能人才,是我们走出去要达成的核心目标”,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王吉峰表示。他所主持的“高铁变电所运行与维护”课程助力中航国际、中国中铁等企业走出去,在埃塞俄比亚亚吉铁路、埃及斋月十日城铁路等项目的本土员工培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师水平精湛,展现名师风采

让学生“坐得下来、学得进去”,让教师有“新的触动、新的感悟”,一直是特级教师沈民权的课程建设目标。本次遴选中,他主持的“导游基础知识”课程获得了高度认可,这门课程由20余所学校、50余位教师共同参与建设和运营,大家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通力合作,真正将课程建设成为优质资源集合高地。

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不仅需要大量优秀的学校教师参与,更需要行业的能工巧匠、技术能手鼎力支持。全国劳动模范、电力领域专家孙亮深度参与了淄博职业学院“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的建设,他与学校老师共同设计课程、编写教案、开发项目、制作资源,并担任多个模块的主讲。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苏扇工艺与鉴赏”课程,主持人周敏在国家级工艺美术博览会中获得金奖4项,讲授竹折扇传统工艺的则是来自行业的工艺美术大师。像这样有行业技能大师深度参与建设的课程,本次有近150门。

“过硬的专业技能、精湛的教学能力、精良的科研与社会服务水平、良好的数字素养是当下作为教师的必备素养”来自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的胡希冀老师这样总结道。本次入选的课程教师团队扎根教学一线,潜心钻研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以高超卓越的专业水平、启智润心的育人智慧、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持续建设优质课程,让学生受教、受惠、受益。

教学效果精准,服务学生需求

张蕊是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一名学生,她非常喜欢学校本次入选的“网店运营管理”课程。这门课程以农产品为载体,通过真实的情景、丰富的项目和案例,帮助张蕊掌握了网店基础操作、网店装修、网店客户服务等技能,具备了独立开设和运营网店的能力。她还参加了爱心助农项目,用课程所学技能,成功帮助1200余名农民提升销售技能、拓宽销路、实现增收。

57所学校选用、活跃用户90%、配套教材印数5万册……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个人理财规划”课程这一系列数据十分亮眼。优质的课程内容、良好的学习效果,这门课程不但吸引了多所职业学校选学,更吸引了包括湖北中医药大学、邢台医学院、衢州学院等本科高校选学,课程有效发挥了辐射引领作用。这些成果显示,入选课程真正做到了“走在前,做示范”。

为进一步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开放共享,惠及更多学生,教育部要求本次入选的课程接入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并向社会免费提供不少于5年的教学服务。“平台为基课为楼,职业教育在线课程平台的建设与运营,与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设发展相伴而行”,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运营负责人曹喆表示,“下一步,国家平台将持续在‘智’上发力,通过课程AI伴学、技能图谱、多样化AI教学工具等,使在线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路径,及时反馈学习情况,为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

课程思政精彩,培育时代新人

破茧、崛起、赶超、领航,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的缩影,也是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文化”课程的教学思路。从设计“国车”新起点到开启“国品”新征程,从闯出“绿色”新道路到开创“智车”新纪元,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巧妙融合,让其不仅仅是专业课程,更是一堂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人人创新的大思政课。

本次入选的课程注重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有机融合,做到了“门门有思政”。用故事讲道理、用案例打动学生,优秀的思政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入脑入心,更加坚定了广大学生的“四个自信”。

“中华民族在长期与水旱灾害斗争中,铸就了大禹治水精神、九八抗洪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培养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水利人”,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防洪抢险”课程主持人晏成明说道。通过课程教学,学生可以从真实抢险案例中产生共情,感受防洪抢险从古老技术到智慧升级,致敬风雨水利人,传承新时代水利精神,实现专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培育共融共通。

“五爱”教育是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楼汉葳老师在“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中提出的思政建设模式,她在课程中向学生们娓娓道来教师教育类专业“师德育师心,师心护童心”两代传承理念,引导学生从知儿童、懂儿童到爱儿童,培养“有情怀能分析会运用”的实践智慧型幼师。

“这次全国职教在线精品课程在课程思政方面有明显的提升”,上海高职高专课程思政与文化素养教指委主任委员滕跃民表示,“广大专业教师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精心研究和探索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立德树人、启智润心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他们将爱国主义、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元素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融入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树立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后,这些课程将发挥示范辐射效应,也将在大思政课的全面育人新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THE END
1.我国高校精品在线课程发展沿革及存在的问题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既是我国高校精品在线课程的3个重要发展阶段,也是课程的3种重要表现形态,三者之间既有一脉相承的内在逻辑,也有课程发展的外延变化。纵观15年的建设历程和应用现状不难发现, 我国高校精品在线课程存在课程总量偏少、结构失衡、质量不高、效益偏低、创新不足5个方面的突出问题。https://www.zhuanzhi.ai/document/5e69a4113356b189b8d9d319fd28ed0f
2.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数据库系统原理》建设历程实录今天,我们采访了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陈燕红老师,深入了解《数据库系统原理》这门课程的建设历程。 《数据库系统原理》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亮点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实施同步与异步结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利用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先后基于“新农慕课”“秾大云上”进行线上教学;集成云数据库、云服务https://cs.xjau.edu.cn/2023/0426/c3576a85836/page.htm
3.优秀课程推介:国家一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建设与发展的历程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初创阶段,依托信息化环境的“教室讲授”教学模式(1999-2006); 第二,探索阶段,依托学习任务的“教室+研讨”教学模式(2007-2011) 第三,积累阶段,依托精品课程的“线上资源+教室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MzA4MDY5OQ==&mid=2247499749&idx=1&sn=188891ac523e3c1d69c0a1698481a65e&chksm=e94080a5fef87974c5d7244134cf7ca3cd768b7a445679f05aff2ce0f8247406460e0d4ee254&scene=27
4.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发展(0524)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一、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概况 二、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概况 三、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工作成果 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评估与未来发展 目录 国家精品课程——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课程 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示范性课程。 – 中国政府主导https://doc.mbalib.com/view/86be8ec299324d99882bb5324824bc59.html
5.课程建设历程精选文档.pdf课程建设历程【精选文档】.pdf,课程建设历程 《电加工技术与应用》是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 课程之一,通过对模具设计与制造职业工作岗位进行整体化的调研与分析,运用基于工作过 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形成的一门学习领域课程。 随着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917/8001057141005132.shtm
6.走进清华:从一类课程到精品课程建设(2)新浪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有力地推动教学内容的创新和改革,使同学接触反映各学科的发展的最新知识,培养他们学习和研究的兴趣、能力。如精品课程《机械原理》,在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研究型的教学理念,在课程内容上改变传统的“以分析为主线”,建立“以设计为主线,分析为设计服务,着眼于机械系统方案创新设计”的新内容体系。精品课程《https://edu.sina.com.cn/gaokao/2011-03-23/2042289599_2.shtml
7.上海13项入选!教育部公布这一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名单职教信息课程已在全国文博网络学院提供在线学习,建设经验在“长三角职业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论坛”作主题分享。微课等资源通过对口支援项目传送到新疆、云南等地多所学校,为开设传统文化特色课程助力。 此次获评,标志着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在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一步。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力度,https://edu.sh.gov.cn/zyjy_zjzc/20241217/730fdd69b29444dba7e4c37f9743d793.html
8.案例分享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管理学》课程建设及申报特色我校《管理学》课程2020年被评为国家一流课程,是课程团队适应时代发展、多年建设与改革的结果。 01 课程建设特色 △《管理学》课程建设历程 1988年我校在开设了4年《企业管理》课程的基础上,开出了《管理学原理》课程,作为管理学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1998年更名为《管理学》,并被评为学校优秀课程。 课程团队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1101/09/69645535_1002257877.shtml
9.国家精品课程详细资料大全中文名 :国家精品课程 单位:教育部 目的: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类型:示范性课程 项目背景,课程内容,建设发展,评估指标,说明,内涵,存在问题, 项目背景 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开展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共组织建设了3909门国家精品课程,750余所高校教师参与了课程建设。 课程内容 包括六个方面内容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126280722610967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