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申梓刚: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对我国未来教学模式的启示慕课中国教育信息化教师

申梓刚.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对我国未来教学模式的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28(08):47-53.

理论前沿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对我国未来教学模式的启示

申梓刚

(郑州师范学院教务处,河南郑州450044)

摘要:

关键词:线上教学;线下教学;混合式教学;在线课程;交互工具

作者简介:

随着在线教学资源的不断建设,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简称MO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PrivateOnlineCourse,简称SPOC)等利用线上教学资源的课程不断推陈出新,有力地冲击着高校教学,给师生带来各种不同的体验。

康叶钦分析了MOOC和SPOC的优劣情况,认为SPOC是今后教学模式的选择[2]。陈朝晖等通过课程实践认为,利用线上教学资源的优势,结合线下课堂教学和研讨交互任务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3]。

一、疫情期间教学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地方二本师范院校,参与教师761人,本科生11164人。参与调查的教师所教课程门类12个,艺术学、文学、理学、教育学、工学位列前五名,具体如图1所示。

图1学科门类比例

(一)我国近年来在线课程建设成果对疫情期间在线教学起到支撑作用

在疫情之前,教育部、各省教育厅以及各个高校投入大量资源和资金建立了各种在线课程,但这些在线课程的运行情况如何,以及其对教师教学究竟产生多大的影响,均未被大规模应用所证实,还是一个未知数。而疫情的到来,迫使教师和教学机构不得不展开线上教学。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是对我国所有在线课程应用情况的一次检验。

1.多年的在线课程建设使部分教师具备在线教学能力

图2的数据说明,在国家持续多年课程建设的推动下,30%以上的教师积极参与到在线教学中,有40%以上的学生从在线课程中受益,并且从未参与过在线教学的学生远少于教师,这也说明在线课程的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优质的教学资源得以推广,弥补了校际间教学质量的差距。

根据邬大光等对5443名教师、118191名学生的调查显示:疫情前,20.43%的教师有参加过线上教学的经历,79.57%的教师没有参与过在线教学,56%的学生没有参与过在线教学,比例和本次调查有出入,这可能与其调查的范围有关。从该调查可以看出:疫情前,一部分教师因为参加过各种在线课程建设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在线教学经验[4]。这也表明,疫情前的在线课程建设使一部分教师和学生接触了在线教学,这部分教师因为有在线教学经历而具备了一定的在线教学能力。

2.各种在线课程的建设有力地支撑了在线教学

本次调查显示,疫情期间教师使用爱课程、学堂在线(雨课堂)、智慧树、超星尔雅这四个传统教学平台的比例达30%以上,这与图2所示的疫情前就开展线上教学的教师比例基本相当,说明疫情前的在线课程建设在本次疫情期间得到较好的应用。而其他教师则基本采用常见的社交平台或办公平台来进行教学。

图2疫情前教师开展线上或线上线下混合课情况和学生参加在线教学情况

对比疫情前和疫情期间教师教学平台选择的比例可知,有各种在线课程建设经验的教师,疫情期间大都使用在线教学平台的课程,而且比例达到30%以上,这说明多年来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各级在线精品资源共享课、慕课、视频公开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各种在线课程取得一定的成效,并在本次疫情期间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从表1可知,有近10.80%的教师采用他人慕课教学,说明在线课程的共享已经在教师之间开始,这与教育部建设在线课程的目的是一致的,即好的教学资源得以共享、推广,惠及更多的教师和学生,从而提高国家整体的教学水平。

表1教师在线教学方式的比例

(二)在线互动工具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根据使用传统教学平台的教师反馈,一些教学平台的互动性不是很好。互动性不好在平时影响不明显,教师可以通过增加线下互动的方式弥补。但在疫情期间,教师不可能开展线下教学,所以只能选择在线互动工具。教师对在线互动工具都比较熟悉,这也是其使用在线互动工具比例较多的原因之一。从表1可知,采用在线教学工具+会议系统和教学材料共享+线上指导的教师比例高达47.9%,而采用这两种方式必然要使用在线互动工具。

在线互动工具具有交流及时、信息共享的特点,能够实现类似现实中一人对多人、多人对多人的即时交流场景。这种即时交流场景包含视频和音频的即时交流,这是传统教学平台中比较缺乏的,其更加贴近平时教学的实际情况,此次疫情也给这些在线互动工具进入教育领域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三)纯线上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和学生认可度不高

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教学经历和体验。据图3的数据显示,经过一个学期的线上教学,教师和学生对线上教学的认可度基本一致,近50%的教师和学生仍然认为线下教学学习效果好,认为在线学习效果好的不超过10%。其认为线上教学效果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图3在线学习效果

第三,在线互动工具的某些功能体验感较差,教师和学生在使用中多有不便。

第四,在线教学对学生的自觉性要求较高,学生很难独自在线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

二、未来教学方式的展望

(一)线上教学将会越来越多,线上教学能力也将成为教师的必备能力

政府部门、教育主管机构、高校以各种形式鼓励教师开展线上教学,因此不少教师开发了各种线上教学课程。据不完全统计,疫情前,我国有近20~30%的教师平时进行过线上教学。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基础,在疫情期间,当教师被迫进行线上教学时,全国高校基本都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32%的教师经常开展线上教学,有49%的教师会偶尔开展线上教学,即有近80%的教师具备线上教学的能力和意愿。

邬大光指出,“由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线上教学正在我国高校全面铺开,线上教学正在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其根据自身经验和研究,结合国外高校的教育改革认为,线上教学必然使课堂发生深刻的变化,而教师必须适应技术进步带来的影响[5]。

可以预见,随着科技的发展,线上教学能力将是教师的必备教学能力,线上教学将像现在利用PPT教学一样普遍。当前,各个高校在承办各种学术会议时,部分嘉宾线上参加会议变得越来越司空见惯。线上会议和线上教学对教师的能力要求基本相同,这也说明高校教师掌握线上教学的能力正在增强,同时教师也越来越接受这种方式。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成为今后主要的教学方式

1.线上教学的优点

(1)突破了空间的限制

不论是教学平台还是在线互动工具,都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让在不同地点的人可以同时上课。短期来看,这是应付突发事件的一种方式。长期来看,随着校际之间学分互认更加普遍,学生跨校选课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线上教学将推动更多的跨校选课和学分互认。随着高校课程建设的发展,优质课程不断涌现,线上教学将使跨校选课更加普及和方便,打破了空间的限制,使优质课程更容易实现跨校推广。王震亚等关于教学共同体的论述,也说明线上教学将极大地推动校际之间的教学合作[6]。

(3)增加了教学容量

线上教学可以在网络上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背景材料、教学内容、试题等),要求学生上课前或者下课后学习,这实际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任务,加深了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4)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精准统计和分析

2.线上教学的缺点

(1)线上教学的孤独性

纯线上教学对学生来讲相当于自学,只是原来自学是看书、找资料,现在是看线上课程或录播课程,很难有线下教学的课堂情境和氛围。线下教学时,有同学真实地在自己身边,可以看到同学的学习状况,真切地体会到同学之间无形的竞争和合作关系。

在纯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体会不到那种课堂的沉浸感,学习比较孤独,要求学生有很高的自觉性和毅力。从图3的反馈可知,学生和教师认为纯线上教学学习效果好的不超过10%,大部分师生都认为线下教学效果好。贾文军等利用网络爬虫软件对疫情期间学生上网课意愿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进行线上学习时,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自我管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7]。

(2)线上教学交互性不强

线上教学中生生互动比较少,教师很难在线上教学时组织有效的学生小组互动。比如,线下课堂的分组讨论或完成任务,在线上教学时就很难完成或组织、交流起来比较麻烦,不具有时效性。也可能与教师利用线上教学互动手段的能力有关,因此纯线上教学的互动有效性有待进一步考察[8][9]。

(3)线上教学考核的可行性、有效性有待提高

可行性的问题是指线上考核时如何保证是学生自己答题,而不是通过网络搜索或者旁人指点完成。当然这些都可以找出变通的方法:比如,出一些开放题,但不是所有的课程考核都适合开放题的形式,或教师是否有能力出开放题完成有效的课程考核。为了保证是学生本人答题,也可要求学生在考核时开启摄像头,但这也无法保证其利用其他技术手段进行作弊。

有效性的问题是指线上考核是否能完成课程目标达成度的评价作用。很多理工科课程涉及到大量的公式推导,教师和学生在线输入较为困难,虽然学生可以通过在纸上书写拍照上传,教师利用专门的软件进行批改,但这无疑增加了教师阅卷的难度和工作量。

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曾丽雯等通过部分广东省高校的调查分析认为,高校应该建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长效机制,将线下教学作为线上教学的基础和保障,线上教学是线下教学的变革创新[10]。

2019年公布的《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在高校培育建设的基础上,从2019年到2021年,完成4000门左右线上一流课程(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000门左右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6000门左右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500门左右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000门左右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认定工作[11]。

由此可知,国家在顶层设计中也把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放在了主要位置。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结合了两种方式的优点,避免了各自缺点,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预见未来这种模式将是课程教学的最佳模式。

(三)实验实训课程将实现部分网络化

此外,实训课也遇到困难。比如体育课,教师虽然可以通过互动工具演示,让学生上传自己训练视频的方式完成课程教学,但是教师不能像线下课一样直接指导学生完成动作。音乐、美术专业的实训课存在同样的问题。

(四)教学平台和交互工具将相互渗透

而在线交互工具则常年根植于社交领域,即时交互功能强大。在线交互工具可以实现一人对多人的直播互动,互动方式包含视频、音频、文字等多种形式,基本能再现实际课堂情况。但在线交互工具的教学统计功能偏弱。随着在线教学的推广,传统教学平台必然会开发更多的交互功能满足在线教学的需要,在线交互工具为了渗透到教学领域也必然会提供各种教学统计和分析功能。

(五)教学班额出现两极分化

专业类课程的内容比较艰深、难度大,学生疑问较多,往往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教师课堂以外的工作会比较多,单个教师如果面对较多学生时,会出现力不从心的局面。此外,专业课教师一般都是单打独斗,即使有教师团队规模也比较小。专业课更多会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模式,这样能够有效解决师生、生生互动的问题,所以这些课程可能出现小班额的现象。

三、总结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顺利实施,得益于我国近年来的各种课程建设,同时也迫使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在线教学的改革实践当中,推动了我国在线教学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在线教学将会更加普及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现象,线上教学将成为教师必备的教学手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逐渐成为主流,通识类线上课程会逐渐出现巨无霸级的学生人数,专业课则更多的是小班额,同一门专业课程各具特色。

参考文献:

[2]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1):85-93.

[3]陈朝晖,王达诠,陈名弟,等.基于知识建构与交互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8(8):33-37.

[4]邬大光,李文.我国高校大规模线上教学的阶段性特征——基于对学生、教师、教务人员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7):1-30.

[5]邬大光.教育技术演进的回顾与思考——基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在线教学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20(4):1-6,11.

[6]王震亚,宁芳,张强,等.利用在线开放课程开展共享式教学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18(8):58-61.

[7]贾文军,郭玉婷,赵泽宁.大学生在线学习体验的聚类分析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0(4):23-27.

[8]鲍威.疫情中走下“神坛”的线上教学[J].高等理科教育,2020(3):7-9.

[9]李蕉,熊成帅.从技术到理念:抗疫背景下线上教学的再出发[J].中国大学教学,2020(5):61-67.

[10]曾丽雯.疫情防控背景下线上教学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广东省高校的调查[J].高教探索,2020(7):85-91.

基金项目:2019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新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2019SJGLX155);2019年郑州师范学院本科教学工程与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地方高校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编号:JXGG-2095)。

EnlightenmentfromOnlineTeachingDuringtheEpidemicPeriodonTeachingModelinChinaontheFuture

ZigangSHEN

(Dean’sOffice,ZhengzhouNormalUniversity,ZhengzhouHenan450044)

Abstract:DuringtheCOVID-19pandemic,onlineteachinghasmadeaprofoundimpactonthefuturecourseteachingmodelinChina,andonlineandofflineblendedteachingwillbecomethemainmodeofcurriculumteachinginthefuture.Asurveyof761teachersand11164undergraduatesinanormaluniversityabouttheonlineteachingduringtheepidemicshowedthattheconstructionofonlinecoursesbeforetheepidemichasprovidedasignificantsupportfortheteachingworkinChina’scollegesanduniversitiesduringtheepidemic,andonlineinteractivetoolshavealsopenetratedintoonlineteaching.Onlineteachingabilitywillbeabasicabilityofteachers.However,soleonlineteachingcannotmeettherequirementsofnormalteaching,sincecourseteachinginthefuturewilladoptmoreonlineandofflineblendedteaching.Meanwhile,therewillbeaphenomenonofclasspolarizationduetothecharacteristicsofthecurriculum.

Keywords:Onlineteaching;Offlineteaching;Blendedteaching;Onlinecourses;Interactivetools

编辑:李晓萍校对:王天鹏

本期稿件推荐

新刊速递|《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年第8期目录

2022-08-31

专题研究|蔡旻君魏依云黄亚平:促进学习机会公平:后扶贫时代的乡村教育信息化

2022-09-26

全球视野|苏珊马志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国际经验

2022-09-23

应用实践|罗强冯杰:区域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可视化的探索与实践

THE END
1.在线课程的潜力与优势探索,优势尽显,未来可期技术在线课程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灵活性和便捷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在线课程打破了这些限制,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学习,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只要有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学习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调整学习速度,快速跳过已经熟悉的内容,多花时间在难以理解的部分,这种灵活性使得学习http://www.huayiii.com/post/14302.html
2.在线教育平台软件:重塑学习方式的未来它们通过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及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等方式为学习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展望未来,在线教育平台软件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并呈现出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线教育平台软件将在未来教育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并推动教育的不断变革和创新。https://www.pbids.com/aboutUs/pbidsNews/1861300386415087616
3.重塑未来教育新篇章试验发展该系统突破地域限制,让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广泛共享,提高教育普及率及质量。通过在线课程、互动学习平台和个性化辅导,在线培训系统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促进教育公平与效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线培训系统将继续引领教育创新,助力全球教育迈向新高度。 本文目录导读:http://blog.shengtangano.cn/post/7923.html
4.在线网课软件数量与多样性探索,现代教育技术的无限潜力在线网课软件的数量难以精确统计,因为它们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根据市场研究和在线教育平台的公开数据,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在线网课软件已经相当丰富,从综合性在线教育平台到专注于某一领域的教学软件,从大型课程平台到小型精品课程平台,它们各具特色,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http://www.zjhtnm.com/post/1178.html
5.线上教育平台推动知识共享,大幅提升覆盖率合作单位线上教育平台正助力知识共享,扩大知识覆盖面。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优质教育资源得以跨越时空传播,让更多学习者随时随地获取学习机会。这不仅提升了教育的覆盖率,也促进了教育公平。线上教育平台的发展,让知识传播更加便捷高效,为https://doccenter.qijianshiye.com/post/7227.html
6.网络教学平台有什么优势?基于网络的教学平台好处文章浏览阅读1k次。在线教育平台如今在教育行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除了多样的功能之外,在线教育系统网络教学平台也是凭借其诸多优势受到广大学习者的青睐的。_基于网络的教学平台好处https://blog.csdn.net/wskj6688/article/details/129496657
7.线上教学平台运行总结(通用15篇)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我们常规的集体教研模式,我们组四位数学老师转到线上教研备课。制定教学计划,调整教学策略,每周都会进行一次的集体交流,利用网络的优势和平台随时交流,集大家之思路,达到随时随地真教研的目的。 2.认真筛选,推送优秀的学习资源 认真钻研教材,把握重难点,搜集优秀网络授课资源、微课、PPT课件,线上推https://www.oh100.com/kaoshi/jiaoxuezongjie/646722.html
8.网络在教学中的利与弊(精选十篇)网络在教学中的利与弊(精选十篇) 网络在教学中的利与弊 篇1 所谓网络教学, 是在先进理念指导下, 运用网络资源, 在教师指导下, 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学习, 加强师生交流, 加强师生协作研讨, 优化教学过程。 在目前状态下, 网络教学中利弊共存。 一、网络教学中的利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yheb792.html
9.网络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8篇)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去探求知识,保持最旺盛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的'知识与意义的主动建构,同时对于原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为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搭建平台,所以基于网络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建构全方位的学习情境。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150528101732_299987.html
10.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好处和作用马希芳名师网络工作室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好处和作用 1、直观性,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2、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 3、动态性,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4、交互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http://studio.nxeduyun.com/index.php?r=studio/post/view&sid=835&id=473101
11.互联网+下法官培训在法官职业化建设中的作用比如改革互动网络教学模式,授课老师在家通过网络直播授课的同时,可实现授课PPT、授课老师、互动交流、实时连麦的教课功能。让老师和学员都可以通过平台实现自主交谈发表各自的观点、想法,并可由授课人进行了实时答疑解惑,这便是此次培训形式新颖、别开生面的精品课堂,真正实现活跃学习气氛,增强教学交流,提高学习成效。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0/06/id/5325924.shtml
12.打造网络教学平台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打造网络教学平台 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走近我校网络教学平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高校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借助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2011年以来,我校通过千门课程上网工程,让网络辅助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学校利用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先进教学https://news.nwafu.edu.cn/xnxw/56914.htm
13.网络平台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20篇)学习课程虽然完成了,但学习的任务还很艰巨。在今后的教学岗位上,我一定努力学习、扎实工作,把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真正让教育技术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 网络平台学习心得体会 篇2https://yjbys.com/xuexi/xinde/1950299.html
14.借助网络平台实施智慧教育借助网络平台 实施智慧教育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必备的核心素养。中央文件指出,提升工程2.0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到2022年,通过实施提升工程2.0,基本实现“三提升两推进一形成”,即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推进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创新、全面推进学校教育信息https://edu.sina.cn/2021-07-21/detail-ikqciyzk6754798.d.html
15.中班科学领域教学计划(精选17篇)1、幼儿园要完善网络平台,利用幼儿园网站实现教育资源的无限增长,提供本园教师个性化学习的平台。 2、依托校本研修的博客和电子备课等网络手段,不断促进教师积极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实践的能力。 3、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家教指导和家园联系活动,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情况,做到家园协作,有效配合。 https://teacher.ruiwen.com/shiyongwendang/jiaoxuejihua/246130.html